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杜牧這首詩很美,也很令人惆悵

2020-12-22 解憂詩詞

很多古詩詞美到極致,也令人惆悵到極點。

例如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秋夜裡,點點滴滴的雨敲打著枯敗的荷葉,枯荷本是衰敗之景,有了秋雨的點綴,便添了一層韻味,然而聯想一下當時詩人宿夜未眠,聽了一夜的秋雨,該是何等悽涼。

南宋詞人蔣捷有詞雲「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豔豔的櫻桃,綠油油的芭蕉,本是何等燦爛之景,然而當它染上了歲月的色彩,便化作無奈的嘆息。

還有「砌下梨花一堆雪」,潔白的雪花像梨花一樣美,然而緊接著一句「明年誰此憑闌幹」,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惆悵。

這兩句出自杜牧的《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

說到晚唐詩人杜牧,很多人都會想起他那些和青樓有關的詩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將「逛青樓」寫得如此美好的文人,大概也就杜牧和柳永了。

然而,作為飽讀詩書的文人,若不是懷才不遇,他們也不至於如此沉淪於「倚紅偎翠」的生活。

柳永是因為宋仁宗的一句「且去填詞」而斷送了前途,而杜牧雖然在20多歲的時候便高中進士,但仕途一直不順,

性情耿直的他,曾屢次向皇帝進言,也因此得罪了當權者。

在他40歲時,因為被宰相李德裕猜忌,被排擠出了京城,輾轉各地為官,可以想像當時的他,心中該有多麼憤懣。

這首《初冬夜飲》便是寫於他被貶謫期間。

寒冷的的冬夜裡,圍爐煮酒,本是很溫暖愜意的樂事,然而若是獨自一人,自斟自飲,那麼該是多麼孤獨寂寥。

「淮陽多病偶求歡」,開頭一句引用了汲黯的典故。

汲黯是西漢名臣,是出了名的不畏權貴,正直敢言,後來漢武帝將他調往淮南任職,他便稱病不不受印綬。

詩人以汲黯自喻,表達自己因敢於直諫而受排擠的愁苦之情。

這一句值得玩味的是「求歡」一詞,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男女歡愛,而是單純指尋求快樂。

前面我們講過詩人曾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而寄情於青樓歌姬,但是這首詩裡,根據標題來看,詩人「求歡」的對象是酒,就是所謂的「借酒消愁」。

他心中的愁苦是否因此便消除了呢?我們接著往下讀。

「客袖侵霜與燭盤」,這一句算是環境描寫,寥寥七字,便勾勒了一幅孤燈下,自斟自飲的畫面。

「客」字是他遊宦生涯的寫照,充分表現了他多年來漂泊天涯的心酸無奈。

「霜」字點出了此時的節令——秋末冬初,渲染了悽冷的環境氛圍,詩人的心境也由此可知。

而「燭盤」二字,照應了標題的「夜」。

這七字看似平常,卻字字不虛,足見詩人之高明。

開頭兩句既不寫景也不抒情,只是很平常的敘述,卻讓人感受到了詩人無盡的落寞與孤獨。

再來看後兩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

古人總愛將梨花和雪這兩個意象放在一起,最典型的就是岑參的「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飛雪的潔白與壯麗寫到了極致,歷來為後人所推重。

而杜牧這裡雖不像參詩中那般奇麗,卻有別有風韻。

暮色蒼茫,庭中積雪遠遠望去就像一簇簇潔白的梨花,原本是很美的一幕,然而最後一句「明年誰此憑闌幹」,將詩人的愁情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了。

以疑問語氣出之,具有強烈的感情力量,詩人仿佛是在捫心自問,又好像在面對面地向讀者傾吐他內心的抑鬱和痛苦。

全詩到此結束,但是詩人憑闌悵望的畫面卻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腦海中。

這首小詩道盡了人生悽苦,寫得很美,也很令人惆悵。

後來蘇軾化用這首詩的後兩句,寫了一首《東欄梨花》,「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同樣是感嘆人生的無常,但是蘇軾的詩中又多了一分通透、瀟灑,這大概與其豁達本色有關吧。

