李白的俠客夢,叛逆與豪情,解析李白為何任俠,最後一個讓人心疼

2020-12-16 六不和尚

王和尚讀詩:李白為何崇尚俠客?

李白,滿足了後代詩人的所有幻想。

他「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他的超級粉絲魏顥記載李白的樣貌是,雙眼炯炯有神,目光凌厲猶如餓虎,神情瀟灑,風流蘊藉,冠袍束帶,猶如仙人。難怪大詩人賀知章一見他就說:公非人世之人,乃天上謫仙也。

他一生漫遊大江南北,恣情山水,求仙訪道,出入紅塵。他佩戴寶劍,跨名馬,揮金如土,不事產業,輕財重施。他曾經東遊維揚,不到一年,散金三十餘萬,經常接濟落魄公子。他在詩中說「千金散盡還復來」,何其瀟灑!

△王和尚讀詩:大唐豪俠李白

李白在當時已經是「巨星」,連唐玄宗都是他的粉絲。他42歲奉詔入長安,唐玄宗一見,就降階相迎,親自調羹,以七寶床賜食,並且說「卿是布衣,名為我所知,若非你素蓄道義,何以至此?」即便後來被唐玄宗疏遠,也是被「賜金放還」,保有著十足的明星範兒。

但是,今天所說的重點卻不是這些,而是李白的任俠。

01.李白的任俠,是其反叛精神的象徵

李白是一個「反傳統」的典範,絕不安守本分,遊俠四方,報仇殺人,所謂「殺人紅塵裡,報答在斯須」,是一個快意恩仇的遊俠兒。他在詩中熱情地歌頌遊俠,所謂「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其實也是他內心的渴望。

李白自稱他15歲喜好劍術,據說他曾跟唐朝著名劍師裴旻學習劍法。魏顥記載他:少任俠,曾手刃數人。他曾有一匹馬,名叫「黃芝」,他愛如珍寶,常常騎著它招搖過市,縱覽名山大川。

李白也很會鑑賞寶劍,他有一個朋友叫做韋景珍,乃是隴西豪客,韋景珍脅下常佩戴一把寶劍,李白曾寫詩誇讚他說:玉劍誰家子,西秦遊俠兒。

△王和尚讀詩:李白仗劍遠遊

仗劍行俠「白刃仇不義」,以血腥報復逞快眼前,這是文明法治社會所禁止的,即便在唐朝,隨便殺人也是為法令所禁止。但是李白之所以勇敢「犯禁」,本身就帶有挑戰的意味,「俠以武犯禁」,對他卻是光榮的風採。

02.各有奇妙,李白描寫俠客的經典詩句

李白熱衷於描寫「俠客」,這是他熱血的衝動,也是衝破藩籬的表現。豪飲千杯,血濺七步,是李白認為最痛快過癮的事情。所謂「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是他心底壓抑不住的熱望,他在詩中說「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這不僅僅是他筆下的俠客,也是他想像中的痛快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不僅渴望做俠客,描寫俠客生活,他還有一首詩描寫女俠客,這首詩名為《秦女休行》。他筆下的女俠,美豔冷峻,果敢瀟灑,他寫道「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羅秀灑赤血,英氣凌紫霞」。何等英姿颯爽!李白在詩中激賞她的做法,如此潑野絢爛的想像,似乎足可以撫慰李白心中的不平之氣。

△王和尚讀詩:李白筆下的女刺客

03.狂傲與責任,在李白身上完美融合

李白的精力極為充沛,他的傲骨更是為人稱道。在當時就流傳說李白腰間有一塊碩大的傲骨,因此他不能彎腰。這個故事自然不是真的,但卻反映出李白是多麼自信和狂傲。所謂「天子呼來不上船」,「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正是他傲氣的表現。

但是最感動我的卻是他的不服老,李白從未老去,一直到他去世,胸中都澎湃著著熱血。唐肅宗上元二年四月,李光弼率領百萬軍隊,要掃蕩東南,已經61歲的李白,聽聞消息後竟然要請纓參軍,並且稱自己尚有「一割之用」。

