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西班牙先後失去海上霸權後;誰才是最大贏家?

2020-12-09 老金聊史

文丨老金聊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15世紀到17世紀為歐洲的地理大發現時期,同時也是新航路的開闢。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求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使許多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紛紛被人發現並與其交流。同時,歐洲也湧現大量的著名航海家,如哥倫布、伽馬、麥哲倫等人。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範圍。

哥倫布

而且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與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因此可是快速發展,並且開始出現遠遠超過亞洲的繁榮景象。並且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然而對於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複雜而矛盾的,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地理大發現

在地理大發現中,葡萄牙比當時的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頻繁於其中。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唐·阿方索·恩裡克雖然只是一位葡萄牙親王、但是他同時也是一位航海家,因為設立航海學校、獎勵航海事業而被稱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隊在非洲西海岸至幾內亞一帶,掠取黃金和象牙,抓捕黑奴,並先後佔領馬德拉群島等。使葡萄牙的航海基礎和整體水平都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

亨利王子

同時,亨利王子還獲得了羅馬教皇的冊封成為十字軍的大統領。同時他可以將騎士團的收入用於葡萄牙的航海事業,這也極大地促進了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公元1415年,葡萄牙人佔領了位於摩洛哥的休達城。並且將此地改造成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前沿基地,為後來葡萄牙的航海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15至16世紀起,其一直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

公元1492年,哥倫布獲得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的認可與資助後出海遠航,為西班牙開闢新的航路。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在古巴和海地建立起西班牙的臨時行政機構後,宣布兩地為西班牙國王的屬地。歐洲帶來了與美洲的第一次持續接觸,並且開闢了後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海外殖民的時代。深刻地改變了西方世界的進程。

哥倫布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商業殖民帝國。為了獲得更多的殖民地的控制權及利益,兩國可是惡化。雖然當時葡萄牙比西班牙要更勝一籌。但是,由於其軍事工業根本無法與西班牙的軍隊相提並論。因此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同時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強大的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哈布斯堡王朝侵佔。

15世紀中期~16世紀末,西班牙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並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而在西班牙成為歐洲最強國家的同時,英國和荷蘭也正在悄悄崛起。並成為西班牙最具競爭力的對手。當西班牙正逐漸接受葡萄牙的殖民地時,荷蘭突然在公元1581年宣布脫離西班牙的控制,並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在荷蘭獨立後,西班牙可是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也開始逐步下滑。

西班牙殖民者

1588年,腓力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出身海盜的德雷克率領的英國海軍擊潰後,從此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開始衰落。在此之後,英國人開始奪取西班牙在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公元1655年,牙買加落入了英國人的手中;公元1658年,敦刻爾克也落入英國人手中。西班牙的殖民規模越來越小,而英國可是繼承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國。公元18世紀,西班牙徹底失敗,歐洲格局重新洗牌。

