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4座地鐵站年底率先配齊AED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16 新京報網


昨日,地鐵1號線西單站,一臺AED設備布設完畢。120急救人員講解AED的使用方法。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昨日,地鐵4號線西單站,一臺AED設備已經布設完畢。

  2022年底前實現北京軌道交通路網地鐵車站AED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昨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工作。今年底將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AED配置,2022年底前,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新京報訊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衛健委獲悉,昨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工作。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全路網共有1700餘人取得AED急救證書。2022年底前將實現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地鐵站AED配置分三階段推進

  據了解,本次AED設備安裝工作將分步推進,以每站1臺AED設備的配置標準,分三階段有序實施。2020年底前,完成地鐵1號線、2號線、13號線、4號線、大興線、大興機場線、燕房線等7條線路104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2021年底前,完成地鐵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首都機場線、八通線、14號線、16號線等10條線路229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實現設備覆蓋率達84%。

  2022年底前,完成地鐵15號線、昌平線、亦莊線、房山線、S1線剩餘5條線路65座車站的AED配置工作,實現全市軌道交通路網地鐵車站的AED全覆蓋。2020至2022年新開通線路將同步配置AED設備。同時,同步開展AED專業技能培訓、應急急救宣傳等工作,2022年底前,實現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每班組至少2人具備AED急救資質

  據介紹,為進一步提高地鐵車站急救水平,加強應急救助的能力,北京市交通部門一直積極推進地鐵車站AED設備安裝工作,同步組織開展方案制定、人員培訓等具體工作,持續推進在地鐵車站配置AED設備事宜。

  自2006年起,市地鐵運營企業就組織一線站務人員參加北京市急救中心、市紅十字會進行的急救員培訓,取得初級急救員證書的人員定期復訓(每三年),保證急救技能水平;同時,將急救員培訓納入新入職站務人員培訓內容。自2019年起,地鐵運營企業與市急救中心、市紅十字會建立培訓機制,地鐵員工開始進行AED培訓取證工作。

  目前,全路網共有1700餘人取得AED急救證書,配置AED的車站每個班組至少2人具備AED急救資質,並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緊急處理。下一步,將在現有培訓人員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培訓取證人員力量,重點強化心肺復甦及AED實操技能,切實保障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

  AED設備將納入信息系統

  為確保AED設備的及時、有效使用,各地鐵車站的AED設備均放置於車站顯著位置,並設有明顯的指引標識。AED上張貼使用說明,方便使用者按照流程使用。同時,地鐵運營企業編制了軌道交通AED設備使用管理辦法,並會同廠商共同細化AED設備日常管理、檢查維護、使用流程等具體事項,確保AED設備保持良好狀態並在乘客意外事件救助中發揮作用。

  除增配設備,這些AED設備將會納入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與院前急救指揮調度體系的聯通,急救調度中心可全面掌握全市所有AED設備的定位及狀態,下一步將匯總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公園等公共場所所有AED設備的聯網信息,形成全市範圍內的AED地圖,便於市民第一時間獲悉周邊AED設備的位置及是否可用,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安全。

  ■ 關注

  人員培訓後實施搶救效率更高

  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其最大特點是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後,操作者即可使用該「救命神器」。

  今年6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本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動本市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公園、景區、大型商場、體育場館、社區等公共場所按標準配置AED等急救設施設備。

  昨日,在地鐵1號線西單站,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現場為記者講解並展示了AED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陳志進行演示的過程中,AED設備一直在進行語音提示。「AED設備的使用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四個步驟,有的設備還有語音提示,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即可。」

  「理論上,誰都可以使用AED,沒有資質的門檻,當然我們推薦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使用。」陳志介紹,這些AED設備都會放置在有工作人員值守的區域旁,目前已開展對地鐵工作人員的急救培訓,由經過培訓的人員實施搶救,效率會更高。陳志建議,遇到突發情況時,市民首先要迅速撥打急救電話,然後立即通知地鐵的工作人員,由他們啟動相應的急救程序。

  據介紹,下一步,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內的AED設備都將在「北京120平臺」內進行定位,未來還會實現當市民撥打急救電話後,如果這個公共場所內有AED設備,調度人員在完成派車等操作後,還將告知AED設備位置。「到今天為止,北京地鐵內已經有5臺AED設備進入了聯網,工作人員在指揮調度平臺上能隨時查詢到,未來隨著設備的進一步增加,陸續還會進一步完善。」

  自願緊急救助造成損害可免責

  記者了解到,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及時、正確地使用AED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救助,將有效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目前,我國在推廣普及AED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體配置率並不高。社會對AED的認知水平還不高,不會使用、不敢使用、怕施救不當擔責的情況普遍存在。

  對於參與施救後的擔責問題,有關部門也進行了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通過法律保障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責任,讓事發現場的目擊者實施緊急救助行為時無後顧之憂。

  北京市人大代表孟令悅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出,雖然急救免責相關法規已出臺,但公眾認知度不高,很多人拿著急救設備不敢用,擔心擔責。法律法規要讓更多人知道,救人是不用擔責的。「除完善立法、保護搶救實施者權益,對搶救實施者予以免責保護,也建議設立相關獎勵機制,在適當的情況下獎勵搶救實施者,鼓勵培養全民主動的互助意識。」

