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軌跡的力量訓練,是時候回歸了

2021-01-16 騰訊網

返璞歸真的自由軌跡力量訓練,是時候回歸了。

作者/晟傑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循環訓練、團體搏擊等氛圍式團課,正在拓展健身新方式,但相較於沉浸式、趣味性課程內容,一塊鐵片,一根鐵桿的傳統器械力量訓練,或許才是趣味之後,返璞歸真的終極訓練方式。

比如早期的力量訓練,由歐洲「舉起重物」的馬戲團表演節目,進化為學校體育課程的必備項目。

Barry's 的啞鈴團課

甚至在更多的團課中,我們也看到了「舉鐵」的影子。比如Barry’s Bootcamp融合啞鈴訓練的HIIT課程,以及運用了深蹲、臥推、硬拉的萊美BodyPump槓鈴操。

融入器械力量訓練的多樣化團體課程,正表現出抗阻力,在健身中是不可或缺的。

現代健身房中的固定器械訓練

但在健身房的商業化進程中,固定器械訓練,正在替代自由器械的力量訓練,成為商業健身房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推胸、推肩」等固定健身器械成排擺放,成為很多初級健身用戶的入門首選。

對比槓鈴啞鈴的自由力量訓練,有所限制的固定力量器械,不一定是力量訓練的最佳健身方式。

自由器械訓練

比如說,募集單一肌群的固定器械,不是力量運動員訓練計劃基礎。單一自由度的史密斯深蹲器械,無法滿足自由深蹲時對核心力量的訓練。甚至部分限制發力模式的坐姿推肩器械,會引起肩峰撞擊的風險。

也因此,使用槓鈴啞鈴完成自由力量訓練,正在成為一部分健身用戶的強烈訴求。

Planet Fitness :judgement free zone

比如為了迎合小白用戶,美國平價健身俱樂部Planet Fitness,倡導「弱化舉鐵」的「no judgement 無歧視健身」價值觀收效明顯。但對於硬核健身來說,排斥舉鐵其實並不公平,這種行為甚至遭到媒體抨擊。

國內部分用戶甚至呼籲讓「深蹲架進入健身房」,以及更多的槓鈴三大項優秀選手湧現,甚至國內力量舉賽事也有冒尖的趨勢。

健身房內的單調的器械訓練,更需要一些槓鈴啞鈴的自由軌跡。

力量訓練,

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力量常常和「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相關聯,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力量訓練和智慧為代表的大腦功能呈正相關。例如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研究發現,舉重等力量練習活動,能達到改善認知功能的目的。

甚至力量也是諸多政客認為的,與心靈、思想並駕齊驅的高級能力。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堅信,力量素質是思想的載體。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秉持身體力量是擴展心靈視野的基石。

西奧多·羅斯福

至於提升這種高級能力,則需要應用科學的訓練理念。

《運動生理學》中提到,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是在合理範圍內,通過大負荷訓練,使人體在訓練後產生超出負荷的適應。常用最大重複次數RM來表示力量訓練的強度,RM是指肌肉收縮所能克服某一負荷的最大次數。

對應項目的運動負荷強度

簡單地來講,挑戰力量承受負荷是通過訓練得到力量進步的方式。

而傳統健身房內,甚至在團課健身房中的力量器械及相關課程,則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槓鈴、啞鈴、固定力量器械正成為挑戰身體抗阻負荷的關鍵。

萊美BodyPump

例如,精品工作室TRIB3、Barry’s Bootcamp在HIIT課程體系中,穿插了啞鈴等抗阻訓練,以及萊美於90年代開發的應用臥推、深蹲、硬拉的BodyPump槓鈴操,將硬核的自由力量訓練融入對新手友好的團體課程。

