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大醫療創新:基因療法、CD20單抗、PARP抑制劑等

2020-12-12 生物谷

 

近日,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評選出了「2021年度十大醫療創新」。本次入選的創新技術/療法,包括CD20靶向療法ocrelizumab,用於囊性纖維化的新型藥物Trikafta,C肝泛基因型療法,PARP抑制劑等多款創新藥物。

克利夫蘭診所專家組表示:「這些是可以在未來改善治療效果並改變醫療保健的創新技術。」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十大醫療創新有關的技術和藥物。

1. 血紅蛋白病的基因治療

血紅蛋白病是由於血紅蛋白分子結構異常,或珠蛋白肽鏈合成速率異常所引起的一組遺傳性血液病。這種疾病最常見的有鐮狀細胞貧血症和地中海貧血,每年大約累及全球33萬多名兒童。基於該病的最新研究帶來了一種實驗性基因療法,能夠讓患者具有製造功能性血紅蛋白分子的潛在能力,這可以減少地中海貧血中鐮狀細胞或無效紅細胞的存在,從而避免相關併發症。

臨床上,來自CRISPR Therapeutics的基因療法CTX001已在1/2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中期數據,一名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症患者和一名嚴重鐮狀細胞貧血症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均達到停止依賴輸血的效果。這是一種基因編輯自體造血幹細胞的創新療法,它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增加從患者體內獲取的造血幹細胞表達胎兒血紅蛋白(HbF)的能力,然後將經過改造的造血幹細胞注回患者體內。HbF能夠彌補患者成人血紅蛋白的功能缺陷,從而緩解患者症狀。

2. 原發性多發性硬化治療新藥

多發性硬化(MS)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慢性疾病,通過炎症和組織損傷破壞大腦、視神經和脊髓的正常功能。MS的進展導致身體機能(例如步行)和認知功能(例如記憶)損失的增加。大約15%的MS患者為原發進展型,其特徵是症狀和症狀逐漸發作並穩定發展。想要延緩MS疾病進展,選擇性靶向CD20陽性B細胞就成了一條可行途徑——這一類型細胞被認為是造成髓鞘和軸突(神經細胞)損傷的關鍵性免疫細胞。

根據克利夫蘭診所官網介紹,由羅氏(Roche)開發的靶向CD20陽性B細胞的單抗藥物ocrelizumab,是FDA批准的針對原發性進展型MS患者的首個創新療法。它曾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優先審評資格,在機理上可結合到某些表達CD20抗原的B細胞上,抑制其功能;但不能結合幹細胞或漿細胞,因此免疫系統的重要功能得以保留。同時,ocrelizumab被設計為一種注射藥物,每年只需輸注兩次,有望顯著改善多發性硬化患者的依從性。

3. 連接智慧型手機的起搏器設備

諸如起搏器和除顫器這類可植入設備將電脈衝傳遞到心肌腔來刺激心臟跳動。它們可以用於預防或糾正心律不齊,心律過慢或過快等。這些設備的遠程監控是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治療中,這種設備的遠程監控通過床邊控制臺進行,並將有關數據傳輸給醫生。儘管起搏器的臨床使用率已經很高,但許多人對這種設備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因此,遠程監控的依從性欠佳。

具有藍牙功能的起搏器設備可以糾正患者及其心臟治療之間斷開連接的問題。這些設備通過與移動端的應用程式結合使用,使患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健康數據,同時,這些數據也能及時傳遞給醫生,讓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和高效。

4. 囊性纖維化治療新藥

囊性纖維化(CF)是由於編碼囊性纖維化跨膜電導調節因子(CFTR)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CFTR蛋白缺失或功能缺陷引起的遺傳病。CFTR蛋白的功能缺陷或缺失導致許多器官細胞中鹽和水的流入和流出不均衡,在肺部會造成異常粘稠的粘液積聚,引起慢性肺部感染和進行性肺損傷,並最終導致死亡。CFTR基因中有約2000個已知的突變,而以往開發的藥物,僅對具有某些突變的患者有效。

