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漢方藥」,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傳統中醫藥的無奈

2020-12-15 唐sir騎馬探世界

文章為唐sir騎馬探世界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導語:中醫藥本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在醫學史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然而我們並沒有將其發揚光大,相反中醫藥學在國內可謂是日漸凋零,卻在日本得到廣泛的運用,這是應該哀其不幸還是深感自豪呢?

提起日本,大家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中日兩國之間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故事,還是日本的動漫人物?抑或是日本琳琅滿目的商品呢?要知道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崛起,這些年選擇去日本旅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而這些遊客去到日本旅遊後大多數都會購買大量的免稅商品回國,其中深受遊客喜愛的產品有電飯煲、馬桶蓋、藥妝等等。

甚至由於遊客數量太多,出現了商品供不應求,只能限購的局面。仿佛國內難以買到這些產品,只有日本才有賣一般,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們盲目追捧日本產品的同時,日本其實也在追捧我們產品,只不過他們所追捧的東西與我國遊客完全不同。

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漢方藥

在日本,漢方藥十分的受歡迎,根據調查顯示在1976年,日本的醫療部門就將漢方藥納入了本國的醫保之中。而發展至今,日本已經將漢方藥發展為294個,擁有200餘家漢方藥廠,有著完整的漢方藥體系。

而這源自中國的漢方藥,沒曾想居然被日本發揚光大,甚至不少的遊客去日本旅遊,就是衝著漢方藥而去。而在中國遊客的大力追捧之下,日本的漢方藥產業也是蒸蒸日上,還形成了大量的本地品牌。像大國藥妝以及松本清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而且還安排了大量的導購員,能夠說的一口流利的中文,專門為中國遊客服務,由此可見漢方藥在日本有著多受歡迎了。

然而日本漢方藥深受歡迎的背後,其實更多的則是中國傳統醫藥行業的無盡悲哀。要知道日本漢方藥的藥方大多數是來自中國的,目前日本常用的294個處方,基本是出自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只不過將其收納該名為「漢方藥」。而且在《世界專利資料庫》之中,日本人註冊了75%以上的中藥專利。

而中國雖然也提供了大量的中藥處方,但是卻只有著0.3%是申請了專利的。由此可見中醫藥處境的尷尬,明明是我國流傳下來的瑰寶,卻被日本給發揚光大。

勇於推陳出新的日本人,將漢方藥不斷改良,更為適應時代的需求

要知道日本漢方藥的不僅僅大量藥方源自我國,就連原材料基本也是來自中國。日本津村株式會社,是全球最大的漢方藥製藥公司,整個公司擁有著120餘種漢方藥。而該公司的負責人曾在無意中透露出一個消息,其實漢方藥的原材料有80%都要依賴從中國進口。而這一點讓我們的中醫藥更是顏面無存,不僅僅處方是源自我們的,就連主要的原材料也要依賴我們,發展的卻比我們還要好,甚至將我們的瑰寶變成他們的。

要知道津村株式會社每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度就達到了上千億日元,更是要打造出屬於中國市場上的中藥第一品牌。明明是我們老祖宗所留下來的瑰寶,沒想到卻在外人手中被發揚光大,這樣一對比,我國的中醫藥行業簡直就是毫無作為。

就拿日本深受歡迎的「速效救心丸」而言,其實就是仿造我國的「六神丸」而製作的 。而遺憾的是,我國一直墨守成規秉承了千年不變的清熱解毒的功效,而日本則是另闢蹊徑在原本的功效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功效,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日本也是將漢方藥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將傳統的湯劑改為標準化工藝生產的顆粒藥劑。相對於傳統的中藥湯劑,能夠隨身攜帶的漢方藥無疑更為方便,更能夠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

不得不說,相對於日本漢方藥的推陳出新,我國的中醫藥行業確實太過於保守。其實造成這樣現象的主要原因,也與中醫能夠給醫院帶去的利潤不高有關。要知道傳統的中醫藥行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醫療器械去檢查身體,也不需要使用大量的進口藥物,這也使得醫院的收入受到了限制,而醫院收入減少如何還有心思去重視中醫的發展呢?所以日本的漢方藥深受歡迎的背後,隱藏的則是我國中醫藥行業的無盡悲哀。#日本印象#

