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徐州版"摔跤吧!爸爸":虎爸帶三娃練武,棍棒刀槍樣樣行

2021-02-14 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清晨6點,你的孩子在做什麼?在江蘇徐州邳州劉莊村裡,迎著料峭寒風,三名分別7歲、9歲、11歲的孩子,已經跟著父親在村道上跑步,在7點早飯前,他們要完成5公裡跑及一整套體能訓練。一天中,孩子們要在課業之外,進行梅花樁蹲馬步、鐵板橋、後空翻、拳術、兵器等武術練習。三個孩子的父親,像極了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虎爸」,一方面對孩子們訓練嚴格,另一方面,對他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

「虎爸」劉龍是曾經的武術運動員,跟全國冠軍的夢想失之交臂,歷經生活磨礪,他仍未丟下對武術的熱愛,因而,他用心教自己的三個孩子學習武術。不過,這名「虎爸」卻是嚴厲中帶著溫柔,他說:「教孩子練武更多是為了讓他們修身養性,將來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子承父業固然好,但是我更希望孩子能在練武中得到快樂。」

 

「虎爸」劉龍,今年32歲。他的三個孩子分別是11歲的姐姐劉亦婷,9歲的妹妹劉亦點以及7歲的小弟劉亦行。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劉龍家中時,三個孩子正在吃午飯。隨著劉龍一聲「差不多了,吃飯七分飽」,三人齊刷刷放下了碗筷。劉龍告訴記者,孩子午飯後要休息一會,接下來就要進行中午的訓練科目。

半小時後,劉龍一聲「出發」,姐弟仨排成小隊,來到了屋前一片空地,這裡豎著兩排共計12根樹樁。劉龍表示,這是供孩子練習馬步的梅花樁。只聽他一聲「上樁」,孩子們立馬麻利地站上了直徑只有4釐米左右的樹樁上。

劉龍發出了口令:「蹲梅花樁,第一組,三分鐘,開始!」孩子們隨後呈半蹲姿態,劉龍開始給每人發碗,分別放在頭部、肩膀、膝蓋,一共五個。一邊發碗,劉龍一邊講解蹲梅花樁要領。孩子身上頂著碗,剛開始能紋絲不動,漸漸地孩子們身體都有些微微發抖。劉龍在旁厲聲喝道:「不準動!身體繃直!」

「虎爸」演示在梅花樁上扎馬步

練完科目一,孩子們需要在梅花樁上合力抱起一根直徑在30釐米左右的圓木樹樁。「樹樁大概100斤左右,三人要在梅花樁上,以馬步姿態,抱樹樁三分鐘」,劉龍和朋友兩人,也要用力才能抬起樹樁。

仨姐弟再次上樁,這一次的強度明顯更大了,圓木樁放上手臂時,三人身體都猛然下沉。劉龍發出指令同時,雙手離開了樹樁。姐弟仨都瞪大眼睛,盡力保持住身體平衡,弟弟劉亦行將身體盡力伸直,才勉強與姐姐們保持平衡。順利完成兩項梅花樁訓練後,劉龍只讓姐弟仨休息了一會,接著又要進行第三項鐵板橋科目。「鐵板橋是梅花樁訓練中難度最大的」,劉龍告訴記者,孩子從樁上滾下來是常事。

「虎爸」在給孩子們訓練「鐵板橋」

在孩子上學階段,劉龍每天對他們的訓練分為三個階段,早上是體能訓練,主要是五公裡跑以及劈叉壓腿等基本訓練。中午是梅花樁扎馬步、翻跟頭訓練,而在每天下午放學後,就會迎來拳術、兵器等科目訓練。

劉龍說,姐弟仨學拳速度很快,在一年多時間裡,都已經熟練掌握了五六種拳術的套路。劉龍告訴記者,弟弟劉亦行雖然年齡最小,但學習拳術的天賦挺讓他驚喜。「我先教的兩個姐姐學習八拳,因為他還小,沒到學習八拳的條件,結果他就偷偷在旁邊看。後來女兒們還沒學會,他先跳出來三下五除二就打了這套拳。」

拳術、棍棒刀槍,姐弟仨每天都要輪流全部走一遍。記者注意到,劉龍雖然在不斷嚴厲地糾正他們的動作,但經常會上前梳理一下孩子的頭髮,拍去孩子身上的樹葉、塵土。

劉龍中等個頭,一身腱子肉,妻子顧丹說丈夫就是個「武痴」。

劉龍並不是出身在武術家庭,7歲那年,他看了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後,突然萌生了學武的想法,「我父親覺得練武不是什麼壞事,正好村裡有一所武術學校,就送我過去了。」劉龍說,在他那個時代,學武強度極大,父親原以為他堅持不了多久,沒想到兩年裡,他不僅痴迷上了武術,而且下定決心走習武之路。

