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又有三四線城市出手了,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2020-12-11 槓桿遊戲

摘要:房住不炒?(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

最近這段時間,樓市的分化越來越明顯。

一邊是諸多熱點城市調控不斷加碼,另一邊,也有城市開始有放鬆的趨勢。比如之前的哈爾濱。近期,這一情況愈發密集了些。

哈爾濱外,濱州、漳州、包頭、日照、贛州大餘、文山等城市在積極落實因地制宜的導向,以進一步去庫存和激活住房消費。

福建平潭、廣東湛江和河北等地城市也出手了!

12月1日,廣東省湛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湛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貸款準入及貸款額度進行調整。

11月30日,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布《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此次通知提及了房地產去庫存的內容,充分說明近期部分城市依然有激活住房消費的考慮。

今年三四線的樓市確實不容易。

首先錯過了春節,接著痛失小陽春。經此一役後,更多年輕人只要有點能力,更加願意購買大城市的房產,因為大城市的醫療等各方面配套,始終要好一些。

三四線怎麼辦?放鬆成為自然而然的辦法之一。這一波影響如此之大,任何有利於賣房子、不違反調控大原則的辦法,各地都願意出臺。

人們總說最近房價要跌,這是因為最近樓市在經歷史上最密集的調控之後,過熱現象已經被調控住,曾經房價過熱的一二線城市,房價也在普遍降低,縱觀全局,一切有助於房價上漲的因素都會被拒於樓市之外。

尤其三四城市,在調控加持下,樓市何去何從?

其實從我們城市化進程來看,毫無疑問大城市的房產是相對有保證的,剩下的三四線城市中,處於世界級城市群輻射範圍內的城市,也會稍微強點。

但是,假如你明顯感覺自己這座城市目前房價偏低,甚至處於下降周期,但經濟增速實際可以,城區人口增長也不錯。

這個時候,你手上有錢,也不急用。這點錢在一二線城市根本玩不轉,那麼三四線未必錯。

2020進入尾聲。全國樓市冷熱不均的態勢更加明顯,樓市較熱的地區,如深圳,出現了「打新」亂象等,政府表示繼續加大調控力度;而樓市遇冷的地方,則出臺放鬆調控、企穩樓市的政策。

而且,這些政策都沒有出現今年上半年的「一日遊」,側面也說明部分庫存壓力大的城市,確實有激活住房消費的強烈傾向。

當前高層對地產的調控,目標上來說基本圍繞「房住不炒」這一核心,具體措施上「因城施策」則為主基調,且以市場預期管理作為中介目標。而「因城施策」體現了政府在「穩增長」和「控風險」中尋求平衡的精準調控的思路:對於庫存較低、銷售火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調控逐漸收緊;而對於庫存過剩較多、銷售較為冷清的地區,則調控較松或者不調控,實現對需求的合理引導和地區間的結構性平衡。