其意義或許就在於,馬克·瑞比託在《力量訓練基礎》中闡述,正確實施的、全動作幅度的槓鈴練習,實際上是人類骨骼、肌肉系統在負重下的功能性表達。

馬克·瑞比託

除了以自由力量器械為代表的啞鈴、槓鈴、壺鈴被應用於健身房外,成排的「推胸、推肩」等固定健身器械,甚至成為早期健身房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的關鍵。

起源於1986年的健身器械品牌Nautilus推出了一系列抗阻固定器械。由於固定軌跡訓練易於新手使用、教練教學,以及相較於費時的槓鈴啞鈴舉鐵,完成整套固定器械力量訓練僅需35分鐘。最大化獲客特性一度使Nautilus在短期內達到上億美元的銷售額。

啞鈴、槓鈴的自由量器械,推胸、推肩的固定抗阻器械,是完成力量訓練的前提,也是力量訓練得到普及的最佳見證。

Nautilus

固定軌跡,

不是力量的最佳選擇

對抗地球重力的訓練有助於力量發展,但並非所有類別的抗阻器械都是力量訓練的最佳選擇。

舉例來說,固定器械訓練從來不是力量舉、舉重運動員的訓練計劃基礎。因為募集單一肌肉群的運動方式,隔離了其他肌肉的協同作用,有悖於人體是作為一個完整的運作系統。

坐姿腿屈伸器械

而這具體體現在,日常生活行走、蹲起是大腿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腓腸肌共同收縮作用的結果。而健身房內,只針對股四頭肌的坐姿腿屈伸器械,無法滿足發展力量訓練的生物力學特點。

也就是說,固定器械的孤立訓練不利於整體肌群力量發展。即便在更注重肌肉細節雕刻的健美運動員中,固定器械通常只用來完成弱側肌群的輔助訓練。

羅尼·庫爾曼

健美「眾神時代」連獲8屆奧賽冠軍的羅尼·庫爾曼認為,對比槓鈴、啞鈴,固定軌跡器械會限制肌肉發展。研究表示,募集更多肌群的自由力量器械,能有效促進肌肉生長的睪酮素分泌。

同樣從健美角度探討,曾也有諸多針對Nautilus的固定器械推廣的質疑,認為健美運動員Casey Viator的健美基礎,實驗中注射類固醇,以及每天超量的營養攝入,才是他對外宣傳通過Nautilus器械獲得大量肌肉的關鍵。

總的來講,對於募集肌肉的限制,是健美和健力運動不以固定器械為主要訓練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Nautilus實驗的質疑

另一方面,固定器械對有限運動軌跡,不利於核心穩定性的增強。

在健身房中最為常見,也是和槓鈴運動接近的史密斯深蹲架,只存在由上至下的單一自由度,相較於自由槓鈴深蹲,訓練者失去了各方向核心肌群的訓練機會。

美國《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一項研究發現,與史密斯機深蹲相比,自由重量深蹲時,肌電圖顯示肌肉平均活動高出43%。

史密斯深蹲對比自由深蹲

可以看到,作為身體處於不平衡狀態時,也能發揮巨大力量的能力,核心穩定性需要一些自由的力量運動。

例如,剛剛結束全球總決賽,以力量體能著稱的全球健身IP,CrossFit將核心穩定性放置首位。無論是壺鈴啞鈴訓練,還是結合槓鈴抓舉挺舉的奧運舉重,都是自由力量的最佳體現。

最後,無論是考慮到肌肉系統還是核心穩定增強,力量素質需要非固定軌跡的自由力量訓練方式,以募集整體發力肌群,並提升身體的核心穩定性。

CrossFit

自由軌跡的力量訓練,

是時候回歸了

《2018健身行業數據報告》中提到,槓鈴在力量器械中受歡迎度只佔17.2%。雖然健身房內單調的槓鈴啞鈴訓練,在多數人看來是一項硬核的粗獷運動,但是已正在一部分人中成為趨勢。

