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誰來射出第三支箭?|夏春專欄

2020-12-26 大河財立方

夏春|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昨天和大家分析了美聯儲最新的「平均通脹目標」新政,如果經濟和社會不出現大的變化使得通脹快速上升,那麼美聯儲下一次加息時間,可能就不是之前估計的2023年,很可能要等到2025年,甚至10年之後。大家聽了不要覺得不可思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到第一次加息用了7年時間,而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超過了金融危機。

實際上,過去幾年,特別是今年這幾個月時間,我們已經見證了無數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美聯儲花了94年時間資產負債表才達到1萬億美元,從2009年開始用了7年時間達到4.5萬億美元,又在最近一年從不到4萬億美元增加到7萬億美元。

參考歷史,美國應對衰退可能要把利率降到-5%。如果不願意採用負利率,繼續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就可能需要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繼續上升,到10萬億美元甚至更高都不奇怪。在這個過程中,資產價格將在波動中繼續上升。當然,這也會反過來刺激經濟和社會矛盾繼續升級。

如果說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美聯儲主席以及他身後的美國總統的一言一行,那麼日本和亞太市場的投資者同樣高度關注日本央行行長以及他身後的日本首相的一言一行。上周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周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病辭職。

安倍2006年首度出任日本首相,任期僅一年就因病辭職,之後在2012年12月再次接任首相。2017年,安倍修改自民黨黨章,將總裁任期由「最長兩屆六年」改為「最長三屆九年」,再次連任,到2019年11月20日任職達到2887天,成為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8月24日上周一,安倍的首相任期到達3165天,不考慮上一次因病辭職,連續在任2799天,打破其外叔公曾經創下的連續在任記錄。按計劃,安倍可以擔任首相職務直到明年9月。

出乎意料的是,四天後,上周五,安倍宣布因病辭職。而這一次和2007年辭職都是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同一天,曾經出演漫威電影《黑豹》的男主角因結腸癌去世。結腸是大腸的一部分,大腸炎如果持續,有機會有機會演變為大腸癌,而大腸癌是常見病症。在香港癌症病例數量排名第2位,在國內排名第3位。

2013年以來,美國股市上漲接近150%,而日本股市也上漲了超過120%。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股市從1990年高點不斷波動下滑到2012年。能夠完成這樣大逆轉,最大的功勞就來自於「安倍經濟學」。過去三年,我們通過《鳳凰衛視》每周五晚上的「財經正前方」節目,持續跟蹤點評「安倍經濟學」。簡單來說,其核心就是「三支箭」:

第一支箭:積極大膽的金融政策—大規模量化寬鬆;第二支箭:靈活的財政政策—擴大國家財政支出;第三支箭:構造改革的經濟政策—通過放寬管制來促使並發展民間投資。

安倍在2015年10月提出「安倍經濟學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新的三支箭,分別是:誕生出新希望的強力經濟;編織夢想的生育支援計劃;與安心相伴的社會保障。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之前提出的三支箭。事實上,前兩支箭,也就是積極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但到現在第三支箭的亮點還不多。

1998年-2012年日本經歷了長達15年的通縮。整體物價指數下降了4.1%。讓日本經濟走出通縮的陰影,實現2%的通脹目標,是安倍經濟學第一支箭的主要目標。安倍任命黑田東彥擔任日本央行行長。通過購買國債等方式,積極向市場投放貨幣。

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從2013年初不到200萬億日元上升到目前的665萬億日元,這超過了日本2019年的554萬億日元的GDP水平。很顯然,日本央行量化寬鬆的力度, 遠遠超過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現在日本央行已經成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債主,截止到去年3季度,日本央行還通過購買ETF,持有大約8%的日本股票市值。

安倍經濟學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改變了日元在金融危機後過度升值的情形,而日元貶值有利於推動日本的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日本走出了通縮陷阱,2014年開始通脹指數大部分時間為正增長,同時股市回暖,累積漲幅接近美股,這使得日本家庭的財富顯著提高;

第二,日本政府公共債務對GDP比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最高,在2013年之後雖然有所增長,但基本保持235%左右的水平。此前這一比例處於快速上升的勢頭,可見安倍經濟學促進了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而這一成績還是在日本企業所得稅從2012年的37%降低到略低於30%的水平上實現的,尤其不容易;

