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課堂|太極拳贏在起跑線上

2020-09-05 一極課堂

《一極課堂》

田金龍太極拳法研究會》


——攜手開播——


田金龍太極拳法研究會簡介

武術博士田金龍親自主持,由其學生、弟子等太極拳專業人士以及業餘太極愛好者組成,是學習、研究、弘揚太極拳法真諦的民間組織。



起勢練習的三個層面簡析

第一層 手腳協調練習目的:

形成以下肢運動帶動上肢運動的能力。一般人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往往形成「凡動先動手」的習慣,而這個習慣既不符合人體運動規律,也不符合太極拳節節貫穿技術要求。因此,首先應改變這個習慣,形成以下肢運動帶動上肢運動的習慣。練習方法:預備式,兩腳自然開立,雙手按於胯前,頭領肩墜,含胸拔背,松腰斂臀,兩腿微屈,使身體松沉到腳底。


第二層 中節貫穿練習目的:

使身體形成節節貫穿的運動能力。粗略而言,人體由上、中、下三節構成。作為初級第一層的「手腳協調」,僅僅實現了下肢伸屈帶動上肢起落的運動習慣,其中還缺乏中節參與,加入中節的參與,技術才更完整。第二層增加以命門為中心點的中節運動,會更好地實現上下貫通(命門位於脊柱的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在督脈和帶脈的交叉點上,與前面的肚臍平齊)。


第三層 中心收放練習目的:

形成在呼吸帶動下以人體之中節(丹田)為核心的收放能力。由於所有肢體動作都是在呼吸引導下完成,而且是以丹田為中心的內呼吸,所以可以使呼吸達到更深的層次。練習目的:形成在呼吸引導下身體的「沉起收放」,達到太極拳技擊「沉問、起拔、收空、發放」的完整四步驟。


綜合練習可分4個步驟:

第一步節節松沉(呼氣)

第二步節節升起(吸氣)

第三步往中心收(吸氣)

第四步向四梢放(呼氣)

這個運動過程可以提煉為「一沉一起,一收一放」。


開講人簡介:

徐亞奎

徐亞奎,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講師,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師從太極名家田金龍博士系統學習太極拳,現師從體育課程名家季瀏教授學習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

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大賽獲太極拳推手、散打及泰拳比賽冠軍和亞軍,指導多名學生獲得全國太極推手冠軍,在搏擊和長兵器對抗中也取得優異成績。