目前三四線的樓市真的很難。根據槓桿遊戲的了解,2成首付、分期已經出來了。但請注意,這都是局部,和部分1、2線城市萬人搶房一樣,並不能代表整體。

首先要注意一點,什麼叫穩樓市?各地救市本來就是「房住不炒」應有之意。

其次,貨幣政策、大的調控政策背景、人口及經濟、收入因素等,都對房價有影響。

不能只看地方政策的部分調整,就認為大格局變了。畢竟高層上周開會才再次強調了「房住不炒」。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三四線刺激樓市,一二線城市搶人,透露樓市重要信號
    筆者一直都在說三四線樓市存在一定風險,就是因為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明顯不足,特別是在目前棚改拆遷即將結束的這個時候,三四線城市的供需關係就更加失衡了。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三四線城市都出臺政策刺激樓市,例如前不久吉首就宣布12月31日前完成契稅繳納手續的,給予購房者50%的契稅繳納額補貼。 其實這種刺激樓市的政策目前在三四線城市已經十分普遍了,只不過其他城市可能不是直接給出補貼,因為除了吉首之外,湛江、平潭等城市也出臺政策對樓市進行刺激。
  • 三四線樓市現零成交,自救花樣百出,購房者:我們不做「接盤俠」
    2月21日,河南駐馬店宣布首付比例從30%下調至20%,此舉可謂打響了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放鬆的第一槍。之後不久,廣西欽州、江西撫州、河南鶴壁、江蘇南通、陝西寶雞、廣東佛山等多個三四線城市都相繼出臺樓市調控政策。
  • 終於,三四線城市救市潮要來了?
    主要救市的方式: 1、公積金救市,湛江放鬆按揭樓盤準入條件,公積金貸款的樓盤接入條件放寬,為市場注入資金活力;河北放開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 人口流失,產業多為傳統企業,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哈爾濱的房價很難有強有力的支撐。 再來說平潭,2015年全國樓市開始瘋狂上漲,這個時候平潭自貿區正式掛牌。 趕上了好時候,平潭房價從8000多均價,一下子漲到了1萬。
  • 15年後,50萬人口以上城市都通高鐵,三四線樓市的機遇?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便利的交通能極大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一個城市的交通便利那麼這個城市的經濟就會比較發達。這也是大城市經濟比小城市經濟好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城市的交通更加便利,而現在小城市的交通也將迎來發展機遇。
  • 樓市迎來「狂風驟雨」,8城接連「出手」,這7個城市也危險了?
    樓市迎來「狂風驟雨」,已有8座城市陸續「出手」,這7座城市也面臨危險了嗎? 時光飛逝,從2016年「 9月30日」房市調控開始算起,這一輪調控即將迎來4周年紀念日。根據過去的經驗,調控通常持續兩三年,但是這次不僅沒有結束,還釋放了繼續收緊的信號。
  • 兩年前說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即將謝幕,現在已經開始表演了嗎?
    小樓近日看到了一篇兩年前的樓市文章,講述的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說面臨的問題和行情上揚的原因,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一切都預料的很相似,至少苗頭已經顯現。這與我們某些地區的樓市情況非常相似,不禁感慨,風口飛豬的實實在在。 三四線城市樓市最早的起源,是棚改。
  • 馬光遠:三四線城市嚴重過剩,投資房產就是火中取慄
    當大家發現大城市買房如此困難之後,在買不起房的前提下自然就會把目標放在三四線城市上,但很可惜的是,在大城市房價上漲的時候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沒歇著。面對著三四線城市房價破萬的局面,投資者還能去三四線城市買房嗎?
  • 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放開落戶,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若干年前,一份城市戶口被看作是「鯉魚躍龍門」重要憑證。就是這樣一紙憑證,讓我們的農村朋友擠破腦袋,如今更是如此。比如有多少人夢想著擁有一紙北京戶口的憑證,但是難度之大堪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5年後,三四線樓市房子50萬一套?專家:縣城房價下跌趨勢形成
    作為四線城市的十堰,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了大幅下滑,下跌幅度達到四成。十堰樓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2020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現狀:成交大幅下滑,房價小幅回調,購房者買房熱情不高,等待觀望情緒較濃。對此,不少購房者表示,2020年起三四線城市房價或迎來一波「降價潮」,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子或50萬一套?事實果真如此嗎?
  • 楊現領:城市圈成為三四線樓市加速分化的核心邏輯
    三四線城市在加速分化 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繼續堅持住房不炒,促進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然而政策之下,各城市之間也在悄然分化。 其中,一二線城市開始加入搶人大戰,放寬落戶政策,吸引年輕人落戶;三四線城市則放鬆公積金政策,不斷刺激樓市。
