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怎麼吃蟹 用「蟹八件」還是全憑一口好牙?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霜降」過後,早晨的氣溫真是每天都有「驚喜」。一眨眼的工夫,全省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都在10℃以下了。就拿杭州來說,前天以11.2℃的低溫榮獲「下半年氣溫新低」榮譽還沒捂熱呢,就被昨天10.3℃的新紀錄強勢反超。其他多地也紛紛登頂今年下半年最冷早晨。

  別怕,冬天還沒這麼快來呢!省氣象臺說,今天開始,全省氣溫將探底回升。今天早晨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回升到11-13℃,白天最高氣溫浙南地區24-26℃,其他地區21-23℃。

  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發黴」的心情也能痊癒啦。周六前,杭州都是連晴的好天氣,好好享受金色的秋天帶來的幸福感吧!

  今天起氣溫小幅回升 早晨或有大霧

  昨天早晨出門,穿一件單薄的小外套似乎已經抵擋不住了,依舊冷得直哆嗦。的確,根據市氣象臺的監測,昨天早上杭州主城區的溫度僅為10.3℃,大部分地區已經降到了10℃以下,臨安大明山景區更是奮力直奔2℃。

  這個數字,看著都覺得冷,真是有種進入了冬天的錯覺。其實,我們離冬天還有一段距離呢!市氣象臺說,這兩天溫度低,主要因為杭州剛剛迎來一波冷空氣,加上最近降水稀少,天空晴朗,早晚缺少雲層的遮擋,使得原本就不高的早晚溫度又降了一個幅度。

  天氣好了,溫度低了,風力小了,所以輻射霧也來了。市氣象臺說,昨天臨安山區出現了輻射霧,能見度只有100米左右,等到九十點鐘太陽出來後霧氣才逐漸消散。

  市氣象臺說,輻射霧往往出現在秋冬季節。

  它的形成原因是:在晴朗的日子裡,地面白天吸收太陽的熱量,地面溫度會隨之上升;但到了晚上,大氣層的溫度迅速下降,就輪到地面向大氣層傳送熱量了。這時,如果沒有什麼風,空中又有一定溼度,氣溫下降,水汽就會凝結成小水珠,懸浮在空氣當中,形成霧。輻射霧一般出現在第二天凌晨到早上,等到九十點鐘以後,太陽使地面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霧就逐漸消散了。

  市氣象臺預計,今天早晨,杭州主城區的一些地方也可能會出現輻射霧。「仙境」總是縹緲朦朧的,駕車、騎車的朋友們一定要小心慢行,注意安全。

  另外,今天的杭城依舊陽光明媚,藍天、白雲、暖陽、微風……這樣的好天氣將持續到周六。其間,溫度也會小幅回升,今明兩天最低11℃、12℃,最高22-23℃左右。周日開始,又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襲,溫度小幅下降。

  連晴天是好,但不免讓人擔心:秋冬「殺手」霧霾會不會因此而來?市氣象臺說,根據目前的監測,最近三天杭州的空氣品質都是「良」,但後期隨著冷空氣南下,也不排除會將北方汙染物帶入杭州的可能性。

  肉肥味美的秋蟹太誘人

  你最喜歡怎麼吃?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眼下正是大閘蟹「橫行霸道」的季節。昨天下午兩點左右,屏風街農貿市場的朱老闆正在攤位上忙著驗收一袋袋大閘蟹。

  朱老闆說,這段時間的大閘蟹賣得很俏,每天都要進貨200多斤。現在的螃蟹又肥又大,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不過到了明年開春後,最好就不要買大閘蟹了,口感上遠比不上之前的。

  往年,清蒸被公認為吃大閘蟹最好的方式。如今僅是清蒸的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吃貨們的味蕾。為此,朱老闆特別傳授了一種別樣的吃蟹方式——醉蟹。

  朱老闆說:「醉蟹吃的是蟹黃,最好選擇母蟹。第一步是將螃蟹醉暈過去,然後用花雕酒、冰糖、生薑、醬油調汁,將醉了的螃蟹放進去醃製一周左右,肥美鮮嫩的醉蟹就可以吃了。」

  除了醉蟹之外,還有藥膳大閘蟹、椒鹽炒蟹、蟹湯浸水東芥菜等做法。看到這裡吃貨們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要嘗試了呢?

