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們的「魔鬼訓練」 成為一名外交部翻譯員

2021-02-23 天譯時代翻譯

北京天譯時代同聲傳譯翻譯服務公司整理了「如何把握領導的語言特色成為一名外交部翻譯員?」,希望對今後想從事翻譯工作的譯員有所幫助,想獲悉更多關於外交部翻譯消息可以持續關注天譯時代翻譯。
翻譯們的「魔鬼訓練」
  不要以為,被錄用了就萬事大吉;恰恰相反的是,更殘酷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張璐介紹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狀態時說,「有點像上學時的感覺」。「每天要很早起床,要聽BBC(英國廣播公司)、VOA(美國之音)等充實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課,總結、回顧當天翻譯的東西。有時候剛下飛機,時差還沒倒過來,就被叫去,一練習翻譯就是好幾個小時,回來後全身酸痛,疲憊不堪,感覺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頓。」
  翻譯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為了提高速度,部分內容會用一些符號來代替。張璐說,「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可以用『四』字來代替,『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個圈來代替。」除此之外,領導人發言時,不可能讓他停下來,即使是連續10分鐘的講話,也得儘可能全部翻譯出來。因此,記筆記是翻譯的一個工作重點,這就需要不斷地練習臂力。
  外交部翻譯室像是「課堂」,張璐和同事們接受的是「魔鬼訓練」。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任小萍曾對外介紹,翻譯室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英語翻譯過程必須一絲不苟,從內容到體例,從稱呼到專用詞,該查的必須一項一項查,決不能馬虎或想當然。不僅要查,而且要知道出處。」「翻譯人員還必須具有超強的心理素質,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必須集中全部精力,不能允許有半點虛榮心作怪,否則,遇到難點和問題,就會方寸大亂,就會『砸飯碗』。」
  翻譯室的很多工作人員都說,要不是內心真正喜歡,肯定無法堅持下來。他們通過這種練習,最後都能「不由自主,習慣成自然,看到中文時,嘴裡就能馬上條件反射出英文來。」
如何把握領導的語言特色
  經過瘋狂練習,最後一道關,就是「戰前準備」。「每年總理的記者會,外交部都要提前一個月通知翻譯。從那時起,接到任務的翻譯就進入『衝刺階段』。不過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有一個團隊在一起準備。」翻譯室的工作人員說,以總理的記者會為例,「大量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對兩會熱點問題的調研,整理總理一年來的講話內容。『大戰』前,還要模擬召開記者會,不上場的同事充當陪練,設計出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此外,還要進行『彩排走場』。」
  在張璐看來,給領導人當翻譯,首先要有較高的政治敏感。「翻譯時要保持對原文的忠實,做到如實翻譯。」她舉例說:「在一次記者會上,溫總理澄清所謂中國在哥本哈根大會上『傲慢』的傳言時提到,『……我從一位歐洲領導人那裡知道,那天晚上有一個少數國家參加的會議……』因為我跟著總理去過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領導人』是誰,也知道這個人的性別。但當時總理並未提及這位領導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譯時也不能直接說出這個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別。英文裡有男『他』和女『她』的區別,所以在翻譯時,我只能選擇被動句式來表達。」
  當一個好翻譯就要了解領導人說話的意圖,要結合當時的語境去「巧譯」。張璐發現溫總理最喜歡引用劉禹錫、王安石和屈原的詩詞。她一般會提前準備一個小本子,整理出總理以前在講話中說過的所有古詩句和成語,免得臨場慌亂。「而給總理當翻譯時,還要結合他說話的語境,知道總理在這個時刻引用古詩詞是想要傳達怎樣一種精神。這也很重要。」
  這一點,曾在朱鎔基就任總理的首次記者招待會上,以精湛的翻譯才華贏得眾人青睞的朱彤,也曾強調過。「每位領導人的興趣都不一樣。比如江澤民主席,他興趣非常廣,在談話中,經常詩詞、古文信口拈來,你就要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給朱鎔基總理翻譯時,會常常碰上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懂這方面的知識,翻譯起來就總覺得是隔靴搔癢。而我們學外語的,在學校都是接觸人文的東西較多,這就需要補課,讀很多經濟、金融、貨幣銀行學方面的書,不斷地學習。」
不亂心性的清修——紅了也只能低調
  為什麼張璐會在短時間內紅遍大江南北?這是網絡的力量。但女性+政治=網絡紅人,也的確是近年來頗為流行也頗為有趣的一個現象。自從張璐成了兩會上的名人,家裡的電話就成了媒體頻繁騷擾的對象。以致她的父母都希望大家能停止這種追捧:「她只是個平凡的姑娘,請不要拿她炒作。」因為高級翻譯實在是個聲名在外,卻需要清修苦練的活。有專家甚至認為,從張璐今後的發展來看,目前不宜有過高評價,「這不利於她再接再厲繼續苦練內功」。
  北京天譯時代英語翻譯公司負責人表示,「行百裡者半九十」,不管眼下的追捧多麼熱鬧,苦練內功依然是高級翻譯們以後繼續要做的事。