2019年,FDA批准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組合療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上市,有望治療90%的囊性纖維化患者。其中,elexacaftor是新一代CFTR蛋白矯正劑,它用於恢復攜帶F508del突變的CFTR蛋白的功能,從而改善CF患者的呼吸功能;tezacaftor可以通過增加CFTR蛋白轉運到細胞表面的水平來增強CFTR蛋白功能;ivacaftor可以通過延長細胞表面CFTR蛋白的開放時間來提高缺陷型CFTR蛋白的功能。突破性療法trikafta的批准,讓數千名攜帶一個F508del基因突變和一個最小功能突變的患者獲得靶向囊性纖維化致病機制的創新療法。

5. C型肝炎的通用療法

C肝(HCV)素有「沉默殺手」之稱,它是最為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也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全球約有3%的人口(約1.5億人)受C肝影響。倘若得不到及時治療,C肝可能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乃至肝細胞癌等嚴重後果。不過,C肝病毒的發現以及相關療法的開發,讓C肝成為醫學史上屈指可數的能夠被治癒的慢性疾病。正是如此,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祝賀!C肝病毒發現者斬獲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附:近10年來獲獎者)。

C肝可以根據基因分型劃分為1~6型,最初誕生的幾款療法僅對其中部分亞型的C肝患者有效,如NS5B多聚酶核苷抑制劑、NS3/4a蛋白酶抑制劑。2016年,能夠治療所有C肝亞型的口服雞尾酒療法epclusa(丙通沙)誕生。此後,不斷有泛基因型C肝療法誕生,如Vosevi,艾Fyi諾全(格卡瑞韋/哌侖他韋)等。通用型C肝療法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醫生對C肝患者的治療,同時有望在公共衛生層面減輕HCV帶來的巨大負擔。

6. 提高早產兒肺功能的嬰兒正壓呼吸系統(Bubble CPAP)

體重過輕、體弱的早產兒往往需要專門護理,包括為患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IRDS)的早產兒提供通風設備。對於早產兒來說,通常在機械通氣時給嬰兒使用表面活性物質,不過這種做法可能會對早產兒造成持久地肺損傷,並導致慢性肺病的發展。

與機械通氣不同,嬰兒正壓呼吸治療系統(Bubble CPAP)是一種無創通氣策略,可在新生兒呼吸時為其提供持續地正壓通氣支持,維持肺活量。當長期使用時,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物理損傷並刺激肺部生長。

7. 創新實踐和政策變化提高遠程醫療的可及性

在COVID-19(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 流行期間,由於醫生需要對患者進行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服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得益於創新實踐和政策的變革,虛擬護理模式等遠程醫療服務得到了發展,這種就醫模式不僅能使患者得到快速診治,同時也可以保護醫護人員和社區成員。這些變化也打開了遠程醫療的大門,在推動現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項目。

8. 控制產後出血的真空誘導子宮填塞器

產後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分娩併發症,約有1%至5%的產婦會有產後出血。產後出血的母親可能需要輸血、服用可能引起危險副作用的藥物、接受漫長而不舒服的手術,甚至需要緊急切除子宮,失去生育能力。使用球囊壓迫子宮內出血部位是很常用的非手術止血方法,但它同時也會使子宮擴大。

該領域的最新進展為產後出血的母親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由真空誘導子宮填塞器是一種利用子宮內產生的負壓使出血腔塌陷的方法,這種治療方式比球囊壓迫更符合女性生理結構,可以避免侵入式治療帶來的痛苦。真空誘導設備為臨床醫生治療產後併發症提供了一種新的微創工具。而且這種設備技術含量低,可以惠及更多患者。

9. PARP抑制劑治療前列腺癌

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劑是一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殺死癌細胞的療法。「合成致死」是指兩個非致死基因同時被抑制,導致細胞死亡的現象。利用這一機制找到腫瘤中的特異突變,再找到它的「合成致死搭檔」,進而特異性殺死癌細胞。PARP是細胞中一種重要的DNA修復蛋白。PARP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PARP介導的DNA損傷修復機制,在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腫瘤中導致過度DNA損傷的積累,從而引發癌細胞死亡。

在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女性癌症中,PARP抑制劑的療效已經得到證實。不過研究證明,PARP抑制劑還可以用於治療男性前列腺癌。2020年5月,美國FDA已批准兩款PARP抑制劑治療前列腺癌:一款為Clovis Oncology公司的rucaparib,該藥被獲批用於治療攜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另一款為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默沙東(MSD)聯合開發的奧拉帕利,該藥被獲批用於治療攜帶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突變的mCRPC患者。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常見癌症。mCRPC是一種嚴重的前列腺癌類型,患者的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它部位,而且即使體內雄激素已經被降到很低的水平,腫瘤仍然繼續增殖。儘管針對mCRPC的男性可用的治療方法有所增加,但患者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PARP抑制劑的獲批為mCRPC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10. 預防偏頭痛的免疫藥物

