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友曬出麻將鍵盤,拿這打牌能把把胡麼?

2021-01-19 ACG

不知道諸位朋友那邊的人們喜不喜歡打麻將?我是重慶這邊的,喜歡打麻將的人還蠻多的,小時候身邊人都是打倒倒胡,後來川麻成麻各種亂七八糟的都玩,我自己對此興趣一般,倒是喜歡動漫以後,看了類似《天才麻將少女》一類的動漫作品,感覺還挺有意思。

日本那邊麻將這門"手藝"也挺流行的,咱們看日本動漫裡這麼多麻將相關的題材就能看出來。最近,倒是看到有一位名為rapurann 曬出了自己DIY的麻將鍵盤,引起不少朋友吐槽,說感覺這鍵盤配麻將愛好者倒是在正合適。

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網友的鍵盤還真是挺有意思的,雖然二十幾個字母那裡還是正常的,但是其中涉及到數字的部分,還有小鍵盤以及上下左右一類的,都給換成了麻將裡會出現的筒子條子萬子,還有東西南北中什麼的,現在不是還有好些個麻將的遊戲一類的麼,感覺帶著這樣一個鍵盤在電腦上玩麻將遊戲都更帶感一點,拿這打牌能把把胡麼?

哎等等,麻將遊戲好像光用滑鼠玩就夠了,嘖嘖,突然感覺又不香了(誤)。

不過,不知道這位朋友是自己靠著高超的手工技巧自己DIY的,還是說自己提出需求之後找店家定做的,我自己之前換過鍵盤的鍵帽,要自己定做的話好像也不麻煩,主要就是多花點銀子。

不知道諸位朋友玩不玩日式麻將啥的,我因為看《天才麻將少女》,還有一些涉及到相關題材的日本動漫作品,對此產生了一些興趣,加上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些看起來萌萌噠帶點二次元元素的麻將作品好像也都是日麻題材的居多,之前還嘗試了下,發現真的不怎麼會玩。

