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65年來最嚴重衰退! 疫情致「安倍經濟學」黯然謝幕?
作者: 潘寅茹
新冠肺炎疫情劇烈衝擊日本經濟。
日本內閤府8月17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
這一數值符合市場此前預期。由此,日本經濟出現了1955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此前主要受到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銷售稅上調的打擊,此次則是直面疫情的衝擊。
而自6月中下旬以來,在日本捲土重來的疫情也加劇了各界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因此,有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出臺更多救援措施。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安倍的任期在明年秋季結束,進入尾聲的『安倍經濟學』很難達到高潮。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而安倍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操作空間有限,因此極有可能留下負遺產,這無論對於日本經濟還是中日關係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擔憂的。」
緊急狀態的代價
今年第二季度,恰逢日本為期5周的「軟性抗疫」。4月初,東京、北海道等疫情嚴重的七地率先進入「緊急狀態」。鑑於當時的疫情並未得到有效緩解,日本政府宣布,自4月17日起,日本全境進入「緊急狀態」。這也是日本戰後以來,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進入緊急狀態。
4~6月,日本私人消費環比下滑8.2%,導致日本當季GDP縮水4.5個百分點,私人消費一般佔日本經濟比重達50%。此外,資本支出下滑1.5%,好於市場預期的4.2%下滑。出口下滑17.8%,導致GDP下降3.1個百分點。
在不封城、不強制限制出行的「緊急狀態」,日本疫情得到顯著緩解,日均確診人數一度跌至二三十例。因此,日本政府在5月25日宣布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47個都道府縣的經濟生活恢復正常。
日本財務省8月11日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減少至7.31萬億日元,同比下降31.4%。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日本經常項目順差首次在上半年降至10萬億日元以下。數據還顯示,日本6月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下降86.6%至1675億日元,同比降幅較5月驟然擴大。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17日上午表示,日本經濟狀況嚴峻,但GDP萎縮幅度小於歐洲和美國,希望美國、歐洲和中國經濟復甦帶動日本出口。將在必要時做出調整,同時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發展以及對民生的影響,經濟在4月、5月觸底後,政府將繼續盡最大努力恢復經濟。
疫情反彈危及第三季度經濟?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日本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的時候,日本疫情卻匪夷所思地迎來了第二波暴發。
綜合日本厚生勞動省每日匯總的地方數據,日本7月上旬累計確診為2萬例,7月下旬累計超3萬例,到8月3日超過4萬例,而如今僅僅1周時間,累計確診患者猛增了1萬人,增速節奏不斷加劇。進入8月以來,每日確診人數均超過千例。
對此,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稱,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於變異後新冠病毒感染者。而此處所謂的「變異」,是指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這些鹼基變異與病毒傳染力的升高有關係,也不能認為基因變異就出現了新的病毒。
7月,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啟動了一項旨在重振國內旅遊和刺激消費的Go to Travel項目,覆蓋日本全境。但是,隨著人們對疫情在東京蔓延的擔憂加劇,東京最終被排除在外。鑑於疫情的反彈勢頭,不斷有地方政府呼籲民眾不要跨地區出行。由此,這一項目的初衷也被大打折扣。
此外,原計劃在7月底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也因為疫情延期一年。而東京奧運會曾被日本各界寄予厚望來拉動經濟復甦。
日本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調查」8月11日發布的7月企業破產統計數據顯示,負債1000萬日元以上的企業破產數達789家,連續2個月刷新歷史紀錄。疫情相關的破產有89宗,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該機構警告稱,日本政府推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導致部分企業破產的時間延後,今後有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陳子雷認為,日本經濟要在第三季度出現正增長,關鍵看復工復產的程度。「短期內,要看還有哪些經濟刺激政策可以實施,包括之前經濟刺激政策的後續效應,對企業個人的援助計劃的效果能否顯現等。」他說,「目前看是經濟增長滯緩。」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在陳子雷看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從2013年射出後,貨幣政策實際上產生了一定效果,但也不及預期,因為當前依舊未達到通脹2%的目標,但對股市的反彈、日企稅後保留利潤的增加,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在財政政策方面,公共債務沒有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公共投資等也基本上沒有增長;增長戰略方面,距離把日本建設成一個國民人人都能在家庭和職場活躍的「一億總活躍社會」目標,尚存距離。
「因此,疫情當前,再加上距離安倍離任還剩一年左右時間,要使經濟恢復高峰,尚存困難。」陳子雷說道。
目前,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日本政府先後因疫情的援助資金佔到GDP的40%,包括保留工作的補貼、貸款擔保和現金補助,防止企業破產和官方的失業率激增。不過,仍有分析師預計在秋季出臺更多的援助。日興證券經濟學家丸山正義(Yoshimasa Maruyama)表示:「無論政府是否會從其他地方帶來更多資金,肯定會出臺另一套應對措施。」
在陳子雷看來,日本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改變人們的預期,調整政策。「但是鑑於政策進入瓶頸期,『安倍經濟學』尚未達到高潮便謝幕,也是大概率事件,」陳子雷說道,「短期內要立竿見影,還是靠投資。但當前,企業財政狀況惡化,投資的資金從何而來,也是一大問題。之前安倍政府出臺的救助措施,主要還是針對個體。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仍舊保持增速的市場尋找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