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閤府8月17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萎縮幅度創195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
這一數值符合市場此前預期。由此,日本經濟出現了1955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此前主要受到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銷售稅上調的打擊,此次則是直面疫情的衝擊。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同日表示,由於二季度實施了緊急狀態,經濟活動受到抑制,個人消費大幅下降。
在為期5周的緊急狀態期間,民眾減少出行,多數企業響應政府號召採取遠程辦公等形式。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也遭遇疫情嚴重衝擊。海外市場需求疲軟,致日本第二季度海外貿易大幅跳水。
日本財務省8月11日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減少至7.31萬億日元,同比下降31.4%。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日本經常項目順差首次在上半年降至10萬億日元以下。數據還顯示,日本6月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下降86.6%至1675億日元,同比降幅較5月驟然擴大。
而自6月中下旬以來,捲土重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劇烈衝擊日本經濟,加劇了各界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因此,有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出臺更多救援措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醫院的消息同日傳出,在經濟復甦、抗擊疫情的雙重壓力之下,雖然安倍晉三採用了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但到底效用如何,依然不可預知。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安倍的任期在明年秋季結束,進入尾聲的『安倍經濟學』很難達到高潮。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而安倍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操作空間有限,因此極有可能留下負遺產,這無論對於日本經濟還是中日關係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擔憂的。」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日本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的時候,日本疫情卻迎來了第二波暴發。
綜合日本厚生勞動省每日匯總的地方數據,
日本7月上旬累計確診為2萬例,7月下旬累計超3萬例,到8月3日超過4萬例,而如今僅僅1周時間,累計確診患者猛增了1萬人,增速節奏不斷加劇。。
此外,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
截至16日20時(北京時間16日19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21例已連續4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8月以來共有12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
對此,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稱,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於變異後新冠病毒感染者。而此處所謂的「變異」,是指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這些鹼基變異與病毒傳染力的升高有關係,也不能認為基因變異就出現了新的病毒。
7月,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啟動了一項旨在重振國內旅遊和刺激消費的項目,覆蓋日本全境。但是,隨著人們對疫情在東京蔓延的擔憂加劇,東京最終被排除在外。鑑於疫情的反彈勢頭,不斷有地方政府呼籲民眾不要跨地區出行。由此,這一項目的初衷也被大打折扣。
原計劃在7月底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也因為疫情延期一年,而東京奧運會曾被日本各界寄予厚望來拉動經濟復甦。日本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曾公開表示,延期舉辦東京奧運會,導致的直接損失為1.7萬億日元,產生的間接損失預計也高達3.2萬億日元。
此外,日本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調查」8月11日發布的7月企業破產統計數據顯示,負債1000萬日元以上的企業破產數達789家,連續2個月刷新歷史紀錄。疫情相關的破產有89宗,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該機構警告稱,日本政府推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導致部分企業破產的時間延後,今後有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三支箭」失效,「安倍經濟學」走向何方?同日傳出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醫院的消息。對於安倍晉三去醫院的原因,日本首相官邸相關人士表示:「為了在休假結束後的健康管理方面做到萬無一失,首相正利用暑假接受一日體檢。」
安倍的身體狀況一直引發外界關注,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17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後,安倍曾經連續工作超過140天。日本周刊雜誌《FLASH》本月4日曾報告稱,安倍7月6日在首相府內吐血。
二季度GDP大幅下降,安倍晉三勢必承擔更大壓力,而「安倍經濟學」的成績也一夕歸零。
實際上,日本受制老齡化20年來,經濟一直在衰退的邊緣。安倍晉三自2012年上任之後,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寬鬆的貨幣政策提振了日本經濟。
「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最初在幫助日本社會擺脫通縮和恢復經濟活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GDP增速提高、就業情況改善、物價擺脫負增長。此外,日元疲弱也令出口商獲益,去年日經股指觸及27年來的高位。安倍政府也在2019年10月如期上調消費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季風表示:「疫情出現以前,『安倍經濟學』還是有一些成果的,比如物價稍微有所上升、失業率下降了、居民收入多了,但幅度都不大。疫情之後,經濟增長目標泡湯了,失業率也上來了。但當我們拿付出的代價和取得的成就比較時,就會發現所謂的成果微不足道。」
後市展望對於日本經濟的未來走勢,日本浜銀綜合研究所的北田英治表示:「由於消費稅增稅的影響,日本經濟的復甦能力已經減弱,接著又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和歐美及中國相比,日本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陳子雷認為,日本經濟要在第三季度出現正增長,關鍵看復工復產的程度。「短期內,要看還有哪些經濟刺激政策可以實施,包括之前經濟刺激政策的後續效應,對企業個人的援助計劃的效果能否顯現等。」他說,「目前看是經濟增長滯緩。」
在陳子雷看來,日本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改變人們的預期,調整政策。「但是鑑於政策進入瓶頸期,『安倍經濟學』尚未達到高潮便謝幕,也是大概率事件,」陳子雷說道,「短期內要立竿見影,還是靠投資。但當前,企業財政狀況惡化,投資的資金從何而來,也是一大問題。之前安倍政府出臺的救助措施,主要還是針對個體。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仍舊保持增速的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看來,雖然「安倍經濟學」讓日本經濟暫時得以小幅增長,但日本過高的債務,並未產生充足的經濟增量,在老齡化影響、逆全球化環境衝擊以及疫情依然反覆的背景下,日本經濟的復甦依然面臨著重重的阻力,特別是在日本國內人口數量遠低於中美兩國的情況下,要想通過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壓力較大,
如果全球經濟環境未能及時好轉,日本在經濟大幅衰退後,很可能又將進入新一輪的蕭條階段。
不過,匯市卻未受日本GDP萎縮的消息影響,反而由於近期美元的看空大潮,
美元兌日元日內走低,匯價最低觸及105.4,跌幅0.54%。
花旗銀行表示,美元兌日元在未來數周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上周日元走軟,主要影響因素是美債收益率走高所致。不過花旗銀行的分析認為這是策略性的波動,且預期美元實際負利率走軟的趨勢將很快重啟,而名義收益率則維持區間震蕩,實際負利率預期可能再度升溫,考慮到貨幣對走勢與收益率之間緊密的關係,花旗看跌美元兌日元。
大華銀行外匯策略師認為,美元兌日元將進一步回落至105.30區域。
「今早匯價開盤下跌,不出意外美元/日元將進一步走弱,但可能不會觸及強勁支持105.30(105.50已為強勁水平)。上漲方面,106.30料強勁到足以抑制其任何的反彈(輕微阻力為106.10)。展望未來,匯價必須明顯跌破105.30才能跌向104.50,可能再度測試7月低點104.16。整體上,匯價料繼續承壓,除非重返106.65('強勁阻力'水平)上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