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西遷至昆明的西南聯大保存了中華民族教育的精華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保留國家復興的種子,遠在甘肅天水的「隴豫公學」,幾經輾轉,數易其名,成就了今天的「鄭州市第四中學」。
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州市第四中學提出了「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雪域藝術團引領作用,帶動各學科進行美育教學,從而全方位深層次挖掘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讓美育之花盡情在這裡綻放。
依託課程建設,引領美育發展
課程建設是美育工作開展的基礎,藝術學科是美育的主陣地,開齊開足音樂、美術和藝術欣賞等藝術類課程,是鄭州市第四中學長期堅持「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重要體現。為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美育課程,鄭州市第四中學加大開發編寫校本課程。目前,學校已修訂出版《剪紙藝術》、《音樂鑑賞》、《名畫欣賞》、《花式跳繩》的校本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如何去欣賞、發現生活之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寓美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深層次挖掘美育功能。學校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多方位、多層次,有效地實施美育教學。如學校生物組老師編創的小蘋果版《細胞分裂》:「你是我的小呀小細胞兒,有絲分裂我的驕傲,相同的基因均分新的細胞……」生物知識點配上《小蘋果》的旋律,將音樂與生物學科相結合不僅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使得拗口的生物名詞變的簡單有趣;學校生物教師焦兆霆,將生物的激素調節通過美術的形式展現,不僅強化學生的記憶,而且讓學生發現植物之美。
為完善美育教師測評制度,學校創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評制度。組織美育教師參加省市公開課大賽、網上曬課等,讓美育教師在此類比賽中積累經驗,快速成長。如邵鵬程老師《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優質課獲鄭州市一等獎、李瑞芳老師《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判斷》的優質課獲鄭州市一等獎等。
鄭州市第四中學美育組織機構健全,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主管副校長任副組長,中層以上幹部和年級主任為成員的美育工作領導機構,機構下設美育處,負責具體落實學校美育工作。目前,學校已初步形成了以校領導小組為主管、美育處為主導、校學生會文藝部為基礎、學生社團為載體、校藝術團學生為核心的「鄭州四中美育特色工作管理體系」,先後制定了《鄭州四中美育工作方案》、《鄭州四中美育課程實施方案》,確保了學校美育活動有序高效開展。
學校在做好校內課程的基礎上,還實施引進來策略,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走進藝術家殿堂」等系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美育資源,將更專業、更經典的美育帶入到學校中。2015年的河南省曲劇團經典劇目《老鼠嫁女》、省民族樂團走進校園專場音樂會,2016年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曲家方可傑先生蒞臨鄭州市第四中學做《漫談音樂文化與欣賞》的講座,學校利用社會一切美育資源,助推學校美育文化向著更高目標邁進。同時美育處很好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每周一推送一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系列的美育簡訊,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推動學校美育全面開展。
綻放美育之花,打開心靈之窗
藝術團的引領是學校美育發展的關鍵。鄭州市第四中學於2001年成立雪域藝術團,下設民樂團、合唱團、舞蹈團、曲藝團。雪域藝術團是鄭州市政府、市教育局授旗的首家藝術團,也是我市唯一一家綜合性藝術團。
近年來雪域藝術團不斷發展,日臻完善,在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上獲獎近三十項。民樂團曾在世界頂級的維也納音樂廳、雪梨歌劇院參加演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2016年校民樂團演奏的《沙迪爾傳奇》榮獲全國第五屆中學生藝術節一等獎;2017年舞蹈團獲鄭州市中小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2018年民樂團、舞蹈團分獲鄭州市第七屆教育藝術節合奏、小合奏、群舞、雙人舞一等獎;2019年器樂節目《十面埋伏》獲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舞蹈團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小學舞蹈節一等獎。
