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終於要結束了。新冠病毒的出現讓今年變成了史無前例的一年,疫情對經濟、社會、科研等活動都受到了衝擊。在全世界科研工作者都致力於解決新冠難題之時,也有一大批莫名其妙的新冠研究和理論趁機渾水摸魚,某些謬論甚至還匯聚了一大批擁躉,簡直讓人大跌眼鏡,本文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妖魔鬼怪。
5G技術與新冠病毒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理論認為,新冠病毒來自於5G,說法包括新冠是政府為了掩蓋5G輻射的影響而編造出來的傳染病,新冠病毒之所以在武漢爆發是因為它曾經是5G技術的試驗城市,甚至有人聲稱,新冠疫情是由比爾蓋茨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地球上的人口——想出這個理論的人大概是《復仇者聯盟》電影看太多了。這個陰謀論不僅在線上大行其道,在線下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澳大利亞和英國都爆發了抵制5G的抗議,人們甚至還放火焚燒信號塔。
一篇支持這個理論的研究也堂而皇之的發表在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and Homeostatic Agents上,雖然現在這篇文章已經被撤稿,但是某些地方仍然保留著它的原文。
這篇文章中,作者寫道5G產生的電磁波可以被皮膚細胞吸收,並且轉移到其他細胞上,在生物細胞中產生冠狀病毒。DNA由電子和原子構成,並且具有類似電路感應器的結構,這些結構可以分為線性、環形和圓形。DNA形成的感應器和5G產生的外部電磁波相互作用,在細胞內產生了新的波,這些形狀類似DNA來源的六邊形和五邊形鹼基的波在細胞內液中產生了一些孔洞,為了填充這些孔,細胞產生了一些額外的六邊形或五邊形鹼基,這些鹼基可以彼此結合形成病毒樣結構,例如冠狀病毒。
作者為證明他的理論,進行了嚴密的數學推理(並不):
並且繪製了高大上的精美插圖(呵呵):
這篇文章被一些人稱為年度最差論文。但是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妖魔橫行的2020年,還是有不少論文可以和這篇文章媲美的。
新冠病毒是天外來客
下面這篇文章就聲稱,新冠病毒來自外太空。
這篇題為Origin of new emergent Coronavirus and Candida fungal diseases—Terrestrial or cosmic?的文章發表於愛思唯爾出版社旗下的遺傳學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1.862。
文章作者經過理性探討分析得出結論,新冠病毒和導致耳部念珠菌的病原體都來自於彗星塵埃或隕石產生的塵埃顆粒。他們分析了所有可靠的遺傳學、流行病學、地球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數據,提出冠狀病毒是通過隕石到達地球的,該隕石於2019年10月11日撞擊了我國東北部,這一天,一個大火球從天空中降落,瞬間分裂成了許多小火球,散落在吉林各地,這些小火球上都可能攜帶著數萬億的病毒或者細菌,是導致新冠病毒的罪魁禍首。
這篇文章還超前地提出了新冠病毒「物傳人」的觀點,隕石散落的病毒塵埃可能散布在建築、汽車、植物、水中,傳染給人類,作者認為,病毒主要是通過汙染的物體傳播給人,而不是「人傳人」。
圖為吉林上空的隕石
這篇宏文的作者對各種病原體來自於外太空頗為執著,早在20年前,他就認為造成西班牙大流感的病毒也來自於太空,SARS也一樣。
在查找資料時,一個報導此事的國外媒體戲謔地寫道:「如果蝙蝠和穿山甲可以審查科研論文,那麼它們肯定會對這篇文章一個『不加修改地接受』意見。」畢竟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動物們都是無辜的。
軟玉護身符預防新冠病毒
雖然我們都知道,中醫在此次抗疫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來自美國匹茨堡大學的一篇研究C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ntroll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erpentinization-induced lithospheric long-wavelength magnetic anomalies in Proterozoic bedrocks in a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mediate the aberrant transformation of biogenic molecules in COVID-19 via magnetic catalysis(《中醫能為控制2019冠狀病毒疾病流行提供見解: 蛇紋石化作用引起的巖石圈長波長磁異常在元古代的基巖中弱化的地磁場通過磁催化介導2019冠狀病毒疾病中生物基因分子的異常轉化》)還是讓我們震驚於傳統中醫的威力。
文章同樣來自於愛思唯爾旗下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6分左右。文中指出,新冠病毒嚴重感染患者的肺和腎會表現出矽酸鹽和氧化鐵樣物質沉積,如同蛇紋石化誘導的礦物質一樣。共振的外部磁場可以改變生物分子中電子的自旋狀態,並導致異常分子和疾病的磁催化作用。在陸地出水量和大氣二氧化碳增加且地磁場減弱的情況下,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橄欖巖(鐵鎂矽酸鹽)相互作用會通過蛇紋石化作用產生異常的巖石圈長波磁異常(LWMA)。由此,作者提出假設,新冠病毒是共振LWMA誘導的來自於生物分子的氧化鐵-矽酸鹽樣礦物質和來自內源性病毒元素的冠狀病毒磁催化引起。
因此,人體內類似鐵磁的鐵儲存是新冠病毒誘發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決定因素,最後作者建議佩戴中藥開發的預防胸腔疾病的軟玉護身符來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因為護身符中的鈣鐵鎂矽酸鹽能夠避免LWMA誘導的蛇紋石化。
目前,該文章在愛思唯爾官網的狀態已經顯示為暫時撤回。
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時,該文通訊作者建議讀者了解量子力學、自旋轉化學以及它們與經典的生命科學理論的差別之後再去閱讀他的文章,並且表示他的論文被撤回觀察是因為種族歧視。
不得不說,這些作者的腦洞讓人嘆服,而且再怎麼牽強的理論,竟然都能以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態度自圓其說,但是偽科學始終是偽科學,博人一笑之後終會泯滅於歷史的塵埃中。
參考文獻:
1、 Steele EJ, Gorczynski RM, Lindley RA, Tokoro G, Temple R, Wickramasinghe NC. Origin of new emergent Coronavirus and Candida fungal diseases-Terrestrial or cosmic?. Adv Genet. 2020;106:75-100. doi:10.1016/bs.adgen.2020.04.002
2、 Meese J, Frith J, Wilken R. COVID-19, 5G conspiracies and infrastructural futures.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2020;1329878X20952165. Published 2020 Aug 27. doi:10.1177/1329878X20952165
3、 Moses Turkle Bility, Yash Agarwal, Sara Ho, Isabella Castronova, Cole Beatty, Shivkumar Biradar, Vanshika Narala, Nivitha Periyapatna, Yue Chen, Jean Nachega,.TEMPORARY REMOVAL: C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ntroll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erpentinization-induced lithospheric long-wavelength magnetic anomalies in Proterozoic bedrocks in a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mediate the aberrant transformation of biogenic molecules in COVID-19 via magnetic catalysi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142830, ISSN 004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