只可惜,年邁的李白已經舉不起刀劍了,徒步從軍途中,病倒在金陵,這離他去世之日還不到一年。這就是李白所說的「心雄萬夫」,如此高齡還渴望著沙場徵戰,可見他壯懷之浩蕩,活力之充沛。

△王和尚讀詩:大唐豪俠李白

04.俠義為本,李白千裡運送朋友屍骨

李白的俠不僅有忠,還有義。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曾自述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在他年輕時候,曾和蜀中友人吳指南一起漫遊楚地,吳指南在洞庭湖上病逝,李白嚎啕大哭,若喪天倫,當時圍觀之人無不灑淚。

夜晚時分,有老虎來覓食,李白挺劍與之對峙,直到天明。當時天氣炎熱,屍體不宜移動,李白就將吳指南就地掩埋。數年之後,李白又去探訪朋友的遺骨,看到屍體已經腐爛,想到朋友離鄉千裡,魂難歸鄉。李白就「雪泣持刃」,剔出朋友的遺骨,包入背囊中,負骨前行,跋涉數百裡將他安葬在鄂城之東。

這就是李白的仁俠忠烈之義,也是李白不同尋常之處。

05.深度解析,李白崇尚遊俠的四大原因

李白的俠義是如何養成的呢?這既有其社會環境的原因,也有其自身性格和經歷的原因

△王和尚讀詩:大唐豪俠李白

其一,李白所處的時代可謂是「盛唐之盛」,這是一個自信、開放和不拘一格的時代。唐朝一統天下,各民族文化融合,李唐王族身上的胡人血統,具有原始粗獷的生命力,也有總括海內,自信昂揚的氣魄和胸襟。再加上盛唐社會安興,經濟富庶,就產生尚武任俠的社會風氣。「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當時大多數讀書人的思想狀態。

其二,科舉制度雖然在唐朝已經開始實行,但是卻不像宋明那樣完善。讀書人要想出人頭地,建功立業,僅僅靠科舉是不夠的,還要自我宣傳。或者以詩文結交權貴,或者先去外地州郡拜謁官長,謀得幕僚職位,或者求仙訪道,標新立異,自我吹噓,凡此種種都是為了製造聲勢,以求得官位。杜甫、高適就曾經四處漫遊,尋找機會。

李白自然也不例外。在漫遊的過程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自然也就見識到各種遊俠豪客,也就會在筆下描繪這種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李白身上固有的俠氣,自然不可抑制地蓬勃滋生。

其三、李白的家世也有助於他胸中俠氣的滋生。據考證,李白可能是一個混血兒,他的母親和祖母都可能是外國人。李白祖上在西域碎葉城定居,也有考證說李白少年時曾在碎葉城生活,後隨著父親遷居四川。

李白身上不僅有外國血統,更有在荒漠生活的經歷,這對他的成長和性格塑造有著關鍵的作用。不受拘束,崇尚自由,高傲自信的性格基因,狂野灑脫,精力充沛的成長過程,自然讓他親近俠客,嚮往任俠的生活。

其四、崇尚俠客,是李白內心壓抑的外在表現。雖然李白的生活絢麗多姿,他的性格又自信狂傲,但是他依然有建功立業的熱望。但是,首先由於父親是大商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其次,他的性格又不願意屈意附就;這就使得他仕進的道路變得極為狹窄。

△王和尚讀詩:大唐豪俠李白

雖然皇帝徵召,供職翰林,但是李白很快又被「賜金放還」,這種不得伸張志向的壓抑和苦惱,又使得他急於發洩。因此,他熱衷於刻畫俠客,嚮往遊俠的生活,或許也是內心壓抑所致。

06.結語:怎能不愛李白?

李白的豪情和任俠,既是他野性品格的原因,野性翻過來也更加刺激他嚮往遊俠生活。李白說「儒生不及遊俠人」,這是他對傳統道德的反叛,也是他內心不平之氣的宣洩。

李白重視意氣,鄙視道學;讚美俠客,蔑視儒生;渴望自由,反對束縛;充滿活力和豪情至死不衰。

這樣的李白,誰能不愛?

