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經濟疲軟到底為什麼?還不是英國移民惹的禍

2020-12-11 落筆曉生

導語

有移民就代表著有殖民統治,移民與殖民之間一直處於一種伴生的現象,殖民統治是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進行經濟文化滲透的主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進而達到對被殖民國發展方向進行控制的效果。今天就以19世紀英國對於阿根廷的移民為例,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阿根廷是怎樣在無形之中被納入英國的統治範圍的,以及英國的移民究竟對阿根廷產生了哪些揮之不去的影響。

早期的英國商人到來

最開始的阿根廷移民是以商人為主。阿根廷原本是西班牙在南美地區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在統治期間僅僅是把這裡當成了金銀的資源掠奪地,涉及城市發展的規劃非常至少。也導致其在建國初期出現了地廣人稀的現象。但一個國家總得要發展啊,沒有人口怎麼行呢?於是阿根廷通過優越的移民計劃,開始不斷的吸引擁有先進生產技術的歐洲國家,希望他們能夠在移民的同時促進阿根廷的發展。而正巧剛剛經歷工業革命後不久的英國,急於向外擴張土地,因此大量的英國人移民至阿根廷。

阿根廷在尚未發起獨立運動的時候,一直處於被西班牙統治的狀態,因此國家極為封閉,外國移民很難進入阿根廷,不過即便如此依舊有一些英國走私物品流入阿根廷。阿根廷獨立之後便開始開放外交,所以有大量的英國人前往阿根廷經商。1811年,英國商人們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以及便捷的商業服務,創立了商站,僅12年的時間單單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便擁有40餘家英國商站,足以見得英國商人之多。阿根廷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立了中央銀行,其中的大股東也多是英國商人。後期除去一些擁有了土地與公民權的英國商人外,大部分英國人都選擇回到英國。英國商人在阿根廷一直頗受政府以及公民的歡迎,具有較高的地位以及影響力。

歐洲農牧業移民的加入

繼商人過來以後,為了加快國家農牧業方面的發展,阿根廷政府開始為移民提供耕種土地以及各種交通運輸工具,以此吸引歐洲農牧業的移民。這種移民政策雖然確實幫助阿根廷徵服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但同時也侵害了阿根廷土著居民的利益,因此阿根廷土著居民對這些移民有非常大的仇視感,經常襲擊、驅逐甚至殺害移民。

雖然後期有一大部分商人以及中小農場主回到了英國,但仍舊有一部分人選擇留在阿根廷,並同當地的政治精英通婚,生下混血兒。這第一批混血兒的降生對阿根廷同英國建立良好關係產生了非常積極友好的影響。

紀念鐘塔

政府開始重視農牧業的移民

等到阿根廷的最大牧場主羅薩斯掌權阿根廷以後,為了鞏固自己手中的政權,開始向印第安人發起進攻。因為對印第安的遠徵,為阿根廷增加了更多領土而且羅薩斯是大莊園主出身,因此其政治以及經濟利益同阿根廷農業的發展難以分割,所以羅薩斯十分注重農牧業移民的吸納,希望新獲得的土地能夠得到儘快的開墾。

在羅薩斯統治時期英國農牧業移民驟增,可是阿根廷的貿易環境卻大不如前。因為其所實施的貿易保護政策使進口商品的關稅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先後被法、英兩國封鎖近6年。1841年,阿根廷同烏拉圭之間開始了近9年的武裝衝突,這從極大程度上阻礙了英國移民。這一階段中,以愛爾蘭牧羊人為主的農牧業移民取代了商人移民的主體地位,獲得了來自阿根廷政府的扶持,有許多移民藉此機會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

移民多樣化 越來越多的英國移民到來

隨著羅薩斯的倒臺,使得阿根廷政治實現了民主化以及政治統一化。為了穩定國內尚未平穩的政局,阿根廷徵服進一步加強了對移民的有待政策,使其不僅擁有同阿根廷居民同樣的權利,同時還對其稅務進行免除,甚至滿足一定條件便有成為阿根廷議員的資格。此時的阿根廷為了恢復國內經濟的發展,開始鼓勵外國資本家以及商人於阿根廷內投資設廠。大量的英國企業開始進入阿根廷,與當地的政治人員建立了密切的關係。與此同時,大量普通員工以及農牧人員開始前往阿根廷,據統計19世紀70年代阿根廷超200個行業都有英國移民的身影。

自阿根廷實現獨立統一之後,國內的政治以及經濟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阿根廷政府認為吸納大量具有先進技術的歐洲移民,是發展國家農牧業以及社會經濟的重要方式,因此極大程度的鼓勵歐洲移民同時給予移民各種特權。阿根廷政府對移民十分喜愛,甚至還遣派專員前往英國進行移民招募。