CGRP全稱為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在偏頭痛發作時,患者血液中CGRP的水平升高,並且發現三叉神經系統釋放的CGRP是觸發偏頭痛發作的「開關」。這一發現讓CGRP信號通路成為治療偏頭痛的熱門靶點。全球範圍內已經有多款CGRP受體或CGRP本身的抗體類療法獲批上市,用於偏頭痛的預防治療,包括erenumab-aooe、fremanezumab-vfrm、galcanezumab-gnlm等。

最近一年,偏頭痛治療領域迎來了新的突破性進展。艾爾建(Allergan)公司開發的CGRP受體拮抗劑ubrogepant、Biohaven公司的CGRP受體抑制劑rimegepant均已獲得美國FDA布批准,用於治療急性偏頭痛。此外,2020年2月,美國FDA還批准了靈北(Lundbeck)公司的Vyepti(eptinezumab-jjmr)上市,用於成人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根據新聞稿,Vyepti是FDA批准的首個用於預防偏頭痛的靜脈注射藥物。

偏頭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世界上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飽受偏頭痛的折磨,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三倍。患者經常會出現疾病發作,症狀包括頭痛,畏光,怕聲、幻覺以及噁心。CGRP靶向藥的到來,讓偏頭痛患者治療邁入了新時代。(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度伐利尤單抗、可逆性BTK抑制劑、AAV9基因療法入圍
    阿斯利康(AstraZeneca)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獲治療膽道癌(biliary tract cancer)孤兒藥資格,默沙東(MSD)旗下ArQule的在研BTK抑制劑獲得治療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SLL)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的孤兒藥資格。
  • CGT Asia 2021 亞洲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峰會將於3月19日-20日舉辦
    上海2020年11月4日 /美通社/ -- 2021年度十大醫療創新(由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評選),基因療法成功入選。細胞與基因治療改變了人類治療遺傳疾病和疑難雜症的方式,並正在撬動整個製藥生態圈。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
    PARP抑制劑經歷了3次更新換代,第3代PARP抑制劑以複合物單晶結構為基礎,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等優點。多項研究表明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應用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獲益顯著。1.1 作用機制 BRCA1/2基因是抑癌基因,在DNA損傷修復、細胞正常生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GE醫療、國產基因測序儀、復旦張江
    「聚焦:國產基因測序儀、DRG細分組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條例》」 國產基因測序儀的「進口替代站「正在踩下油門,顯現發展勢頭。在過去一個月裡,三家研發基因測序儀的創新企業獲得融資,且金額均過億。華大智造再拿下高額融資,以10億美元刷新基因檢測行業融資記錄。
  • |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Opdivo(歐狄沃,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聯合CTLA-4抑制劑Yervoy(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易普利姆瑪)及有限療程的含鉑雙藥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無EGFR基因突變和ALK融合的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PI3K抑制劑Aliqopa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
    CHRONOS-3研究的陽性結果證實了Aliqopa與利妥昔單抗聯合用藥的臨床受益潛力,將解決這些患者中的未滿足醫療需求。」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最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第十大最常見癌症類型,由一組高度異質性的疾病組成,根據腫瘤細胞增殖速度和臨床特點,可分為侵襲性NHL(aNHL)和惰性NHL(iNHL)。
  • 2021抗癌新勢力!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抑制劑|緩解率|...
    在此前,特普替尼曾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稱號,並獲日本厚生勞動省授予的創新藥物資格與孤兒藥稱號,可以說是備受讚譽。2020年10月30日,美國FDA授予Libtayo(cemiplimab 西米普利單抗)優先審查資格,將於2021年2月做出批覆,用於治療
  •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發布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揭曉了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產品。這十個有望在明年產生影響的突破性醫療設備和治療方法涉及血紅蛋白病、原發性多發性硬化症、囊性纖維化、C型肝炎、前列腺癌、偏頭痛等疾病。
