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意!

2021-02-19 嘉詩園林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生活可以忙碌、疲憊,心態要悠閒、詩意。

喝喝茶,飲杯酒,朋友一起胡吹神聊,都是放鬆的辦法,喜歡高雅的不妨練練書法,唱唱京劇,讀讀經典。

宋太祖趙匡胤流浪江湖之時,到鳳翔投靠王彥超。王彥超看不起趙匡胤,端出十兩銀子打發,趙匡胤大怒而走。

數年之後,趙匡胤奪得天下,在宮中擺下筵席,招待天下藩鎮,王彥超也在其中。

席間,趙匡胤陰沉著臉,質問王彥超:「王卿家當日不收留我,為何?」

王彥超一路走來,苦思對策,聽到皇帝果然問起前事,急忙起身回答:「一池之水,怎可容納神龍?陛下萬一停留鳳翔,豈有今日之功業?」趙匡胤哈哈大笑,不再計較。

遭遇挫折也不要一蹶不振,人生總還有翻本的機會,當前的挫折說不定就是未來轉運的起點。

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於遠遠比我們聰明的人,我們難免會自慚形穢,其實不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也有我們的長處,通過勤奮也可以趕上別人。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完全可以借用別人的大腦,聽取有才能的人的看法,甚至乾脆讓他們為我們所用。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廣泛聽取眾人意見,也能使我們獲得正確的決策。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能把自己當廢物點心看。

不要成為目空天下的妄人,同時要相信自己終有所成,不負男兒過一生。

在錢財方面,要懂得錢財只有在聚散周轉中才能有用,才能升值,會花錢才會更有錢。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我們經常會感到「我面前缺少一個知音的人兒」,有孤獨感是很正常的。

但是要堅信自己的事業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的生活能找到無話不說的知己。

交朋友忌不停地訴苦、過度貶抑自己。相信自己的魅力,於是就有了魅力!

6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李涉《題鶴林寺壁》

在一間竹林密布的寺院暢快閒聊,與浮沉之中偷得了半日清閒,很愜意。

世事紛擾,偶爾拋開紅塵,和世外之人聊聊是很受益的,或者找一二摯友聚聚,不僅放鬆身心,說不定摯友還能給你指點迷津,解決一直縈繞心頭的困擾呢!

7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遊山西村》

文革時期,不少人承受不了非人的待遇,自殺了,也就失去了翻盤的機會,能忍辱含垢,忍耐下來的,也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做人做事,不管困難有多艱險,都要堅信事情會有轉機,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

東漢光武帝劉秀起初並不是有遠大理想的有為青年,他的人生目標不過是「娶妻當娶陰麗華,做官當做執金吾」,「執金吾」不過是京城管治安的官員,不想後來劉秀做了皇帝,所以我們不要小看自己哦!

不要害怕自己起步晚,起點低,底子薄,不要因為自己不起眼而悲嘆,堅持下去,上天終會給你一個說法。

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做人做事也都需要鬆緊適度,勞逸結合。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人變得浮躁,感情空洞,找不到真實的自我,破壞了生活的情趣。

這就需要調整一下心態,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於閒處松鬆緊繃的神經,看看人生的風景,藍天、白雲、遠山、綠地,花開花謝,四季輪迴,感受大自然,滋潤心靈,梳理思緒。

讓疲憊的心靈得以放鬆,會獲得一份難得的鬆弛和寧靜,從容、平靜、張弛有度地去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10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劉向《戰國策·楚策四》

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失誤或者錯誤決策,這很正常,不必糾纏過去的損失,及時改正,會有更好的收穫。

人不怕失敗,怕的是失敗後沒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或者總是抱著負面情緒,思前想後,凡事總是朝壞處想。

事情還沒開始,就考慮一定會失敗,這樣只會徒然耗費精神,越來越疲憊,也越容易失敗。

不怕生活忙,就怕沒目標;不怕行無車,就怕腿腳老;

別嫌工資少,先把老命保;只要老命在,一分少不了;

不怕遇難事,就怕缺微笑;老年懂知足,幸福樂逍遙。

恩恩怨怨任它去,身體健康是本錢!自古人間苦無邊,心理平衡境如仙!

我們的價值觀:

藝術+規劃+建築+景觀+文化+營造

歡迎關注:嘉詩園林

 0512-67663727  

18662282655

www. Natural poem garden.com

相關焦點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這首詩將哲理與詩意完美融合
    當然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首了,這是《飲酒》詩的第五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詩。詩的全文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在常人看來,這首詩最好的兩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為它們寫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意境。但是王安石卻對這前四句推崇備至,認為它們「奇絕不可及」,「有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為什麼會給出這麼高的評價?因為看似簡單的四句話卻說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便身處鬧市,也能享受僻靜,關鍵在於「心遠」。你的心不被外物所擾,人自然就清淨了。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能讀懂幾種悠然?
    司空圖在《典雅》中說:「落花無言,人淡如菊」。人淡如菊,常常被網絡小說形容氣質美女。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解讀陶淵明菊花詩中最著名的一首——《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的南山在這裡,你的南山在何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飲酒》中這句詩傳頌度很高,表明了當時他想歸隱山林的心志,不為五鬥米而折腰,只想在清淨自然的南山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南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心目中的桃花源,也是心心念念之地,或者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在我們常州,也有一個叫做南山的地方,因地理位置位於常州溧陽的最南端,被稱之為南山。圍繞南山,有著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目湖山水園、南山竹海和御水溫泉,整個南山片區,就是一座天然大氧吧。
  •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的深藏含義是什麼?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魏晉風度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選拔官員主要依靠門閥制度。門閥就是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朝廷選官一般都會從他們中間挑選,門第越高,官職就越高。門閥制度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隋唐。
  • 李子柒帶動最美中國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寫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止是外國人,如今中國人也再也無法過上從前的生活了,而李子柒用一種古典的方式傳達了生活的美意,即便我們永遠無法逃離喧囂,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體驗精神的短暫停歇。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00餘種菊花在鄠邑區競相綻放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 通訊員 趙影超 趙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連日來,終南山下佔地面積約180餘畝,500餘種各色菊花在西安市鄠邑區祖庵鎮重陽仙菊扶貧產業園競相綻放。今年的重陽仙菊園內引進了南京農業大學的43種鋪地菊、36種切花菊、410種傳統菊和12種精品菊。
  • 大隱隱於世:他真的隱居過鎮江南山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譯文及注釋】 譯文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自顧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你想要的生活態度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柳先生這首詩,道出了多少人的夢寐以求的田園生活。其中悠然二字自是天成,這種人生境界已經到了無法用詞語表達的地步。其中的真意,不是忘言,而是沒有合適的語言表達。正所謂:不必說,不須說,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樣的人生境界,應該說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精神境界,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無盡的嚮往,是一種追求的韻味,一種理想的目標。事實是陶淵明一直作為一個小吏,生活的也很憋屈。衝冠一怒,不為五鬥米折腰。
  •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韶山、井崗山、遵義、六盤山、延安等「革命聖地」。一時間成了幾代畫家寫生、創作、同共成長的搖籃。……幾十年之後當年在「搖籃」的晃悠中樹起來的這些「碑與傳」,成了象徵政治意識型態下的「紅色經典」。從1950年至1980年,這期間的山水畫的文化背景,是新中國極左的文藝政策,導致文化的一元化。是基於人民性的立場而反對封建主義的結果,使傳統的文化、繪畫大多淪於被批判、摒棄的糟粕。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人都嚮往的世外桃源,它只是傳說!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尤其是其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讓人格外嚮往,人人都期盼能過上這位大詩人筆下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這種生活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如此嚮往呢?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回歸本心,歸隱田園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看花飲酒,十分自得。忘情處,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灑脫如他,總是肆意地享受著天地給與的芬芳。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歸地滿寂中。人生有張狂就有低落,陶淵明的晚年生活每況愈下,連飲酒也需要老友墊資。
  •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不僅僅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提到田園生活,大家一定會想到陶淵明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人們把這首詩當成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其實,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知道,田園生活聽上去很美好,但是要付出辛苦勞作,肯定會存在很多現實困難。對於只會讀書的文人來講,讓他們拿起鋤頭,每天在田間耕種。
  • 緣何採菊東籬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兩句詩,包含人物、地點、情節「三要素」。據此,我們不妨做幾個提問:為什麼採菊東籬下的是陶淵明而非其他人?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0句陶淵明經典詩文,值得一讀再讀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該怎麼讀?蘇東坡早就已定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是東晉時的著名文學家,他是名門之後,也曾抱有對仕途的期望和拯救黎民蒼生的使命感在宦海沉浮十餘年。它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以質樸的語言,歌詠了田園生活,展開了詩意畫卷,也是歷來文人膾炙人口的名作。至於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如何讀,倒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段故事。其實,關於這個字的爭議是一直存在的。昭明太子蕭統在《昭明文選》中收錄此詩時,就將其寫成「悠然望南山」。《昭明文選》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所以這種說法相當有市場。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重讀《紅樓夢》,探究古代菊花的魅力
    菊花不僅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中的一位。從古至今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他們的作品中留下過它的身影。比如屈原的《離騷》中就有出現過菊花的詩句,這時菊花仿佛便與千古文人都結下了不解之緣。要說到古代最愛菊花的文人,那非陶淵明莫屬,他的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了自身的曠達悠閒之情。在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中,菊花的戲份也不小。
  • 85平米田園風格裝修效果圖 遇見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本期小編就為大家帶來85平米田園風格裝修效果圖,自然的家居環境總是最深入人心,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採菊「中隱」下 悠然見南山 柏廚家居新品營造中隱生活空間
    「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陶淵明的隱逸生活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理想。在傳統的中式生活方式中,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必不可少。莊子的道是他長久地置於天地、隱於山水中悟出來的,他倡導的「天人合一」也成為中國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隱」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處世哲學。
  • 若有詩意藏於心,便是人間好時節!
    陶淵明用詩、菊、南山編繪了他詩畫般的人生;李白讓酒和詩微醺了自己的生活;蘇軾樂於明月清風,柳永偏愛佳人詞章。往日如煙,來日方長。給自己的生活融入淡淡的詩意,在詩情畫意中度過一生,多麼美妙。古有陶淵明隱居「採菊東籬下」,今有林語堂「八種心境如一杯濃茶」。而我們自己,時常在尋覓,尋找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恬淡心境。諸多種種,不過是拋卻煩躁,心懷寧靜,走一場心靈歷程,一場無盡的生活長途。你一定想過,待到來日,一定過上與世無爭的生活。
  • 秋菊|莫負東籬菊蕊黃.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