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問】天天問

2020-12-23 騰訊網

輔導學生,不會解題是萬萬不能的,畢竟學生提問你答不出來時的四目相對面面相覷也很尷尬呢。

但是,會做題能說明什麼呢?無論你做題怎麼怎麼快,能快的過電腦麼?網絡和智慧型手機的興起,讓尋找答案變的異常簡單。怎樣的數學難題,用各種解題軟體拍一拍,答案秒出來。

所以,解題的能力並不是那麼重要。而且,解決掉問題並不是數學學習的完整流程。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在認真聽講?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真正領會知識點?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對課堂感興趣?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真正思考過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就看孩子會不會提問。

一個好的問題,好的猜想可以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比較現實的意義就是,當我們學會用命題人的角度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也就變的異常簡單了。

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解決問題,更要學會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本公眾號以前上傳過高中階段的全部課件,全部教材,全部的教師用書。

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更新了近十年的高考真題也接近尾聲。

在筆者看來,與市場上奇形怪狀騷首弄姿的教輔資料比起來,這些才是高中階段每個面對高考的學子首要解決的內容。

教材是命題之源,高考是指路明燈。

看教材,才會知道考什麼。

看真題,才會知道怎麼考。

接下來,本號會更新一個新的欄目,

【數學.天問】天天問

【數學.天問】一詞,源自戰國屈原的《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天天問就比較直觀了:就是從高中數學裡提出問題,並解決掉。

畢竟:

論培養做題能力的話,其實挺無聊,刷題就是了。

論培養提問的能力,我們都還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數學問 4563數學問 學習數學方法
    學數學,上數學問。對於不高中生來講,數學是個大難題,有些同學「談數學色變」,還有的同學打算放棄數學,主攻其他科目。對此,數學問的老師說,逃避放棄不是辦法,只有各科全面發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其實,只要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一樣可以學好數學,並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分數。1.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在學習數學上同樣。要學好數學,首先應該對自己有信心,絕對不能抱有放棄的想法。在失敗的時候,不要有「我肯定沒希望了」、「我是學不好了」這樣的暗示,相反的,要對自己始終充滿自信,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 讀書 | 屈原《天問》
    《天問》提出了涉及到宇宙生成、自然變化、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社會現實等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等各種問題。關於《天問》的創作,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曰:「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嗟號旻旻,仰天嘆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偉譎詭,及古聖賢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乃成《天問》。
  • 「劍來」文聖以《天倫》擊敗屈老夫子的《天問》
    《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屈原《天問》的篇幅僅次於《離騷》,全詩95節,172問,374句,1565字。《天問》提出了涉及到宇宙生成、自然變化、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社會現實等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等各種問題。
  • 北京理工大學眾多校友參與「天問一號」工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五、四、三、二、一,點火!」隨著01號指揮員、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1999屆校友王光義的口令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仰望星空有「天問」,到屈原故裡覓詩人足跡···
    仰望星空有「天問」,到屈原故裡覓詩人足跡······ 2020-05-01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昔日問天今遣使,阿誰迎駐火星車——賀「天問一號」 發射成功
    圓夢中華啟天問,火星迎客候漫聊。曹憲閣(遼寧)扶搖載夢向深空,地火聯姻不世功。天問詩題今破解,靈均頷首再抒情。問叩滄溟千萬遍,新星客至可宜炊?朱光國(湖北)長徵烈焰耀蒼穹,天問一號飛太空。探秘火星驚宇宙,中華雄起建奇功。
  • 什麼是數學?一年級的同學問
    「什麼是數學呀,我們學校老師說明天要帶數學書和學習與評價?」孩子一臉疑惑的問我。對於這個題,我如何來回答,能讓孩子理解。我思考了一下。像1、2、3……這些數字就是屬於數學的一種。還有幾何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在有就是規律:比如,12,12,12,12這樣排列就是其中之一。最後還有估值:多少、大小。」我耐心的給她舉例說明。孩子似懂非懂地點著頭。「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數學就是使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一個米粒很小,就只有2毫米。就具體的說出了它的大小。」孩子會意地笑了。我就知道她理解了。
  • 天問|從屈子問天到「胖五探火」,我們的徵途一直都是浩瀚宇宙!
    ——屈原《天問》01 天問「探火」央視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信息發布
    於《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中國天問1號火星任務的成員們,刊發了一篇關於對紅色星球(火星)輸送軌道雙星和火星車/空氣模塊的報導。這項研究檢測了「天問1號」上的新數據,描述了它的計劃著陸區、計劃目標和飛船上的工具名稱。這也凸顯了這項任務的原始本質:中國的「天文1號」不僅是首個火星任務,也是第一個懸掛行星軌道器和火星車的國家。
  • 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像與發問。兩千多年後,中國人將帶著「天問」的精神飛向火星,甚至更遠的行星,擁抱星辰大海。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哪些專業畢業後可進入航空領域?
    為什麼叫天問一號,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解釋說,《天問》是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聽了這段釋義發現「天問一號」不僅有現代科技的擔當,還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含義。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湖北航天人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何玲 實習生 陳迪7月23日,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
  • 別問了,數學老師最想逃的網課是數學,但我會一直堅守直播崗位
    #初中數學學習#面對「疫情下你最想逃課的網課是數學,英語,還是體育呢?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想逃的課是數學。我的逃課理由如下,請你看完第5點:1.直播教學設備和技術已經把我折騰得不行了。直播教學把我逼上了學習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絕路,雖然學習後收穫很多,但感覺要完成流暢的直播,還是被網絡速度啊,網絡掉線啊,直播軟體卡頓啊、設備半天沒反應了啊之類的事情折磨得不行了。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多遠了?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2021-01-06 15:36
  • 「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一柄絕世好劍,歐冶子的心血「天問」,是如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①如果看到標題,你還不知道「天問」為何物,說明你並不是一個喜歡傳統文學的人,因為無論是傳統文學中的一部啟蒙圖書,還是一部國粹的動畫片中都曾出現過這樣一把名劍。在著名的國學啟蒙讀物《千字文》中,有一句「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是不是看上去和天問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這句話的注釋中,反而點明了「天問」的來歷。
  • 數學沒考好,女學生教室裡叫住數學老師,一句話被問得啞口無言
    數學沒考好,女學生教室裡叫住數學老師,一句話被問得啞口無言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