第三,綜合來說,前兩支箭射出之後,日本經濟從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持續增長,長達71個月,是二戰結束後第二長擴張期。同期日本的失業率持續下降,在疫情開始前已經降至2.2%,接近1990年的低點。受疫情影響,6月的失業率為2.8%,已經相對5月的2.9%有所改善。

而「安倍經濟學」的爭議之處在於即使到疫情開始前,日本的核心通脹指數依然沒有達到2%的目標,而推動日元貶值的做法迎來了外貿競爭對手的批評。而為了縮小財政赤字,日本分別在2014年4月將消費稅從5%增至8%,2019年10月進一步上調到10%,這兩次稅改都使得緊隨其後的季度GDP由正轉負。

今年,疫情重創日本經濟,第二季GDP按年收縮27.8%,創下195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也是日本經濟連續第三個季度萎縮,東京奧運會也不得不延遲帶明年進行,都使得此前制定的2025年實現財政盈餘的計劃被徹底打亂。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計,日本經濟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安倍辭職的新聞公開後,投資者憂慮「安倍經濟學」無以為繼,拖累日經指數回撤2.65%,回穩收盤時仍下跌1.41%。這一消息也普遍影響了亞洲股市的表現,作為避險資產的日元,周五升值1.29%。

在安倍之前,日本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每年換一次首相。以至於政壇出現一個玩笑:日本領導人的臉換太快,外國領導人恐怕記不起日本首相的名字。安倍之所以可以穩坐釣魚臺,為日本政壇帶來穩定。原因之一是在野黨勢力太弱,無法對執政自民黨造成管治威脅;之二則是安倍成功協調自民黨內派系,避免了內鬥。

安倍在政治穩定方面的才能特別體現在順利運作天皇退位一事上。天皇選擇主動退位在日本歷史上從未有過,在安倍的運作下,實現了皇權的順利交接,這是安倍重要的政治遺產。外交方面,日本既強化了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也開啟了與中國關係恢復正常的新階段。

安倍退任後,官房長官菅義偉、現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等人已透露有意競逐自民黨總裁,任期到明年9月。新首相能否具備安倍的能力,成為日本政壇能否持續穩定的焦點。

一些民調顯示,河野太郎的支持度最高,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日本民眾對「外交安保」的關注度超過了對「疫情應對」和「經濟政策」的關注度。河野與安倍在重要議題上一致,包括在與韓國的歷史爭議中採取堅定立場。如果他接任,會被外界視為自民黨延續安倍政策的選擇。

而作為官房長官的菅義偉是政府最高發言人,負責協調政策。若他接任,預計會延續安倍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領導一個「沒有安倍晉三的安倍政府」。有意思的是,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安倍可以控制住病情,仍然有可能在明年9月會再次接任日本首相。如果安倍也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菅義偉接任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從周一日本股市的回暖表現來看,市場預期在全球疫情衝擊下,任何改變「安倍經濟學」的政策都言之過早,而美聯儲的「平均通脹目標」政策也會引來其他國家央行的效仿跟進。

日本的貧富差距在發達經濟體並不嚴重,經濟增速緩慢主要還是受到老齡化的影響。與美國社會內部矛盾越來越嚴重不同,未來日本經濟維持現狀的可能性較大。我們估計新的日本首相在控制疫情之後,需要推進「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也即是實現產業結構改革、提升生育率、加強社會保障、進一步鼓勵女性和外國移民進入日本勞動力市場。實際上,這「第三支箭」和中國最近討論的「內循環戰略」異曲同工。

當前中美關係處於嚴重對立,日本作為美國的同盟國,受到來自美國的巨大外交壓力。但在打壓華為、TikTok等中國企業方面,日本並沒有完全照搬美國的要求。安倍和他的內閣成員基本都在努力維護中日關係,避免兩國關係遭到巨大傷害。

當然,最近日本國內也有要求對中國強硬的聲音。客觀來看,這些觀點與美國相比要低調一些,目前還在可控的範圍,並沒有上升到兩國之間的對立交鋒。此外,中日兩國首腦互訪一年一度,日本新首相必然要延續這種良好的互動,加上中日之間還有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這些都構成兩國關係穩定的基礎。

