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湘西苗民抗日革屯軍前敵指揮部舊址
湘西苗民抗日基屯軍前敵指揮部舊址位於花垣縣長樂鄉谷坡村。
1937年1月,屯務軍守備石過軒無故危害苗民,引起了廣大苗民的憤慨,也激發了苗民與國民政府因未廢除屯田制度的矛盾。永綏縣龍潭鄉苗民石維楨、張巴柱等人率先掲竿而起,打響了武裝反抗屯田制度的第一槍。
1937年2月,吳恆良、隆子雍、龍雲超等人率領抗屯支隊襲擊了弭諾(今民樂)一帶的屯務軍及鄉公所。1937年3月,長樂鄉苗民梁明元率領苗民擊殺了保屯派鄉長常健,打開了長潭、下寨河、窩勺三個糧倉放糧。隨後,永綏各支反屯軍會合至一起,正式建立了統一的革屯武裝,轟轟烈烈的革屯運動在永綏縣展開。
湘西苗民革屯抗日救國軍總指揮吳恆良
湖南省省長何鍵聞報永綏苗民革屯起事後大驚,急派兵進行圍剿,並發出通緝令,通緝吳恆良、隆子雍、梁明元等47名革屯軍領袖。省軍進入永綏縣後大肆燒殺搶虐,革屯運動處於低潮,苗民革屯軍便化整為零,蓄積力量。省軍撤出永綏縣,革屯火種迅速復燃,革屯武裝迅速擴大,並擴展到鳳凰、乾城、保靖、古丈等地,並聯合作戰,圍攻乾城、保靖等地,重創暫編保安二營,打死30餘人,繳獲機槍2挺、步槍30餘支。
1937年10月,永綏成立了「湘西苗民革屯抗日救國軍」,提出了「廢屯歸民」、「抗日救國」等口號,並積極與國民政府協商解決辦法。12月革屯抗日軍代表與湘西綏靖處商洽。軍代表義正辭嚴地說:「孫總理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第一條內容是『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屯租為前清鎮壓苗民而設,湘西軍閥為割據與民族平等背道而馳,一旦廢除,願受編開赴抗日前線,盡忠報國,萬死不辭。」
1938年1月,張治中主政湖南,召開了湘西有屯七縣代表大會,會議在苗民代表據理力爭之下達成了廢屯升科《六條辦法》,革屯運動取得了勝利。為顧全大局,抗日救國,湘西苗民革屯抗日救國軍接受湖南省國民政府整編,八千湘西苗民革屯抗日軍編入國民革命軍新6軍暫編5師。1939年開赴抗日戰場,參加了長沙會戰、湖濱會戰及湖北會戰等戰役。在湖濱會戰中永綏苗民革屯抗日救國軍總指揮吳恆良、吳方開英勇犧牲;國民革命軍73軍暫編5師13團5連連長石扶華(原苗民革屯抗日救國軍營長)在攻打華容城時腹部中彈,仍頑強指諢士兵進攻,攻下南門,但由於傷勢過重而壯烈殉國。在抗日戰爭中永綏縣一千多名各族優秀兒女參加了戰鬥,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在戰鬥中共有100多子弟兵為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歌頌湘西苗民抗日革屯軍的豐功偉績,1938年長潭(今長樂)鄉全體鄉民集資立碑紀念。先立於湘川公路(今319國道)下寨河橋頭,因道路改造遷至古苗河公園。
湘西苗民抗日革屯軍前敵指諢部舊址系普通木質結構建築,坡屋頂,小青瓦屋面現存木房3棟,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保存較為完好。
宣傳花垣民風民俗,直擊民生民情。新聞線索、圖片同步刊登在花垣視窗:www.0743hy.com和微信公眾號:WWW0743HY
版權請聯繫:
微信管理員:www0743hycom XGGY77
郵箱:
26255072@qq.com
1397450@qq.com
主編聯繫電話:15174381888
▼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花垣視窗參與更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