①複製「tianyishidaifanyi」,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

更多資訊,更多信息,敬請關注公司官網和我司口譯家論壇

http://www.tysd.com.cn/

http://bbs.kouyijia.com/forum.php

http://www.kouyijia.com/



相關焦點

  • 今天就給你翻譯翻譯,什麼叫「魔鬼周」!
    >接下來,小編就有請武警某總隊第四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路上的特戰隊員隆重登場吧Dash突進山林地搜索、武裝奔襲負重60斤,日行數十裡…「魔鬼周」可以被分解成無數個極限訓練課目,這些實戰訓練既考驗隊員們的綜合體技能更磨鍊他們的心理、意志等而在極限淬鍊之後,將是
  • 被國人稱為「冷豔」女神張京: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外交翻譯
    張京,外交部翻譯,曾以神似趙薇而聞名。2013年3月11日,她因為冷眼神態神似趙薇而在記者的鏡頭下,走進了翻譯以外的世界。她就是中國外交部"四大女神"之一張京。在工作中,如果不能思考得很清楚,思維成為工作的短板、瓶頸,會很難有所晉升。翻譯的工作也是替對方梳理思路的過程。說到張京的翻譯習慣,並不是字字對應,但是意思完全吻合。好的翻譯,在短短幾秒鐘,對信息進行肢解、拆分、拼湊。
  • 揭秘外交部翻譯:總理記者會提前一個月準備
    超強的政治敏感  3月16日,記者會結束後的第三天,張璐回到了母校外交學院,應邀給學弟學妹們講述「總理記者招待會翻譯的體會」。原本只能容納200人的報告廳被擠得水洩不通,走廊裡、過道上站滿了人。  「以前都是聽別人做報告,沒想到今天卻是我給大家做報告。」張璐謙虛地說。
  • 高級翻譯張璐:要想比別人優秀,堅持每天多付出一點!
    01 張璐,是我國著名的美女高級翻譯家,在翻譯領域,甚至是更廣的範圍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璐出生於1977年,是山東濟南人。1990年,就讀於甸柳二中(燕山中學)。初中階段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山東省實驗中學,尤其擅長英語。
  • 俄外交部翻譯:普京總統愛用雙關語,難倒我們翻譯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語言是溝通的橋梁,在對外交往中,翻譯的作用十分重要。近日,俄羅斯外交部翻譯們在接受採訪時坦承,普京總統愛用的雙關語和偶爾的語出驚人,也會讓他們感到困難。俄羅斯《觀點報》16日報導稱,俄羅斯外交部的翻譯們在「俄羅斯1」電視頻道當日播出的「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節目中,講述了給總統普京當翻譯時遇到的困難。據報導,因為普京會使用一些無法準確翻譯的雙關語,有的讓翻譯們百思不得其解。俄外交部翻譯阿列克謝·薩迪科夫舉了一個曾令他感到困惑的例子。
  • 外交部最「冷」的女神翻譯,美貌與智慧並存,工作時從來不笑
    我國的外交部有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能夠進入外交部工作的人,不僅是學霸,學歷高,而且外在條件也是很好的,在外交部工作個人的形象還是很重要的。在我國外交部有著著名的四大女神翻譯,她們是美貌與智慧並存。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翻譯,不僅外表靚麗氣質絕佳,她的學習經歷也值得大家借鑑。
  • 80後「女神級」翻譯,因顏值走紅,卻是通過才華讓大家記住了她
    如今中國的國力強盛,外交部這一神秘的部門通過網絡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外交部的翻譯官們也成為了新時代的"男神""女神"。就要這麼一位美女翻譯官,憑藉著清新脫俗的氣質和嫻熟的業務能力進入大眾的視野,被稱為"小清新"翻譯官,她就是姚夢瑤。
  • 「翻譯員」是如何練成的
    開幕會上,電視屏幕左下角的手語翻譯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3個半小時的時間裡,來自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曄雙手不停地變換了25000餘個動作,一字不差地將大會內容傳遞給聽障人士,創下國內媒體直播手語翻譯時間最長紀錄。其實,不僅是十九大,在一些重要會議上,「翻譯員」也會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對象。
  • 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兼職翻譯?
    我強烈推薦自由翻譯的職業,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兼職翻譯。因此,如果您希望成為一名兼職翻譯,或者如果您已經是一名兼職翻譯,並且希望提高自己的技能,請繼續閱讀。我假設你已經是雙語人士。1.用您母語的優秀寫作技巧要想成為一名兼職翻譯,你必須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具有出色的語法和對母語不同寫作風格的知識。如果您只是雙語,那麼您應該只翻譯成您的母語。
  • 揭秘兩會翻譯幕後:16字標準挑人 錄取率不足4%
    一財小編相信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每一位在兩會獲得關注的翻譯都是經過一番歷練的,今天,一財小編不扒翻譯們的身世,小編想給大家講講那些跟兩會翻譯們有關的秘密。(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張蕾)想當兩會翻譯?16字標準你符合幾個字?
  • 習近平身邊的女翻譯,原來是湖北人!
