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陷65年來最嚴重衰退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65年來最嚴重衰退! 疫情致「安倍經濟學」黯然謝幕?

作者: 潘寅茹

新冠肺炎疫情劇烈衝擊日本經濟。

日本內閤府8月17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

這一數值符合市場此前預期。由此,日本經濟出現了1955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此前主要受到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銷售稅上調的打擊,此次則是直面疫情的衝擊。

而自6月中下旬以來,在日本捲土重來的疫情也加劇了各界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因此,有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出臺更多救援措施。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安倍的任期在明年秋季結束,進入尾聲的『安倍經濟學』很難達到高潮。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而安倍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操作空間有限,因此極有可能留下負遺產,這無論對於日本經濟還是中日關係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擔憂的。」

緊急狀態的代價

今年第二季度,恰逢日本為期5周的「軟性抗疫」。4月初,東京、北海道等疫情嚴重的七地率先進入「緊急狀態」。鑑於當時的疫情並未得到有效緩解,日本政府宣布,自4月17日起,日本全境進入「緊急狀態」。這也是日本戰後以來,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進入緊急狀態。

4~6月,日本私人消費環比下滑8.2%,導致日本當季GDP縮水4.5個百分點,私人消費一般佔日本經濟比重達50%。此外,資本支出下滑1.5%,好於市場預期的4.2%下滑。出口下滑17.8%,導致GDP下降3.1個百分點。

在不封城、不強制限制出行的「緊急狀態」,日本疫情得到顯著緩解,日均確診人數一度跌至二三十例。因此,日本政府在5月25日宣布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47個都道府縣的經濟生活恢復正常。

日本財務省8月11日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減少至7.31萬億日元,同比下降31.4%。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日本經常項目順差首次在上半年降至10萬億日元以下。數據還顯示,日本6月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下降86.6%至1675億日元,同比降幅較5月驟然擴大。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17日上午表示,日本經濟狀況嚴峻,但GDP萎縮幅度小於歐洲和美國,希望美國、歐洲和中國經濟復甦帶動日本出口。將在必要時做出調整,同時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發展以及對民生的影響,經濟在4月、5月觸底後,政府將繼續盡最大努力恢復經濟。

疫情反彈危及第三季度經濟?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日本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的時候,日本疫情卻匪夷所思地迎來了第二波暴發。

綜合日本厚生勞動省每日匯總的地方數據,日本7月上旬累計確診為2萬例,7月下旬累計超3萬例,到8月3日超過4萬例,而如今僅僅1周時間,累計確診患者猛增了1萬人,增速節奏不斷加劇。進入8月以來,每日確診人數均超過千例。

對此,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稱,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於變異後新冠病毒感染者。而此處所謂的「變異」,是指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這些鹼基變異與病毒傳染力的升高有關係,也不能認為基因變異就出現了新的病毒。

7月,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啟動了一項旨在重振國內旅遊和刺激消費的Go to Travel項目,覆蓋日本全境。但是,隨著人們對疫情在東京蔓延的擔憂加劇,東京最終被排除在外。鑑於疫情的反彈勢頭,不斷有地方政府呼籲民眾不要跨地區出行。由此,這一項目的初衷也被大打折扣。

此外,原計劃在7月底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也因為疫情延期一年。而東京奧運會曾被日本各界寄予厚望來拉動經濟復甦。

日本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調查」8月11日發布的7月企業破產統計數據顯示,負債1000萬日元以上的企業破產數達789家,連續2個月刷新歷史紀錄。疫情相關的破產有89宗,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該機構警告稱,日本政府推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導致部分企業破產的時間延後,今後有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陳子雷認為,日本經濟要在第三季度出現正增長,關鍵看復工復產的程度。「短期內,要看還有哪些經濟刺激政策可以實施,包括之前經濟刺激政策的後續效應,對企業個人的援助計劃的效果能否顯現等。」他說,「目前看是經濟增長滯緩。」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在陳子雷看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從2013年射出後,貨幣政策實際上產生了一定效果,但也不及預期,因為當前依舊未達到通脹2%的目標,但對股市的反彈、日企稅後保留利潤的增加,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在財政政策方面,公共債務沒有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公共投資等也基本上沒有增長;增長戰略方面,距離把日本建設成一個國民人人都能在家庭和職場活躍的「一億總活躍社會」目標,尚存距離。

「因此,疫情當前,再加上距離安倍離任還剩一年左右時間,要使經濟恢復高峰,尚存困難。」陳子雷說道。

目前,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日本政府先後因疫情的援助資金佔到GDP的40%,包括保留工作的補貼、貸款擔保和現金補助,防止企業破產和官方的失業率激增。不過,仍有分析師預計在秋季出臺更多的援助。日興證券經濟學家丸山正義(Yoshimasa Maruyama)表示:「無論政府是否會從其他地方帶來更多資金,肯定會出臺另一套應對措施。」