  • 回顧2019年全國樓市,漲幅最大&跌幅最大城市出爐
    年初的調控政策放鬆帶來了樓市的小陽春,隨後的第二季度政策收緊、預期轉變,市場疲態愈發明顯。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價穩中有升,累計上漲1.95%,較2018年同期收窄10.5個百分點;第四季度以來樓市趨穩態勢明顯,房價累計漲幅僅為0.03%。
  • 現在花6000一平在三四線城市買套房有升值空間麼?
    所以很多朋友開始轉戰那些房價只有6000元一平的三四線城市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城市到底有沒有升值空間。配圖||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將面臨著什麼?三四線城市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不太建議大家入手投資買房的,因為他未來面臨的問題是非常嚴峻的。
  • 東部首座省會城市「零門檻落戶」!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相較於此前出臺「零門檻落戶」政策的石家莊、南昌、昆明等省會城市,福州的GDP總量要大不少。作為一個準萬億GDP城市,福州也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中第一個零門檻落戶的省會城市。一個城市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從樓市角度,都是需要人,需要人才的。這個道理就不用槓桿遊戲多說。只要一個城市打破僵局,率先出來「搶人」,多數城市就必須跟。不跟就虧。2019、2020年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都在敦促各地城市放鬆落戶,除了個別超大城市,基本都要求大放開。
  • 樓市定調「長沙模式」,意味著什麼?
    去過長沙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種感覺,這是一座「不夜城」!哪怕是寒冷的凌晨,這個城市依舊充滿了歡聲笑語,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是「幸福」的,而無數個體的小幸福成就了長沙「全國最幸福城市」的榮譽。長沙的房價有多低呢?我記得2013年剛去長沙那會,長沙房屋均價在6700元左右,同其他城市相比,也不算太低。如今7年時間過去了,長沙均價也不過萬元出頭,折算下來連通貨膨脹都沒跑贏。
  • 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傳出樓市緋聞
    來源:樓市參考文 | 白羊又有些城市在琢磨著放鬆調控了!不過,主角兒已由年初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三四五線城市,如駐馬店、寶雞、柳州等換成了強二線城市,如哈爾濱、鄭州、天津等。而鄭州和天津還是兩個國家級城市。
  • 地方樓市放鬆政策頻現「幾日遊」,部分城市去庫存周期超18個月壓力...
    高度依靠線下銷售的房地產行業因此業績不佳。在此環境下,各地政府決定救企救市,因城施策,在供給和需求兩端頻繁出臺各類政策利好樓市運行。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力度較大的一些「放鬆類」政策被收回,出現了「一日遊」或者「幾日遊」的現象。背後,則是市場庫存壓力增加,部分城市的去庫存周期超過18個月。
  • 房價居高不下,人口外流,部分三四線城市或將變為「空城」
    在這兩個原因的作用下,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最後就漲到了這樣一個不合理的水平,讓真正有需求的購房者承受巨大購房壓力。不過如果只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高的話,那還是能找得到購房者買房,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在炒房者的作用下,漲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這就導致了三四線城市基本沒什麼人買房,就算買了房子,大部分人也不會長期居住在三四線城市,好好的一座城市會不會變成了一座「空城」呢?
  • 短短幾天,樓市就發生三個「怪現象」……你嗅到了什麼
    這意味著,執行兩年多的樓市限售政策正式取消,不滿2年的房子也可以正常過戶。然鵝,僅僅一天,畫風就突變。12月11日,張家港市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10日確實有窗口進行了取消限售過戶的操作,但11日已經停止,目前已恢復限售前的過戶政策,一切以正式文件為準。這是什麼操作?不少網友直呼看不懂。
  • 這意味著什麼?樓市熱度已過房價趨於穩定
    房價在近幾十年裡一漲再漲,較最初全國均價不足2000元的商品房售價,如今一二線城市漲了十餘倍之多,就連不起眼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早已動輒破萬。 樓市的火熱,房價的飆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一套房產,已經成為組建一個新家庭的最低門檻。一對新婚夫婦,加上彼此的父母,四個錢包供養一套房子的現象十分普遍。
  • 十天4個熱點城市,對樓市出大招!釋放了什麼信號
    而在福州開啟零門檻前後,還有三個城市也放寬了落戶,分別是無錫、青島和廣州,目的之一,當然是為了搶人。本輪搶人大戰有三波高峰。第一波,是2017年。今年上半年,管理層印發的一份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這意味著未來人口多寡,不但決定了城市可獲得住宅建設用地面積,還與城市可以獲得的公共資源(如軌道交通、教育、醫療等)、政策紅利以及頭銜等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