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中國網球改革向何處去丨你給中國大眾網球發展打幾分?

2020-12-22 網球之家

從本周二開始,我分別從人才培養儲備、對外合作交流、資金籌措等三個方面,聊了中國網球改革的事情。這些實際上都是「肉食者謀之」的事情,對於民間的反映和呼聲,身居高位的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網管中心)的官員們也許根本聽不到,或者就算聽到也可以當作沒聽到。

在當前的體育管理體制和官員的評價考核體制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體育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獎懲,主要是上一級領導說了算。於是乎,體育官員的目光主要是向上,要爭取讓領導看到實實在在的政績。體育界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重競技體育而輕大眾體育。

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在大多數國人眼裡,我們在很多方面已經擺脫了落後和貧窮,甚至在有些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於是,我們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渴求通過冠軍、通過金牌、通過在賽場上戰勝別人來獲得自信心。

當經濟、科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傳統的舉國體制,以競技體育為主的方針政策一定會被大眾體育所取代。

就網球來說,這項運動在中國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再加上普遍存在的中國人不適合這項運動的認知,競技網球和大眾網球其實都沒有取得十分突出的成績。

按照網管中心的工作職責,網球運動發展的目標有兩個,其一是普及,其二是提高。無論是大眾網球,還是競技網球,最理想的目標就是同時做到普及和提高。但要在普及和提高兩方面同時發力,平均用力也是不太現實的。我猜測,大眾網球的發展目標首要在於普及,是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而競技網球的發展目標首要在於提高,是在確保提高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普及。

對於競技網球的發展情況,可以用一系列具體的數據來直觀地計量和反映。比如,中國每年進入WTA和ATP排名榜前50、前100、前200、前300名的球員人數有什麼變化?或者簡單說,中國每年所有男女球員ATP和WTA積分之和是多少,最近幾年積分之和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如果變大了,可以從側面說明中國競技網球水平提高了;如果變小了,則說明中國競技網球水平在下降。

但是,在評價最近幾年大眾網球的發展情況時,我們是否可以參照評價競技網球的那種方法呢?

我們不妨試著用以下四大類數據或指標來對近幾年大眾網球發展情況進行計量和評價。

第一類是關於人的方面。比如,全國網球俱樂部的數量、全國網球俱樂部的會員總數、每年去各網球場館參加活動的總人次等。

第二類是關於網球場館方面。比如,最近幾年全國新建了多少片網球場,拆除或被移作他用多少片網球場。

第三類是關於大眾網球比賽方面。比如,每年搞了多少場次大眾網球比賽,每年參與比賽的人數有多少。

第四類是關於網球消費方面。比如,每年網球鞋服銷售額,每年網球拍和網球銷售額。

以上四大類數據,獲取難度非常大,有點類似於普查性質。為便於操作,可以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獲取相關數據和信息。比如,關於網球人口、場館數量、網球比賽,我們可以分別從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抽取1個城市進行調查。對於網球消費,我們可以選取某幾個公司進行調查,比如看看天龍公司每年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額變動情況,或者是在電商平臺上選取幾個大的店鋪進行調查。

當然,評價中國近年來大眾網球發展情況,還可以通過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或者是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採取入戶調查、電話訪談等形式開展。另外,還可以在受眾人數多、有影響力的網站上進行網絡投票,這大概是最為便捷的手段。

我們之所以對大眾網球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寄予更大的期望,其中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大眾網球的發展跟普通老百姓關聯度更緊密,更是因為大眾網球是競技網球發展的基石。要想提高競技網球的水平,必須要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網球、投身網球運動,擴大網球人口。基礎打牢了,金字塔才能越建越高。

長期以來,ITF、ATP和WTA這三大網球組織一直致力於在全球推廣和普及網球運動。沒有大眾網球,競技網球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幾乎是所有網球組織的共識。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競技網球發展都很不錯,這與他們非常重視大眾網球、培育了大量網球人口密不可分。

那麼,如何推進大眾網球的發展?我覺得有以下三條路徑可供選擇。

第一是以多辦業餘賽事推動網球普及。鼓勵各地區、各行業協會開展多樣化的、層級不同的業餘網球比賽,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網球,擴大網球人口。

第二是加大對網球場館的投資力度。我國網球場館主要集中在省轄市以上地區,就算是發達的東部地區,很多縣連一片網球場都沒有,建議試點推進網球場館縣城普及計劃。另外,要推動現有網球場館向社會公眾開放,適當降低場館收費標準,鼓勵社會組織團體或個人投資建設網球場館。

