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每到聖誕節,中小學的群裡就會發通知,抵制過洋節尤其是聖誕節。
有人說,這是害怕文化入侵。其實,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融合性和同化性。任何節日,只要來到中國,就帶上了濃濃的中國味道。西方平安夜吃蘋果嗎?不吃。就因為蘋果中有蘋字,我們用在平安夜吃蘋果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彼此的美好祝福。我們應該有文化自信,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外國節日衝擊不了的。
有人說,聖誕節帶有宗教的味道。其實,在廣大年輕人眼裡,只是借個節日的由頭聚一聚,熱鬧熱鬧,你送送我平安果,我送送你巧克力。聖誕節不是我們中國的節日,對我們來說,沒有底蘊,只是趁著商家搞活動,借著裝飾漂亮的各色店鋪和朋友們胡吃海喝一頓。
聖誕老人(Santa Claus)別稱Saint Nick、Kris Kringle、Father Christmas或Santa(愛爾蘭英語的Santy),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節日主題的代表角色之一。他普遍被認為是基督教的聖人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的衍生形象。
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乘駕由9隻馴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飛翔,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裡,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裡,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會裝扮成他的樣子來給孩子送上禮物。他通常被描述為一位老人,頭戴紅色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拿著裝有禮物的大袋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
其實,聖誕老人和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並沒有什麼關係,而且,不止美國,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父母,都用聖誕老人送禮物這個美好的謊言來鼓勵孩子表現得更好,聖誕老人這個符號包含了父母的愛、孩子的純真和期待。
因此,小編認為,不能粗暴地告訴孩子,聖誕節不能過,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假的。
小編認為,在端午節敬仰愛國詩人屈原,在聖誕節期待從冰天雪地來的大鬍子,並不矛盾。小編希望,孩子可以體會古箏的動聽婉轉,也可以體會鈴兒響叮噹的歡樂,我們驕傲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慶祝春節,也應該自信地讓我們的孩子在聖誕期間吃個蘋果、開開心心收個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