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一批中國裝備抵達泰國,中國國產裝甲車輛已成為泰國軍隊主力
【南方+9月25日訊】據泰國媒體報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工業)在9月中旬向泰國陸軍交付了一批重型裝甲車輛,包括VT-4主戰坦克和VN-1輪式裝甲運兵車。
-
芬蘭BT43裝甲運兵車,BT42大頭坦克的堂兄弟
不過芬軍很快就在蘇軍以數量換質量的裝甲大戰中吃不消,缺乏裝甲武器的芬軍不得不對手中現有的資源精打細算著過日子,BT42大頭坦克和BT43裝甲運兵車就是直接產物。BT42和BT43其實是芬蘭的無奈之舉,因為當蘇軍越來越多的T-34中型坦克走上戰場後,就連德軍都疲於應付,芬軍更是急缺重裝備。
-
伊朗Sheni-Dar裝甲運兵車,可能是目前在役最短小的運兵車之一
Sheni-Dar裝甲運兵車也被稱為Howeizeh,這是一種伊朗裝備的比較新式的運兵裝備,該裝備因為伊朗所處的國情,外界對它的具體信息了解並不多,不過它短短胖胖的造型還是引來了一些軍事愛好者的關注。Sheni-Dar裝甲運兵車在本世紀高調亮相,應該是用來秀肌肉,不過這款運兵車比較單純,連武器裝備都沒有配置,小體格也沒有多大改進空間。裝甲車行走裝置採用扭杆懸掛,四對小直徑負重輪估計應該是鋁合金製成,前兩對負重輪上安裝有減震器;主動輪在前,導引輪在後,同時導引輪也被當成第五對負重輪與地面接觸,有2對託帶輪支撐履帶。
-
戰後德式裝甲車的延續:捷克斯洛伐克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型輪式裝甲運兵車,而在在德國Sdkfz 251型裝甲運輸車的基礎上自行獨立研發生產了一款新的裝甲運兵車: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二戰德軍裝甲部隊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1952年捷克開始新型裝甲運兵車的研發工作,起初幾乎沒有對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做任何大的的改動
-
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
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今天的主角是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是蘇軍的老馬,從50年代裝備到70年代,今天仍然有少量還在服役。BTR-152是蘇聯二戰之後的作品。
-
袋鼠運兵車,二戰時英軍腦洞大開的成果,卻讓美國人憋了一肚子火
二戰期間各國對裝甲車的運用各有千秋,而英國陸軍卻將這一項發展到了極致,其表現就是「袋鼠裝甲運兵車」的誕生。 雖然有點敷衍,但當時的情況對英國來說,並不允許把人力和物力投入到重型裝甲車的生產上面,所以英軍將一些用不著的坦克除去炮塔和多餘的裝置,進而改造成了裝甲運兵車。既然是由坦克的車體改造而來,那防禦力的問題就很容易的被解決了,雖然速度慢了一些,但讓步兵能跟上坦克絕對沒有問題。看起來英軍直接將坦克改成裝甲車有些過分,但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
-
中國陸軍服役新裝甲運兵車,美軍同類裝備多次實戰,經驗為我所得
近日,中國陸軍服役了一款新的裝甲運兵車,名為"VP22防地雷反伏擊車",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防禦能力非常強,地盤能夠扛住路邊炸彈或地雷造成的殺傷,車體能抵禦諸如12.7毫米之類的大口徑武器的直接射擊。
-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碉堡剋星」:Sdkfz 251/16型半履帶噴火裝甲車
德軍是最早使用火焰噴射器的軍隊,在火焰噴射器的研發上一直處於前列,德軍也最早認識到帶有一定裝甲防護和機動能力的新型火焰噴射武器的重要性,二戰初期德軍先後將一號和二號坦克改裝為噴火坦克,後期又利用三號坦克和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改裝為噴火戰車,其中前者用於城市攻堅戰中的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後者則用於野戰中的攻堅和火力壓製作戰,是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
運兵車與坦克的結合體,烏克蘭研製的BMT-72
重型裝甲運兵車並非主流設計,到目前為止也僅存在於少量國家或地區,但是它在實戰中表現卻異常可靠,擁有和主戰坦克差不多防禦的它們能給士兵提供更強的保護,而兼顧運兵和坦克作戰能力的裝甲武器相對來說就更少了,到目前為止比較成熟的就是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主戰坦克,不過其他國家也並非沒有嘗試
-
日本新型履帶式裝甲車曝光 採用89式步戰底盤 將與輪式方案競爭