虎爸在給兒子做練習

雖然家境貧寒,劉龍在村裡學了兩年後,父親決定送他去山東的武校繼續提升,兩年後又轉到邳州當地另一所武校。幾年學武生涯裡,他的武術技藝不斷提高,先後參加過很多武術比賽,曾拿過六省市武術比賽個人項目第一名、徐州市武術比賽相關拳種冠軍。隨著學武日久,劉龍開始憧憬站上更高的舞臺,「我要拿下全國冠軍」。然而,15歲那年,劉龍的夢想戛然而止,父親告訴他,家裡已經負擔不起武校學習的費用,劉龍無奈回到老家,完成了初中學業後就匆匆踏上了社會。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劉龍先是開起了大貨車,這一跑就是6年。走南闖北,只不過劉龍從沒有放棄過武術訓練,忙時跑車,閒時他就躲車後面練拳,「哪怕我在服務區休息片刻,我也要練一下壓腿,劈叉」

在跑車過程中,劉龍成了家,為了照顧家庭,他回到邳州工作。先後當了兩年公交車售票員,做了兩年當地化工廠保安,期間他還自購舊貨車跑過一段時間運輸。妻子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劉龍在家練功時,都是背著她的,雖然知道丈夫會武術,結婚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也弄不清丈夫究竟有沒有「真功夫」。

生活重壓下,劉龍不敢將武術當成職業。幸運的是,三年前,因為家裡房子拆遷,經濟壓力一下子緩解了。劉龍這下有了「非分之想」,他跟妻子商量,能不能領貨幣補償,自己開一家武館。顧丹告訴記者,丈夫多年來從沒有提過要求,這是第一次開口,她就答應了。

劉龍在家附近開了一家名為新振武的武術館,開始招收六年級以內的學員。隨著武館開起來,顧丹才發現丈夫原來真有「功夫」,丈夫是館內唯一的教練。顧丹平時做一些武館後勤保障工作,丈夫教孩子練功時,她會在旁邊觀看,耳濡目染下,原本對武術不感興趣的她,也開始練起拳來。

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很多家長都是抱著鍛鍊孩子身體的目的來的,但丈夫教得很認真。武館開張兩年裡,劉龍帶著學員參加過三場比賽,居然捧回了一大把獎牌。

開起了自己的武館,劉龍說他的夢圓了一半,另一半他藏在了心裡。

劉龍覺得自己的武術生涯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獲得全國冠軍,他希望子承父業,讓三個孩子代替自己完成夢想。可是,將自己的遺憾強加給孩子,他又覺得自己太自私。兩年前,劉龍還在為要不要教孩子武術糾結。沒想到,妻子顧丹鼓勵他,練!顧丹跟紫牛新聞記者講起此事時,還忍不住發笑:「三個娃太調皮了,練武能收收他們的性子。」

修身養性正是習武的目的,妻子「別有目的」的一句鼓勵,反而讓劉龍放下了思想負擔,正式開始教孩子習武。

劉龍說,他的性格內向,不會哄孩子培養對武術的興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言傳身教,以及一個字——嚴。

從教孩子習武開始,劉龍就變成了虎爸。他不僅制定了一年365天都不中斷的訓練內容,而且平時總刻意表現出嚴厲的形象。「習武沒有捷徑,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劉龍說,再心疼孩子,他也不敢鬆懈。

今年劉龍帶三個孩子和武館學員去連雲港參加一場武術比賽時,老二、老三都拿下各自年齡組比賽冠軍,老大比賽時發著39度高燒,仍然拿下了第二名。更讓劉龍高興的是,孩子們已經適應了他訓練的強度,儘管還會因為受傷哭鼻子,可是往往哭幾聲後,又繼續練習。

孩子獲得的獎狀

姐弟仨武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也一直在撩撥著劉龍的全國冠軍夢,可是劉龍一直提醒自己,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們自己選擇。「我不能給他們強加自己的夢想,更不能逼迫他們習武」,劉龍說,子承父業固然好,但是他寧願把練武當成磨鍊孩子心性和意志品質的手段,「孩子慢慢大了,如果哪天跟我說不想練武,我也會尊重他們的選擇。」