第三建立專業網球隊與民間俱樂部互通機制。鼓勵和推動專業隊的球員和教練到民間俱樂部掛職,定期與民間俱樂部開展交流切磋,提升民間俱樂部的競技水平。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一直倡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落實到網球運動方面,就是要真正重視發展大眾網球,促進網球運動的普及與推廣,讓更多的群眾分享體育改革發展的成果。

未來,中國網球改革將向何處去?競技網球和大眾網球能否實現協同發展、共同提高與進步?能否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網球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時代是出卷人,網管中心是答卷人,一切熱愛網球、關心網球的群眾是閱卷人。未來,這份答卷上能書寫什麼樣的精彩,能評多少分,我們充滿期待。(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相關焦點

  • 你給中國大眾網球發展打幾分?
    從本周二開始,我分別從人才培養儲備、對外合作交流、資金籌措等三個方面,聊了中國網球改革的事情。這些實際上都是「肉食者謀之」的事情,對於民間的反映和呼聲,身居高位的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網管中心)的官員們也許根本聽不到,或者就算聽到也可以當作沒聽到。
  • 四問中國網球改革向何處去丨關於人才培養和儲備
    這個問題背後的真實含義是,中國網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或者說,為了再創中國網球的輝煌,我們當下應該做什麼?我打算寫四篇系列文章,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今天談的角度是關於網球人才培養和儲備。
  • 在中國網球巡迴賽,重新定義中國網球
    隨著華潤豪一記精妙的挑高球成功過頂,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首站比賽在雲南安寧溫泉半島國際網球中心落下帷幕,頒獎典禮上,男女單雙打四個項目的冠亞軍齊聚一堂,手捧獎盃對著鏡頭擺出最開心的造型。通過和高排名選手過招,小將們收穫經驗、積累信心,使得中國網球的新老交替能在平穩中度過。新環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網球賽事自三月以來已經停擺將近半年時間,四大滿貫中,法網宣布改期,溫網來年再見,ATP和WTA中國賽季取消,網球運動員沒有比賽可打,收入銳減,整個行業都不景氣。
  • 2020年,中國網球巡迴賽在逆境中「開花」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黃瑋表示:「受疫情影響,中國網球巡迴賽的開賽時間不斷延遲,但這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沉澱與學習的時間,我們制定了詳細的疫情防控指南,並不斷鑽研如何提升賽事的品質與體驗。」
  • 網球老克臘:中國第一代網球國手、上海網球元老 潘家震
    她讓我換一樣運動,後來考慮了多種項目,比如桌球,但是運動範圍太小,最後我選擇了網球。 我家住在巨鹿路,便找了一個離家裡比較近一點的「綠燈網球會」,就在瑞金路上,現在那個地方已經沒有了。去那裡打球也不認識人,就是家人陪著去,加入這個網球會,學生是50美金半年,其他打球的費用再另外算,我總是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去打球,每次打個20分鐘,後來就和球場裡面的人比較熟悉了,打得好一點的時候才開始有同年紀的一起打,因為打網球所以身體很好,有興趣了,打球比有了進步,所以打得更有勁了。
  • 我問網球教練,網球打到臉上會暈嗎?
    趁過節買好了網球拍和網球,一顆想學網球的心撲通亂跳,在正式上場打網球之前,如我一樣徹底的網球小白還是有無數個問題,於是,我誠惶誠恐地對著周教練亂問了一通。A:其實看你是啥目的性,一般撞牆肯定不好耍噻,你正常一個人對著牆壁打咋會好耍嘛!很無聊。
  • 冠軍之聲:中國網球巡迴賽對中國網球發展非常重要
    在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首站賽事——CTA1000安寧站的收官之日,四個項目的冠軍悉數揭曉,我們第一時間採訪了各位冠軍,聆聽他們背後的心聲。
  • 冠軍之聲:中國網球巡迴賽對中國網球發展非常重要
    在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首站賽事——CTA1000安寧站的收官之日,四個項目的冠軍悉數揭曉,我們第一時間採訪了各位冠軍,聆聽他們背後的心聲。此外,兩人對於決賽對手蔣欣玗/湯千慧也給出了高度評價:「她們實力很強勁,在第二盤的時候她們也越打越好了,所以最終能贏下這場比賽非常高興。」
  • 什麼人不適合打網球?請你在打網球時注意這四點!
    網球雖然是小球,卻也是一項劇烈運動並深受許多年輕人的喜愛。儘管目前網球在中國普及程度不高,但它的發展趨勢肯定是持續上升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在打網球時我們應當注意些什麼。2.選擇適合自己重量的拍子網球拍相對於羽毛球拍、桌球拍等要重很多,大概在260g~330g之間,拍子過重肯定會使你手臂深肌群耗能增加,更容易疲勞,過輕則可能導致你無法打出自己理想中的好球,因此選擇一塊適合自己重量的拍子就顯得尤其重要。
  • 新中國體育求索者|網壇改革家孫晉芳:喝酒為中國網球籌錢