    1999年,她通過外交部的考試,成為一名翻譯,現為外交部翻譯司參贊兼處長。 作為翻譯司的業務骨幹,她曾經為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等多位領導人擔任翻譯。但是,要想成為他們這樣級別的翻譯,並不容易。能被翻譯室選中的人才,可以說是百裡挑一。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國務院港澳辦原主任王光亞等都曾經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據介紹,外交部每年從錄取的200多名新人中,選拔出英語基礎最好的7、8位,最後留下3、4個人進入翻譯司,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 盤點兩會上的「美女翻譯」
    如何選拔 必須經得起三道考驗  她們是如何成為領導人的翻譯的?外交部翻譯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想進入外交部當一名優秀的高級翻譯,必須經得起三道考驗:嚴格篩選、瘋狂練習、周密準備。  挑選翻譯人員要經過嚴格的初試和複試:初試一般通過公務員考試排名,或是去專業院校進行筆試。所謂的「觀察培訓」,實質上就是「淘汰式培訓」。
  • 華姐「呵呵」的英文翻譯火了,外交部的神翻譯還有很多……
    8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方微信發布了7月3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雙語全文,其中關於「呵呵」是這樣翻譯的:   華春瑩:   關於第三個問題,我看到了有關報導,我只想「呵呵」兩聲。   外交部的「神句翻譯」   外交部發言人的回答總是不卑不亢、鏗鏘有力,還時常帶著機智和幽默。   對於這些精彩話語,外交部的英文翻譯也很傳神。
  • 國家領導人十年御用翻譯,魔王般翻譯實力,提到她總是想到這兩點
    其實,在研途看來,英語水平最高的要數國家領導人們的英語翻譯們,她們出入大型嚴肅的會議,不僅僅要有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同時由於政治敏感性的一些原因,還要時刻把握著那些東西不該翻譯,哪些東西應該翻譯,這種功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在國家領導人的翻譯中,研途最敬佩的一位就是張璐!張璐可謂是我們這樣愛好學習英語的超級榜樣!
  • 呵呵、甩鍋、蚍蜉撼樹……這一年,外交部翻譯太難了
    2019年最後一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中俄關係的提問時,連用了上述兩個成語。這一年,發言人在回答問題時,或引經據典,或強硬回懟。從艱澀少見的成語、俗語、詩詞,到一些網絡新詞、熱詞,我們可以管窺一段時期內的大國外交關係、世界局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十分心疼發言人辦公室的翻譯們。
  • 揭秘國家領導人翻譯:女性佔七成 外形要端莊
    在兩會期間,由於給李克強總理記者會擔任翻譯,孫寧「火」了一把,其實,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孫寧就已是隨行翻譯了。「她一直在給領導人做翻譯,只不過沒有那麼顯山露水。」外交部翻譯室前主任過家鼎日前表示,「外交部的翻譯是最好的」。  在一些重大場合,總是少不了翻譯的身影,張璐、朱彤等外交部翻譯早就為大眾所熟悉,但是很多人不了解,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
  • 「西語就業」如何成為一名年入15萬+的西語翻譯?
    西班牙留學學西語、成為西語翻譯,就業的「錢景」怎麼樣?難度大不大?那麼,如何成為一名西語駐外翻譯,有怎樣的要求呢?類似的工作經驗、商務溝通能力、英語能力都是加分項最「標準」的西語翻譯:企業本土譯員想成為一名西語翻譯,又不想出國駐外,最常見、就業機會最多的,就是成為各大企業的一名常駐本地的譯員。
  • 國際翻譯界學者暢談翻譯人才培養
    中國網12月13日訊 (記者 梁辰 馬浩哲 陶麗嬌)12月12日至13日,北京,來自中外翻譯界的350餘位專家學者集聚一堂,參加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主辦的首屆翻譯人才發展國際論壇。會上,眾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就跨文化翻譯、翻譯人才培養與終身教育等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 走近總理身邊的女翻譯:經歷了「淘汰式培訓」 (4)
    「中國翻譯的國家隊」  外交部翻譯室像是「課堂」,張璐和同事們接受的是「魔鬼訓練」。翻譯是有一定技巧的,為了提高速度,部分內容會用一些符號來代替。「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可以用『四』字來代替,『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個圈來代替。」
  • 俄外交部翻譯:普京總統愛用雙關語,難倒我們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在對外交往中,翻譯的作用十分重要。近日,俄羅斯外交部翻譯們在接受採訪時坦承,普京總統愛用的雙關語和偶爾的語出驚人,也會讓他們感到困難。俄羅斯《觀點報》16日報導稱,俄羅斯外交部的翻譯們在「俄羅斯1」電視頻道當日播出的「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節目中,講述了給總統普京當翻譯時遇到的困難。據報導,因為普京會使用一些無法準確翻譯的雙關語,有的讓翻譯們百思不得其解。俄外交部翻譯阿列克謝·薩迪科夫舉了一個曾令他感到困惑的例子。他回憶道,普京在一次發言時曾說:「我們不能搖搖晃晃地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