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集所收集照片全部來自1907年沙畹在結束對山西考察後,在返回北京的途中經過直隸省(今河北省)懷安縣城時所留下的珍貴影像資料,記錄了清朝末年一個最真實的懷安城鎮。圖為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4年)地圖中的懷安地區。
圖為2020年最新衛星地圖中懷安城鎮,懷安縣,以及山西省天鎮縣城三者的位置。懷安城鎮是目前懷安縣境內除柴溝堡以外第二大的城鎮。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到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的300多年中,這裡一直都是懷安縣政府的駐地。1984年此地正式設鎮,一直要用至今。
我們利用衛星地圖將鏡頭移動到懷安縣鎮上,雖然是如今的城牆早已不在,但依然可以整座城牆的基本輪廓。根據《懷安縣誌》的記載,懷安古城牆最早建於600多年前的明朝初年,並設有四座城門。1900年慈禧西逃經過懷安時,就是從東側的迎恩門進入的。
沙畹等人當時從西側的思慧門進入城中後,首先來到了位於城內西大街北側的昭化寺。在沙畹的鏡頭中,常年都沒有修葺過的大雄寶殿已經盡顯頹勢。百年過去,如今殿前的牌匾及當時的小樹已經全無蹤影。
沙畹特意走到大雄寶殿前的石幢處,讓他的嚮導站在一旁拍攝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遺憾的是,如今寺內的這座石幢同樣也已不存。
圖為衛星地圖中當前的昭化寺。明初洪武年間這裡最初是一座祝禧道場,名字也叫做永慶禪寺。但常年無人問津使得寺院幾近荒廢。40多年後的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原寺開始重新擴建,9年後已然成為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並且寺院得到了英宗朱祁鎮所賜「昭化寺」的牌匾。時過境遷,如今昭化寺的規模早已遠不及建立當初,但大雄寶殿內的明代壁畫則作為國寶之一顯得十分珍貴。
離開昭化寺後,沙畹站在西大街上拍攝下了1907年懷安縣城的街道。近處牌坊的下方正有騾隊經過,遠處所出現的閣樓正是位於縣城正中央的玉皇閣。
一行人走到玉皇閣旁,拍攝下了寫有「西連古晉」的閣樓照片。中城洞中還可以看到遠處的東城門的城樓。
圖為如今衛星地圖中玉皇閣的位置,彼時的閣樓早已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只留下鎮中心的十字路口。更具史書的記載,城中玉皇閣在建立之初時,四個方位分別有四座牌匾。可惜的是,如今只能通過100年前的舊照來了解這座明代的閣樓了。歡迎關注小郭曰百家號,更多精彩的歷史圖集可在個人主頁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