  為讓更多的市民朋友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北京市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強社會公眾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培訓,並進一步細化完善法律法規。北京市有關部門也呼籲具備急救知識的乘客,在緊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急救服務,並積極配合地鐵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開展工作。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相關焦點

  • 北京地鐵有AED了 年底7條線路104座車站將配置完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衛健委獲悉,自今日(10月27日)起,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工作。今年底將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AED配置,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地鐵四號線西單站內,一臺AED設備已經布設完畢。
  • AED進地鐵站!年底前覆蓋北京7條線路104座車站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工作。據悉,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地鐵1號線、2號線、13號線、4號線等7條線路104座車站的配置工作。
  • 地鐵1號線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開工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地鐵1號線、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開工;十一假期對1號線進行改造施工,1號線四惠東站8日起恢復正常運營  昨天1點半,地鐵四惠東站內百餘名工人在收到供電軌已斷電的指令後走進軌道。10月1日開始,地鐵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到明年,乘客無需換乘即可實現1號線與八通線無換乘銜接。
  • 70年來北京公交運營線路長度增長290倍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地面公交服務不斷完善,常規公交線路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條增加到
  • 北京軌道交通今起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年底前配齊104座車站
    提示設備操作有4個要點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介紹,AED設備操作步驟主要有4個要點,包括開機、正確貼好電極片、設備自動分析以及充電放電完成急救,使用者只要打開設備蓋就會自動開機,隨後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放電過程中,周圍的人不要用裸露的手觸摸患者皮膚。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又到了北京最美的季節,京郊各賞紅景區迎來了紅葉最佳觀賞期。
  • 年底前7條線路104座車站 北京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工作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記者從市交通委和市衛健委獲悉,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 北京地鐵啟動AED配置工作2022年底實現軌道交通車站AED全覆蓋
    客運站、城市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領域發生的乘客猝死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AED的極大關注。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積極推動下,10月27日,北京地鐵啟動了AED配置工作。到2022年底前,北京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全覆蓋。
  • 體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徐邦印)8月23日,2020年中國田協訓練基地特許賽(上海第4站)在莘莊訓練基地舉行,謝震業上演本賽季室外百米首秀,最終以10秒13輕鬆奪冠。按照賽程安排,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將於9月15日-18日在浙江紹興舉行,屆時將迎來謝震業、蘇炳添兩位百米飛人的巔峰對決。
  • 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北新橋站明年底開通
    來源:新京報圖集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獲悉,近日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相繼完成車站整體環境改造、員工制服更新和廁所改造工作。據首都機場線運營單位京城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北新橋站預計明年年底開通。為營造良好候車環境,提升乘客出行體驗,首都機場線近日邀請中央美院對東直門站牆面裝飾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在保留原有老北京傳統紙鳶主題的基礎上,融入長城、天壇、鳥巢等地標性建築元素,使傳統文化與軌道交通有機結合,使乘客體驗到老北京特色文化底蘊。為全面提升車站人員服務形象,實現空地無縫對接,首都機場線近日對站務員、乘務員和外委人員服裝進行了更新。
  • 早讀:新的一天,從這份新聞早餐開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社論】新京報新年社論丨穿越大江大河2020,就這樣迎面而來。新京報記者從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此次肺炎病例大部分與華南海鮮城關聯。對此,新京報記者從兩名市場店鋪老闆處獲悉,目前海鮮市場仍正常營業。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年底開通 七座車站「一站一景」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將於年底開通試運營。  據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
  • 記者:倪偉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7月15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 視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王曉東勉勵值守民警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奮戰的頑強作風,盡好自己的責,守好監獄的門,管好監獄的人。詳情>>>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中國眼】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裡深入疫區的特殊「信使」這是遊青山12年駕駛生涯中最兇險的一次:貨車在4700米海拔的雪山上熄火、在離懸崖十幾公分處急停,他的念頭一度只剩下「活著回去」。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年底開通試運營,多站可換乘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12月18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將於年底開通試運營。據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16號線中段甘家口站,主站廳中央懸掛一列吊頂花燈。
  • 記者:沙雪良 李凱祥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昨天下午,北京舉行第14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高牆之內的考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此外,在男性罪犯中,企業管理、會計等專業較熱門,幼教、新聞專業成女性罪犯專屬。  「監獄學霸」  許英是監獄有名的「學霸」。通過自學,她已經完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本科全部考試,11個科目、畢業論文均已通過考核,回歸社會後只需本人到校辦理手續,就可領回學位證書。  11年前,許英犯貪汙罪接受了法律的審判。
  •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2年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全覆蓋,今年年底將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的配置。緊接著問題來了,「救命神器」到位了,你真的會用嗎?
  • 2020年北京地鐵網出新
    新京報訊 近日,通州、昌平、石景山等區召開兩會及新聞發布會,透露了2020年北京交通工程建設情況。隨著京張高鐵開通,還有2條地鐵線路完成重要施工。地鐵M11號線西段M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工程長4公裡,設金頂街站、金安橋站、北辛安路站和首鋼站等4座地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