三個孩子在做作業

可以佐證的是,劉龍並沒有因為習武,對孩子學業放鬆要求,孩子平時的學習輔導都是由他完成。讓劉龍欣慰的是,三個孩子學習成績都還說得過去。

為了教孩子練武,劉龍當起了虎爸,他也被迫藏起了作為父親的諸多溫柔。顧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丈夫給孩子立了很多規矩,不準吃零食喝飲料,控制玩耍時間……丈夫看起來兇,但是對孩子確實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孩子吃的禽肉蔬菜,都是他親自圈養種植的。「他不敢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所以總是在孩子們睡著之後,才會輕輕地親吻他們的額頭。」

編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記者拍攝

-END-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

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紫牛頭條】孤掌殺魚姐:幾十秒處理一條魚,為還債一年只休息一天

【紫牛頭條】少年情侶奉子成婚生了三個娃,二娃患重病上網求助遭指責

【紫牛頭條】老人與兒童相撞欲離開受阻後猝死,勸阻人成被告,死者家屬索賠40萬

相關焦點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冠軍父親帶3個孩子習武,網友紛紛點讚
    01現實版《摔跤吧爸爸》!老爸帶3個孩子習武,孩子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大家應該聽說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摔跤手爸爸年輕時與冠軍擦肩而過,勵志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從女兒五六歲起,不顧一切反對教女兒摔跤,最終女兒成為了世界冠軍。而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堪稱現實版的《摔跤吧爸爸》!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要戰鬥,就用會被記得的方式:《摔跤吧!爸爸》
    要戰鬥,就用會被記得的方式:《摔跤吧!爸爸》(「孩子的爸,沒有女孩玩摔跤。我擔心以後全村的男生都不敢娶她們。」「等我女兒擁有自己的運動事業,就不會是男人挑她們,而是她們挑男人。」在性別不平等、暴力與童婚依然盛行的印度,一部描述鄉下女孩怎麼成為世界級摔跤選手的傳記電影,竟然能夠請到巨星阿米爾罕主演與監製,還刷新《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票房紀錄,一躍成為賣座冠軍,並不是件尋常的事情。《摔跤吧!爸爸》改編自真人實事,本身就夠扣人心弦。瑪哈維亞(Mahavir SinghPhogat)是印度全國摔跤冠軍,但無緣打進世界比賽,始終引以為憾。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小倩"50歲了!王祖賢"凍齡"溫哥華慶生曬照片:雙腿修長,全身無贅肉!上億豪宅疑曝光~~
    1月31日,"永遠的小倩"凍齡女神王祖賢在50歲生日當天透過社交網絡上傳一組照片,並留言"向所有愛我的賢迷致意,謝謝你們,永遠愛你們,阿彌陀佛"12月9日,王耀煌告別儀式當天,王祖賢約10點前後現身臺北第一殯儀館。
  • 很智慧的爸爸!
    ""那為什麼哭!""就是要哭!"明顯撒嬌。「好吧,你要哭我們都沒意見,可是你在這兒哭不合適,會打擾我們說話的,爸爸給你找個地方,你一個人好好哭,哭夠了再叫我們。」說完將兒關進了洗手間:"哭完了敲門。"2分鐘,兒拍門:「爸爸,爸爸,我哭完了!」。"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來吧。"至今,兒18歲,仍未學會操縱和遷怒!兒5歲。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上周,美國華盛頓州發生了牛事兒!一家便利店發生搶劫!本來嗎,這種事兒在美國確實稀鬆平常(美帝哪天沒打劫呀,哪天沒槍擊呀?)。一般也就是店主舉手投降,搶匪拿錢走人。。。這位大叔則直言不諱的表示,匪徒的運氣太差,"點太背"!以後看見亞裔店主最好躲遠點。。。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實"鼠"不易 "牛"轉乾坤
    這一年,閃電俠們共計出動1200人次實施急救保障,攜手和6座城市的公安、醫療、賽事志願者等部門,守護了近60000人安全完賽成功救助心臟驟停選手1例很多人會問第一反應的急救志願者:"你們要保障多少個小時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泳壇女神"新女神來了!她被網友稱為中國版新垣結衣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非要靠才華"的人物列表裡又多了一位中國妹子。5月23日晚,被網友封為"中國遊泳隊新女神"的劉湘在微博中曬出一組自拍美照,照片中劉湘時而文藝範十足,時而走可愛風,時而英姿颯爽,惹得網友連連稱讚。有網友稱她是中國版新垣結衣。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