    為中國網球,她喝酒籌經費2003年,孫晉芳出任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上任伊始,籌措資金成為了孫晉芳工作開展的第一個難題。「剛去的時候,中心的同志告訴我,中心一年經費只有400多萬,另外裝備贊助商一年提供價值100萬的服裝。」
  • 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為首批團體會員授牌
  • 在逆境中「開花」 中國網球巡迴賽元年彰顯體育價值
    通過職業級與精英級賽事的同步展開,中國網球巡迴賽逐步實現全民參與網球,打通了職業與業餘之間的壁壘,讓所有熱愛這項運動的人都能參與進來。在疫情常態化時期下讓「無球可打」的球員們得以重返賽場,也讓「無球可看」的球迷們重新體驗網球運動的魅力。
  • 史話丨中國網球的亞運之旅
    作為舉國體制下中國體育的中考,亞運會上國家隊的表現將影響未來數年內網球項目獲得的經濟資源,而過往十一屆亞運會的戰績,也勾勒出過去四十多年大陸網球的發展趨勢。 1974德黑蘭亞運會1973年,中國大陸正式取代中國臺北的亞運會會籍,獲得參加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的資格。
  • 開封蓬勃網球俱樂部: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 地區賽(開封站)總規程
    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地區賽(開封站)總規程一、  主辦單位: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 二、(二)比賽分為2個項目:過渡網球單打(男女同組)、短式網球單打(男女同組);(三)採用中國網球協會最新審定的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積分賽競賽規則(已在中國網球協會官方網站發布)。(四)根據報名情況採取分組循環結合淘汰賽(或循環賽)的辦法,原則上分組循環賽每小組人數不少於4人。
  • 李娜:中國網球的「約翰克裡斯多夫」
    李娜在自傳中曾強調:想要獲勝,你必須發自內心地渴求勝利,你要非常、非常、非常地想要獲勝。你對勝利的渴望,要像在沙漠中跋涉,像瀕臨死亡的人對清水的渴望一樣。然後,你才有希望,僅僅是有希望,獲勝。「圍爐體育」觀點認為,李娜不僅僅有天賦,更重要的是她又有著數倍的努力,在她退役時,她的雙膝已經經歷過多次手術,這實在是一名偉大運動員的勳章。
  •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CTA Tour)拉開帷幕
    這是落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體育總局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自主、自有、自辦賽事體系的重要嘗試,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下啟動的第三項全國性體育賽事。網壇名將王薔、韓馨蘊、柏衍,以及今年2月刷新中國男網單打排名新紀錄的小將張之臻等一眾國內頂尖好手集體亮相本站賽事,為廣大球迷帶來國內最高水準的網球盛會。
  • 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精英賽季於本周末正式開賽
    為了不影響參賽選手的學習,本次比賽的項目男子網球、女子網球、過渡網球及短式網球項目分別在本月的四個周末進行。參加男子網球項目的44名小選手中,部分來自安徽省不同地區4家團體會員,其餘來自其他省市及個人報名。
  • 在逆境中「開花」——中國網球巡迴賽賽事元年彰顯體育價值
    賽事價值愈發凸顯,引領中國網球未來 即便在新冠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中國網球巡迴賽依舊得到了各地政府、體育部門的踴躍支持,職業、業餘運動員的積極響應以及大眾網球愛好者的熱烈歡迎。
  •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開打,12月到成都看總決賽
    這是成都文旅集團下屬成都體投集團在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指引下,勇擔改革重任、創新合作模式,與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網球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等強強聯合,結合國際經驗和中國國情,集合全國優質資源,共同打造的中國網球頂級IP賽事。
  • 中國網球學院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南京體育學院召開
    受張敬華副省長的委託,王思源副秘書長在講話中指出,江蘇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創建中國網球學院是江蘇省在新時期競技體育轉型發展和體育事業改革創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中國網球學院立足網球、服務體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注重改革創新,注重強化服務,注重融合發展、注重發揮合力,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網球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傳播網球文化的交流基地和我國教體融合的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