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茶葉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成分,具備提神醒腦、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喜愛。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列為中國十大名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業快速發展,在生產、加工、貿易、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國際茶葉委員會2018年統計數據,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
根據GB/T30766-2014《茶葉分類》,茶葉可以分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六大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的國家。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茶區遼闊,主要茶葉產區分布在北緯18°~37°、東經95°~122°範圍內,覆蓋上千個縣、市。從區域劃分來看,我國共有華南、西南、江南、江北等四個國家一級茶葉產區。由於在土壤、海拔、水熱、植被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四大茶區所產出的茶樹、茶葉品質、類型也不同。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國茶業流通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茶業百強縣名單顯示,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橫縣、河南省信陽市瀕河區、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等100個縣為2019中國茶業百強縣。
茶葉市場容量大,部分茶葉產區產業基礎優良,依靠自身努力成為茶業百強縣,受政策利好,茶業百強縣需要抓住機遇,夯實產業基礎,完善提升茶園基礎設施,提高茶園管護水平,逐步淘汰立地條件差、效益低、生態風險大的茶園,改造一批具備較好發展前景的低產低效茶園,引導新種植茶園使用茶樹良種。推進茶葉加工清潔化、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標準化。開發茶葉新產品,提高茶葉資源綜合利用效益。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生態茶是茶葉消費市場的一大趨勢,江西贛州上猶縣、浙江麗水松陽縣、湖南益陽安化縣、四川眉山洪雅縣、雲南臨滄滄源佤族自治縣、安徽安慶嶽西縣、河南信陽市溮河區、湖北恩施宣思縣、福建寧德福鼎市以及湖南常德石門縣10縣成為2019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受政策利好,生態茶縣需要強化品牌建設,發揮企業主體地位,積極創建、培育茶葉品牌。鼓勵小微茶企與茶農或合作社結成聯盟,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加大公共營銷力度,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做好產銷信息的採集、共享與發布。強化信息服務和宣傳引導,提高茶葉品牌市場影響力。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茶葉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