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湖湘文化經典百句》:賞心悅目 啟人心性

2020-12-14 華聲在線

張國驥

我喜歡讀書,尤其是讀好書,讀好書如飲甘泉,如賞鮮花,令人愉悅。近日,由李躍龍先生主編的《湖湘文化經典百句》就是這樣一本好書。好在何處?我意有三。

一曰選句經典。該書共選句113條,正如本書所名,每一條都是經典。這些經典名句,只要讀者認真去體悟,都能啟人心性,提升境界。

我們知道,湖湘文化雖是一種地域文化,但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人物典籍浩如煙海。從如此浩繁的湖湘文化典籍中,精選出經典百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人會說,只不過選一百句罷了,有什麼難的?那你可能並不知道箇中滋味。第一,非全面了解湖湘文化,就無從鑑別、挑選。要全面了解湖湘文化,選出經典名句,這要功夫;第二,浩繁的湖湘文化典籍中,有的是經典,有的不一定是經典,要挑選出經典名句,這要眼光;第三,緊扣湖湘文化精神,挑選的經典名句,要啟人心性,提升境界,這要底蘊;第四,時代發生了變化,如今是現代化、全球化時代,所挑選的古人的話,其價值是否符合時代精神和世界潮流,這要視野。這四點要做到就十分不容易,《湖湘文化經典百句》基本上做到了。

二曰解讀精到。本書對所挑選的每一句都有解讀。解讀主要包括作者簡介、經典名句的出處,以及對經典名句意義的解讀。把作者豐富的人生用幾十個字加以概括,這要選材,要準確,這也相當不容易。至於對名句的解讀,要做到準確,啟發人,也非易事。比如,清前期嶽麓書院山長曠敏本撰寫的嶽麓書院講堂聯,非常有名: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解讀為:上聯之意是遠離世俗功利之擾,心存恬淡,親近自然,方可領悟太極之道。下聯以酬恩、立命、傳道來設問,期許嶽麓學子。

對此聯的這種解讀給人以啟發。對這副對聯,我的理解是,上聯講的是個人修為,下聯講的是社會責任。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無非是這兩件事。張栻曾為嶽麓書院確定了「傳道而濟斯民」的教育宗旨,嶽麓書院千年以來,始終堅持重視人格培養、注重務實精神的教育理念。這副對聯體現了先賢曠敏本傳承嶽麓書院的教育精神,希望培養並期許嶽麓書院學子成為具有獨立人格修養、傳道而濟斯民的人才。

解讀古人的經典名句,有時還須有考證功夫。比如,對於「中興將相,什九湖湘」這句話,大都認為出自馮桂芬《校邠廬抗議》,但解讀者認為有誤,認為應出自陳熾《庸書》內篇卷上《書院》,收入求實齋主人輯《時務經世分類文編》卷五。這種解讀就糾正了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說法,給人以準確的知識。

三曰裝幀精美。此書印刷精美,厚薄適宜。封面設計美

觀大方,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每一條經典名句,配上古畫、手稿、信札、聯語和名勝照片等插圖,圖文並茂,融為一體,令人心曠神怡。欣賞此經典名句,同時也可以領略到先賢的書畫和今人攝影作品之美,而且也豐富了我們對先賢的認識,使先賢形象更加豐滿。

比如,你可能知道晚清「曾左彭胡」,其中的「彭」指的是彭玉麟。對於彭玉麟,你可能知道他是湘軍水師的創始人,你可能還知道他講過「三不要」:「惟秉誠實無欺之血忱,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但可能你並不知道彭玉麟是畫家,畫得一手好梅花。看了他畫的梅花之後,你對先賢彭玉麟會有另一番感覺:叱吒風雲的湘軍統帥,「三不要」的錚錚鐵漢,他還是一位風流儒雅的畫家。

還有,你一定知道黃興,他是辛亥革命的元勳,他與孫中山比肩,章太炎讚譽他:「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但你不一定知道他寫得一手好書法,此書刊錄了他的信札,黃興的信札書法之美令人讚嘆,給人感覺是:黃興乃儒帥也。