羅薩斯

因為阿根提政府對農牧業以及商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為移民提供了大量發財致富的機會,在移民中擅長經營畜牧業的蘇格蘭、愛爾蘭人以及擅長農耕業的威爾斯人佔主導地位。最早移民至阿根提的便是蘇格蘭人,當時阿根提政府不僅為移民提供了土地,還免去其五年的稅務,同時還向移民提供各種農耕所需的工具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的物品。

待到阿根廷政局開始漸漸穩定之後,大量蘇格蘭人開始移民至阿根廷,並藉由政府的扶持迅速致富。阿根廷政府在保護英國移民的同時,不斷激勵蘇格蘭人移民,導致阿根廷移民數量每年上漲,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才這個跡象才逐步停止。

移民滲透的軟刀子

自1810年起,雖然阿根廷政局有所動蕩,以及經常有經濟危機出現,但是英國移民的浪潮從未間斷。這些英國移民中有許多剛到阿根廷時一貧如洗,但是在政府的幫扶下漸漸成為成功人士。正是因為英國移民大多於阿根廷都屬於精英層、富商以及金融家農場主居多,因此英國成功的控制住了阿根廷的經濟命脈。

由於英國對於阿根廷的移民一般都採取自由移民的政策,同時英國移民於阿根廷的土地資源開發、出口經濟以及交通設施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使得我們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單純的認為英國移民為阿根廷發展的福音。可事實上英國從未放棄過對阿根廷的佔有,只不過是將武裝佔領改為移民滲透。

阿根廷足球

阿根廷親英意識的培養

英國移民大部分最終都會回歸英國,因此他們希望即使不在阿根廷,阿根廷依舊保留英國的特性,於是他們開始在阿根廷開辦各種高校,同時面向阿根廷本土學生進行大量招生。這種教育薰陶的形式直接增加阿根廷學生對於英國的好感,並伴隨著英式學院的大幅度推廣,使得英國的自由主義以及自由貿易理念於阿根廷精英圈內受到廣泛的接受。

獨立後的阿根廷國庫十分緊張,隨著英國移民的不斷進入英國政府同時向阿根廷提供了經濟方面的援助,使得阿根廷的精英階層更加親近英國。阿根廷精英階層,於潛意識中都表現出了對英國極大的親近感,阿根廷外長魯菲諾埃利薩爾德曾公開表示,英國是一個真愛自由的國家,身負改變其餘國家的重要使命,是英國幫助阿根廷重燃對獨立的熱且,並於危難之中給予阿根廷經濟上的援助。英國總統甚至還公開表達了英國對於阿根廷的幫助不僅能幫助了阿根廷獨立運動,同時還幫助了阿根廷農牧業的發展。在這種親英意識的不斷推動下,阿根廷精英層逐漸成為了英國利益的維護者。

阿根廷人的經濟和生活都在英國化

移民不僅促進了英國本土商品的銷售,同時還幫助英國物質文明的傳播。19世紀中期,佔領霸主地位的英國,不再滿足於本國的宗教以及民族認同,想要將自己的生活以及消費方式於別國也得以保留。所以,阿根廷的英國移民依舊採取在英國時的烹飪方式,同時還從英國進口食品。英國人認為阿根廷人的穿著過於粗狂、落後,因此時常閱讀英國雜誌,藉此了解英國時下最為流行的著裝,同時還委託沒有移民的英國親友幫買訂購併郵寄,以此彰顯身為英國人獨特的審美以及不同旁人的社會地位。不僅僅是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習俗,他們的廣告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到都是成為了阿根廷時尚界的標杆,受到阿根廷人的爭相拜訪。哪怕英國的事物並不美味,可以就吸引著阿根廷人的模仿。

而且英國移民於轉播信息方面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19世紀,即便人們的通訊方式有所改變,但畢竟英國同阿根廷之間相隔甚遠,英國所得到的消息並不一定是全面的,而移民商人的存在能夠使英國得到的關於阿根廷政局、經濟等方面的消息更為準確、全面。在掌握阿根廷政治、經濟、國家法律等情況的同時還能了解到阿根廷的市場情況以及民眾消費喜好,從而找準時機進行靈活的資產投資和風規避商業風險。通過這種方式,大量英國移民借阿根廷政府的幫助繼而成為阿根廷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規模的投資以及貿易活動不僅為阿根廷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同時也給英國居民帶來了極為可觀的收入,據相關數據統計,英國移民在阿根廷的投資金額從1865年不到5000萬英鎊增長到20世紀開頭的近4億英鎊,同時阿根廷從英國進口的工業品和出口英國的工業原料全部急劇增加。