為提高雪域藝術團的品質、保證藝術團的良好發展,同時更好的發揮藝術團的輻射作用,規範藝術團團員的行為,學校領導小組及美育處制定了《鄭州四中雪域藝術團規章條例》、《鄭州四中雪域藝術團衛生管理條例》等,都較好的起到了監督、督促作用,為打造優秀的藝術團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雪域藝術團美育氛圍的薰陶下,學生社團非常活躍,心羽心理劇社、屏風表演班、漢服社、管弦樂社、音樂劇社等迸發出新的活力。學校心羽心理劇社被評為鄭州市五星社團,屏風表演班被評為鄭州市四星社團,同時在鄭州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屏風表演班的作品《路》獲一等獎等。在社團活動中,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施展,並通過學校搭建的平臺不斷錘鍊提高,學生在參與和鑑賞中提升了自身的藝術修養。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學校根植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系列主題文化教育月活動。五月「校園劇大賽」、九月「中秋詩會」、十月 「三歌比賽」(國歌、校歌、班歌)、十一月「經典誦讀」、十二月專場「音樂會」、元月校「聯歡晚會」,其間穿插「音樂快閃」、「相約藝術」、「每周一歌」、「名畫賞析」等主題活動。不僅提高了師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生主體意識和文化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校藝術節是鄭州市第四中學美育的盛宴,本著全員參與的原則,節目選拔通過班級、年級層層推薦,最後以匯演的形式來呈現。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藝術節,每一屆節目的質量都趨於專業化,內容和形式精彩繽紛,在校內外、社會各界都有廣泛的影響。
溫潤校園環境,鋪就美麗人生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溫潤學生心靈的教育。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合理布局校園設施,通過增加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從而烘託出一種清新、優雅、舒心的氛圍。如學校美育處設計布置的「美育長廊」,將整個走廊裝飾名畫名作並配有簡單的賞析,讓學生走在長廊從視覺上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發揮校園廣播功能,播放積極向上的音樂或故事,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讓校園廣播成為美育的宣傳陣地。
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美育教學新高度配足專業的師資隊伍。鄭州市第四中學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強化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首先,進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論培訓。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鼓勵廣大教師重修藝術,提高美育素養,增強美育責任,為全員美育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學校每年安排藝術專業教師到美國、義大利、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學習研修,如邵鵬程老師先後到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進行研修;郭榮梅老師先後到北京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進行研修學習;李瑞芳老師先後參加華中師範大學、浙江大學音樂美術專業技能班進行學習等。此類研修學習給專業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提升專業教師的綜合藝術素養,促進專業教師快速成長。
此外,學校高度重視美育工作,為美育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員和物資保障。設施完備、裝修精美的音樂廳、排練廳是學校最亮麗的風景,學校還配備了6個音美教室、5個分奏室,包括民樂排練廳、舞蹈排練廳、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音樂展示廳、音樂演播廳等。學校按照專業團體配齊各種大型音樂器材,除學生自帶小件樂器外,配齊各種最先進的樂器,如定音鼓、馬林巴 、雲羅、大軍鼓、顫音鐘琴、五音排鼓、倍大提琴、中音笙、次中音笙等,同時還購置了三臺三角鋼琴、三臺立式鋼琴;為民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定製了各種集體演出服裝和完備的樂器、音響、網絡等,為學生的訓練和演出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學校的隴豫藝術中心佔地面積4722 m,擁有專業演出舞臺,1300餘座位,包括辦公室,會議室,服裝室,樂器室等多功能配房,現有專業舞蹈排練廳,民樂排練廳,硬體設施齊備。藝術中心遵循「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核心理念,致力於學生審美素養、人文素養以及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至善方能至美,至美方能和諧。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這是鄭州市第四中學堅持多年的育人原則。讓美滋潤四中每位師生心靈,讓美伴隨四中每位師生成長,為了每位師生的可持續發展,鄭州市第四中學將繼續沿著「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辦學理念,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校美育全過程,激發學生想像力和創新意識,賦予他們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讓美育之花在中原大地盡情綻放!
來源:校園第一傳媒 編輯:賈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