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相之爭,凸顯了朝野和民意的分歧。
文|又亦
在日本東京皇居外的茂密松林中,矗立著一座青銅騎馬武士雕像。在雕像前有一座停車場,旅遊巴士通常在此停車下客。於是,這座雕像成為中國參團遊客的必看景點。
雕像主人是日本南北朝時期頗有名氣的武士——楠木正成。草根出身的楠木正成獨創了諸多戰法,並一手推翻了統治日本百年之久的鎌倉幕府。於是,楠木正成被明治政府封為「軍神」。
實際上,日本有著上千年的戰國歷史,催生了諸多名將。相比楠木正成,武田信玄和織田信長等人的知名度更高,相關文學和影視作品在我國都比較流行。至於官方為何如此推崇楠木正成,據推測是因其忠誠勤王。
不過,民間關於楠木正成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能被授予名將標籤,完全是因為官方需要一位忠誠的武士形象來維護權威,實際他並非德才兼備。
正如當今日本首相一樣,儘管他們都在擁護天皇權威,力求在任內做出成績,卻很難獲得全民讚譽。
上周末宣布辭職的安倍晉三,成功引起我國網民刷屏。這是今年繼美國總統川普之後,第二位在我國引發廣泛關注的外國政要。之所以能掀起波瀾,首先是當前國際形勢複雜,日本面臨疫情防控和奧運延期等多重問題,此時進行首相更換無疑會產生更多不確定因素。
尤其是當前日本因防疫尚未重開國門,經濟復甦苗頭未見,「安倍經濟學」能否延續?繼任者的情況不容樂觀。
此外,首相變或帶來一系列對外策略的變化,安倍目前所維持的穩定中日關係是否會改變,不得而知。
基於此,我們更關注日本民眾對於新任首相的態度。
-01-
「令和大叔」來了
昨天,日本雅虎進行了一場關於新首相人選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河野太郎(63.4%的受訪者支持)、石破茂(14.6%的受訪者支持)、菅義偉(10.6%的受訪者支持)位居前三。
在安倍宣布辭職當天,河野太郎曾公開表示,將認真考慮,並與夥伴進行協商參選事宜。
日本歷史上有不少將軍武士為庶人出身,而當今日本政壇幾乎成了家族沿襲工作。在日本雅虎民調中排名首位的河野太郎,其父就是上世紀90年代日本自民黨總裁、眾議長、副總理河野洋平。
據悉,河野洋平的立場較溫和,擔任外相時曾發表過「河野談話」,與「村山談話」一脈相承,在歷史問題上給東亞國家一個可被接受的交代。
至於河野太郎,其在2017至2019年擔任日本外相,期間曾訪華並遊覽長城。在2019年改任防相後,河野太郎的態度突然改變,發言強勢,咄咄逼人,曾經的溫和態度再也不見。有人認為,他當時在轉型強人形象,從而吸引保守派選民。
不過,隨著麻生派轉向支持菅義偉,河野太郎失去了黨內支持基本盤,目前已經暗示將退出選舉。
事實上,目前安倍集團所力挺的是菅義偉,因此,菅義偉得到了現有日本政界的廣泛支持。
與家族沿襲的河野太郎不同,年過七旬的菅義偉出身平民。自2012年擔任安倍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創造了該職務任職時長記錄,而且他一直兢兢業業,不出紕漏,從未顯示過任何政治野心。
在辭職以前,安倍一反常態公開力挺菅義偉,而菅義偉也不再低調謹慎,頻頻出現在各大場合,謀求曝光量,顯然在醞釀大事情。尤其是在去年日本開啟「令和」年號之際,作為新年號發布者,菅義偉一時間名揚全國,並被暱稱為「令和大叔」。
有人說,菅義偉存在年齡劣勢,且政治根基不深,難以號令全國資源。不過,有安倍親自站臺,還有眾多官員支持,目前菅義偉勝算最大。可以想像,菅義偉當選後將獲得安倍資源的「幕後支持」,「安倍經濟學」有望進一步推行。
-02-
以前,以後
上周辭職的安倍,刷新了日本任職最久首相的記錄。
他到底是因為疾病原因主動辭職?還是因奧運延期被相關財團逼迫?我們並不得知,能夠確定的是,安倍自17歲就患有結腸炎,且因該病在2007年,在當選首相僅一年後辭職了。
日本人如何評價安倍?
同樣,日本雅虎就安倍辭職一事進行了民調。結果顯示,超過80%的網民認為安倍辭職為恰當之舉。
這背後有兩重解讀:
第一,網民的確體諒安倍身體健康,理解其辭職休息的初衷;
第二,網民不太認可安倍的所作所為,認為的確需要更換一個首相了。
的確,從日本人嚴謹盡責的處事態度來看,在疫情和奧運等問題懸而未解之時辭職,一定容易誘發負面猜測。
日本主流媒體對此事的評價不佳,認為目前政府層面變動,不利於日本在中美俄等大國的博弈間某得權益。民眾普遍擔憂的是,一個長期政權後會緊跟幾個不穩定的短期政權。
我國民眾對「安倍經濟學」不陌生。自2012年起,安倍推行了一系列經濟刺激策略。其中,寬鬆的貨幣政策加速日元貶值,為金融市場注入動力。通過人為製造通膨預期,讓消費者預測物價上漲,所以會儘快購買商品,由此帶動消費和投資。
此外,去年在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也讓安倍名聲大噪,特別是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精準打擊,讓韓國整個產業發生巨大震動。
儘管爭議不斷,但安倍的確在極力推進日本經濟的局面扭轉。若不是今年的疫情,安倍或可借原本的奧運契機,提振一把經濟。
無論如何,安倍時代很快就成為過去時。從他自己的公開講話來看,日朝拉致、日俄和平條約、憲法改正、北方領土、結束通縮、高齡少子化、東京奧運和疫情,將是他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是懸在繼任者頭上的一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