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反華傳單說"不" 各族裔和華人站在一起

2021-02-25 漢加風


12月11日列治文的街頭,下午兩點

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王典奇、牛華、儲遠徵、潘妙飛、王化、袁薇、李卉、劉書梅、唐漢、徐旭紅、劉祖軍、阿春、朱州、蔣浩、郭亞欣、杜新志、李燦明、區澤光、吳一紅、Sophia、大洋(周南碩)、Lisa Wu、謝安麗、地主、Winnie 陳招弟、廖長仁、王恩逵一家人、地主、萬家玻璃的King、George Deng、年老的、年少的,大家舉著"We are Canadian"、」We all walk upon the same earth"、「everyone is welcome here」、「we are proud canadians」, 「one racist,human racist, say it Loud, Say it here, everyone is welcomed here" 的各顏色的紙張。

幾百名各界群眾在列治文Brighouse天車站終點站集會。印度裔、穆斯林、原住民、猶太裔、非洲裔、華人和白人的身影,多個族裔、多家媒體都聚合在這裡。


華人社團聯席會王典奇主席在致辭中表示了華人作為加拿大一份子的那份自豪,強烈譴責反華傳單。


筆者採訪了吳一紅。她此次動員了大約二十多位武漢老鄉,其中年齡最大已經80多歲的老夫婦。她表示,微信群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此次活動大約召集了幾百人,包括中僑基金會的,都到場。其中有表演,有唱歌。

吳一紅大大表揚了劉祖軍,他帶去了音箱、小桌子,方便大家籤名。

蔣浩和朱洲在現場維持秩序,沒人讓他們這麼做,完全出於自發自願。除帶來了不少招牌和旗幟之外,蔣浩還動員了華人建築裝修協會的不少夥伴人一起前往。


大洋(周教授)動員了不少老年人參加。他還自告奮勇地擔任起協調工作,帶紅繩拉警戒限等好多組織點子,是他出的。



作為活動的總統籌之一,李卉深有感觸地表示:

11月27號是第一次抗議集會,12月9號是第二次, 今天是第三次,連續三次抗議活動,比單獨一次活動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希望這樣的祈求社會和諧活動能持續下去。

以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團結第三世界國家,取得世界大多數的支持,現在,我們依然可以採取這樣的外交政策,團結大多數各個族裔朋友,他們站出來為我們說一句話,勝過我們自己說十句。我們相信,排華勢力終究是一小撮,大多數民眾是友好善良祈求和平的。

我們要發揮不同團體的力量,我們也要用不同的形式來做活動,抗議集會只是一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新年茶話會,各族裔節目聯歡、各族裔飲食交流等多種活動來持續表達華人祈求社會和諧相處的願望。

真心希望市政府有個大禮堂,讓我們有個各族裔經常舉辦交流活動有個場所。


聯席會顧問、共同主席唐漢此次出面促成聯席會100多個社團,參加此活動。在劉聯偉主席發聲後,他與郭亞欣會長、陳阿忠、徐旭紅等多人,在現場協調。



袁薇在她500個人的群裡,為此次活動接龍報名,帶了十多個粉絲、國旗和帽子,來到了現場。

前幾天,儘管她忙於省長簡慧芝開設微信公眾號一事。但也不時參與群裡的討論。



群友龐燕指:」這次大大改變外界對溫哥華的華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我為是溫哥華人而驕傲和感動!「Stand Up For族裔和諧」群的建立,充分說明我們的華人是有力量的,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團隊不是人多,而是心齊 !每一滴水聚在一起,才能匯集成大海,讓我們華人團結起來聲音才能大聲,主流才能肯聽我們的聲音,否則任何一個個體,都只能是一滴水!民族尊嚴國家榮辱,我們絕不能獨善其身!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你們都是最棒的!「

群友Maria指出:

我們華人要行動起來,不只是憤怒,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下一代能在加拿大站住腳不被歧視和排斥,我們的先輩和土著印第安人為建立這個國家流血流汗,我們與所有加拿大人(fellow Canadians) 一樣熱愛這片土地,為社區為身邊的不同族裔做很多公益活動、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目的是使得我們的社區更加和諧和美好。所以我們要捍衛華裔的權利,為自己發聲和爭取

儘管遠在多倫多,熱心的群友好貓喵喵,也不斷地為大家轉各類信息帖,加油鼓勁。同樣,韓燕姐因家中有事,不能到場,但把祝福送給大家。


此次在短時間內得以凝集許多人,不得不提及BC Bay的記者Wendy.12月9日,她的一篇文章,打動人心,成了此次活動最佳的召集帖:

轉:

2016年12月9日中午十二點參與了一次幾乎沒有華人的反排華集會。現場參與者有原住民,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有印度裔,非洲裔,歐洲裔;有基督教徒,猶太教徒,錫克教徒,甚至有穆斯林。但是華人的面孔卻鮮少見到。

       他們沒有華人血統,卻在寒風暴雪中戰立了一個多小時,只為了你我的尊嚴而發聲。

       12月11日(星期天)下午兩點,在Richmond Brighouse天車總站將會有另一次集會。你會參加嗎?請大家支持,也是支持你自己。站起來。一起站出來。被歧視而軟弱你我!


群友Max~表示:

親身參加這個活動,感觸頗深,華人需要團結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素質,遵守加拿大的社會秩序。把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傳播過來。


活動中發生了小插曲。有代表反對聲音的幾個人到場。據現場記者李老師表示,有些可惜的是,不少西人媒體的視野被吸引過去了。RCMP增派了兩輛警車前來維持秩序。


當然,活動中有不少亟須提高的地方。比如,只有召集沒有組織,只能靠現場臨時的應變和自覺。因為沒有安排和協調,使得新聞媒體的鏡頭集中在某一地方。

有群友提出以下建議:

1,請每次來參加類似活動的人注意,弄清楚活動的主題訴求和相關要點,不要稀裡糊塗、隨大溜;

2,不要把嚴肅活動現場弄成歡慶會熟人會情形,熱情擁抱不停擺pose照相不厭其煩並大聲嬉笑,到底是誠心誠意來參加活動還是到此一遊裝模作樣一番?

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只要懷著一顆無私的心,一點一點地積累起經驗,社區融合之路會越來越順暢。


漢加風平臺聚焦於加國政治、財經資訊、社區動態、草根創業。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旗下品牌欄目:《加拿大騙子曝光臺》揭露各類大小騙子、騙術;《漢加風系列》為時事評論;《閒閒聊時事》為一周新聞綜述;《加國職場》關注留學生就業;《漢加財經》為北美和中國每日財經簡訊及《溫哥華創業故事》系列、《加國養老》專題。

