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蘭溪發布
人文之光,因為走南闖北的蘭溪人才得以追溯和重現;輝煌故事,因為敢為天下先的蘭溪人才得以銘記和傳承。「天下蘭溪人」是最為寶貴的一筆財富,是助推蘭溪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張力。從7月2日起,蘭谿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天下蘭溪人》全媒體系列報導,講述蘭溪鄉賢的人生傳奇,展示他們的創業宏圖,凝聚他們的濃濃鄉情。
今天刊發《徐建軍:鄉音鄉味鄉情是永遠抹不去的鄉愁》。
「只要有黨的領導,有全國人民的支持,這條全世界最難的鐵路一定能夠建成。」日前,在談到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時,接受蘭谿市融媒體中心採訪的蘭溪籍川藏鐵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軍引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名言,表達了參與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的個人感受。
蘭溪生、蘭溪長、蘭溪培養。1988年蘭一中畢業後,徐建軍考上了上海鐵路學院,與鐵路結緣。大學畢業後,從一名見習生做起,徐建軍一步步成長為技術員、總工程師……如今,作為川藏鐵路工程建設西藏指揮部指揮長,徐建軍平日裡工作很忙,長期駐紮在雪域高原的施工一線,鮮少會回到成都的辦公室。
邀約數次,不巧的是都與徐建軍的工作衝突,好不容易抓住一次他回成都的機會,徐建軍也只是匆匆待了一下午。儘管時間緊張,交談只是寥寥數語,但從徐建軍話語中,表達出一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和愛鄉之切。
「在蘭溪生、在蘭溪長,對我來說,家鄉蘭溪肯定是抹不去的記憶。在外面的時間雖然超過在蘭溪的時間,但是鄉音鄉味鄉情是永遠抹不去的。」這些年,儘管回蘭溪次數很少,時間也很短,但徐建軍每次都格外珍惜回鄉機會,「家鄉這幾年經濟發展提速了,美麗鄉村建設環境變好了,這是我回鄉比較大的感受。」
「對我來說,鄉愁就是聽鄉音、品鄉味、話鄉情、謀鄉事。」在外時,每每聽有人說蘭溪話,徐建軍就倍感親切,腦海中也時不時會想起蘭溪的美食。有一次,他在湖北出差,看到有一種小吃長得特別像蘭溪肉大餅,這讓徐建軍很是想念,恨不得立刻趕回蘭溪吃上一口,「這種在外面的思鄉之情沒法用語言來描述,家鄉美食的味道深深印刻在心裡。」
家鄉小吃是一味鄉愁,家鄉發展也牽掛著每一位在外蘭溪人。參與中國最北鐵路、最東鐵路、最北高鐵等諸多鐵路項目的施工建設,當下又在指揮建設川藏鐵路,徐建軍的工作始終圍繞著「鐵路」這二字。他說,從最北高鐵開始組織建設,他便非常關注蘭溪的高鐵建設情況。
在徐建軍看來,高鐵對於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有著助推作用,在新時代下,這種效應愈發明顯。對於蘭溪來說,併入全國高鐵網,對當下蘭溪經濟發展應該說是非常有益的,高鐵除了能夠帶來人流、資金流以外,還能夠改善區域優勢。所以說,蘭溪高鐵建設越早,這種優勢就會更明顯。
徐建軍認為,金建高鐵從目前來說,已經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階段,全線開工建設指日可待。金建高鐵的建設,對蘭溪融入全國高鐵網,融入杭州一小時經濟圈、金蘭同城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蘭溪高鐵建設,對強化金華樞紐也很有裨益。
「蘭溪本身因為水運興盛了很長時間,後來在幾次交通方式的變化中,水運慢慢淡化,交通優勢也消退了。其實,鐵路在蘭溪也是比較早的,特別是金千線。」對於蘭溪未來交通的開發建設,徐建軍提出了自己的中肯意見。他認為,首先,金建高鐵對蘭溪的發展有一個很好的助推作用,要高標準規劃建設蘭溪高鐵小鎮,使之成為未來蘭溪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其次,要圍繞水運提升改造做文章,努力構建一個高鐵、高速公路、水運的綜合立體交通,這將使蘭溪的區域優勢更進一步凸顯。
「樞紐工程今年能夠先期開工,看得出來,蘭谿市委、市政府對於高鐵建設的重視。」徐建軍表示,金建高鐵建設事關每一位蘭溪人的切身利益,作為在外蘭溪人,而且還是一名鐵路建設參與者,他願意參與謀鄉事,為蘭溪高鐵建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採訪最後,徐建軍不忘給家鄉送上幾句祝福話語:「祝願蘭溪水更綠、城更美、路更暢、民更富。」雖是短短十二字,字裡行間卻飽含著這位蘭溪漢子對於這座江南小城美好明天的衷心祝願。
記者 姜一峰 張恆
原標題:《天下蘭溪人 | 徐建軍:鄉音鄉味鄉情是永遠抹不去的鄉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