不知你更喜歡杜牧這首《初冬夜飲》,還是蘇軾的《東欄梨花》?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千古絕句】杜牧筆下那些令人驚豔不已且念念不忘的詩句
    杜牧,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杜牧《西江懷古》 2、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杜牧《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3、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4、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 「詩詞鑑賞」冬意漸深,寒意漸重,在初冬的夜晚飲一杯暖酒!
    冬意漸深,寒意漸重,寒冷的夜晚不如約上三五好友,燙一壺好酒,暖心也暖身,再加上些佐酒的吃食,再舒適不過了!林語堂曾說:「冬夜飲酒,轉復寒甚,推窗試看,雪大如手,已積三四寸矣。」白居易也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七首梨花詩詞:梨花滿地,寂寞空庭
    梨花如雪,人生清明東欄梨花宋:蘇軾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梨花簌簌,物是人非,春光易逝,人生短促。雨打梨花,月下思君一剪梅 · 雨打梨花深閉門明:唐寅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 「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十二首經典梨花詩詞欣賞
    梨花因其潔白素雅,故而象徵純潔無暇,純情真愛等;梨又與離諧音,因此也有了永不分離的含義。不過白色又會給人悲傷的感覺,因此有著悲傷的象徵。此外,它還象徵著寂寞惆悵,常被作為是情感的寄託,多用來表達離別之時的哀愁感。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梨花詩詞與君共賞,一起來體味作者在詩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 梨花一枝春帶雨!9首絕美梨花古詩詞,千古名句感受青春的愉悅!
    【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唐】劉方平紗《春怨》: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唐】韓愈《聞梨花發贈劉師命》: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 杜牧的這首詩無一悲字,卻處處有悲意,短短4句令人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過勤政樓》,便是杜牧水平很高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杜牧通過勤政樓見到其荒涼的景象後,所創作的一首詠史抒懷詩。其特色是議論警拔、韻味雋永。即杜牧在這首詩中,以出奇的立意、高絕的史識,對唐玄宗的誤國進行了譴責、諷刺。除此之外,杜牧這首詩令人叫絕的地方還在於,它全文無一「悲」字,卻句句有悲意。
  • 讚美梨花的詩詞推薦: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46.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白居易《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江岸梨花》47.不忍捲簾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時》48.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 古詩詞裡的梨花
    詩人用質樸清新的詩句,將春天「梨花綻放一樹白、楊柳著色綠漸深——白綠兩分明」的情景,一覽無遺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繼而又觸景生情,直抒胸臆地表達了自己的傷春愁緒,並且跟自己的人生境遇、前途命運結合到一起,讓人很自然地從賞花遞進至感悟人生……小詩如詩如畫,動靜結合,夾敘夾議,仿佛是輕輕盈盈、自自然然地信手拈來,由實入虛,由景入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藝術感染力;不愧是大家之手筆!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他的詩歌選題豐富,結構縝密,情感細膩,既有《題西林壁》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也有《惠崇春江晚景》這樣優美景色的詩,還有《春宵》這樣廣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詩。今天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美得不像話,稱得上是經典。這首詩就是蘇軾的《東欄梨花》。全詩如下:這首詩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前兩句寫東欄梨花的景色:梨花是淡淡的白色,柳樹是深深的青色。白色和青色在顏色上的對比體現了春天的美好,體現出春意正濃的場景。洋洋灑灑的柳絮帶著雪白的梨花瓣飄遍了滿城。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出自蘇軾這首詩,讀完令人忍俊不禁