同時還加強了對阿根廷的金融控制,阿根廷國內信譽較高的銀行幾乎全為英國移民所掌控。不僅如此,英國還掌控著阿根廷的鐵路主幹線以及各大莊園,甚至就連阿根廷的大半工廠都處於英國移民的控制之下。阿根廷因為被英國人所謂的自由貿易的政策所忽悠,過於注重農業方面的發展,使得沒有多餘的資金來發展重工業,即便有也慘遭英國商人的收購和打壓。而英國移民於阿根廷的投資以及對貿易方面的發展,從根本上控制了阿根廷的走向,逼迫其朝著農牧業大國進行發展進而滿足英國的私利。

結語

阿根廷雖然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英國人在阿根廷身上玩的套路跟殖民地國家沒什麼區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看似美好的經濟情況其實始終受制於人,阿根廷在脫離西班牙的「國家殖民」以後,又迎來了英國的「經濟殖民」,阿根廷始終只是英國全球原材料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在這種長期畸形的經濟生態之下,阿根廷根本就沒意識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錯誤。在英國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將大把的利潤帶出了阿根廷,最終留下了一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而這種局面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才得以改善。

相關焦點

  • 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惹的禍?
    【摘要】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房地產惹的禍,馬雲不應背這個鍋!【正文】最近,」社區團購「引起了社會的強烈爭論。特別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科技創新,應用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是菜市場幾斤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甚至有的大V們(可能地產商們是後臺),直指馬雲,認為阿里巴巴是實體經濟的最大傷害者,造成數千萬店鋪的關門倒閉,到處細數馬雲的十宗罪,整體輿論界對馬雲狂轟亂炸。小編覺得,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房地產惹的禍,馬雲不能背這個鍋,阿里巴巴不能背這個鍋!
  • 阿根廷經濟疲軟,除發行貨幣外,還有這五個原因
    摘要:阿根廷經濟疲軟,除發行貨幣外,還有這五個原因多年來,阿根廷一直在以「為人民印鈔票」的方式發行貨幣。過去被錯誤地稱為「包容性貨幣政策」的政策,印鈔票來為政府的大規模支出提供資金,已導致國家陷入大規模通脹和蕭條。
  • 日本專家直言:還不是中國惹的禍!
    日本專家直言:還不是中國惹的禍!關於鄰國日本的關注點,大家了解過不少,其中就包括他們的身高問題。很多小夥伴也會納悶不解,會和日本人的身高普遍都很矮小呢。日本專家直言還不是中國惹的禍,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了解一下。作為亞洲的一個老牌發達國家,日本的各方面建設都很完善。
  • 馬島戰爭,阿根廷到底有什麼底氣,覺得自己能夠戰勝英國?
    結果阿根廷逞一時之快,當英國人的支援來後,阿根廷潰敗,加爾鐵裡也因此下臺了。從實力對比來看,阿根廷顯然不是英國的對手。那麼阿根廷到底有什麼底氣,覺得自己能夠戰勝英國呢?阿根廷也和馬島一樣,都曾經是殖民地,也都被西班牙統治。只不過在1816年阿根廷獨立了,馬島也從西班牙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跨越大洋的糾葛:義大利人是移民阿根廷,還是殖民阿根廷?
    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在描述自己的同胞時曾戲謔地寫道:「阿根廷人,就是一幫操著西班牙語的義大利人,不僅如此,他們還像法國人那樣思考,並努力想成為英國人。」這一充滿諷刺意味的詞句,某種程度上恰好揭示出「阿根廷人」這一新興民族身份認同的複雜與不確定。而這種不確定性深深植根於十九、二十世紀拉普拉塔河地區豐富多彩的歷史進程之中。
  • 馬島之於阿根廷,如同香港之於中國,英國為何非要死磕阿根廷
    面對這個偏僻而遙遠的小群島,英國並沒有像歸還其他殖民地那樣爽快承讓,他們選擇了跟阿根廷爭斤論兩,即使 聯合國 已經在5年前將馬島判給了阿根廷,英國也沒有放棄對此島的爭奪。這個小島有什麼魅力值得英國這樣死磕呢? 為什麼連香港都可以輕易歸還的英國,卻對這處小島寸步不讓呢?這一切還要從 馬爾維納斯群島 的歷史講起。
  • IMF稱阿根廷債務不可持續!570億貸款打水漂?曾被視為經濟奇蹟
    然而,對於100年前的歐洲移民來說,這卻確確實實是個困擾著他們的問題。為什麼當時的移民會在這兩個城市中出現「選擇困難症」呢?這正是因為當時的阿根廷經濟,足以匹敵後來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3)鼓勵移民和如今部分發達國家一樣,阿根廷當時為了填補勞動力短缺,一直鼓勵外國人移民到該國,甚至還曾為移民提供補貼,這一舉措在當時看來顯得非常明智。
