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幾乎每個產區的咖啡豆都有嘗試使用手衝咖啡的方式製作過,個人比較偏好於「酸甜」感的咖啡豆,所以對非洲與拉美的「水果花香」風味咖啡豆情有獨鍾。
但咖啡終究是一杯飲品,欣賞它的人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喜歡「水果花香」風味咖啡豆的群體較小,更多的消費者還是喜歡「烘烤味」很濃或者醇厚度較高的咖啡。
手衝咖啡是一種咖啡的製作方式
手衝咖啡是如今很流行的一種咖啡製作的方式,1908年由德國的一位家庭主婦,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Mellita咖啡公司的創始人——Mellita女士所創。
自此,這種「乾淨無雜質、層次感分明」的咖啡製作方式很快就傳遍全球,後來為了適應咖啡的潮流,還演化了美式滴濾咖啡機等咖啡設備。
理論上所有的咖啡豆都適合使用手衝製作
生產咖啡的地區有70餘個,儘管不同國家生產的咖啡豆,因為氣候條件、海拔品種、養殖技術等不同,咖啡的風味也不盡相同。但從理論上來講,所有咖啡產區的咖啡豆都可以使用手衝製作。
手衝咖啡是可以通過研磨度、衝煮水溫、擾流頻率以及粉水比這四大要素,調整咖啡風味的。所以面對任何咖啡產區、咖啡品種或烘焙度的咖啡豆,都可以調整這四個衝煮要素,達到一個大致的該款咖啡豆的風味特性。
深烘咖啡豆不建議使用手衝製作
儘管所有的咖啡豆都可以使用手衝的方式進行製作,但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不建議,主要是會破壞深度烘焙咖啡豆獨有的特性:豐厚的油脂與醇厚的口感。
1.豐厚的油脂會被過濾
手衝咖啡不像法式壓濾壺,將咖啡粉與水泡在一起。手衝咖啡是在短時間內不斷使用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通過濾紙過濾而得到的咖啡液。
濾紙很密,密的足夠將深度烘焙咖啡豆中幾乎所有的油脂都能過濾掉,而油脂是咖啡香氣的主要來源。
2.醇厚的口感會被稀釋
手衝咖啡在製作的過程中,水溫是不斷下降的。比如剛開始製作時設定的水溫是92℃,但2分鐘衝煮結束後,水溫可能已經降至86℃了。衝煮過程中溫度的不斷下降,是導致手衝咖啡擁有層次感的主要原因。
深度烘焙咖啡豆風味特點較為單一,以醇厚度為主,類似口腔中感覺到的「好苦」這種感受!「層次感強」放在淺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是優質特性,但對於深度烘焙咖啡豆來講,有時並不一定就是正面因素。操作不當,潛在會稀釋醇厚的口感,讓咖啡帶有「又酸又苦」的特性,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