相關焦點

  • 日本漢方醫學源流及發展史
    >(為奈良及平安時代)日本為了更好地學習中國的文化從公元630年開始日本朝廷先後任命了共十九次遣唐使來中國交流學習其實在此之前公元5世紀中醫即由朝鮮傳入日本知道現在也在一直影響著日本現代的中醫行業所以現在有「漢方醫學重治病而輕理論」這些說法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漢方醫學的所有內容都是如此在這個時期
  • 到日本搶漢方藥?中醫藥情何以堪
    去日本買什麼?神仙水?美白丸?馬桶蓋?現在日本人氣最旺的東西不允許有人不知道!!!來自中國的漢!方!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廣西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黃冬梅前陣子去日本時發現,日本的藥店裡賣得最火的是漢方藥,就連中國遊客都會爭相購買,帶回去送給親友。中國作為中醫藥的唯一發源地,中醫藥有著5000年的輝煌歷史。今天,中國大陸在國際中醫藥市場上得到的份額卻只是2%,日本則佔據90%的市場份額——這讓黃冬梅心裡五味雜陳。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川貝枇杷膏熱銷美國,中醫藥如何走向...
    傳統中醫藥又該如何開拓海外市場?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與您一同探索蜜煉川貝枇杷膏走紅美國背後的奧秘。熱銷美國的蜜煉川貝枇杷膏一、聚焦--川貝枇杷膏熱銷美國,代理商股價爆漲"突然之間,所有人都開始談論枇杷膏。"紐約市某中國百貨商店珠江商城的老闆朱敬業(Ching Weh Chen)說,"中國人很早以前就知道枇杷膏了,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
  • 漢方藥國際市場份額巨大,日本何以走在前列?
    藉助中醫藥,日本「漢方」企業已控制世界中成藥80%左右的市場。  一家日本企業的董事長就表示,「標準化」是日本中成藥市場份額較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制定了非常詳細的標準,將藥效和化學成分予以標準化呈現。這種對中藥和西藥的一視同仁,使中藥得以產品化生產,也令全球各國更易接受日本所生產的中成藥。」
  • 降暑神藥「仁丹」,背後隱藏著日本侵華的重要密碼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種叫做「仁丹」的藥粒。「仁丹」採用甘草、桂皮、茴香等16種香料,配以以芳香精油,組合而成紅色藥粒。這種不起眼的「小紅丸」,卻是老百姓眼中的神藥,尤其是對清涼解暑功效顯著。「仁丹」集眾多中藥精華,儼然中國特色,然而他的發明者卻是一個叫森下博文的日本軍人。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佔領臺灣。森下博文在隨軍來到臺灣。
  • 日本靠中藥賺光全世界的錢,中國卻還在追崇西醫
    一家漢方藥店的宣傳畫日本民眾也非常認可漢方藥,近8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長壽。一位長期關注中藥海外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編者,日本最大的漢方藥製藥企業——津村藥業,是我國中成藥國際化最大的競爭對手。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者五道(中)漢方醫學與十字密傳法
    藥,既指草藥,也指藥理知識;而其起源,則指向日本的「中醫」——漢方醫學。大約源於更強的實用性,日本吸收中醫的時間要比香道更早。公元五至六世紀,中醫經朝鮮半島與遣隋使傳入日本,首先至日本大寶元年制定的《大寶律令》中,官方所採用的教科書已盡數是唐朝傳入的醫書。當然,在民間傳說中,真正讓漢方醫學得以在日本立足的,依然是那個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藥之祖」的唐朝僧人:鑑真。
  • ——北京漢方本草國際中醫藥研究院濟南分院...
    為迎接新年和促進團隊文化建設,加強團隊凝聚力,促進同事之間的交流合作,北京漢方本草國際研中醫藥研究院濟南分院特組織以「冬日溫暖相伴,攜手砥礪前行」為主題的團建活動。
  • 日本漢方國際熱,代表委員建議推進中醫經方複方顆粒劑產業化
    近年來,日本的漢方(中藥衝劑)在日本、韓國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大受歡迎,大柴胡湯、葛根湯等經方產品,作為家備用藥或饋贈禮品甚至在國際上也成為熱潮。反觀國內,我國的經方顆粒劑產業才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中醫經方的「內冷外熱」,已引起我國中醫產學研從業者高度關注。
  • 日本漢方名醫解讀梔子豉湯