學科主攻研究方向:太極拳技擊與養生、太極拳教學模式。

相關焦點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迫於競爭的壓力,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狼爸」、「虎媽」的熱潮。「三十六計報培訓班為上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先爭取在別人家孩子前面讓自家孩子把該學的學了,鋼琴、舞蹈、繪畫等等,能報的幾乎全報。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 「贏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教育上總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之所以說這些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是因為它只有個口號,初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又沒經過驗證,誰也不能明確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有道理到什麼程度。
  • 課外輔導班:孩子們到底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累倒在起跑線上?
    經常有人講孩子的起跑線,告訴我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意思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誰在給我們洗腦?誰經常說這句話呢?最多的就是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營銷人員,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贏和輸又和一輩子有什麼關係?贏在起跑線上了嗎?按照傳統觀點認為,所謂贏在起跑線上,是指琴棋書畫、奧數、英語等等一樣不能落下,如果你沒有報英語、沒有報奧數、沒有學琴棋書畫等等,你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人家會你不會,你就會跟不上,所以就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都輸了,所以就會輸一輩子。
  • 史丹福大學:這種血型的媽媽,孩子「智商」贏在起跑線
    換言之,如果你是O型血,那麼生下來的孩子,智商很有可能會贏在起跑線上,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紛紛不解,孩子的智商怎麼會和寶媽的血型有關係?難道又是一個「毒雞湯,偽科學?」其實,O型血的寶媽生下來的孩子更聰明,這種結論背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O型血寶媽所具有的這幾種優勢,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其他血型的寶媽所比不上的。
  • 你的孩子真的贏在起跑線了嗎?
    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曾經在主持的節目《開講啦》,說過一番關於「人生起跑線」的觀點,他的這則觀點,讓人印象很是深刻,撒貝寧說:「千萬別相信什麼人生別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起跑你看過誰站起跑線上,大家都一堆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 黃磊: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是場馬拉松
    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看著身邊家長的帶著孩子認字,學英語,上各種補習班,玲玲媽媽感到非常焦慮。玲玲上小學後,發現好多同學多才多藝,成績好分數高,自己孩子總是差一截。都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不就越來越大了嗎?
  • 太極研究|太極拳與有氧運動
    運動只是一個載體,在這個載體上的筋骨訓練、放鬆訓練、內氣訓練、正念訓練等,進行人體系統優化,這才是太極拳的本質。①一般有氧運動,僅僅鍛鍊肢體,太極拳是意識和身體的雙重運動,獲得心身雙重鍛鍊效果。②一般有氧運動,主要促進心肺大循環功能,太極拳則更擅長改善微循環和全身細胞功能。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東莞一高校推出體育「雲課堂」,學生足不出戶上體育課
    疫情防控期間,實踐性較強的體育學科對於線上教學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廣東醫科大學開創性地開展體育「雲課堂」教學。學生可隨時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學習通上學習並練習太極拳、八段錦、體育舞蹈等課程。
  • 贏在起跑線上的項羽怎麼輸了?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焦慮重重,有的把不滿周歲的嬰兒就送去上課,有的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周參加五六個培訓班。人生的起跑線在哪裡?贏在起跑線上就能做人生的贏家嗎?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告訴我們,起跑線上的輸贏不能決定一生的成就。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其實,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每個爸爸媽媽都耳熟能詳了。孩子世界的競爭實在是激烈,如果不提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可能在以後讓孩子上名校,到了社會上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贏早終點嗎?
  •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就給孩子樹立贏在起跑線的觀點到底對不對,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教育部徵求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7日起開始徵求意見,認為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是誰讓好聲音冠軍單依純贏在了起跑線上?
    在音樂之路上,單依純贏在了起跑線上。在榮膺好聲音總冠軍後,她受到多家音樂公司的青睞,僅僅只有兩天的時間,她就被經紀公司籤約,意外得到非常可觀的籤約金。01新晉好聲音冠軍單依純開始步入青年歌手生涯,她滿懷豪情和憧憬,她說,相信前方會是漫天星辰,帶上大家給我的愛,向前出發!籤約即出圈。單依純驚喜不斷。
  • 易經:「贏在起跑線上」,才是最高效的人生!
    易經文章配圖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未必是人生的大贏家,但也大多是人生贏家。而很多中晚年才找到奮鬥目標的人,不論是否成功,至少前面的幾十年會浪費掉很多時間,從效率上看自然就顯得很低效了。而與之相比,「贏在起跑線上」,大多都是高效的人生。
  • 誰說人生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
    有人經常會說人生要贏在起跑線上,那我問你:誰跑馬拉松會在乎是不是站在起跑線上?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不要聽那些亂七八糟的「毒」雞湯,記住35歲才是你人生的起跑線,甚至可以說,只要你想,任何時候都可以是你的起跑線。
  • 如何讓自己的listing贏在起跑線上?
    本周擁有10年亞馬遜運營經驗的英國本土賣家Richard為大家帶來的是讓你的listing贏在起跑線上,講解了亞馬遜賣家發布新品時,如何著手創建listing的步驟和方法。4個Listing要點以下這四個基本屬性是你需要掌握的:1.標題2.視頻/圖像3.價格4.A+ Content在創建Listing時,你要確保,你在Listing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金錢,這樣你就不必在以後的廣告上花費太多。
  • 「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裡?數據告訴你
    「寶貝已經4歲了,我也想讓他快樂地成長,但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66%的媽媽認為「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何為「起跑線」的起點?
  • 僑法「雲課堂」|國內就讀中小學,華僑學生需要注意啥
    僑法「雲課堂」|國內就讀中小學,華僑學生需要注意啥 2021-01-08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給孩子報班的你,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是否因為這樣,而覺得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如果是,那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是你,輸的是因為焦慮、不問情由就給孩子報班的那些家長。首先,現在各種班太多了,良莠不齊,很多非常流行的班經常質量很差,就靠營銷手段賣課。但一般家長沒有能力去鑑別課程質量,多數是聽信廣告。
  • 過早開始的學習,讓你贏在起跑線上還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過早地學習昨天,我的年度陪伴群有學員問我3歲多孩子在英語課堂比較多動的情形。我的建議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課程上不多動,現在一定要停掉這一課程讓孩子多去運動和玩耍。在我線下的課堂上經常會遇見這樣的事:小孩子媽媽問孩子學英語補課等問題;但有10多歲孩子的就會媽媽忍不住站起來「現身說法」,告訴他們自己的悲慘經歷——孩子小時候安排各種學習,但10多歲後堅持要自己安排自己,決定不再聽從媽媽的安排,所以,什麼都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