無敵艦隊覆滅

葡萄牙和西班牙沒落後,英國與荷蘭人在公元17至18世紀期間爆發了英荷戰爭。最終以荷蘭的失敗與衰落結束戰爭。英國真正意義上成為日不落帝國。

參考文獻:《Anglo-Dutch Wars》《Henry the Navigator》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荷蘭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鄭成功挑戰海上馬車夫
    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遠航之所以最早,其實是得益於地理位置和宗教的動力,並沒有經濟實力做後盾,這也是二者迅速被取代的原因。實際上,至公元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西方文明才實現了從落後的追隨者到文明的引領者的轉變。
  • 17世紀,曾是海上霸主的荷蘭,是如何失去海上霸權的?
    引子 國土狹小貧瘠,人口只有區區兩百萬的荷蘭憑藉著自身的經濟發展、軍事改革、制度創新這三個方面成為十七世紀的海上霸主,荷蘭人曾經驕傲地宣揚道「我們在各國採蜜,北歐是我們的森林,萊茵河沿岸是我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我們的羊圈,普魯士和波蘭是我們的穀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霸主,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
  • 19世紀英國是如何擊敗「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的
    在19世紀,誰擁有制海權,誰就是強大者;誰失去制海權,誰就要受制於人。而當時英國就是牢牢抓住了制海權,從而得以積累下大量的財富,並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當時的英國也因此得名「日不落帝國」。
  • 西班牙曾經吞併過葡萄牙,後來地位撼動後葡萄牙才得以復國
    在關於到底由誰繼位的問題上,當時的葡萄牙議會分為了三派: 大多數貴族和高級僧侶以及官僚、大商人支持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一少部分貴族支持布拉幹薩公爵;平民百姓支持安東尼奧。
  • 葡萄牙帝國的海上花列傳(II)| 左圖右史
    恩裡克歿後,若望二世與曼紐爾一世繼續海上擴張,葡萄牙帝國的勢力達於極盛。而在曼紐爾一世統治期間,東方鄰居西班牙實現統一併開始走向海洋,歐洲兩強在弘揚基督福音的名義下瓜分世界。1578年葡王塞巴斯蒂安一世在「三王會戰」中喪命,三年後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阿維斯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安託尼奧一世(António I,1531-1595)只當了32天的國王。
  • 葡萄牙西班牙歷史上為何能夠大國崛起又是如何衰落的?
    葡萄牙全稱葡萄牙共和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東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都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葡萄牙的領土。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
  • 高端傳播:法國總統確診後,葡萄牙總理、西班牙首相先後宣布隔離
    華輿訊 據葡華報綜合報導,今天,佔據歐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地媒體頭條的熱點新聞無疑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呈現新冠病毒感染最初症狀之後,covid-19檢測呈陽性,以及由此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包括葡萄牙總理、西班牙首相等多名與馬克龍有過近距離接觸的歐洲領導人先後宣布處於隔離狀態。
  • 同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為什麼不能吞併葡萄牙?
    佔有半島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來視自己為半島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則是費盡辛苦才沒被隔壁的大哥吞併。而直布羅陀,日不落帝國(英國)的這最後一抹餘暉,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現代伊比利亞半島地圖伊比利亞的歷史也就是這樣一出「三國演義」。
  • 英荷戰爭:「海上馬車夫」的永久憾事
    17世紀上半葉,它擁有商船1.6萬艘,是法國、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國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荷蘭商人的足跡遍及五大洲各個角落。因而荷蘭人被稱之為「海上馬車夫」。      然而,正像歷史上許多國家一樣,其衰敗往往從一次大的災難性的戰爭開始。荷蘭17世紀上半葉對海上的壟斷權,當成為後起的英國海外擴張最大的障礙和威脅之時,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 起底西班牙的「發家史」:談談葡萄牙為何沒有被西班牙吞併?
