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白話文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 劉宋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畢竟。佛從禪室出。往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二國之間。有一大樹。名尼拘類樹。高百二十裡。枝葉方圓。覆六十裡。其樹上子。數千萬斛。食之香甘。
-
【新年轉運必看】佛教動畫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
轉經行道。不得倩人。咒願若虛。如倩人食。豈得自飽能不飢耶。若燒香鮮潔逮薩雲若香攝一切相。然燈續明。得三達智。無所掛礙。燒香齋食。讀經達嚫。以為常法。布施得福。諸天接待。萬惡皆卻。眾魔盡除。無敢當者。懈怠之人。安隱諧偶。無精進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燒香。方雲作福。諸天未降。眾魔故前。競共嬈觸。作諸變怪。以是之故。常當精進。罪福隨身。如影隨形。植種福者。亦如尼拘類樹。本種一核收子無限。
-
為何佛經不可不讀?聖嚴法師:這6大好處,不知可惜
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今中外的智者把所有的思考,經驗寫於書中,供後人翻看。而後人也在一本本書中明禮,明智。在眾多書中,佛書,經書最易生澀難懂,很多人想要悟出佛書中的真諦甚至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佛經之妙,其實恰恰在於此。往往幾字,卻寓意頗深。所以,佛經不可不讀,幾字箴言足以指導一生。
-
學佛,要讀佛經,讀經要這樣讀,否則不如不讀
不管哪個派別,本沒有什麼高下之分,條條大道通羅馬,真正沿著自己的「道」下去,你就會發現絕大部分正法宗門其精華都是圓融的,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而「道」的盡頭應該是同一個東西,否則誰學的才是對的呢?讀經是初學佛子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功課,讀佛經相當於直接在聽佛陀講經說法。
-
不可不讀的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遂廣明十善功德,及攝一切佛法。
-
悲智願行發起助印天下第一大福報經金光明經
bzyxgy@163.com(支付寶)請在支付時一定要註明印經,另外就是要說明本次沒有標註捐款人名,印好後想要結緣,可以和我聯繫18603640002,微信。因為本人工作很忙,不接電話不看簡訊。佛經印好後,結緣供養,郵費自理。因為印好的佛經會大部分供養寺院。
-
讀了佛經,你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善知識
小新發願讀經不是太長的時間,前面女兒的轉變,這回兒子的收穫,這讓她在誦經道路上又多了一份力量,我也很替她高興。我們就單純的心讀經回向,慢慢體會著那份不可思議,這隻有經歷過這個過程的人可能領略到的。讀佛經就是直接在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讀進去了,這個佛經種子就藏在我們的倉庫裡面,是優質種子。我們每天就在群分享各自讀佛經後的體會與收穫,在裡面報功課,探討交流。
-
這部經能迅速滅五逆十惡罪,能讓你輕鬆獲得如佛的功德,還不快轉發!!!
如果你確定自己不想再輪迴,不想再受苦,請你一定認認真真的把此文完整讀一遍……第一:受持僧伽吒經增長福報特別快,這個福報不僅僅是指世間的福報,而且還包括出世間的福報;現在我們處於五濁惡世,業障重,福報不足,所以很多事情都不順心,修行也障礙重重,妄念紛飛,而受持僧伽吒經卻能迅速提高福報,福報夠了,則一切都會心想事成。
-
轉經輪頂部的《聖大解脫經》,比佛還難值遇!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或略稱《大通方廣經》、《方廣滅罪成佛經》。8、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為婦女者,報謝之日,捷轉男身。9、永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 10、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聞法。直至三慧宏開,六通親證,速得成佛。 「修行人在藏地特別重視《金剛經》和《大解脫經》,《大解脫經》也特別重要。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持誦
轉不退輪。示有無智。善解法相。現入三界。五眼所見。知眾生根。威德無量。蓋諸大眾。禪定智能。以修其心。相好嚴身。眾相第一。心如虛空。舍諸世間所有色好。達諸法性。無礙智能。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具諸三昧。近無等等。久種善根。得佛自在智能。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通達善趣門。關閉諸惡道。等視眾生。如視一子。而生五道。示現其身。欲度眾生。作大醫王。處於生死。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永離生死。
-
深修佔察必讀---因緣果報類佛經白話彙編系列六
罪福報應—《佛說輪輪王五道罪福報應經》釋迦如來一日由迦毗羅衛國釋氏精舍,率領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向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去。兩國交界處,有一大樹名尼拘類樹,樹身高大無比,全樹枝頭所結果子,甘芳適口,味甘於蜜。果熟自落,人民取食,能愈百病,精神重振。
-
為什麼同樣是佛經楞嚴經要比金剛經難讀很多?