主張「no judgement」的Planet Fitness,在近期二季度財報顯示增長達29.3%。但是其限制會員在健身房器械訓練發出的分貝,甚至禁止一部分的槓鈴訓練動作,也讓健身用戶甚至媒體表達出不滿情緒。

這些看似是對硬核健身者的限制要求,曾遭美國男性雜誌品牌Men's Health指責,所謂的「no judgement」,實則是另一種「歧視」的體現。

Planet Fitness的無歧視健身

而在國內,上海舒適堡健身房曾因撤走深蹲架,導致會員集體到店抗議維權。線上點評app中,用戶也對連鎖健身房威爾斯在力量區配備深蹲架,提出了需求意見。

可以看到,健身用戶對槓鈴啞鈴等自由力量訓練的訴求正在出現。而一些涉及槓鈴深蹲、臥推、硬拉運動的力量舉競技運動也在近年來開始火熱。

IPF力量舉賽事

中國選手毛晨宇於2017年在世界力量舉組織IPF亞洲健力邀請賽中,以總成績930KG打破亞洲紀錄,何渭斌於2018年以807.5KG總成績獲得世界力量舉錦標賽WWC冠軍。

除了國人在力量舉賽事中凸顯絕對力量。一些國內賽事也正在湧現,例如6月在北京舉辦的CPF力量舉聯賽,以及上月在上海開賽的CPA力量邀請賽。

無論是自由力量的健身訴求被更多提出,還是逐漸湧現的力量舉賽事,都表現出以槓鈴、啞鈴為主的舉鐵健身文化正在興起。

但相較而言,在健身人口滲透率不到3%的中國,相比花樣繁多的器械訓練,返璞歸真的自由軌跡力量訓練,是時候回歸了GYMSQUARE

-END-

歡迎給GymSquare標

或在文末點「好看」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回復「開場」

加入GymSquare種子用戶群。

相關焦點

  • 固定器械訓練與自由重量訓練,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先來看看兩種訓練方式的特點。當涕姆剛剛踏進健身房的時候,當時也是沒有什麼健身基礎。所以在訓練的時候,基本也是別人怎麼練,我就照著練。看到有牛人在做槓鈴臥推,我也就迫不及待的上手去做了。一做之後,發現由於沒有任何基礎,我的胸肌沒有很大的力量,而手臂也不適應這個新的發力動作。
  • 自由力量訓練與固定器械訓練該如何選擇?健身小白要這樣練起來
    初入健身圈的小白,多半都會面臨一個選擇——自由重量器械和固定健身器械到底選哪個?儘管這兩類器材都能夠有效地改善訓練者的肌肉性能,但是二者卻各有所長。01就器材價格來說,固定健身器械的價格要遠高於自由重量器械,而且前者的體積也遠大於後者。
  • 自由重量訓練VS抗阻器械訓練,哪種是最佳的訓練方式?
    任何有經驗的健美運動員通常都會告訴您,自由重量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們可以使受訓者通過激活核心和穩定肌肉群來激活更多的肌肉。同時自由重量訓練的動作軌跡會更加的適合你自己,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比例以及構造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動作軌跡也不會是完全一樣的。
  • 器械訓練vs自由重量訓練:你該如何選擇?
    健身圈裡總會有那麼一群人,對器械訓練不屑一顧。他們往往推崇槓鈴訓練,認為用槓鈴訓練才是變大變強壯的關鍵。事實上,這種想法是有偏見的,我們需要以更大的角度去看待器械訓練。目前的科學證據表明當肌肉受到不習慣水平的張力時就會變大變強壯。張力的程度對於力量的增長是最重要的,而張力的量---每單位時間肌肉感受到的張力次數,對於肌肉增長是最重要的。
  • 在眾多訓練方法中,固定器械和自由重量相比,它們都有哪些好處?
    導語:在健身過程當中,很多健身新手剛開始會使用自由重量區進行訓練,但是如果一直使用自由重量訓練的話,久而久之效果就會越來越差,因為所訓練的強度一般的就不會滿足於肌肉的現狀,於是就會有各種各樣訓練器械的出現在訓練器械當中,統共稱為固定器械和自由重量。
  • 自由重量VS器械 力量訓練效果一樣嗎?
    網易體育12月4日報導:力量訓練時,人們通常利用自由重量(像啞鈴、壺鈴、槓鈴等)和運動器械(像腿部推蹬機)進行練習。那麼,這兩種方式的訓練效果是一樣的嗎?