    1707年,西班牙通過《新基本法令》。這之後幾年間,西班牙相繼取消阿拉貢、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馬略卡等國的議會與自治立法權,使上述諸國納入卡斯提爾王冠的管轄,阿拉貢王冠消滅,西班牙國王才開始成為正式的稱呼(事實上,法律意義上講這個稱呼確立得更晚,要推遲到1808年拿破崙戰爭時期)。
  • 葡萄牙和西班牙有什麼歷史淵源?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處在西歐的伊比利亞半島,都曾經是海上霸國。歷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經至少有兩個時期是同一個國家。
  • 同在一個半島上,葡萄牙為什麼沒有被西班牙吞併?
    佔有半島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來視自己為半島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則是費盡辛苦才沒被隔壁的大哥吞併。而直布羅陀,日不落帝國(英國)的這最後一抹餘暉,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伊比利亞的歷史也就是這樣一出「三國演義」。兩代日不落帝國的爭霸,葡萄牙在兩大帝國間的不斷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島如今的模樣。
  • 西班牙曾有機會與葡萄牙聯姻合併,結果卻選了另一個國家
    文|小河對岸西班牙與葡萄牙,開啟近代史上的大航海時代,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最早確立海洋霸權的兩個國家。並且在羅馬教廷的仲裁之下,籤署了《託爾德西裡亞斯條約》(史稱「教皇子午線」),意圖平分世界。葡西兩國同處伊比利亞半島,本就屬同種同族,而在歷史上葡萄牙也曾隸屬萊昂王國(其後成為西班牙王國的一部分),很多人會好奇,為何葡西兩國分道揚鑣之後,而沒有再融合成一個國家呢?其實,在葡西分國之後,兩國曾有過一次聯姻合併的機會,只不過西班牙(當時西班牙的主體為卡斯蒂利亞-萊昂王國)最終選擇了另一個國家。
  • 伊莉莎白一世如何利用英國海盜爭奪海上霸權
    面對這一困難,女王採取了一種非常方法:支持原本成為一大禍患的英國海盜走出英吉利海峽,展開針對西班牙、葡萄牙等的海上掠奪活動,從而為英國發展積累大量財富,壯大了英國的對外殖民活動,更打擊了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力量。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祖上也曾經闊過,把地球分兩半,不比日不落差
    於是葡萄牙一面向西班牙提出抗議,一面向羅馬教皇告狀,並考慮派達爾梅杜率海軍去搶佔西印度。西班牙也採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命令梅迪納西頓公爵所部艦隊做好出航準備,並同時向教皇請求調解。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是西班牙族,靠西班牙國王王后的支持當選上臺。
  • 如果美國霸權突然崩潰,中俄歐誰會成為最大受益者?
    說起美國霸權,它是二戰之後從英國手中繼承過來的,在搞垮蘇聯後,美國便開始獨享霸權,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都知道,二戰後蘇聯也成為一方霸主,與美國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霸權爭奪。只不過蘇聯沒能熬過新世紀,不僅霸權崩潰了,最後還以解體收場。俄羅斯總統普京把這事看作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 海上馬車夫荷蘭共和國的誕生
    上次說到由於西班牙的剝削,導致了荷蘭人們奮起抵抗,早期革命可是遭到了強烈的鎮壓,後來在人民遊擊隊勝利的情況下才鼓舞了士氣,之後在奧蘭治貴族的領導下,奪取了北方弗裡斯蘭等城市的解放,之後北方各省都取得了獨立。
  • 葡萄牙vs西班牙:葡萄牙人才濟濟,西班牙恐難全身而退
    ,葡萄牙迎戰老對手西班牙。雙方時隔兩年再次相遇,但後面賽程密集每隔3天就要一戰直到18號才結束,所以這場兩隊對贏球不會過於在乎,更多用來練兵。賽事前瞻:葡萄牙在上個月月初的兩場歐國聯賽事中,葡萄牙面對強敵瑞典和克羅埃西亞兩戰全勝並且都成功拿下亞洲指數,狀態出色。葡萄牙各項賽事近10個主場取得6勝4平保持不敗,其中5場贏下亞洲指數,主場作戰能力不俗。
  • 曾經歐洲老牌強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之後又一海上霸主,為何衰落
    荷蘭在近代的歐洲曾經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它是繼西班牙、葡萄牙之後又一個海上霸主強國,被譽為「海上馬車夫」,因為其擁有獨特的轉口市場,也使得荷蘭在歐洲擁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明清時代的荷蘭還曾經殖民過一些地區,但是荷蘭畢竟還是個小國,他們沒有足夠的國家體量,將自己成長為英法德那樣的世界型大國。
  • 崛起之戰|英西大海戰:打破西班牙海上的獨霸地位,新的格局誕生
    英國海上強盜的猖獗相信看過加勒比海盜的人都知道在那個時代大西洋上面有很多的海盜船,他們依靠打劫過往的商船來維持財富的積累。但是知道嗎?當時海盜船的最大背景和股東就是英國人。而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西班牙的指揮公爵是一位陸軍將領,他並不熟悉海戰,這可以說是西班牙本次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