有人說,一百條能反映湖湘文化全貌嗎?當然不能,一百條是無法反映湖湘文化全貌的。但作為入門書,窺湖湘文化之門徑,則是可以的。一般的讀者,也大可不必去讀那些浩繁的湖湘文化典籍,那是專家學者的事情。不過,細心的讀者,可以從此書中窺見湖湘文化的精神。比如,人們說湖南人有血性,湖南人有憂樂情懷,從該書中就能領略湖南人的血性和憂樂情懷。

比如湖南人的血性:

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楚人屈原「九死而不悔」的血性。

呂溫:「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這是三國時長沙人「敢為天下先」的血性。

鄭思肖:「舉家自殺盡忠臣,仰面青天哭斷雲。聽得北人歌裡唱,潭州城是鐵州城。」這是寫長沙人誓死抗拒蒙古人的潭州之役的。潭州者,長沙也,古之潭州其轄鏡相當今之長沙、株洲、湘潭、益陽等地。這又是湖南人「寧死不屈」的血性。

譚嗣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也。有之,請從嗣同始!」這是湖南人「變法流血從我始」的血性。

黃興:「天下事,所謂不愛錢、不要命,無不成者也。」這是繼彭玉麟講湖南人「三不要」後再說「二不」的血性。

蔡鍔:「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無望,然與其屈膝而生,毋寧斷頭而死。此次舉義,所爭者非勝利,乃中華民國四萬萬眾之人格也。」這是蔡鍔在雲南起兵反袁世凱稱帝時的心志表白。這是湖南人誓死捍衛共和、爭國民人格之血性。

又比如湖南人的憂樂情懷:

杜甫:「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陳大綱:「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以上有的並不是湖南人,但他們或是在湖南這塊土地上,或是出於對湖南山川人物的熱愛,與湖南人一起鑄就了具有血性精神和憂樂情懷的湖湘文化,而這湖湘文化又進一步鑄就了湖南人的血性精神和憂樂情懷。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文化對你的影響總是無處不在的,也是不知不覺的,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回想當年我從學校步入社會,深感為人處世須要有一定準則,否則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我當時湊了四句話:

以至誠對至偽,以悲憫對冷漠,

以簡單對複雜,以實幹對空談。

其實,我湊的這四句話,就是當時看到湘軍統帥胡林翼一句話受其影響而想到的,胡林翼這句話被選入了這本《湖湘文化經典百句》中:

「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馭天下之至紛者以靜。」

胡林翼身處晚清亂世,世道澆漓,人心不古,作為湘軍統帥,面對亂世風雲,何以處世?這可是人生之大事,人生之根本。他化繁為簡,用兩個字對待之:一個是「拙」,一個是「靜」。我湊的四句話與先賢胡林翼的兩句經典,無法相比:胡林翼的視野在天下,我的視野在自身,其差距不可以道裡計。不過,時代雖然不同,境界雖然有異,但就其受湖湘文化的影響而言還是一致的:面對你所處的時代,你將何以自處?

胡林翼的「拙」和「靜」的處世原則,如再往前看,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經典名言: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毛宗崗對此有精彩的評點:

「淡泊寧靜之語,是孔明一生本領。淡泊,則其人之冷可知。寧靜,則其人之閒可知。天下非極閒極冷之人,做不得極忙極熱之事。」

胡林翼的「拙」與「靜」,諸葛亮的「淡泊」與「寧靜」,這二者何嘗沒有相承關係呢?文化總是有傳承性的,但又由於時代的變化而賦予了新的內容。諸葛亮是山東人,早年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隱居隆中,可以說成了楚國人。諸葛亮身處東漢末年之亂世,胡林翼身處晚清之亂世,兩人都懷有救世濟民之志,對此,他們二人都有一個面對時勢何以自處的根本問題,不管是「淡泊」與「寧靜」,還是「拙」與「靜」,他們的處世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是成功的。