    蘇軾有一好友名叫張先,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迎娶了一位十八歲貌美如花的小妾,因此蘇軾就寫下了這首詞來調侃張先。有「老牛吃嫩草」的意思。也是對當時張先寫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來做一個回應。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句是對上一句進行總結,調侃氛圍修補增強,「梨花」是白色,在此詩中象徵著白髮蒼蒼的「張先」,而「海棠」本身就是嬌嫩的淡粉色的花朵。
  • 蘇東坡贈送友人的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梨花,實際上卻說的是人生
    只載一船離恨,向西洲」;調侃張先納小妾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而今天要說的這首詩是蘇軾在北宋熙寧十年寫的,這時的蘇軾已經41歲,此時的他的人生已然經歷了很多變故,至親的離世,陷入新舊黨爭之中帶著憂愁離開朝廷去地方為官
  • 「一樹梨花壓海棠」被人熟知,又有誰知道此詩是蘇軾抄襲元稹的?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當時蘇軾贈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張先的名句,因為這句詩歌的構思非常的巧妙,在當時可謂時大家無所不知的風流佳話。讀到這句話的時候,讀者都不禁會評價蘇軾好文採,但是人們卻常常忽視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張先瀟灑在先,而蘇軾調侃在後。
  • 解讀杜牧最美的《贈別》詩
    (其二)唐朝杜牧《贈別》詩文漫讀:嫋嫋婷婷的樣子,是十三歲的女孩子呀。像豆蔻梢頭,二月花清清爽爽的樣子。所有揚州城裡繁華爛漫,那些珠簾下的女孩,都趕不上你清純。我自己有很多感慨,卻裝作無所謂。只是在離別的酒宴上,忽然覺得開心不起來。只有蠟燭能夠懂我離別的惆悵,流了一晚上的淚水。初衣解詩:這題為《贈別》的,其實是兩首絕句。
  • 17首關於冬天的著名詩詞,一起感受名家筆下的冬日意境!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 詩畫尋芳│梨花開,春帶雨
    王融以「流雪」形容梨花之白,劉繪以「亂蝶」比擬梨花輕盈的舞姿,寫出閨閣女子月夜賞花的歡愉。「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梨花花期在唐宋時與清明、寒食、上巳相連,在詩詞中,梨花便和這些節日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洛陽三月梨花飛」,在唐代,每逢洛陽梨花盛開,文人雅士便聚在梨樹下高談暢飲,美其名曰為梨花「洗妝」。
  • 這首描寫曠世絕戀的詩,句句都成了傳世經典
    比如有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諷刺;還有李白《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馬屁詩」;更有後來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到天明」的悲鳴。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誠然,李商隱的這些《無題》組詩確實是經典中的經典,虛無縹緲,唯美多情,令人沉醉。他把愛情到來時的那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其實,愛情作為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很多詩人都曾涉足過這類題材。在唐代,除了李商隱,其他一些詩人也創作過一些描寫愛情的經典作品。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 7句寫梨花的古詩詞名句,句句美得不可方物,驚豔了時光
    大好的春天也在這整日蹉跎中漸漸走到盡頭,最後一句以梨花落滿地而宮門依然緊閉而收尾,給整首詩覆上一層冷清孤寂的氛圍。主人公在一天之末、一個季節之落幕時嘆春光易逝,也傷于美人遲暮。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宋代晏殊這首《無題》詩是寫與戀人別後的刻骨相思,第二聯為寄情於景的名句,寫得非常美。
  • 杜牧一生詩詞數不勝數,唯有這首詩,傳承千百載人盡皆知
    前幾天是清明節,估摸著大家一聽到清明的時候,腦海裡立馬就浮現出杜牧的那首《清明》,杜牧一生所做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傳承至今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但唯獨一首清明,世人皆為之稱頌,可謂千古佳作。清明和杜牧仿佛就是連在一起的,說起清明便會想到杜牧,說起杜牧也會想到清明,這兩者似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寫冬至的唐詩:杜甫的七律感傷,杜牧深情,白居易的七絕最好!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悽涼。這首《至後》是764年杜甫在成都(劍南)時所作,當時他在朋友嚴武那裡做幕僚。至後,就是冬至過後。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幹。韋應物在地方上任職,一向簡政愛民,勤於政務,並時時反躬自省,在這首詩中,詩人就抒發了自己在外做官從政的感想和憂慮,之後才表達自己的思念情感,以及寒冬天氣懷念家鄉親人時的孤清景況。兄弟情深的還有晚唐詩人杜牧,杜牧只有一個弟弟,他曾經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弟弟而放棄了做監察御史和吏部員外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