在陳子雷看來,日本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改變人們的預期,調整政策。「但是鑑於政策進入瓶頸期,『安倍經濟學』尚未達到高潮便謝幕,也是大概率事件,」陳子雷說道,「短期內要立竿見影,還是靠投資。但當前,企業財政狀況惡化,投資的資金從何而來,也是一大問題。之前安倍政府出臺的救助措施,主要還是針對個體。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仍舊保持增速的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菅義偉來了,但「安倍經濟學」還能管用多久?-虎嗅網
    到了2013年,日本GDP與1991年相差無幾,國民平均工資甚至不如1991年。這種經濟情況,終於在安倍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時迎來轉機。早在2006年,安倍首次擔任首相,成為戰後日本最年輕的首相。但僅僅一年後便黯然下臺,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2012年末,自民黨在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作為自民黨總裁的安倍晉三再度執掌內閣。
  • 夏春:誰來射出「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
    2013年以來,美國股市上漲接近150%,而日本股市也上漲了超過120%。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股市從1990年高點不斷波動下滑到2012年。日本股市能夠完成這樣大逆轉,最大的功勞就來自於「安倍經濟學」。過去三年,我們通過《鳳凰衛視》的「財經正前方」節目,持續跟蹤點評「安倍經濟學」。
  • 安倍經濟學,誰來射出第三支箭?|夏春專欄
    2013年以來,美國股市上漲接近150%,而日本股市也上漲了超過120%。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股市從1990年高點不斷波動下滑到2012年。能夠完成這樣大逆轉,最大的功勞就來自於「安倍經濟學」。過去三年,我們通過《鳳凰衛視》每周五晚上的「財經正前方」節目,持續跟蹤點評「安倍經濟學」。
  • GDP大跌、「安倍經濟學」清零、首相進醫院?疫情之下日元何去何從
    由此,日本經濟出現了1955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此前主要受到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銷售稅上調的打擊,此次則是直面疫情的衝擊。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同日表示,由於二季度實施了緊急狀態,經濟活動受到抑制,個人消費大幅下降。
  • 深度分析:持續7年半!「安倍經濟學」到底給日本經濟帶來了什麼?
    王爺說財經導讀:就在周五(28 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自此,在日本持續7年半的「安倍經濟學」也迎來新的拐點。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安倍經濟學」?此外,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又有怎樣的影響?此外,安倍之後,日本經濟又會如何?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
  • 讓安倍決定辭去首相的是種什麼病?安倍辭職對日本經濟有何影響?
    因此,安倍經濟學在執行前期很快奏效,尤其是前兩支箭效果顯著,推動日元快速貶值以帶動出口增長,日本GDP自2012年起出現了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首次的持續正增長。但自2016年開始,寬鬆貨幣政策效應開始見頂,2016年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延續至今。
  • 「安倍經濟學」功與過:成績有目共睹,代價十分沉重
    我覺得日本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表明安倍經濟學的作用還是存在的,這點不能否認。而安倍經濟學爭議的點在於量化寬鬆。其實日本從2000年以後就開始逐步探索實施量化寬鬆,到2013年以後,量化和質化雙方面都在推出寬鬆,等於是日本央行有點「無下限」地購買日本的股市ETF。
  • 菅義偉當選第99任日本首相,安倍發告別視頻:衷心感謝民眾的支持
    安倍發告別視頻:衷心感謝民眾的支持當天上午9點多,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並匯總了閣僚的辭職信,安倍內閣全體辭職。同日,安倍晉三在推特上發告別視頻,對日本民眾在自己近8年執政期間給予的鼓勵和支持,表達了衷心感謝。
  • 安倍宣布辭去日本首相 股市應聲跌超2%!疫情波及加劇...
    日本政府8月17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大大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在2009年第一季度創出的17.8%降幅,創下65年來最差表現。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決定辭職一事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這是日本的內部事務,我們不做評論。
  • 安倍的的辭職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日本輔弼安倍晉三表明他將辭去職務,理由是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這位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輔弼將完畢他的任期。安倍晉三稱,在繼任者被選出之前,他將持續留任。剖析人士以為,安倍晉三的意外辭去職務不太或許標誌著所謂的安倍經濟學影響方針的完畢。本年65歲的安倍晉三8月17日在東京一家醫院待了逾七個小時進行檢查。