實習編輯: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相關焦點

  • 夏春:誰來射出「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
    日本股市能夠完成這樣大逆轉,最大的功勞就來自於「安倍經濟學」。過去三年,我們通過《鳳凰衛視》的「財經正前方」節目,持續跟蹤點評「安倍經濟學」。簡單來說,其核心就是「三支箭」:第一支箭:積極大膽的金融政策—大規模量化寬鬆;第二支箭:靈活的財政政策—擴大國家財政支出;第三支箭:構造改革的經濟政策—通過放寬管制來促使並發展民間投資。
  • 安倍晉三為日本經濟射出的「三支箭」
    近期 Richard Koo 先生發表了他的月度經濟評論,他談及了本次安倍晉三卸任以及他對安倍經濟學的看法。Richard Koo 先生認為:日本政府錯誤地將重點放在了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貨幣政策)而不是「第二支箭」(財政政策),因此沒有實現當初期待的通脹率與經濟增長的改善。相比之下,「第三支箭」(結構改革)使得海外遊客人數迅速增加,為日本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 潘妮妮:塑造「安倍1強體制」的「三支箭」及其界限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妮妮】 自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以來,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相繼表示要參加下一屆總裁選舉。目前日本媒體的分析認為,自民黨最有可能推選的,不是過往被媒體稱為「安倍本命」接班人的岸田文雄,當然更不是大眾人氣較高但是黨內缺乏支持的石破茂,而是能體現自民黨內各派勢力均衡、更為持重的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
  • 菅義偉來了,但「安倍經濟學」還能管用多久?-虎嗅網
    黑田東彥贊同「安倍經濟學」,倡導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圖片來源:Bloomberg2013年1月7日,安倍在一次新年慶祝會上說,新政府的基本政策是「通過增長創造財富」。1月28日,安倍發表首次施政演說,提出要射出「三支箭」來帶動經濟。這便是「安倍經濟學」的雛形。
  • 任職2803天的安倍宣布辭職,放出「四箭」難救日本經濟
    第二,備受打擊,走向失敗的安倍經濟學。日本內閤府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降幅高達27.8%,創下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這也是日本連續第3個季度出現經濟負增長,這一結果讓日本實際GDP降至十年低位,相當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從2012年底開始實施"安倍經濟學"後的取得的成績,一夕歸零。這對安倍而言是極大的挫敗,也帶來巨大的壓力。實際上,日本受制於老齡化等問題,20年來經濟一直在衰退的邊緣。
  • 如何在《我的世界》打造一把,可以瞬間射出10000支箭的「弩」?
    於是我突發奇想,若弓弩可以一次性射出10000支箭,《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1、10000支箭的理論依據可能有人會說我又在異想天開,弩最多不過可以射出「3支」箭罷了。怎麼可能超過10000之箭這麼誇張?於是一個疑問便由此誕生:弩是如何做到由一支箭變成3支箭的?
  • 「安倍經濟學」到底給日本經濟帶來了什麼?
    靈活的財政政策、大膽的金融寬鬆政策、吸引民間投資為目的的經濟增長戰略是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如下圖所示:所以在安倍最為理想的政策預期為:在日元貶值的帶動下出口有力反彈;進口產品價格大幅上揚,居民在通脹壓力下加大消費支出;企業在居民消費增長的帶動下加大投資;在出口、消費和投資三項利好的推動下
  • 「安倍經濟學」功與過:成績有目共睹,代價十分沉重
    據CNBC分析,可能競爭日本首相的5位有力人選。田正:2012年末安倍上臺以來推出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三支箭」,包括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促進民間投資的結構性改革政策。我覺得他在政策實施之初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就是2012年末到2014年之間,日本經濟出現了一個比較快速的恢復和增長,直到2018年才改變,這其中大概持續了近6年。
  • 我的世界:若弓弩一次性射出10000支箭,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
    那麼我們繼續來剖析這個附魔的屬性: 多重射擊可以讓玩家從弩上一次性射出3支箭,但只會消耗玩家1支箭,並且視覺效果也只是1支箭。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箭」是在射出去的瞬間,被系統/summon了另外兩隻。一個知識點是:被射出去的箭是一個實體。 3、猜想:提高多重射擊等級,是否會增加「箭」的數量?
  • 日本陷65年來最嚴重衰退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來源:第一財經65年來最嚴重衰退! 疫情致「安倍經濟學」黯然謝幕?作者: 潘寅茹新冠肺炎疫情劇烈衝擊日本經濟。日本內閤府8月17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