  網上流傳的「蟹八件」

  你有興趣去嘗試嗎?

  肉肥味美的秋蟹太誘人,你平時都是怎麼吃的?是掰開蟹殼一頓亂咬,還是將吃蟹當成一種享受,一個個步驟慢慢來。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套吃蟹神器——蟹八件,即叉、刮、勺、剪、鐓、錘、斧、鑷,據說起源於蘇州,蘇州人就是靠這個「蟹八件」才把陽澄湖大閘蟹吃得乾乾淨淨的。

  網友「風一樣的男子」說:一件件工具的輪番使用,一個個功能交替發揮,好像是彈奏一曲抑揚頓挫的食曲。當用小湯匙舀進蘸料,端起蟹殼而吃的時候,那真是一種神仙般的快樂,風味無窮。

  是不是看得心痒痒?我們也給大家搜羅了這些工具的具體用法。比如,刮,用於剔除蟹腮、蟹腸等內臟,蟹腮位於頭胸部兩側,形如眉毛,呈條狀排列,蟹腸位於蟹臍中間,呈條狀,都是不能食用的部分;鑷,用於夾出蟹心和蟹胃,兩者都是極寒的,不能食用;斧,掀開蟹肚的時候用斧將肚臍切斷等。

  注意啦

  這類人不適合吃螃蟹

  雖然螃蟹很美味,但在吃蟹這件事情上,還是有一些禁忌的。

  哪些人不適合吃螃蟹?

  市一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楊建鋒說,患有膽結石、胰腺炎、對蛋白質過敏、或者胃腸道功能紊亂的人最好不要吃螃蟹,因為螃蟹是蛋白質較高的食物,腸胃不好的人吃了不易消化。

  那孕婦是不是就可以吃螃蟹呢?楊建鋒說,螃蟹是寒性的,但並不是說孕婦就不能吃螃蟹,也要看個人體質,高膽醇、高血脂的孕婦不建議吃。

  另外,針對螃蟹和柿子能不能一起吃的問題,楊建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就像之前傳的孕婦不能吃螃蟹一樣,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主要看個人體質。但柿子不能空腹吃,容易形成結石。

  楊建鋒還特別提醒,死螃蟹和存放久的熟蟹不能吃。這樣的螃蟹容易被細菌入侵並大量繁殖,即便是煮熟了,也會對人體帶來較大的損害。(範昱 實習記者 俞佳慧)

