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腿一般是受身體的運動神經控制,肌肉不自主的收縮或者是舒張運動,在高頻率的運動下會形成一種抖動。
那麼,常常抖腿到底會不會傷身?
抖腿進醫院:
真的是抖腿「惹的禍」嗎?
抖腿成為了部分人的習慣,屁股一沾凳子,有些人的雙腿就開始不安分了。沒想到,抖腿這一件小事也上過頭條新聞:
就讀於廣州某高校的大三學生小梁(化名)平時不愛運動,長期有抖腿的習慣。事發當天,他在上課時習慣性抖腿,抖著抖著,忽然左腳掌出現一陣疼痛感。當時,他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一天後,他的左腳掌疼痛加劇,連路都走不了,最後就醫拍片檢查的結果顯示為「左側距骨內側緣撕脫性骨折」。
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抖腿會致骨折」,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聽聽醫生怎麼說。
廣東省中醫院骨科主任童培建表示,抖腿抖成骨折很罕見,可能是小梁的腿部本身存在舊疾,或不經意傷過腳踝,引起局部損傷或距骨輕微壓縮,沒及時治療,隨後抖腿便加重了病情。
抖腿到什麼程度才會骨折?
抖腿造成骨折的概率非常低,但在理論上來說,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只要滿足以下的條件,抖腿抖到骨折完全可以實現:高頻率 、高強度、長時間。
這樣的抖腿,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抖得出來。
即使是在這種非暴力條件下、長期慢性勞損導致的骨折,也是叫做「疲勞性骨折」,抖腿只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抖腿是心理焦慮,
還是身體有病?
關於抖腿,在心理學、醫學上都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為大家整理了最常見的幾種:
1、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
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中,當人的內心感到焦慮不安、緊張時,會不自覺地抖腿。
早前,遺傳心理學就認為,抖腿是本能反應,人類在遠古時代時為了躲避危險便會做出起跑錢的準備,即由抖腿等動作合併完成。
2、表示在思考
有研究證明,有一些聰明的人,會做出很多小動作,包括抖腿。
一個人陷入了認真、深層的思考後,大腦會進入到專注的狀態,身體不能受到大腦的有效控制,從而無意識地抖腿。
3、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還有一個說法與自我保護有關。其認為抖腿是弱化的應激條件反射,即驚跳反射,它能將細微的內在反應、情緒表現出來。
舉個例子,當你正在過馬路,突然有車向你鳴笛,這時你的本能應激反應是全身一冷或小小地顫抖一下。
4、可能是腎不好
有人認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腎屬水、肝屬木,如果一個人的腎精不足,肝就會出現肝風內動,便容易抖腿。
針對這樣的說法,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能說明抖腿與腎有關。
抖腿有生理、病理之分
抖腿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理性抖腿,另一種是病理性抖腿。其中,生理性抖腿是有好處的。
1、降低心腦血管風險
美國密蘇裡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抖腿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研究者選取兩組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一組靜坐,另一組按一定頻率抖腿,3小時後,抖動者腿部的血管狀況要遠好於靜止者。
原來,在晃動雙腿時,可增加腿部的供血,保護血管。
但是要注意,千萬別經常用一條腿壓著另一條腿抖動,這樣可能會導致靜脈曲張。
2、緩解腿麻
此外,在辦公室久坐的白領,腿腳容易出現「氣血不暢」、「下肢酸軟」等不適症狀。這時,抖腿可以讓下肢肌肉略微動一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腿麻。
不過,小編建議:避免久坐最好的方法,還是站起來活動更好,這比抖腿更有效、更健康。
在此,提醒大家,病理性抖腿指的是「抖腿症候群」。這是一種不可控的抖腿行為,與身體內的多巴胺代謝異常和缺鐵等原因有關,有可能會遺傳。
當有控制不住地抖腿、並伴隨刺痛、撕裂、燒灼感,甚至腿部痙攣等症狀,一定要去就醫檢查。
抖腿如何緩解
如何緩解抖腿習慣呢?可以嘗試如下方法:
1、由於久坐會令到身體的血液循環滯緩,容易出現抖腿,因此最好避免久坐,累了就站起來走動一會或挪動身體,適當按摩腿部;
2、試著進行腿部發力的體能訓練,通過訓練後,再進行學習書寫等活動,長期堅持下去,抖腿會減少;
3、每天堅持對腿部肌肉進行牽拉放鬆,增加髖關節、踝關節活動範圍,也會緩解抖腿的習慣。
中醫應對帶狀皰疹疼痛
普京官邸克裡姆林宮「密室」首次曝光
6分鐘視頻:央視記者含淚採訪中印邊境解放軍戰士
老友來相會
【來源:老年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