  • 後安倍時代日本開啟不安之秋
    再加上安倍平時公務繁忙,該病可以說是「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而且今年65歲的安倍晉三,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舊疾而宣布辭職了,早在2007年,當時入主首相官邸僅僅一年時間的安倍,就曾因潰瘍性大腸炎突然辭職。之後在健康狀況改善後,2012年安倍晉三再度當選首相,並連任至今。 另外,安倍在國內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 日本近500家公司因新冠疫情破產 GDP創1980年來最大降幅
    另外,根據日本內閤府在9月8日發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經濟日本GDP同比萎縮28.1%,降幅超過8月預計的27.8%。  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的日本,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也是日本經濟自198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另外,根據內閤府發布的報告,4月至6月,作為產出主要組成部分的消費支出環比下降7.9%。
  • 「安倍經濟學」將拍續集!主演待定……
    之所以能掀起波瀾,首先是當前國際形勢複雜,日本面臨疫情防控和奧運延期等多重問題,此時進行首相更換無疑會產生更多不確定因素。 尤其是當前日本因防疫尚未重開國門,經濟復甦苗頭未見,「安倍經濟學」能否延續?繼任者的情況不容樂觀。 此外,首相變或帶來一系列對外策略的變化,安倍目前所維持的穩定中日關係是否會改變,不得而知。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病辭任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何去何從?
    在疫情衝擊下,可以說全球領導人都面臨著職業生涯中最具考驗性的時刻,對於安倍來說更是挑戰重重。第二波疫情暴發、經濟陷入衰退、支持率持續下滑,更糟糕的是安倍的身體又亮起了紅燈。「在疫情之中我提出辭任,對此我對國民表示誠摯的歉意。」安倍在8月28日的發布會上說。
  • 任職2803天的安倍宣布辭職,放出「四箭」難救日本經濟
    截至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連續任職2803天,追上了其外叔祖父佐藤榮作的連續任職時間,創下一項新紀錄。據悉,佐藤榮作曾於1964年至1972年擔任日本首相,是日本歷史上連續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然而,剛剛成為日本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卻突然宣布辭職。
  • 安倍決定辭去日本首相職務,背後或有5個原因,他留下一個爛攤子
    8月28日,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反覆發作潰爛性大腸炎」。安倍擔心身體不適會影響工作,才選擇了辭職。安倍創造了歷史,成為了日本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但安倍在此刻辭職,背後原因可能也不只是「病危」,可能還有5個更深層的原因。而有關專家表示,安倍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繼任者。首先,在新冠肺炎的重創之下,「安倍經濟學」破產。據日本媒體報導,從2020年起,日本GDP出現了讓人憂慮的趨勢,第二季度的GDP下滑31.7%,創下日本二戰後新低。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安倍政府採取了些什麼措施呢?
  • 安倍之後:日本內政外交「懸念」何在?
    安倍辭職了,但他所在的自民黨仍是日本的執政黨,這如同去年7月特雷莎·梅因英國「脫歐」遇阻而黯然辭職後,鮑裡斯·詹森同時接任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黨首和英國首相一樣。鑑於自民黨目前在日本議會擁有多數,自民黨新選舉產生的黨首,將自然接替安倍繼任日本首相。這樣看來似乎很輕鬆,實則不然。日本政壇向來權力爭鬥激烈,自民黨內更是如此,目前至少有七大派系。
  • 內政外交焦頭爛額,安倍卻在這件事上創了個「第一」
    對於安倍來說,這一天,原本將是他「錦上添花」的高光時刻:如果沒有新冠疫情,東京奧運會於8月9日順利閉幕、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等棘手問題也不會存在。然而現實正相反,安倍這些看似美好的計劃碎了一地。不僅奧運會被一桿子支到一年以後,其內閣支持率也一落千丈,而他的身體,似乎也在65歲這一年,亮起了「紅燈」。距離任期結束還有一年的時間,安倍留下的「遺憾清單」,還有多少頁?
  • 日本緊急事態延至月底,安倍執政8年的一次大考|新京報快評
    「刺激消費」與「擺脫通縮」,一直是安倍政權重要的施政目標,但疫情之下,尚未走出通縮泥淖的日本恐將越陷越深。▲日本國立研究所:當前國內疫情或由歐美傳入,再次暴發無法避免。第一波疫情在二月底得到一定程度控制,還一度被認為是疫情防控的「優等生」,截至3月1日,日本國內病例數不足千人;但隨著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日本遭遇了更嚴重的第二波疫情,到目前為止,日本國內病例已超過1.5萬例。從4月7日實施至今的「緊急事態宣言」,對遏制新冠疫情確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報告:日本百萬餘家庭資產過億 受益於安倍經濟學?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12月21日發布的推算報告稱,日本全國近5700萬戶家庭中,目前金融資產超過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3萬元)的富裕家庭為132.7萬戶,與前一次2017年的調查相比增加6萬戶,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