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因對校乃為序雲】
予:指我,第一人稱。即指元照大師自稱。
對校:即核對各種版本糾正失誤的地方。
乃:於是、就義。
雲:指講話或語氣助詞。
此句意謂:我因由上種種原因,所以特地校對各種版本,糾正它失誤的地方,出版了這本書,於是為這本書寫了序文。因此我簡略地予以說明。
【時紹聖二年。仲秋朔】
時:指寫序文時間。
紹聖二年:是指北宋第七代皇帝年號,第八即徽宗,在位總27年,第九代欽宗,在位二年,被金人所軟禁,北宋亡。第十代趙構即高宗轉為南宋了。北宋第七代皇帝哲宗在位有元佑九年、紹聖五年、元符三年,合起來總十七年(西元1086--1100)國號紹聖的第二年,作者寫了這篇序文(西元1095)
仲:古時指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為次序,仲是排行第二。
仲秋:即指農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八月,如果說仲夏,即指夏天的第二個月,即五月。其它月等,如此類推。
朔:即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面上看不見月亮,這種現象叫朔,以出現在農曆每月初一,因此稱初一為朔、朔日等。這篇序文是寫在紹聖二年農曆八月初一,所以稱為「仲秋朔」。
【餘杭郡】
餘杭:即今杭州。先為縣名,後改郡名。秦朝開始置縣,因秦始皇南遊會稽(今紹興)途經此地,因立為縣,屬會稽郡所管。南朝陳朝置錢塘郡,隋改餘杭郡。唐朝時改稱杭州,宋為臨安府,而後一直還用杭州之名至今。
郡:古代行政區名:歷代沿革不同,周朝始制、縣大於郡,全境分為百縣,縣有四郡。後來秦朝統一六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郡大於縣。漢朝相同。隋唐之後州郡互稱。宋朝元朝設州府,至明朝時而郡廢,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後郡或為府之別名。
【釋元照序】
釋元照,字湛然,餘杭唐氏子,年少時依祥符地方之東藏寺慧監大師學習,十八歲通法華,試經得以剃度,專學毘尼,及見神悟寺天台大德謙法師,講說天台教觀,即嗣法允堪律師(允堪,從天台崇教寺慧公門下出家,學通天台,專攻律部)。元照既然為允堪之傳法人,即以天台教義解釋戒律,由是南山一宗蔚然大興。後居住靈芝寺三十年,攝齋講授,過五百多次,登壇傳戒六十多回,得度者多及萬人,所到寺院必為結界。政和六年(宋徽宗在位時,西元1116年)九月初一日,集大眾齊誦《普賢菩薩行願品》,雙盤打坐安然而化,後人稱之靈芝元照大師,壽69歲。
以上解釋序文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