相關焦點

  •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從古至今「俠」都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如果將「俠」字當做動詞來看,指身懷絕技或高超武藝,又願除暴安良、見義勇為之人;當將其當做名詞之時,就是一種能夠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崇高精神。
  • 詩詞鑑賞 | 李白《俠客行》
    【注釋】 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是李白樂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這裡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體的行,等於說「俠客的歌」。 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縵,沒有花紋。
  • 文武李白:青蓮劍仙的俠客行
    《俠客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李白借信陵君結交侯嬴和朱亥兩位俠客的故事,抒發了自己對俠客的仰慕之情,同時也表達出詩人對執劍天涯並立功於世的嚮往。金庸先生的小說《俠客行》也是以此詩作為總綱,最後還將它化為絕世武功「太玄經」,此功法把外家功法、內家功法、輕功合而為一,並能自動打通經脈使人百穴歸一,威力之大,可藐視天下武學。
  • 詩仙李白:我的理想是當俠客,遊俠劇孟是我偶像
    詩中,李白回憶了33年前與紈絝子弟打架鬥毆的情景,同時向伸出援手的陸調表達了無限感激之情。既然這事寫進了當事人的酬謝詩,真實性想必沒有疑問。後來,李白的超級粉絲魏顥,還將這事寫進了《李翰林集序》中:「少任俠,手刃數人。」意思是,李白年輕時行俠仗義,曾親手持劍砍過數人。此外,詩人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曾說李白「袖有匕首劍」,意思是李白經常隨身攜帶一把短劍,頗有俠客的做派。
  • 王維的《少年行》VS李白《俠客行》
    《俠客行》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的俠客夢
    真真是一個豪爽倜儻的公子哥兒! 這年,李白途經燕國,與當地諸多俊傑相處甚歡,無拘無束,風流,風流。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正值壯年的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結識了比他年長十二歲的孟浩然。
  • 朱韻《俠客行》:獨特女聲,詮釋李白俠客夢
    電影《妖貓傳》中的李白形象《俠客行》作於公元744年,李白遊齊州(今山東境內)時。此時,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受事業心和遠大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的大事,以此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讚譽。
  • 千古詩人俠客夢!除了李白,王維孟浩然溫庭筠,竟也做過俠客夢
    每個少年都有一個俠客夢。 大漠邊關黃沙漫天,一人一馬仗劍天涯。 於塞外,則鬚髮皆張縱馬疾馳的江湖豪客; 於江南,則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白衣劍客; 俠客是醇酒美人,俠客是良劍駿馬; 俠客是浪漫青春,俠客是自由精神。 無俠客之夢,則無少年之魂。
  • 李白的《俠客行》,重溫每個人心中的武俠夢
    我們經常聽說唐朝有三絕,而且還是文宗皇帝親自向全國詔書御封,這''三絕''是: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眾所周知,李白的詩歌揚名天下,甚至連三五歲的兒童都能背上一兩首,但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李白的劍術也是了得,他的一生中除了詩詞和酒之外,同樣醉心於劍術,真正做到了詩不離口,劍不離手。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聽說過李白的這首詩嗎?謫仙人,尚任俠
    相信有許多小夥伴都在王者榮耀中玩過李白這個英雄,很多人都因為當初聽到的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徹徹底底地愛上了這個英雄,那一腔豪邁,捨我其誰的氣勢,深深地打動了你,熱血沸騰,大殺四方。這句充滿俠客精神的話出自李白的詩《俠客行》,俠客行究竟寫了什麼?李白又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你可能會說,寫俠客唄,表達他對俠客的傾慕,濟世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是的沒錯,那你知道他是怎麼寫的嗎?
  • 《俠客行》李白最有殺氣的詩