    中醫書友會第1040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導讀:這篇文章是日本漢方大家矢數道明對於梔子豉湯的解讀子宮出血持續數日,周身倦怠,心煩微熱,服諸藥無效。與梔子豉湯2帖,出血減半,更與數帖而痊癒。子宮出血嶽母某。摔倒傷腰,其後子宮持續出血,下腹微痛。服諸藥無效。餘謂,此病乃摔倒驚惕之故,遂與梔子鼓湯數帖而痊癒。衄血月潤老妃,年70餘。鼻衄,滴答流血,服各種止血藥無效。從其神態觀之,實為虛煩(身衰但又神經興奮)之狀。選作梔子豉湯與之,立即奏效。
  • 【「八婺」金華信義贏中華,「仁愛」漢方精誠傲神州】中華漢方浙江分會第四屆蠍毒療法學術研討會金華站
    「人無信而不立」,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誠實守信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爆買系列第三彈 專訪太田胃散社長:一劑腸胃藥維繫百年企業 新報頭條
    如今,日本街頭爆買遊客的身影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伴隨跨境電商的崛起,中國消費者在網絡上大肆購買日本商品。在眾多日本商品中,日本的家庭藥依然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其中腸胃藥「太田胃散」算是頗具代表性的一款。記者在百度中搜索「太田胃散」發現,有近9萬個搜索結果。類似「赴日必買居家常備藥」、「去日本必買的十大爆款產品」等信息中,均會發現「太田胃散」的蹤影。
  • 另類中藥鋪 臺灣上市公司在廈開"漢方超市"
    另類中藥鋪就像咖啡館,臺灣一家上市公司在廈門設大陸市場總部,預計三年內開出100家「漢方超市」  像喝咖啡一樣,在優雅的環境裡,精選枸杞、當歸等中藥,DIY一杯藥茶。藥交會第一天,臺灣上市公司「臺灣綠色小鎮健康有機連鎖有限公司」宣布進駐大陸,在廈門設總部,將在大陸打造全球首家「漢方個人營養連鎖超市」,以時尚、快樂的理念重新詮釋傳統的中醫文化。
  • 日本從中國買配方和原料,再銷往世界各地
    傳統智慧結晶散發新的光芒最近幾年關於中醫中藥是否是一個科學的醫學體系的爭論從未停止過。隨著屠呦呦團隊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中醫藥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而在今年特殊時刻,中醫藥也發揮出了巨大的功效,別再提中醫無用論了。
  • 如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這樣做
    它們能夠共同串聯出中國傳統醫學的歷史,體現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輩的深邃思想。」博物館設計者之一、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鄭洪教授說。  在博物館二樓「浙江醫史展廳」內,陳列著100多張前輩名老中醫處方。隔著玻璃櫥窗,施今墨、惲鐵樵、葉熙春、魏長春、馬一浮、張宗祥、陸維釗等名醫大家的真跡歷歷在目。
  • 新聞聽力:東京一位自製漢方藥,謊稱「能治新冠」的藥店店主被送檢
    相關單詞:書類送検「しょるいそうけん」:資料送檢(警方調查關閉,移交給檢方的操作)漢方薬「かんぽうやく」:漢方藥謳う「うたう」:讚美,強調カビ:黴,黴菌売り上げ「うりあげ」:銷售額日語原文對照:書類送検しょるいそうけんされたのは
  • 全球戰疫:日本中醫僑團發揮中醫特色助力抗「疫」
    日本中醫協會的代表應邀參加了當天的座談會。該協會副會長吉永惠實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座談會上詹總領事提出是否可以借鑑中醫藥治療方法讓華僑華人受益,會後協會立即與各相關僑團溝通,通過網絡群組等線上線下平臺為廣大旅日僑胞提供諮詢服務。
  • 中醫藥「出海」抗疫,能獲得海外認可嗎?
    根據路透社3月10日消息,紐約市針灸師兼中醫醫師克萊頓·邵(Clayton Shiu)透露,自紐約宣布首例確診病例以來,他的診所裡病人對傳統中藥的需求激增。舊金山的一家中藥店也由於訂單量暴漲,藥品已近乎供不應求。同時文中指出,疫情爆發以來,傳統中醫藥領域專家一直在分享中醫防治方案,但這也致使某些中藥材需求與價格增高。
  • 兩知名藥企被收購|德昌祥藥業|漢方藥業|藥企|三力製藥|-健康界
    兩家藥企,被收購  近日,貴州三力製藥(以下簡稱「三力製藥」)發布公告,擬通過現金方式向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方藥業」)、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昌祥藥業」)增資,取得漢方藥業、德昌祥藥業不超過 51% 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