新聞線索:vanwestca@gmail.com

相關焦點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故事梗概:"一名非裔男子持槍闖入店內準備搶劫。沒想到勇敢的亞裔女店主拿出手槍,直接與搶匪交火。打的匪徒抱頭亂竄。。。這位受訪女士說,"通常對於這種打劫便利店的匪徒,人們總是為了自身安全選擇順從。這助長了此類事件的發生,Lim好樣的!"
  • 加拿大華人社區攜手各族裔聯合抗疫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3月15日電當地時間3月14日下午,由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辦,加拿大志願者聯合協會協辦的華人社區聯合各族裔抗疫緊急視頻新聞發布會順利召開,加拿大三級政府代表、各族裔社團負責人及媒體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參與了發布會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全身骨骼206塊,組合在一起就是人體整體或局部結構的骨幹。因為有肌肉、關節、韌帶等的參與使得結構有了的柔美、靈活的表達。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 "I can’t breathe !"(我無法呼吸!)-NBA各路聲援福洛伊德
    美國黑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持續發酵。據新華社報導,全美已有至少30城暴發遊行示威,各界市民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其中就包括黑人佔比超過80%的NBA。事情發生後,NBA巨星,"聯盟一哥"詹姆斯,他率先站出來表態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上下之弓應指身體之弓,四旁之弓是指"兩臂弓"和"兩腿弓",今天我們先就"兩臂弓"和"兩腿弓"做點深入討論。說"需要",先要弄清楚"弓"的結構特點:弓有兩梢首先,你的"弓體"上的任意一點都是均勻的,都能表達手臂弓的整體張力。(故你不必關心對方的手碰到你手臂上的哪一個點)所以也就有了兩弓梢間最完美的力的傳遞效果。其次,弓梢一端相對固定(肩部),則另一梢(手腕)會獲得更大的的張力和彈性空間。這些正是初學者與老師傅搭手時的感覺,不是嗎?那麼什麼時候你的"臂弓"丟掉了或者說不成立呢?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有一次到一個賓館尋訪正在那裡教外國人的著名大師,不想來早了,推門進到大師的房間,大師身著運動短褲坐在床沿邊,正要加穿長褲。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不黏的稻叫粇(晚稻),米叫粳米;黏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沒有粘黃米,酒都是糯米釀造的。乾隆二年(1737),朝廷顧及松江府和太倉州,偏處海濱,採辦艱難,準"將白糯全改漕糧"。《永豐街道志》記:"實際仍未停徵白糧,只是徵額比清初減少。至清代中期,松江府額徵漕糧正改兌正米、耗米,白糧正米、耗米,以及其他隨漕徵用之雜項米共達41萬7千3百餘石,其中一半以上貯於倉城。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引言:看過《空中大灌籃》的都知道,喬丹的兒子馬庫斯·喬丹的飾演者叫Eric·Gordon(埃裡克·戈登),不少人說他是現役火箭隊的鋒衛尖兵埃裡克·戈登,然而這並沒有得到當事人的確認,他和喬丹並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 大洪泉邊光腚孩——"童年憶事"之十二
    在博山要說有山有水有靈光的風水寶地,神頭首屈一指。特別是兒時更是山青水秀,噴湧的泉水和奔流的河水不僅給神頭帶來了神妙靈秀之氣,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樂園。我小時候經常住在西神頭大姨家裡,所以對神頭迷戀最深,神頭對我誘惑最大。晚上躺在床上,隆隆的泉水聲伴我入睡,白天又到河裡去玩耍,每天都處在歡快之中。神頭的孩子最快樂的季節是夏天。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一個中國籍"移民"最近在加拿大火了!它的名字叫:"大毛"圖片裡這隻熊貓名叫大毛,2013年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居住在多倫多動物園。最近加拿大天氣寒冷,大毛有點不適應。媒體用「unbearably cute」 (可愛地受不了)來形容大毛。
  • 很多中國人驚訝拜登會贏,其實是不了解"美式民主"
    事實是,川普是收入狀況較好和富裕階層支持的候選人。其實不了解美國對美國選民階層和收入趨勢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與種族及種族問題有關,因為非西班牙裔白人現在只佔美國總人口的61%——除此之外18%是西班牙裔,13%是非裔美國人,5%是亞裔。此外,西班牙裔和非洲裔人口的工資比非西班牙裔白人低得多。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來看一看"不用力打人"的真相
    正常人要做到"氣與力合"不容易,因為你首先得要把"氣"練出來。但要做"意與力合"卻再正常不過了。一般人都會,一一不經過大腦引導的肢體運動是不可能做功的。瘋子更會一一意念強烈甚至失控導致手舞足蹈。人們生活中的意念與肢體運動通常呈"同向疊加"狀態,自己也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身體的運動與思想意識有什麼大的關係,但想想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特殊狀態。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就是說,如果神經網絡中沒有神經神經程序的運行,一個人在意識上是不可能出現任何精神思想的。所以,在你意識中出現的任何思念、想法,都是以神經程序事先運行為先導的。更清楚的說,每時每刻,在你意識中閃現出的任何意象、靈感或思念——無論是主動的(拿水杯),還是被動的(嗅到花香),都是以先有"神經程序"的運行,然後才讓你在意識中體驗到與之相關的主觀思想的。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