一、經文行文1、《金剛經》行文《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讀過他的傳記後,你會知道,他是既通曉梵文,又深通漢文的,所以,他所翻譯的佛經是曉暢易懂的。當然,相傳他是七佛譯師這一點,是佛教內公認的,但是教外人士不這麼認為的,這裡就不強調了。其實,這個說法也從側面反映了,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有多牛了。
-
佛咒與佛經的區別
《大智度論》卷五、《佛地經論》卷五載,陀羅尼為一種記憶術,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故由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而能聯想一切之法,總持無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羅尼能持各種善法,能遮除各種惡法。蓋菩薩以利他為主,為教化他人,故必須得陀羅尼,得此則能不忘失無量佛法,而在眾中無所畏,同時也能自由自在的說法教化。
-
閱藏10: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罪報和福報相應行為而生,如影隨行,罪福不能相抵
希望太子放他走,不要自招罪報。』太子即便放了沙門,將他驅趕出國。沙門走後在路中遭遇飢餓的賊。賊想要殺沙門吃肉。賊向前捉,沙門往後逃,太子得知沙門被困住,便前往搭救,賊看見太子,都叩頭認罪,放沙門而去。那時的沙門即現在的彌勒菩薩。尊貴驕傲的太子就是現在的你。你今日遭這貧窮罪報,是因為前世吝嗇。你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前世救了沙門的命。罪報和福報,相應行為而生,如同影子跟隨身形,又如回聲應聲音而起。」
-
多讀經: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只有佛經。當前佛教最大的悲哀不是不信佛的人,從不讀一點佛經就對佛教指指點點,諸多批評;而是信佛的人也很少讀佛經,讀來讀去就那幾本普遍流通的佛經,例如《心經》、《金剛經》、《地藏經》等等,其他佛經都沒讀過,對釋迦牟尼佛的思想不夠了解,以致修行長久不得要領,境界沒法提升。釋迦牟尼佛從開悟成佛一直到圓寂,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留下豐富的經典記錄。
-
持齋行道轉誦《解冤拔罪經》悟解經意,破除種種妄念以治心解冤
《解冤拔罪經》,又稱《太上說通真高皇解冤經》,是道教常誦的三部解冤經典中唯一被收錄在日誦功課的經典。今天我們主要介紹《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下稱《解冤拔罪經》)所講授的解冤釋結的辦法。經文指出:太上老君在八騫林下七寶臺中,敷陳道要,怡神默坐於玉京山,放七寶光明,照福堂地獄。
-
道經坊: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拔罪妙經
我等積罪。身為鬼官。統御冥司。常居黑暗。動經億劫。不見光明。今日何緣。忽感上聖威光朗耀。普照重昏。欲有啟問。懷疑未敢。爾時。普掠獄中。有諸罪人。名入黑簿。牛頭獄卒驅上刀山。皆悉身首爛壞。五體零落。其中獨有一人。循山上下。逐樹高低。履鋒踐刃。無一傷損。所有刃戟。變成蓮花。爾時。北帝心大驚怖。稽首禮謝。上白天尊。弟子先緣不幸。身任冥司。自處酆都。
-
《僧伽吒經》四句偈
當晚就可以夢到六大夢境之一,如果再配合每天抄經不輟,效果更不可思議。如果沒做夢的有三種可能:一是你念得不夠多,或不夠真誠。二是你前世今生做的罪惡太少或幾乎沒有。三是你的前世或今生做的罪惡太多了這幾句話根本不能消除你的罪業。
-
佛經系列:43 大般涅槃經(上)
五者菩薩舍於王宮。出家學道。成一切種智。故大地動。六者如來成道。始為人天轉妙法輪。故大地動。七者如來舍壽。以神通力住命而住。故大地動。八者如來般涅槃時。故大地動。阿難。當知地動因緣。有此八事。阿難。有八部眾。一者剎利。二者婆羅門。三者長者居士。四者沙門。五者四天王。六者忉利天。七者魔王。八者梵王。此八部眾。我觀其根應得度者。隨所現形。而為說法。彼亦不知是我所說。阿難。有八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