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九月十月糧滿倉,三五成群曬太陽」,以前的農閒時節,掛鋤休息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在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廣泉下村,村民們在昌吉州政協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帶領下,大家學文化、學技能、搞文體活動,忙的不亦樂乎。
「我的文化程度低,識的字少。今年我主動參加了村裡的文化素質提升班,學會了不少字,而且文化素質提升班不僅僅教知識,還邀請法律專家給我們講解法律知識呢!這個培訓班辦得真是好,很接地氣、很實用!」村民丁有高興地說道。
文化素質提升班上,學員認真地做學習筆記
廣泉下村地處吉木薩爾縣南部山區,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嚴重製約著村經濟的發展。扶貧必先扶智,昌吉州政協駐村工作隊找準癥結、對症下藥,利用冬閒時間,在村裡組織開辦了文化素質提升班。選派優秀工作隊員當老師,為村民教拼音和識字,又聘請法律專家生動形象地講解農村矛盾糾紛調解、交通安全及治安管理條例、婚姻法等與農民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政策,受到村民的普遍認可和支持。
文化素質提升班每期為期20天,目前已開辦兩期,參加群眾120人。「群眾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每次看到他們渴望學習的眼神,都讓我很感動,也給了我更大的工作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辦好文化素質提升班的決心和信心。」文化素質提升班授課教師、工作隊員陳紅光激動地說道。
「我以前開過農家樂,由於廚藝不精,沒有很好的經營下去,聽說村上要開辦中式烹飪和面點培訓班,我趕快報名參加了。我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多學習烹飪技能,爭取拿到資格證書,然後把農家樂重新開起來。」中式烹飪和面點培訓班學員丁銀存高興地說道。
中式烹飪和面點培訓班的學員正進行實踐操作
廣泉下村人多地少,如果僅靠種地的收入,根本無法走上小康之路。拓寬致富門路,讓村民掌握一技之長成了工作隊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入戶了解村民的學習意向和學習需求,工作隊將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能培訓提到了日程,邀請吉木薩爾縣祥和技能培訓學校任沛昌老師將中式烹飪和面點培訓班辦到了村民的家門口。培訓採取理論講座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對學員進行培訓,授課的內容主要為中式熱菜、涼菜以及面點等的製作。
工作隊利用農閒時間,先後開展了串珠手工編織班、中式烹飪和面點培訓班等共計4期培訓班,累計受益群眾達145人,其中獲得相關資格證書的有100人。工作隊隊長劉開林說:「今後,我們工作隊將繼續以村民需求為著力點,進一步深化對村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讓有能力、有條件、願意學的村民實實在在的掌握一項技能,為以後自主創業、勞動力轉移奠定基礎」。
「快點!快點!今天村委會搞活動呢!趕緊給我們村民小組選送的節目加油去!」2月3日,村民們相互提醒著,趕往村委會參加迎新春文藝匯演活動。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豔豔》、舞蹈《盛世歡歌》、小品《我們都是一家人》等精彩紛呈的節目一步步將文藝匯演活動推向了高潮,不時贏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工作隊組織村民開展迎新春文藝匯演
這樣的歡樂場景僅僅只是廣泉下村冬閒文化活動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像這樣的活動每個星期都會有,工作隊和村「兩委」按照「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專人負責」的原則,做到文體活動方案制定合理和詳細,並最大限度的從人員和經費方面給予保障,確保了各項文體活動的按時有序開展。敲鑼打鼓扭秧歌、激情四溢籃球賽,還有競爭激烈的拔河、接力賽等活動讓村民動了起來,樂在其中。「在工作隊的組織下,冬閒時間村裡每周都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讓大家在娛樂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加深了感情。」村民馬秀麗高興地說道。
為了深入有效的推進文化惠民,除了本土味風味的表演之外,工作隊還聯繫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文藝隊等多支演出團隊給村民端上了一桌桌豐富的文化大餐,極大的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如水,滋潤萬物悄然無聲。工作隊利用農閒,讓「文化惠民」新樂章在廣泉下村越來越響亮。
工作隊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實用、有趣的學習、培訓以及文體活動,極大的調動起了村民們的學習參與熱情,不僅豐富了群眾的冬日生活,又為他們創業增收提供了有利條件,讓廣泉下村的笑聲多了,幸福也多了。2019年新的徵程已經開啟,工作隊還將繼續用真心真情、實幫實幹,進一步做好「培訓惠民」、「文化惠民」等工作,以文化為「媒」,豐富居民生活,凝聚民心民力。(州政協駐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廣泉下村工作隊 李潔、吉木薩爾縣「訪惠聚」辦公室 盧巧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