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病的核心,只有學會準確辨證,才能準確用藥,提升療效。
六經辨證是醫聖張仲景創立的一套簡便有效的辨證論治用藥體系,
作為一名中醫師,如果能學會六經辨證並且熟練運用,一定能做到藥到病除,贏得患者信任,提升門診量!
學中醫,必學六經辨證!
今天為大家分享舒馳遠先生的「傷寒六經定法」中陽明病的辨證論治思路,這是一種簡單易懂易學的「方證對應」思路,希望能幫助大家提升辨證能力,提高臨證水平。
陽明病,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築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為陽明經證。
法主葛根以解陽明之表。
口燥,心煩,汗出,惡熱,渴欲飲冷,此熱邪漸入陽明之裡。
法主白虎湯以徹其熱。
石膏,甘草,知母,粳米
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而大便閉者,此邪熱已歸陽明之府。
法主小承氣湯,微蕩其熱,略開其閉;
大黃,枳實,厚樸
加之胃實,腹滿,微發譫語者,可以調胃承氣湯,以蕩其實,而去其滿;
大黃,芒硝,甘草
更加舌苔乾燥,噴熱如火,痞(胸腹塞)、滿(膨脹)、實(胃按之痛)、燥(便閉乾結)、堅( 按之石硬),與夫狂譫無倫者,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
大黃,芒硝,枳實,厚樸
學好六經辨證,在臨床上不分病種,無論病名,通過六經辨證論治,一定能取效!
所以,學好六經辨證,才是提升臨床療效的根本。
請關注未來下期分享:「傷寒六經定法」之少陽病
乾貨!快速提升臨床療效,六經辨證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