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安
學練五行通背拳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否則欲速則不達。
五行通背拳學練順序:
1.五行掌基本單操——摔掌、拍掌、穿掌、劈掌、鑽掌站樁練習。
2.五行單操摔、拍、穿、劈、鑽掌行樁練習。
3.二十二大操功法活步練習。
4.散手組合操功法行樁演練。
5.散手、搏擊實戰。
6.五行通背拳拳路演練。
7.五行通背拳器械套路演練。
以上是五行通背拳學練順序,但是要想學會第1順序——五行掌基本單操(摔拍穿劈鑽),就必須首先要學練好最基礎五種單操:(1)單搖臂、(2)風輪勢、(3)開肩、(4)披身打掛、 (5)活肩抖腕甩摔法。這五種基礎單操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簡單,其實學練起來並不容易,這在通背門裡叫「換勁」。雖然基礎單操的學練枯燥無味,但這是入通背門裡的必修之課。
練通背單操不得法,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有的人腰、腿、胳臂、手指受傷,有的人練出各種毛病來,更有甚者身體練出了殘疾(如勾肩、駝背、歪脖等外相)的趨勢自己還不知道,這不僅給五行通背拳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且使不少想學練通背拳的人因此不敢學練。還有的人練成不標準的單操動作定型後改不過來,後來自己當「老師」了又誤教誤傳影響下一代。正如韓鵬堯先生當年所講:大連的通背自由化,走下坡路了,想怎麼練就怎麼練,再過幾年我都不認識了。這些都是由於不明白通背拳單操原理、要領、法則,沒有按照正確方式方法練習的結果。
練通背拳,明白了什麼是皮鞭、皮鞭形狀及皮鞭發勁運行軌道後,就要按照單操單練的要領反覆琢磨演練。單搖臂動作掌握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單劈法的抽打勁以及散手實用功效。即使單劈法練出來了皮鞭勁,但皮鞭的抽打勁沒有練出來,那也達不到整體爆發勁力,肯定要影響手法變化運用。要知道鞭勁和抽打勁的內涵是不同的,抽打接觸面積大、勁力狠,可隨對方的反應而變化,這一點很值得初學者揣摩領悟出單搖臂與單劈掌之間的銜接、轉換、抽打勁關係。
練習五行通背拳單操順序就像鐵鏈環一樣,一環扣一環,如果中間一環斷裂或連接不上,那麼下一組單操——15種劈掌任憑怎樣下功夫也達不到標準,劈掌組合動作的勁力連接就更難了,怎麼練都會感覺彆扭,像是在做廣播體操一樣。有太多的初學者單搖臂怎麼練也不過關,因此而失去信心放棄學練通背拳。
但是,如果能稍微練出一點皮鞭抽打勁的感覺,立馬可提高學練興趣,第二天肯定要接著練,這可是發自內心深處。學會得越快,就越上癮,到最後一天不練就渾身不得勁、不舒服,功夫已經悄悄開始上身了,鐵鏈環正在一環一環增多,學練的單操正在一點一滴積攢著,逐漸完整化、形象化,確實感覺到皮鞭的抽打勁。
習練通背單操無論男女老少,上到80歲老翁,下到會走路的娃娃都可學練受益。正如修劍痴大師在拳譜自序中所道:「通背拳術亦可為鍛鍊身體、調和脾胃、流通氣血、強健筋骨、增加精神的唯一妙法,其中所注所載皆以陰陽五行、生克之理,如若照譜探求其益,大則去病延身,小則強身自衛,兼可助弱扶危,一生之樂不可勝言。」
五行通背拳單操單練要想吃透內涵提高技術水平,必須堅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風雨無阻,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百折不撓。練五行通背拳不受時間、天氣、場地、器材的限制,運動時很簡便,地方小可練站樁功、行氣操功法,地方大可練拳路、器械等。練五行通背拳不但是學練形體動作,更重要的是鍛鍊人的思想意志及品德。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