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列治文的街頭,下午兩點
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王典奇、牛華、儲遠徵、潘妙飛、王化、袁薇、李卉、劉書梅、唐漢、徐旭紅、劉祖軍、阿春、朱州、蔣浩、郭亞欣、杜新志、李燦明、區澤光、吳一紅、Sophia、大洋(周南碩)、Lisa Wu、謝安麗、地主、Winnie 陳招弟、廖長仁、王恩逵一家人、地主、萬家玻璃的King、George Deng、年老的、年少的,大家舉著"We are Canadian"、」We all walk upon the same earth"、「everyone is welcome here」、「we are proud canadians」, 「one racist,human racist, say it Loud, Say it here, everyone is welcomed here" 的各顏色的紙張。
幾百名各界群眾在列治文Brighouse天車站終點站集會。印度裔、穆斯林、原住民、猶太裔、非洲裔、華人和白人的身影,多個族裔、多家媒體都聚合在這裡。
華人社團聯席會王典奇主席在致辭中表示了華人作為加拿大一份子的那份自豪,強烈譴責反華傳單。
筆者採訪了吳一紅。她此次動員了大約二十多位武漢老鄉,其中年齡最大已經80多歲的老夫婦。她表示,微信群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此次活動大約召集了幾百人,包括中僑基金會的,都到場。其中有表演,有唱歌。
吳一紅大大表揚了劉祖軍,他帶去了音箱、小桌子,方便大家籤名。
蔣浩和朱洲在現場維持秩序,沒人讓他們這麼做,完全出於自發自願。除帶來了不少招牌和旗幟之外,蔣浩還動員了華人建築裝修協會的不少夥伴人一起前往。
大洋(周教授)動員了不少老年人參加。他還自告奮勇地擔任起協調工作,帶紅繩拉警戒限等好多組織點子,是他出的。
作為活動的總統籌之一,李卉深有感觸地表示:
11月27號是第一次抗議集會,12月9號是第二次, 今天是第三次,連續三次抗議活動,比單獨一次活動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希望這樣的祈求社會和諧活動能持續下去。
以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團結第三世界國家,取得世界大多數的支持,現在,我們依然可以採取這樣的外交政策,團結大多數各個族裔朋友,他們站出來為我們說一句話,勝過我們自己說十句。我們相信,排華勢力終究是一小撮,大多數民眾是友好善良祈求和平的。
我們要發揮不同團體的力量,我們也要用不同的形式來做活動,抗議集會只是一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新年茶話會,各族裔節目聯歡、各族裔飲食交流等多種活動來持續表達華人祈求社會和諧相處的願望。
真心希望市政府有個大禮堂,讓我們有個各族裔經常舉辦交流活動有個場所。
聯席會顧問、共同主席唐漢此次出面促成聯席會100多個社團,參加此活動。在劉聯偉主席發聲後,他與郭亞欣會長、陳阿忠、徐旭紅等多人,在現場協調。
袁薇在她500個人的群裡,為此次活動接龍報名,帶了十多個粉絲、國旗和帽子,來到了現場。
前幾天,儘管她忙於省長簡慧芝開設微信公眾號一事。但也不時參與群裡的討論。
群友龐燕指:」這次大大改變外界對溫哥華的華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我為是溫哥華人而驕傲和感動!「Stand Up For族裔和諧」群的建立,充分說明我們的華人是有力量的,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團隊不是人多,而是心齊 !每一滴水聚在一起,才能匯集成大海,讓我們華人團結起來聲音才能大聲,主流才能肯聽我們的聲音,否則任何一個個體,都只能是一滴水!民族尊嚴國家榮辱,我們絕不能獨善其身!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你們都是最棒的!「
群友Maria指出:
我們華人要行動起來,不只是憤怒,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下一代能在加拿大站住腳不被歧視和排斥,我們的先輩和土著印第安人為建立這個國家流血流汗,我們與所有加拿大人(fellow Canadians) 一樣熱愛這片土地,為社區為身邊的不同族裔做很多公益活動、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目的是使得我們的社區更加和諧和美好。所以我們要捍衛華裔的權利,為自己發聲和爭取
儘管遠在多倫多,熱心的群友好貓喵喵,也不斷地為大家轉各類信息帖,加油鼓勁。同樣,韓燕姐因家中有事,不能到場,但把祝福送給大家。
此次在短時間內得以凝集許多人,不得不提及BC Bay的記者Wendy.12月9日,她的一篇文章,打動人心,成了此次活動最佳的召集帖:
轉:
2016年12月9日中午十二點參與了一次幾乎沒有華人的反排華集會。現場參與者有原住民,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有印度裔,非洲裔,歐洲裔;有基督教徒,猶太教徒,錫克教徒,甚至有穆斯林。但是華人的面孔卻鮮少見到。
他們沒有華人血統,卻在寒風暴雪中戰立了一個多小時,只為了你我的尊嚴而發聲。12月11日(星期天)下午兩點,在Richmond Brighouse天車總站將會有另一次集會。你會參加嗎?請大家支持,也是支持你自己。站起來。一起站出來。被歧視而軟弱你我!
群友Max~表示:
親身參加這個活動,感觸頗深,華人需要團結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素質,遵守加拿大的社會秩序。把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傳播過來。
活動中發生了小插曲。有代表反對聲音的幾個人到場。據現場記者李老師表示,有些可惜的是,不少西人媒體的視野被吸引過去了。RCMP增派了兩輛警車前來維持秩序。
當然,活動中有不少亟須提高的地方。比如,只有召集沒有組織,只能靠現場臨時的應變和自覺。因為沒有安排和協調,使得新聞媒體的鏡頭集中在某一地方。
有群友提出以下建議:
1,請每次來參加類似活動的人注意,
2,
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只要懷著一顆無私的心,一點一點地積累起經驗,社區融合之路會越來越順暢。
漢加風平臺聚焦於加國政治、財經資訊、社區動態、草根創業。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旗下品牌欄目:《加拿大騙子曝光臺》揭露各類大小騙子、騙術;《漢加風系列》為時事評論;《閒閒聊時事》為一周新聞綜述;《加國職場》關注留學生就業;《漢加財經》為北美和中國每日財經簡訊及《溫哥華創業故事》系列、《加國養老》專題。
新聞線索:vanwestc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