  •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發布十大醫療創新
    10月7日,由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引領的第18屆年度醫療創新峰會線上舉行,熱點之一是揭曉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產品。這十個有望在明年產生影響的突破性醫療設備和治療方法涉及血紅蛋白病、原發性多發性硬化症、囊性纖維化、C型肝炎、前列腺癌、偏頭痛等疾病。
  • 2020進博會開幕,全球性藥企紛紛亮相,它們帶來的創新產品有哪些?
    其中,有多款創新療法將在本屆進博會首次亮相,包括:特應性皮炎領域的口服JAK1抑制劑upadacitinib,該藥將於第四季度全球同步申報上市,有望成為艾伯維首個在中國實現與歐美同步上市的創新藥;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片(venetoclax),該藥的上市申請已在中國被納入優先審評,針對的適應症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 2018精準醫療年度盤點丨在政策、科研、產業方面有哪些發展與突破?
    愛博新是全球首個CDK4/6抑制劑,最早於2015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通過抑制CDK4/6,恢復細胞周期控制,從而阻斷腫瘤細胞增殖,愛博新®聯合來曲唑治療有效延長晚期乳腺癌患者10個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近10年來晚期乳腺癌的治療無重大進展,缺乏突破性創新療法。
  • ...抑制劑/新型CD20單抗組合(umbralisib+ublituximab)展現強勁療效!
    2020年10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TG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於為B細胞介導的疾病患者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ublituximab與umbralisib組合療法(U2)快速通道資格(FTD),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快速通道資格(FTD)旨在加速針對嚴重疾病的藥物開發和快速審查,以解決關鍵領域嚴重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
  • 微評丨新冠疫苗、跨國藥企數位化創新、首個國產ALK抑制劑
    此外,先聲藥業宣布其與康寧傑瑞和思路迪醫藥合作的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全球首款。貝達藥業(300558,股吧)鹽酸恩沙替尼的首個國產ALK抑制劑上市。在當下各家跨國藥企紛紛推進數位化創新之時,億歐大健康也對此事保持長期關注。在前不久的進博會上,億歐大健康聚焦跨國藥企布局,撰寫了跨國藥企的數字醫療「合作經」。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目前,研究人員症狀對患者亞組進行研究,以觀察這種聯合療法是否會對其中一組或幾組患者產生任何益處。羅氏和禮來並沒有放棄這2款單抗,正在評估更高的劑量,預計2022年公布數據。此外,羅氏正在「前驅期」或「非常輕微的早期」AD中測試另一種單抗crenezumab,該藥之前在2個3期試驗失敗後曾被擱置。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全方位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目前,研究人員症狀對患者亞組進行研究,以觀察這種聯合療法是否會對其中一組或幾組患者產生任何益處。羅氏和禮來並沒有放棄這2款單抗,正在評估更高的劑量,預計2022年公布數據。此外,羅氏正在「前驅期」或「非常輕微的早期」AD中測試另一種單抗crenezumab,該藥之前在2個3期試驗失敗後曾被擱置。
  • 信達生物-B(01801)與MD ANDERSON合作開發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發布公告,公司與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MD Anderson)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以在美國聯合開發創新抗PD-1單克隆抗體達伯舒 (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多種罕見癌症
  • 十大外企收入曝光!
    其中生物製藥部門收入394.19億美元,同比增長5%;輝瑞普強(成熟藥物部門)收入102.33億美元,同比降低18%;消費者健康部門收入20.98億美元,同比減少42%,這主要由於在2019年7月31日完成了剝離。同時輝瑞在2019年7月宣布剝離普強業務部門,同時在6月宣布以114億美元收購Array BioPharma,這些都彰顯了輝瑞聚焦創新的決心。
  • 創新療法給銀屑病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期盼新一代生物製劑納入醫保
    銀屑病患者治療費用的增加、功能損傷和職業生涯機會的喪失也加重了社會的醫療負擔和經濟負擔。調研顯示,銀屑病患者醫療總支出佔年收入20%,年住院率13%(中重度患者住院率26%)。納入患者中,有43%的患者家庭人均年收入介於1萬-5萬元/年。與此同時,有37%患者因患銀屑病失業,73%患者表示因銀屑病而降低工作效率,中重度銀屑病患者中,失業率更是高達48%。
  • 免疫治療「中國力量」代表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正式獲得國家...
    2020年6月19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時獲批兩項適應症: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二線治療。這是卡瑞利珠單抗繼霍奇金淋巴瘤、肝癌之後,再度拿下的兩大重要適應症,已獲批四個適應症也是國產PD-1抑制劑中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