  • GDP大跌、「安倍經濟學」清零、首相進醫院?疫情之下日元何去何從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安倍的任期在明年秋季結束,進入尾聲的『安倍經濟學』很難達到高潮。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而安倍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操作空間有限,因此極有可能留下負遺產,這無論對於日本經濟還是中日關係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擔憂的。」
  • 安倍的的辭職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安倍經濟學自2012年以來,安倍一直企圖通過一項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方針來重振日本低迷的經濟。他周五表明,經濟方針成功地促進了就業,完畢了20年的通貨緊縮。現在,雖然安倍下臺,剖析人士預計日本的經濟方針將會持續。
  • 在我的世界裡面,如果用弓箭射出10000支箭,將會發生什麼情況?
    在最開始測試的時候,先將箭矢數量調高三四支,在這種情況下,弓箭射出的箭矢很正常,沒有特別的情況,也可以說有些普通,將箭矢數量調高的五十支的時候,發射出去的箭矢猶如煙花,當箭矢達到頂點,就會急速下落,看上去像是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 讓安倍決定辭去首相的是種什麼病?安倍辭職對日本經濟有何影響?
    「安倍經濟學」效用見頂,疫情重創日本經濟2012年底上臺後,安倍晉三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新政策,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安倍經濟學被概括為「三支箭」:第一支箭是以量化寬鬆為主的金融政策,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以及實行無限期貨幣寬鬆;第二支箭是以擴大公共支出為主的財政政策;第三支箭是以振興民間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政策,當時提出的目標為三年內民間投資增至70萬億日元。日本經濟此前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安倍上臺後的首要任務是讓日本擺脫經濟近乎停滯和持續通縮的局面。
  • 陶冬:聯儲變招,安倍遜位
    美聯儲正式推出了平均通脹目標,安倍宣布辭去日本首相職務,這是上周最重要的兩事件,前者可能具有持久的市場意義,後者則可能如同一陣風很快消失。鮑威爾同時指出,在經濟下行狀況下聯儲僅通過降息來支持經濟的空間有限。筆者對此的解讀是,美國試圖通過修改規則,儘量拉長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長度,以期將經濟拉出泥沼。QE(量化寬鬆)的數量已經驚人,利率槓桿的邊際效率十分低迷,美聯儲希望通過加強資金對QE力度和長度的預期,來刺激資本市場,刺激資本投資。美聯儲身受各種條件制約,政策武器也不給力,鮑威爾試圖推出新的政策工具來幫助經濟。
  • 「安倍經濟學」將拍續集!主演待定……
    不過,民間關於楠木正成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能被授予名將標籤,完全是因為官方需要一位忠誠的武士形象來維護權威,實際他並非德才兼備。 正如當今日本首相一樣,儘管他們都在擁護天皇權威,力求在任內做出成績,卻很難獲得全民讚譽。 上周末宣布辭職的安倍晉三,成功引起我國網民刷屏。
  • 我的世界:如何在10個mc日裡,造好十萬支「箭」?
    (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草船借箭原型。 劃重點:所以在歷史上真正借箭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在僅僅3天的時間裡,就用草船借到了曹操10萬支箭。(三國演義裡是諸葛亮借箭,但這只是個小說)
  • 安倍,身體與政治
    但想必這段射箭生涯,還是對安倍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2013年1月,在重掌權柄不久後,安倍就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安倍經濟學」。為了讓更多選民快速領會「安倍經濟學」,他將其中的三個細分政策目標比作了「三支箭」——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經濟政策、活躍的民間投資。
  • 安倍究竟留下了多少負資產?
    日媒批安倍經濟學「三支箭」經濟上能制定政策但缺乏實施能力 安倍晉三在2006年第一次出任首相的時候,打出的政治口號是「突破戰後政治框架」,大多數日本選民不知其所云。2012年12月重新坐上首相席位後,安倍談得比較多的是經濟,要通過財政、金融等手段,讓日本經濟從長達二十年的失落中走出來。 很快,轟轟烈烈的「安倍經濟學」佔據了日本輿論的主流,人們似乎看到了希望。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沒有隻失落不復甦的社會。安倍非常幸運的是,日本經濟從2012年12月確實開始上揚。
  • 安倍宣布辭去日本首相 股市應聲跌超2%!疫情波及加劇...
    在經濟政策方面,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成功地促進了就業,結束了20年的通貨緊縮。據NHK報導,有日本記者問安倍誰是自己的繼任者,安倍表示,「誰應該成為下一任領導人不是我說了算,不會就可能接班人的具體名字發表評論。」多家機構發布報告認為,安倍經濟學大概率面臨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