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這骨關節炎能治嗎?用不用開刀啊?」
「能治能治,不用開刀,吃藥就行。」
「吃啥啊?氨糖?氨糖不是糖嗎?」
在現實中,有眾多骨關節炎患者即使長期確診,仍然缺乏對骨關節炎的正確認知。以這段對話為例,醫生為患者開具了用於治療的OTC氨糖藥物,但氨糖是什麼?為什麼要用氨糖治療骨關節炎?哪種氨糖比較好?如果沒有得到正確解答,患者很有可能一知半解地亂服藥,最後延誤病情,導致殘疾。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氨糖對關節的作用,並教會大家如何正確地選擇氨糖。
一般來說,我們的關節中有關節面、關節囊等部分,關節面的軟骨能減少運動時的關節摩擦,減緩運動震動和衝擊;關節囊的內層滑膜層可分泌滑液,增加關節靈活度。但增齡、肥胖、創傷等因素會導致軟骨磨損、破裂、潰瘍和脫落,滑液的分泌與潤滑也會受影響,最終引發一系列關節疾病。所以治療骨關節炎的關鍵,在於對軟骨進行保護和修復。
但氨糖為什麼能保護、修復關節軟骨?這要從關節軟骨的生理特性說起。關節軟骨中有蛋白聚糖、糖胺聚糖、糖蛋白、透明質酸、膠原纖維等物質,它們分別對軟骨起不同作用。例如蛋白聚糖可以使關節軟骨吸收衝擊力,糖胺聚糖可以潤滑和保護透明軟骨質,糖蛋白能抑制一些損害關節軟骨的酶,並減少損傷細胞的內毒素因子的釋放,而透明質酸和膠原纖維則是軟骨的基本基質,具有較大韌性,使軟骨保持彈性狀態。
缺乏這些物質,關節軟骨的炎症疾病就會越來越嚴重。而氨糖不僅是合成蛋白聚糖、糖胺聚糖和膠原纖維的必需品,還刺激軟骨細胞產生具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糖蛋白,且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直接抑制損傷細胞的超氧化物自由基的產生。此外,氨糖還是關節滑液的直接來源之一,如果關節滑液缺失,也會導致受損軟骨無法修復。
但是否所有氨糖都具有同樣效果?當然不。就製備工藝的不同,氨糖可分為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兩大類。通過多方比較,我們就能發現硫酸氨糖在各方面都勝過鹽酸氨糖。
一、從製備工藝看,硫酸氨糖勝於鹽酸氨糖
鹽酸氨糖的製備工藝簡單,僅通過甲殼素+濃鹽酸水解生成,常用於食品添加劑和保健品;而硫酸氨糖的製作方法複雜,是通過鹽酸氨糖+濃硫酸酸化生成,常用於正規藥物。在硫酸氨糖的基礎上與氯化鈉絡合,還能得到單一純淨物結晶的潔淨型硫酸氨糖,化學結構更穩定,在血漿、關節滑液中藥物濃度更高。
二、藥理對比,硫酸氨糖具有明顯優勢
硫酸根能吸引帶有正電荷的Na+,吸引水分子進入軟骨,保持軟骨彈性;硫酸根還能和鈣結合,生成骨鹽結晶,對軟骨細胞外基質(ECM)的結構與功能起重要作用。而結晶型硫酸氨糖不僅具備硫酸氨糖的基本功能,還能顯著促進蛋白聚糖、透明質酸等合成,抑制分解代謝酶、炎症細胞因子和軟骨退化相關基因,從而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病進程。
三、多方臨床文獻表明,結晶型硫酸氨糖具有療效優勢和藥物經濟學優勢
來自柳葉刀、美國醫學會雜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僅有結晶型硫酸氨糖能顯著減少疼痛,改善軀體及關節功能,延緩關節間隙狹窄;而鹽酸氨糖的臨床療效不明確,且長期服用會對腸胃產生較大刺激;此外在緩解骨關節炎的慢作用藥物中,只有結晶型硫酸氨糖可以減少鎮痛藥的使用量,增量成本效益比率(ICER)結果也表明結晶型硫酸氨糖具有成本效益。
因此,綜合各方面考量,選用硫酸氨糖來進行骨關節炎治療,是對患者性價比最高的選擇。而硫酸氨糖中,國內較具代表性的藥品則是海正「伊索佳」。它作為結晶型硫酸氨糖,口碑和療效都較為突出,不僅是國內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且唯一開展人體BE試驗的氨糖藥品,還是國家醫保乙類產品,既確保了療效,還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小編注意到不僅中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開始迷信保健品,認為保健品也能起到補充氨糖的作用。但保健品詐騙和質量問題的新聞層出不窮,其安全性和療效都無法與正規藥品相比。為了關節著想,小編希望大家養成正確健康認知,有病及時就醫,遠離保健品,不要白白花了冤枉錢,卻最後落得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