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永遠是歷史中難以撫平的一道傷痕。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在野心與狂妄推動下對我國發動了入侵,長達14年的抗戰就此打響。從瀋陽到東三省,日本侵略者從東北開始向我國各地發動攻擊,這段抗戰可謂是我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14年。
日本的侵略是經過了長期謀劃的,但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找到了東北區域張作霖身亡的時間點。這位有「東北王」之稱的人如果不死,必然是迎擊日寇的第一力量,並且有歷史專家曾說過,張作霖不死,日本人根本不敢開第一槍,而且甚至可能提前投降。
1875年,張作霖出生在奉天海城(今遼寧省海城市)的一戶貧苦人家。13歲的時候,父親因為欠下賭債被打死,母親只好帶著幾個孩子遠走他鄉投奔親戚。在瀋陽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心善的教書先生楊景鎮,免費讓他讀了一段私塾。
在張作霖走向社會謀生的時候,過程非常坎坷。他曾經嘗試過多種工作,賣燒餅、木匠到後面的獸醫,但他總是遭遇被人冤枉的事情,人生直接掉到低谷。最終在1894年,他走投無路之下從了軍,成為一名騎兵。
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清朝無力管轄之下整個東北亂成一鍋粥。張作霖就在此期間組建了一個二十幾人的團體,負責村子的治安,抵禦那些土匪,他們管轄的地區被稱為「保險區」。在1901年,他更是在八角臺從了綠林一道,得到地方紳商支持做了團練長,並以此開啟了他的起家路。
自1902年被收編之後,張作霖開始展現了他獨特的軍事才能。協助清廷剿匪立功,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職務,他在東北的名望越來越高了,最終自號「東北王」。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海陸軍大元帥。
作為一名出色的將領,張作霖甚至軍備力量的重要性。1921年,他在瀋陽東部大東區建立起了當時國內最大規模的奉天軍械廠,出資購買外國的先進武器與技術來研究。他投入了近乎所有的財力來發展這座工廠,最終它不僅能造步槍和重炮,連軍用汽車都可以製作,先進程度已經非常之高了。
有著先進裝備,再加上驍勇善戰的將士們,張作霖手上擁有的這一支武裝力量可謂是極其強悍的。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張作霖的攪合已經讓他們見識到了他的戰鬥力,為此日方也曾多次嘗試招攬他,但都失敗了。
於是乎,為了給入侵掃除障礙,在日本人眼中,張作霖是必須被除掉的人。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受到日寇埋伏的炸藥襲擊,當場重傷,搶救無效身亡。
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戰犯河本大作親口交代了他們謀劃炸死張作霖的全過程。而這一代軍閥離世後並不意味著他的作為就此止步了,他的兒子愛國名將張學良接過了他的擔子,仍在繼續為了愛國事業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