讀此《湖湘文化經典百句》胡林翼之經典名句,在聯想到諸葛亮之經典名言,再聯想到自己,是否能給我們一種安身立命的人生啟迪呢?像這樣給人以啟迪的經典名句,《湖湘文化經典百句》一書中是不少的。

總之,《湖湘文化經典百句》是一本好書,賞心悅目,啟人心性,值得一讀。

(張國驥,歷史學博士,曾任湖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相關焦點

  • 湖湘文化的市州拼圖
    李躍龍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近年來,地域文化越來越被學術界重視。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張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道統,又有鮮明的三湘地域特徵和湖湘文化個性,與中華文化存在著一種部分與整體、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關係。
  • 人間聯話(53) 鍾勝天 拜讀《湖湘楹聯百家》佳聯有感
    這副對聯是中國楹聯學會副主席、湖湘楹聯掌門人魯曉川先生根據文昌中學「知行合一、追求卓越」之辦學理念,結合《桃花源記》文化底蘊之特點,為其量身特製的上乘力作。  梓潼,即掌管人間功名祿位的文昌帝君。漁父,既指《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又指民主革命先驅且號為「桃源漁父」的宋教仁先生。
  • 臺灣湖湘文化考察團紀行
    由湖南省湘臺交流促進會邀請的臺灣彰化縣教育界人士組成的湖湘文化考察團不久前在湖南省的嶽陽、長沙、韶山等地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參觀活動。臺灣朋友所到之處都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性地區,這些地方有著豐富的歷史以及人文景觀。那麼臺灣朋友都看到了些什麼?哪些內容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 湖湘文化,荊楚文化,屈原到周敦頤,為何出現長達一千年的斷代?
    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就形成了與中原文化完全不一樣的文化體系,這就是荊楚文化,也可以說是湖湘文化的雛形。《詩·小雅·採芑》說:「蠢爾蠻荊,大邦為讎?」《詩經》中說爾等蠻夷小楚,竟敢與我泱泱大國為敵?一句話將中原諸侯國對楚國的蔑視揭露無遺。《史記·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
  • 荊楚(湖湘)文化及其源流
    狹義的荊楚文化又有兩層意義,即考古學意義的文化和歷史學意義的文化,前者是指體現在考古遺物上的文化;後者是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廣義地講,它是自先秦至近代楚地、楚人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徵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它是長江中遊地區的古代文化。主要為湖南、湖北地區。荊楚文化又稱湖湘文化、荊湘文化或兩湖文化。
  • 200餘名外國留學生齊聚柏樂園 快樂體驗湖湘文化
    昨日下午,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名留學生齊聚柏樂園研學旅行基地,開啟兩天一晚的「快樂的湖湘文化體驗之旅」研學旅行活動。   「太不可思議了!」來自阿拉伯的林海(中文名)看到柏樂園藝術團的噴火表演發出了嘖嘖的驚嘆。
  • 湖湘:那些聚落
    劉典倡修的雲山書院,周達武之子朱劍凡創建的寧鄉一中、長沙周南中學和橫田灣中學等學校在近百年間走出的莘莘學子,承繼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堅忍樸實、進取創新、經世致用、以實事程實功,以實功程實事,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 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舉行
    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舉行探索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華聲在線11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亮 通訊員 胡斌)11月28日至29日,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在長沙市舉行
  • 「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首次在湖師大舉行
    「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首次在湖師大舉行新湖南客戶端9月30日訊(通訊員 周雨辰 記者 易禹琳)9月27日,由湖南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在湖南師範大學中和樓國際多功能會議室舉行。
  • 「中華好家風 湖湘新風尚」之六六大舜文化體驗季系列活動即將啟動
    「中華好家風 湖湘新風尚」之六六大舜文化體驗季系列活動即將啟動 2020-12-22 17:35:00來源:消費日報網
  • 變與不變The Changing Changsha,我們一起感受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源流廣大。從嶽麓的「瀟湘洙泗」到城南的「朱張會講」,書院對談之風行開創了中國不同文化流派之間切磋的先河,形成了「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疾風對辯、和而不同」的湘風;奠定了新湖湘文化的策源高地。如何打造湖南當代先鋒文化的策源地、新銳思潮的發聲場,傳承開放之精神、湖湘之學脈,我們邀你一起在「長沙十二時辰」找到答案。