  • 自由重量vs器械訓練,哪個對於增肌更好?
    大多數人都圍繞著器械訓練,比如夾胸器,腿舉機以及器械彎舉等。只有少部分人圍繞著自由力量訓練,也就是槓鈴和啞鈴。而且如果你問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訓練,兩方可能都會給出聽起來比較正確的答案。有人會說器械對於肌肉的孤立更好,也有人說器械比自由重量更加安全。而另一方的人則會說,自由力量訓練對於發展全身的力量和肌肉更好,時間性價比更高。
  • 健身時,為什麼在有氧訓練前要先進行力量訓練?
    人們總說,選擇比堅持重要,那麼對健身來說,運動訓練的順序會顯著影響力量增長效果和運動性疲勞的程度的,這其中可是有大學問的,所謂蠻練不如巧練,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一般情況下,在熱身完畢後,先做器械(無氧、力量訓練),再跑步(有氧訓練)是比較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
  • 讓訓練重量再增加5-10KG,糾正槓鈴軌跡提高發力效率讓訓練更精準
    注意觀察健身視頻裡的很多大神訓練,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槓鈴移動的軌跡控制的非常清晰明確,不會出現突然彎曲或飄忽不定的情況。無論是大重量還是輕重量,都是同樣的發力軌跡,槓鈴就像卡在凹槽裡做往返運行一樣。反觀很多新手,同樣的重量做組,每一次的槓鈴軌跡都不相同,落點控制也不好,這樣,就會減少對目標肌肉的刺激,也無法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難以達到有效的訓練積累,阻礙我們的進步。
  • 有關力量訓練的3大健身法則,健身小白必備的增肌知識
    一,大肌肉群訓練應該優先於小肌肉群即使是健身老司機或者說健身高手,他們在進行自己的力量訓練的時候,也會遵循先進行大肌肉訓練的法則。我們在自己日常的力量訓練中,應該最先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神放在大肌肉群的訓練上,小肌肉群的訓練應該是在大肌肉群的訓練完成之後再去考慮的事情。
  • 漲健識丨在健身房裡,自由力量訓練和固定力量訓練到底選哪個?
    ,穩定增肌,但需要你把每個訓練動作都做標準•器械通常是為了大多數人的體型而設計,能調整的範圍有限,但可以給你想要的穩定性小花君的好朋友前幾天辦了運動卡有人告訴他像槓鈴、啞鈴、甚至壺鈴之類的自由力量訓練有多好 但還有人大誇固定力量訓練
  • 如何讓新會員接受大肌肉群、自由重量的訓練安排?
    一定先講大家都懂的道理,打消顧慮再慢慢知識滲透,比如,A.什麼是複合動作、自由重量?多關節、大肌肉群訓練動作,又叫複合性訓練動作。最典型的力量訓練「三大項」——深蹲、臥推、硬拉B.什麼是自由重量訓練?自由重量是用非固定軌跡的器械完成動作,最常見的自由重量訓練器械,就是「三大鈴」——槓鈴、壺鈴、啞鈴。
  • 器械訓練VS自由重量哪個更有效率?全面分析
    最常見的自由重量訓練方法有深蹲、硬舉、臥推等等常見的自由重量儀器槓鈴( Barbells )是圖片中,那根管狀物品,而標準的奧林匹克槓為20公斤,旁邊一片一片的,稱之為「槓片」。自由重量的優缺點分析優點:由重量訓練通常是多關節參與,全身參與的肌群相對比較多,耗能也比較大,減脂效果非常好。另外一大優勢,是可以在家進行,只需要一組啞鈴就可以做到全身的訓練,非常適合沒時間去健身房的人,或是想要增加在家自主訓練的你。
  • 健身多做力量訓練,你會有什麼收益?附一組力量動作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會進行力量訓練還是有氧運動呢?你會不會害怕力量訓練呢?而提高肌肉量的有效方法是力量訓練,也就是抗阻力訓練。很多人認為女生進行力量訓練會變得大塊頭,這其實是對力量訓練的誤解。30歲後的人,自身機能逐漸下降,沒有進行力量訓練的人,肌肉量也會呈現流失的趨勢。你只有加強力量訓練才能預防肌肉流失,同時雕刻更加好看的曲線身材,提高身體代謝水平,降低發胖機率。從健康方面來講,力量訓練可以提高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有效延緩身體衰老,讓你保持旺盛的體力,充沛的精力。