相關焦點

  • 吃蟹用的蟹八件是什麼?
    另據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明代初創的食蟹工具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故稱之為「蟹八件」。根據有關資料可知,明代最初發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書,為了吃蟹減少麻煩,吃得方便暢快,他創造了錘、刀、鉗三件工具來對付蟹之硬殼,後來逐漸發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謂的「文吃」。
  • 優雅吃蟹 品蟹需懂"蟹八件"(圖)
    小龍蝦非得選擇大排檔,才吃得淋漓盡致,而大閘蟹則不然。雖美味,但還得懂得如何享用,否則就暴殄天物了。用蟹八件將殼分拆,取其肉,蘸蟹醋,配一口酒,最後再喝上一杯薑茶……吃大閘蟹絕對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戰鬥。現代人對精緻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老饕們說,不僅要求吃到嘴的是美味,就連吃的過程也要力求完美,這樣才能配得上精緻的食物啊。
  • 優雅吃蟹 流行蟹八件
    在曾經的上流社會中,流行著用「蟹八件」吃蟹,優雅吃蟹,拆完一隻大閘蟹至少花半個小時。而今也有不少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群,重提「蟹八件」,要將這傳統文化打造成吃蟹新時尚。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鐓)、腰圓錘、長柄鉤、長柄刮、圓頭剪、鑷子、盛蟹器、小匙,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多種功能,造型美觀,閃亮光澤,精巧玲瓏,使用方便。
  • 用蟹八件來一場長達兩小時的文吃蟹是講究,還是矯情
    所謂的文吃,便是古時的文人雅士們邀上三五知己,來場文吃螃蟹相伴花前酌酒吟詩作對的大party,做工精美的蟹八件使用中傳來清脆的撞擊聲,好不風雅。所謂的武吃,追求的便是大快朵頤的痛快,雖有囫圇吞棗之勢,但蟹之鮮美卻是逃也逃不掉的。
  • 陽澄湖大閘蟹蟹八件怎麼用
    陽澄湖大閘蟹即將開捕上市,蟹傳奇陽澄湖大閘蟹帶你來了解一下「文吃蟹」和「武吃蟹」蟹傳奇陽澄湖大閘蟹後來從明代至民國初年,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到蟹三件(鼎、籤子、錘)、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後發展到鼎盛時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達六十四件。
  • 消失的手工蟹八件
    據資料記載,明代最初發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書,一開始為了方便吃蟹,他創造了錘、刀、鉗三種工具來對付螃蟹堅硬的外殼,後來漸漸演變為八件。蟹八件花樣如此之多,是文人墨客、官宦富商把品蟹當成了風雅情趣之事。《紅樓夢》中有一段對吃蟹樂趣的生動描寫。第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擺開了一場熱熱鬧鬧的螃蟹宴,吃法是清蒸,王熙鳳想給薛姨媽剝蟹,而薛姨媽說道:「我自己掰著吃香甜,不用人讓。」可見吃蟹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但曹雪芹未寫怎麼剔蟹,不知用的可是「蟹八件」?
  • 真正會吃螃蟹的人從不用蟹八件,6到飛起的徒手吃蟹指南獻上!
    螃蟹好吃,但是會吃的人卻不多。蟹八件是一直來公認的會吃螃蟹的標誌。八種工具將螃蟹層層剖開,每個細小夾縫的蟹肉都能取出,吃完的蟹殼還能完整拼出大閘蟹的樣子。這樣的吃蟹傳統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因為那時螃蟹難得,有錢人才能吃得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吃什麼當然都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找一種優雅的方式吃螃蟹,因此就有了蟹八件。
  • 蟹八件的正確用法,「文吃蟹」就是這麼講究,網友:丟了靈魂
    蟹八件的正確用法,「文吃蟹」就是這麼講究,網友:丟了靈魂!這個季節的螃蟹是一年當中最為肥美的,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抽空好好品嘗一下螃蟹呢?我們家可以說是過足了螃蟹癮,光是吃螃蟹,花的錢都已經有近千元了。一想到螃蟹裡邊飽滿的蟹黃,還有蟹腿肉,就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 美器·蟹八件
    蟹之美味,早被古人發現。早在周代,古人就學會了製作蟹醬。"持螯餐菊"之說,流芳久矣。《明宮史》有一段描述:"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情趣是有了,然而不夠風雅。食蟹開始講究,是在明代。