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種日本履帶式裝甲運兵車的照片。據推測,這種新型履帶式裝甲運兵車是三菱重工研製的,目前正與輪式8×8輪式裝甲車參加日本陸上自衛隊「下一代裝甲運兵車」競標。從照片上看,載員艙前部中央似乎有一個射界有限的自動榴彈發射器。
-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近距離支援火力:Sdkfz 251型半履帶火箭發射車
Sdkfz 251型半履帶火箭發射車在正式的Sdkfz 4/1型半履帶10管自行火箭炮列裝部隊之前,德軍急需改裝出一種具備一定越野能力的臨時自行火箭炮車,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被當作理想的改裝平臺
-
二戰德軍裝甲擲彈兵的戰術運用,反坦克反步兵,德意志戰車好伴侶
「擲彈兵」與「裝甲擲彈兵」的由來 裝甲擲彈兵是一個組合詞,要詳述這個詞彙,首先要把他分解開,從「擲彈兵」說起. 擲彈兵的簡單解釋,就是「投擲手榴彈的士兵」。手榴彈是一種用投擲的炸彈,因17世紀左右歐洲的手擲炸彈外型有些象石榴,故得此名。儘管現在的手榴彈的外型有了很大的改變,仍沿用以前的名字。其實從它的用途和特性來說,它最早是起源於中國。
-
德軍裝甲擲彈兵排長的座駕:Sdkfz 251/10型37毫米炮半履帶裝甲車
早在二戰爆發前,德軍就已經意識到了自行反坦克火炮的戰術重要性,傳統的牽引式反坦克炮機動太過緩慢,往往不能迅速地給予裝甲部隊有力的支援,這個情況對於僅裝備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的德軍摩託化步兵部隊來說尤為嚴重。
-
2800片零件,用積木還原《流浪地球》的運兵車,滿足你的科幻想像
流浪地球是一部在中國電影史上,甚至說,在中國歷史上,應該被深刻記錄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承載著國人對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我覺得郭帆導演他做到了!中國電影人做到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流浪地球積木裝甲車:CN171運兵車!這款ONEBOT流浪地球運兵車來自小米生態鏈公司愛其科技,在零件品質方面,好絕對可靠的。這款CN171運兵車外觀造型、細節都與影片中原版模型精準復刻,自己動手,拼裝之後拿來收藏是非常好的選擇。
-
流浪地球運兵車,小米有品高度還原,2800塊零件才賣399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後來我朋友給我推薦了ONEBOT帶來的流浪地球積木裝甲車:CN171運兵車,圓了我的科幻軍事夢!ONEBOT積木拼接CN171運兵車模型,將電影開場中,運載車駛出的10輪同時轉向精準復刻了下來,十分精緻、完美。
-
二戰C15TA裝甲卡車,加拿大動手改裝的美式裝備
作為一種沒有完全裝甲保護的輪式偵察車,M3偵察車的最大裝甲厚度僅為13毫米,而且車體上層缺乏防護,這種結構在歐洲戰場上不太實用,因為雙方的火力水平都很高,偵察兵需要如M8灰狗裝甲車這樣的武器
-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營,偵察與戰鬥並重,火力升級版的裝甲擲彈兵營
裝甲偵察營轄有1個裝甲搜索連、1個摩託化步兵連和1個重武器支援連,總兵力780人,其中裝甲搜索連 主要裝備Sdkfz 221、222、223 輕型輪式裝甲車和Sdkfz 231、232重型輪式裝甲車,是裝甲偵察營中唯一裝備裝甲車輛的單位,其他摩託化步兵連和重武器支援連則主要負責為裝甲搜索連提供步兵和重火力支援。
-
中國空降兵列裝4X4突擊車,配備30毫米機關炮,火力「喪心病狂」
日前,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批某新型4X4輪式傘兵裝甲突擊車正式在空降兵部隊亮相。從外形上看,該車與中國早期出口的VN-3輪式裝甲車類似。4輪車上竟然配備了威力強大的30毫米火炮,火力遠遠超過了一般輕型車輛上的12.7毫米機槍,網友戲稱是火力「喪心病狂」。
-
中國「超級戰車」讓全球羨慕:水上速度是美俄裝甲車的3倍!
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中國在海軍登陸力量上下足了功夫,以071為代表的船塢登陸艦為兩棲登陸作戰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除了登陸艦,兩棲戰車和氣墊船也是登陸作戰的重要裝備。中國以往的兩棲戰車是63式水陸兩棲坦克,不僅速度非常慢,裝甲也十分薄弱,很容易被對面的M48坦克擊毀。
-
中國戰車迎來大訂單,一口氣買200輛,阿根廷:錢不夠我用牛肉換
我國這次迎來大訂單,阿根廷要從我國北方工業裡購買200量VN-1裝甲步兵車,並且聲稱到:我錢不夠,我就用牛肉換。中國戰車迎來大訂單這次阿根廷在我國採購了200輛裝甲步兵戰車,其中有120輛為運兵車,還有60輛是佩帶30mm的機炮戰車,可以用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