    一說到劍,李白和劍的淵源可就深了,撇開李白劍術師從何方,單說《新唐書》對他的記載就是:「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說他喜歡劍術,做事情就像遊俠一樣。他本人也有自述的:「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意思就是說十五歲的時候就愛好劍術,拜訪各類名臣。但他的劍術確實不怎麼樣,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他自己說的:「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 李白充滿俠義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最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精神世界將少了許多經典詩詞,李白的詩氣象萬千,包羅萬象,既有激勵人心,也有激情豪邁,既有深情款款,也有難捨難分,李白的詩都是經典,都是著作,沒有哪一首詩能夠稱「最」,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篇我很喜歡的詩,這首詩豪情萬丈,俠義滿懷,熟悉李白詩詞的人一定不會陌生。
  • 李白寫過的1010首詩裡,這一首殺氣最重,看完讓人心頭髮顫
    李白是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仙」,他的詩風浪漫飄逸、豪邁大氣,充滿瑰麗奇思,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這與李白喜歡醉後作詩有關。而李白寫過的1010首詩裡,有一首「殺氣最重」的詩,看完讓人心頭髮顫。
  •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就了多少「中國風」?
    此時,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受事業心和遠大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的大事,以此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讚譽。 這一風氣成了唐代頗為流行的社會意識,即便唐代嚴明的律法並不推崇俠客精神。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李白創作出這首《俠客行》,在詩中李白讚揚了戰國時期俠客朱亥、侯嬴不顧個人安危拯救趙國的事跡,都不難看出李白對俠客的高度推崇。
  • 李白不只是「詩仙」,還是一名「劍仙」
    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李白的詩,《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無一不是傳世名作,其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然而,歷史上的李白,不僅僅是一個我們在書本中認識的文人書生,他還是一個劍客,而且是武藝高強的劍客!
  • 《俠客行》唐 李白
    而那個偷出虎符如姬,歷史更是欠她一個交代。不過,很多學者也認為,如姬這個人或許是虛構出來,即便是真的存在,最後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去,或者被打入冷宮,或者被殺……「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總是重複著歷史!又有誰能逃過命運的安排!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李白,無疑是唐朝的詩壇偶像,也是是個海洋裡那一艘巨大的帆船,曾經他站在浪漫的高山上,俯瞰這山下塵埃,遠處那朝堂上的權力誘惑在那一刻像風一般吹散,而他已不再眷戀,那一刻李白只想喝上一壺美酒,用筆墨紙硯寫出一首首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 別人李白「十步一殺,千裡不留行」為何你「十步一死,千裡留屍」
    為何別人的李白「十步一殺,千裡不留行」,而我們的李白「十步一死,千裡留屍。」首先玩李白心態一定好不能太急,要時刻注意自身技能的釋放,現在我們就來詳解李白的技能:1.被動技能 重點:積累劍氣,打建築不會積累劍氣被動是玩好李白的重中之重,如上李白在進入俠客行狀態時,可以加30點攻擊力同時解除大招封印。
  • 李白殺氣騰騰的一首詩,很少有人背下來,金庸用它來做小說的題目
    詩仙李白可謂大唐的驕傲,他的詩句豪情萬丈,浪漫情懷滿滿,總給人一種「我李白只和神仙玩」狂傲的感覺。這樣的李白,寫出一首殺氣沖天的詩,其實也算意料之中。這首詩就是著名的《俠客行》。若飲美酒,更填豪情,如朱亥為信陵君救趙,縱然死去也是俠骨猶香,做人應該如他們一般,不該天天只知道寫書著書,最後落得老死窗下。這就是這首詩的大意。李白自己似乎也化身為燕趙俠客,與侯嬴和朱亥一般,為救趙國出謀劃策,披肝瀝膽,而在功成後深藏名與利。這裡的李白,不是「詩仙」,是酒中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酒仙,也是仗劍天涯的俠客。
  • 王者榮耀李白主打歌 吳亦凡俠客行歌詞介紹
    據悉,吳亦凡將於王者榮耀合作新歌《俠客行》下面就是吳亦凡俠客行歌詞介紹了,一起來看看吧! 俠客行歌詞賞析 由吳亦凡演唱的王者榮耀李白英雄主打歌《俠客行》還未上線,該歌曲將於2020年1月上線。 下面是由曾經藝也作曲,令狐襄兒、裂天填詞,裂天、小魂演唱的《俠客行》: 《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