  • 巧用「蟹八件」,「文食」大閘蟹
    持螯配姜醋更喜桂陰涼在吃蟹之前已經要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那就是調蘸醬,媽媽會用一個大缸子倒入一整瓶醋,撒半包白糖,放入切好的薑絲,攪拌均勻,等到糖溶於醋,每到吃蟹的時候便舀一些醬汁備用,舀掉的醬汁還用醋補回原來的大缸子,有時候吃到半途如果醬汁不夠用,我們便將舀過蟹黃的調羹去舀缸子裡的醬汁
  • 蟹八件到底要怎麼用?
    作為徒手吃螃蟹還可以拼回去的選手來說,蟹八件對我來說著實沒啥用處,不過科譜一下還是可以的。畢竟對於想吃螃蟹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來說,這是很貼心的發明。
  • 中秋夜宴,沒有「蟹八件」,如何貴族式吃蟹?
    為了能還原書中韻味,電視劇第一集就力邀專家設計了「蟹八件」,用來體現甄士隱和賈雨村這兩個古人一鄉紳一進士吃東西的「講究」。蟹八件現代的美食家需要在短時間內品嘗不同的菜餚時一樣有「講究」——即會在品嘗兩道菜的間隔漱口,去除雜味。
  • 「蟹八件」網店銷售出風頭 「品蟹流程」受追捧
    本報訊(記者竇媛媛)又到螃蟹上市時,作為蟹文化的一部分,「蟹八件」開始吸引食客們的目光。記者發現,今年在網店裡「蟹八件」很出風頭,短短半個月就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品蟹流程」受追捧  「先燙熱菊花酒,用蟹八件將殼分拆,取其肉,蘸蟹醋,配一口酒,最後再喝上一杯薑茶……吃大閘蟹絕對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戰鬥。」在商家的引導下,今年追捧「品蟹流程」的食客很多。作為吃螃蟹的重要道具,「蟹八件」也成了熱賣貨。
  • 如何優雅精緻地吃光一隻蟹?教你用「蟹八件」掏光蟹肉
    (央視財經 《消費主張》)要想優雅精緻的品嘗螃蟹,精巧的「蟹八件」,是蟹文化中最經典的代表。如何用做工精美的「蟹八件」優雅的吃螃蟹呢?用「蟹八件」吃蟹有講究。用剪刀依次剪下蟹腿,再將其剪通,用長柄叉把蟹腿中的肉頂出,蘸薑末醋汁食用,蟹味更加鮮美。
  • 「秋風起,蟹腳癢」社區達人帶你認識蟹八件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食蟹在我國歷史悠久。從西周開始,歷代都有吃蟹的史話。又是一年食蟹季,在品嘗美味的同時,雙塔街道錦帆路社區特地與蘇州市大儒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一同舉辦了「社區達人帶你認識蟹八件」的活動。
  • 愛吃蟹卻沒學會用「蟹八件」?只能來一場蟹與牙齒的赤膊之戰了
    中秋節就要到了,吃蟹的好日子也來了,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 若不吃螃蟹,總感覺這個季節像是丟了什麼似的。「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吃蟹是秋天裡最為隆重的一件事,每年9~10月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正是大快朵頤的好時節。這個時節的螃蟹肥美鮮嫩、個頭大、蟹鉗粗,白花花的蟹肉裡,有股子天然的鮮甜味,蟹肚裡那一抹金燦燦的黃,令多少食客黯然銷魂!
  • 宜湖正莊告訴你:蟹八件是什麼
    蟹八件分別是什麼?要怎麼用?宜湖正莊高淳固城湖大閘蟹就來和大家聊聊咱們話不多說,先來一睹蟹八件的真面目吧蟹八件起源蟹八件始於明初,鼎盛於民國,延伸出蟹三件,即:錘,鐓,鉗。後又有四件,六件,十件,最複雜的居然有六十四之多,我們普通人也實在用不上,用得上也買不起,宜湖正莊在這就不一一詳述了。
  • 你聽過蟹八件嗎?談談你的看法吧,古人享受美食的風雅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不是美食,而是一種工具--蟹八件。古時候吃蟹分為「文吃」和「武吃」,「武吃」就是直接上手吃個酣暢淋漓,「文吃」其實就是吃個風雅,享受整個過程,使其更具儀式感。蟹八件和明清時候的文化有一定關係,古人有賞菊品蟹的文化,大家在品蟹的時候都會備上一套專用工具。
  • 吃蟹工具是哪些?張小泉不鏽鋼吃蟹工具使用體驗
    為了品嘗到蟹身上每一處的美味,減少吃蟹的麻煩,古人甚至還發明了一套專門吃蟹的工具——蟹八件,這些工具能幫助人們將蟹肉吃得非常乾淨。吃蟹用具這種經常被忽略的部分,更是能折射出一種生活品質和態度 。前剪後鉗,前刮後叉。輕鬆剪下蟹的兩隻大鰲和八隻蟹腳;將蟹身剪成兩半,鉗子將大鰲夾碎輕鬆取出蟹肉。刮剔除不能食用的蟹腮、蟹腸等內臟;叉取出蟹身中的蟹肉和蟹黃,推出蟹腳中的肉。美味盛宴,貼心吃貨的吃蟹工具。
  • 健康 盡享「蟹痴」季
    食蟹分「文吃」和「武吃」,所謂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銅製作,考究的則用白銀製作。因為從堅韌度來說,金雖貴重但硬度不及銀,而銅又很容易汙染食品,所以上乘的「蟹八件」也應該是白銀制的。哪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