  • 湖湘文化 | 驚嘆!長沙的「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
    熊繹帶領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迅速坐大。到了春秋初期,楚王野心膨脹,北伐中原,東徵江淮,其版圖不斷擴充,幾乎每天都在拓寬。春秋中期,楚國南徵獲得了空前成功,兵鋒直逼長沙。不久,楚國勢力已完全控制了長沙,楚人代替了越人,成為長沙新的主體,色彩絢麗的楚文化覆蓋了淳厚質樸的古越文化。
  • 悠悠湖湘文化、千年馬王堆漢墓,探秘湖南省博物館
    同時,長沙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而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而位於烈士公園西北側的湖南省博物館,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作為長沙市的文化地標,她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參觀,是代表中華區域文明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人們了解湖湘文明進程、領略湖湘文化奧秘的重要窗口。
  • 這10句經典的河南話,太親切了!你會說幾句?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每個地方也都各自獨特的地域文化,方言就是其中之一,咱們河南話既有文化昌盛的厚重,又有著立足鄉土的憨厚,今天小編就精選10句河南話,看看你會說幾句1、「你尋好了冇?」——你找沒找到對象?
  • 逾200留學生長沙柏樂園研學旅行基地體驗湖湘文化
    逾200留學生長沙柏樂園研學旅行基地體驗湖湘文化 2017-05-13 20:15: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周末百姓劇場:傳承湖湘文化 衡陽湘劇《龍舟會》重歸舞臺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1619),卒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晚年因隱居于衡陽縣的石船山,學者稱他為「船山先生」,是我國明清之際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哲學家,也是我國傳統學術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湖湘文化的開拓者。《龍舟會》是其緣於特定情境的觸發而創作,也是其唯一戲劇作品。
  • 「益啟·讀」親子閱讀專題活動走進無棣尼山書院
    ——「益啟·讀」親子閱讀專題活動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無棣縣圖書館尼山書院舉行。25組親子家庭聆聽宣講、讀冬至節氣繪本、包水餃,讓一個個家庭在以書為媒中,找到了以愛為伴的新方式。從冬至的起源、傳說故事、民俗風情、風俗民俗到非遺申報、傳承發展、文化自信等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隨後,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實踐——包水餃,把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和家長一齊動手,和面、擀餃子皮,填餡料、捏形狀,忙的不亦樂乎……熱氣騰騰的水餃出鍋,親子間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成果」,享受著溫馨的周末時光。據了解,家庭閱讀是無棣縣婦聯推動家庭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 《心經》中的四大經典佛句,要反覆讀,越讀越開悟!
    也有人說,讀佛經,要像念佛那樣不間斷地讀,就能開悟。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很喜歡《心經》,也喜歡讀《心經》。之所以如此喜歡《心經》,除了誦讀此經,能讓人獲得無量福報之外,還能讓人的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淨。佛教中講究慧根,如果你具備慧根,甚至因為誦讀此經而開悟!想要開悟,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
  • 十句悼念亡妻的經典詩詞句子,情真意切,讀起來催人淚下!
    古代的詩人們不乏有痴情、深情的,當妻子先自己而去,就將悲痛與思念寄托在詩詞文章當中,成為千古流傳的經典。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十句經典的悼念亡妻的詩詞句子。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蘇軾《江城子》這是妻子死後十年蘇軾為悼念她所寫的。儘管這麼多年過去,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難以忘懷。
  • 《天道》丁元英的10句經典語錄,勝讀10年書,值得中年人用心體會
    《天道》丁元英的10句經典語錄,勝讀10年書,值得中年人用心體會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天下之論道到極致,百姓得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得一個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