我自己本身就屬於不太會麻將那種人,記憶力不行也不會算番,這日本麻將呢和咱們國內的麻將相比規則又有一些差別,玩來玩去好像就只會點簡單的"斷么九",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去獲取更高的番數啥的,更被提像動漫中的主人公們那樣什麼超級好牌驚天逆轉一類的,果然沒這運氣,還是看他們玩就好了。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發明的「麻將鍵盤」火爆網絡?日本人有多愛麻將!
    胡適先生曾經大呼,麻將裡面有鬼,那樣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也異常喜歡麻將,他在日記裡多次記載過要戒絕麻將,可惜屢戒屢犯。對此,我只能說並非老先生的心智不夠堅定,而是麻將實在太勾人了! 這不,連嚴謹木訥的日本人都被麻將迷的五迷三道的,最近甚至發明了麻將主題的鍵盤。
  • 成都推《文明麻將公約》 要求打牌不能遲到早退
    在集眾家之長的基礎上,成都市棋牌協會推出《文明麻將公約》,用以引導、規範麻將娛樂活動。作為文明城市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此次棋牌協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得到了廣大學者、專家的肯定,此舉在國內尚屬首例。  出過麻將專著 八旬老「麻友」獲一等獎  本次徵文一等獎獲得者,年過八旬的崔樺可謂實至名歸。
  • 拿起麻將牌,為國爭光的時候到了?日本擬推麻將入奧運會!
    目的只有一個:把日本麻將推入到奧運會項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不過無所謂,能上冬奧會就行了),因為全世界的冬天其實運動項目都不多,以日本的影響力,再加上全世界的麻將愛好者,這個事情並非天方夜譚。    國內很多媒體也報導了。
  • 這款二次元麻將手遊在日本活下來了
    麻將,從明朝開始,就作為中國人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廣為流傳。如今,麻將似乎已經成為了國人的某種傳統,你總是能在各種聚會中看到扎堆玩麻將的身影。特別是在春節,耳邊總是不乏一陣陣的麻將聲。但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起喜歡組團開黑,麻將似乎顯得有那麼一些枯燥乏味,甚至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接觸麻將,認為這是老人家才玩的遊戲。
  • 日本擬推麻將入奧運會!拿起麻將,你為國爭光的時候到了!
    不過無所謂,能上冬奧會就行了),因為全世界的冬天其實運動項目都不多,以日本的影響力,再加上全世界的麻將愛好者,這個事情並非天方夜譚。    國內很多媒體也報導了。    我們有美妝博主、運動博主、美食博主、科技博主、情感博主等等,你能想到日本還有麻將博主嗎?    這位就是知名的日本麻將博主,教1歲多的孩子辨認麻將的花色。
  • 麻將打出新境界,香港要搞首個麻將聯賽了....
    他們只希望聚集喜好打牌的朋友,專心研究麻將章法。 (圖片來源:明報) 批評聲雖多,卻沒辦法抵擋大家對麻將的喜愛。這不,「麻將研究學會」招募了30人組成籌委會,籌劃了一個聯校麻雀大賽。 據說,這將是全港大專院校首個大型麻雀比賽。
  • LOL:王思聰曬出專用訂製鍵盤,空格鍵嚇退網友:沒資格按!
    拋去這個身份不談,他也是一枚LOL的狂熱玩家,我們也經常看到王思聰拉著隊員上分的情景,這不就和我們開黑一樣嗎?近期,王思聰也是曬出了自己的「專用訂製鍵盤」,但但是空格鍵就嚇退了無數網友,紛紛宣稱:沒資格按!我們都知道,因為對遊戲的熱愛,王思聰也曾經親自上陣,雖然只打了2場比賽就退役,但是勝率百分百的職業選手可不是鬧著玩的。
  • 圍觀麻將新式玩法,笑到頭掉:為什麼說牌品如人品
    文/咖啡麻將是中國的"特產",如今網友卻發明出了新花樣,竟然把麻將牌做成了英文版,網友看了紛紛表示:沒點文化都不敢玩麻將了。看他們是這樣打的:感覺這不是在打麻將,是在考驗單詞功底啊。因為這副麻將,引來了網友對麻將的圍觀,想想還是挺有意義的。
  • 中國人製作的日本麻將遊戲,把玩家們打懵了!
    這款遊戲,讓人沉迷,還產生了眾多自來水,紛紛自發宣傳。那麼它火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以下適合有一點麻將基礎的同志們觀看,如果只想看萌妹子……可以拉到文末留言、點讚一條龍了。很多網友看到這遊戲這麼火,或者這妹子萌,紛紛開始下載,進入遊戲,一探究竟。
  • AI圍棋已經天下第一,又開始進軍麻將界,機器人能行嗎
    不過這贏得並不光彩,因為唯一贏的那一把是建立在機器人讓子的情況下。AI浩浩蕩蕩的在圍棋界攪動了風雲,引起了全世界很多圍棋愛好者的關注,而如今它又一次殺到了麻將界。在亞洲這一邊,麻將是一種有很多人參與的棋牌活動,在中國尤其有很多的人喜歡玩,那麼aI在麻將這個領域能否再度封神呢?
  • AI成為圍棋霸主之後,又開始進軍麻將界,機器人能行嗎
    不過這贏得並不光彩,因為唯一贏的那一把是建立在機器人讓子的情況下。AI浩浩蕩蕩的在圍棋界攪動了風雲,引起了全世界很多圍棋愛好者的關注,而如今它又一次殺到了麻將界。在亞洲這一邊,麻將是一種有很多人參與的棋牌活動,在中國尤其有很多的人喜歡玩,那麼aI在麻將這個領域能否再度封神呢?
  • 我曾經是「麻將留守兒童」
    名號和裝潢各異的茶館,其實就是麻將館,以提供棋牌娛樂為主業,茶水只是他們附帶的生意。位於各個居民區內的家庭麻將館,還有在親朋好友家中聚起來的牌局,更是多不勝數。老家是典型的四川盆地氣候,冬季陰冷潮溼,偶爾出現的大晴天能吸引全城居民齊齊出門——打露天麻將。冬日的豔陽天裡,臨近我家的大廣場上就會擺滿麻將桌,人們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應戰」或「觀戰」。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原標題: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   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我的麻將生涯
    雖然放在今日,這個尺寸的麻將能打得我睡著,但在1993年剛進報社那會,工資只有1500的時代,已經算「豪賭」了。回顧這18年,我之所以能一直打和我收入狀況極不相符的「大麻將」,原因只有一個:這18年我一直在贏。勞動報麻將之風熾烈,剛進報社半年,我基本已經和所有的職業選手過招N遍。
  • 麻將江湖麻煩多
    >
  • 麻將大師的打牌技巧:出牌次序(二)
    出牌次序  熟悉麻將的基本概念後,我們就可以對手上的牌進行「定性」:哪個是孤張,哪個是多張,哪個是搭子,一一理清楚
  • 溥儀曾有一副「御用麻將」,後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其實,那會滿清皇室基本都有自己的專用麻將,譬如屬羊的慈禧太后有一副「御用吉羊麻將」,而溥儀的則叫「五彩螺鈿牌」。 這個五彩螺鈿牌有多麼精細呢?它一套分為大小兩副牌,大的是男士專門打的,小的則是女士專用。可見,封建秩序的男女有別甚至在麻將上都能反映出來。而當時的麻將也是不能男女混打,即便是貝勒和公主,也不能坐在一起打牌。
  • 【八卦外國麻將】走近日本麻將和它的「脫衣文化」
    日語中麻將的標準命名是漢字「麻雀」,這實際上是保留了當初發明麻將時最初的名字。根據資料記錄,1909年,當時身在大連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隨筆《滿韓散記》中提及了中國人打麻將的情景,這是日文作品中最早出現麻將的相關記載,之後曾在中國旅居的多名日本人都陸續將麻將帶回國,開始在日本各地傳播。
  • 攻略丨資深麻將高手口述:史上最強麻將秘籍
    還好我化幹戈為玉帛地多年跟蹤採訪,得到了她的真傳,嘔心瀝血,寫下了這篇攻略。根據我的經驗來說,麻將其實是件大事。關於媽媽輸了回家挨打,老婆輸了X生活不和諧,爺爺輸了血壓激增,還有隔壁老王輸了孩子父親之謎,這些問題都將在這篇攻略中得到解答。眾所周知,麻將是一種博弈,博弈就有運勢,運勢需要造勢。
  • 為啥日本人搓麻卻習慣用中文讀音?麻將傳入島國後,日本人有多野
    說起日本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可以說是非常高了。走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麻雀」或者是「雀荘」的看板,看到這些文字就代表了這是——麻將館。日本的麻將寫作——「麻雀」,讀法和中文的「麻將」基本一樣。同年,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也在《朝日新聞》上的連載中提到了自己來中國時看到了中國人玩麻將的情景。此後,麻將在日本生根發芽。麻將最先在日本的文人中流行開來,很多能在日本文學史留下名字的著名文人當時都沉迷於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