  • 為什麼運動減肥的時候,要加入力量訓練?
    有經驗的健身人士會知道,減肥不能單純的進行有氧運動,加入力量訓練效果會更好。那麼,為什麼減肥的時候,要加入力量訓練?新手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感受不明顯,但是在長期有氧運動後,身體肌肉是會呈現分解趨勢的。當你在進行有氧運動降低體脂率的時候,加入力量訓練,可以幫你提高身材比例,同時塑造易瘦體質,減肥後身材也不易反彈,減肥效率更加高效哦!以前很多人認為,力量訓練是男士增肌才需要做的事情。如今隨著健身文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女孩不再害怕力量訓練,適當的力量訓練對於自身的好處是很多的。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一周訓練幾次,才能提高健身效率?
    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進行有氧運動,更不能忽略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鍛鍊自身肌肉,提高身材線條,提升自身的曲線魅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才能提高健身效果。力量訓練的時候,一周安排幾次比較好?這主要看你的作息時間跟健身訓練安排。對於健身時間比較充裕的人來說,一周可以安排5-6次力量訓練,健身時間比較少的人,一周可以安排3次力量訓練,每次力量訓練的時間在30-60分鐘左右。
  • 7個拉力繩訓練動作,幫你解決遊泳上肢力量差的問題!
    划水動作來自於背部肌群的協同運作,從回歸、抱水、推水一連串的動作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背部肌群的配合帶動;然而除了背部肌群之外,還有一部分肌群對於遊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加強鍛鍊,但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旋轉肌群」!
  • 史密斯機VS自由重量,為什麼新手更應該用自由重量?
    也許你能史密斯機深蹲100KG,但自由深蹲可能蹲不了40KG。長期練史密斯機,史密斯機的重量都會高於自由重量。相反,長期練自由重量,史密斯機的重量絕對不會低於自由重量。健身新手如果想要最大化的增長力量和增長肌肉,自由重量是首選。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
    健身的時候,選擇適合自己的力量訓練方案,堅持足夠的時間,就能練出肌肉線條。那麼,50歲的男人,應該怎麼安排健身計劃,才能練出肌肉身材呢?先減脂再增肌,比較適合50歲這個年齡段的男士。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逐漸提高運動強度,選擇燃脂效率更高的運動,或者加入力量訓練提高燃脂塑形效率,雕刻更加好看的身材曲線。力量訓練可以從自由器械入手,選擇複合動作進行鍛鍊,主要針對身體的大肌群進行訓練,讓大肌群帶動小肌群發展,提高增肌效率,讓你塑造強壯的肌肉身材。
  • 健身多做力量訓練,你會有什麼收益?附一組力量動作!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會進行力量訓練還是有氧運動呢?你會不會害怕力量訓練呢?真正的好身材,並不是瘦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如果你單一的進行有氧運動降低體脂率的話,你的身材在瘦下來的同時也會比較乾癟,沒有線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