  • 這還真不是嬌氣的惹的禍
    這還真不是嬌氣的惹的禍 2020-12-13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Q&A 為什麼巴西人黑而阿根廷人白?
    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相互接壤,但為什麼巴西人這麼黑,阿根廷人這麼白?自2009年開始,美國博主Collin Spears製作了全球40多個國家的男女平均臉。在涉及的五個拉丁美洲國家中,墨西哥和秘魯的平均臉更具有印第安人特點;巴西臉則明顯混有黑人血統;阿根廷臉似乎更加接近南歐國家的臉譜,很難看出有色人種先祖的痕跡。
  • 阿根廷失去的一百年:被民族主義壓垮的經濟
    阿根廷身上有著每一個南美國家的通病,腐敗、毒品、高失業率以及落後的工業,然而當我們把歷史的時鐘撥回到上個世紀前三十年,那時候的阿根廷卻是黃金滿地的人間天堂,那麼阿根廷為什麼會在一百年年間從高處一落千丈,從人間天堂跌落至谷底。
  • 具有空中優勢的阿根廷為什麼卻敗給了英國?
    而距控制該島的英國,則有1.2萬公裡之遙。 馬島的爭端由來已久,英國人認為馬島是自己當年橫行海上時最早發現的,主權理該歸屬自己,而1816年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阿根廷,則宣稱繼承西班牙對馬島的主權。後來島上的阿根廷人和前往該海域捕獵海豹的美國人發生衝突,美國人將馬島洗劫一空,還把島上的阿根廷官員押走。於是英國人趁機重返該島,宣布行使主權。
  • 阿根廷是西班牙語國家,為什麼60%的人口卻是義大利裔?
    例如巴拉圭、哥倫比亞的多數人口以印歐混血種人為主,但阿根廷和烏拉圭的人口卻以歐洲移民後裔為主,阿根廷和烏拉圭的歐洲移民後裔的比例更是接近90%。▲南美各國的民族成分但在阿根廷這個歐洲後裔的「大熔爐」,比例最高的族裔不是前宗主國西班牙族裔,而是義大利後裔。
  • 歡迎香港移民?這幫英國人可真夠損的
    其中,來自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安德魯·艾特金表示:「從過往接納歐盟移民的情況看,英國做得並不是很好。」艾特金的分析主要基於社區基建、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的情況,自2000年代歐盟各國互相開放邊境和定居權後,不少其他歐盟國家的居民來到了英國定居,這對英國的城市治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也造成了一些遺留問題。
  • 為何會出現大規模英國移民?英國人定居美國又給美國帶來了什麼?
    英國移民來到北美大陸的時間非常早,他們與其他來到美國的移民不同,英國人快速融入美國社會,帶來了自己的宗教、法律、語言和教育。更主要的是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先進的工業建設和經濟發展理念,有了這些現成的經濟發展理念,美國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起來極其迅速。
  • 阿根廷,你為什麼哭泣?
    很遺憾,阿根廷不是那個「幸運兒」。阿根廷的經濟窘境,讓人聯想到她的足球。阿根廷拿過兩次世界盃冠軍,14次美洲杯冠軍,但1986年以來,阿根廷再也沒有問鼎過世界盃,1993年以來,再也沒有捧起過美洲杯。前兩次工業革命未能在阿根廷落地,一方面和阿根廷移民的母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有關。這兩個國家遠遠落後於英國和法國,西班牙殖民者主要在南美洲開採貴金屬和搞種植園,建立的是「一次性」的掠奪式經濟,並沒有在當地引進歐洲先進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這給阿根廷種下了落後的基因。
  • 阿根廷有沒有能力重新奪回被英國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位於阿根廷領海內的馬島距離阿根廷陸地領土500多公裡,然而就是這個阿根廷家門口的群島卻實際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還為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過一場戰爭。這些人在心理上當然普遍更傾向於英國。英國聲稱:違背福克蘭島民的意願,將身家性命交與阿根廷統治管理,絕不是結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個新的殖民地。196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邀請英阿舉行會談以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紛爭的辦法。1966年到1968年期間英國在聯合國2065號決議案要求英國和阿根廷和平解決福克蘭群島問題背景下和阿根廷政府展開了秘密談判。
  • 《琉璃》本來屬於天界的金翅鳥,為什麼成了妖族?都是元朗惹的禍!
    《琉璃》本來屬於天界的金翅鳥,為什麼成了妖族?都是元朗惹的禍!說到2020年的爆款仙俠劇,《琉璃》一定實至名歸。目前《琉璃》已經播出到了53集,從劇情上來看已經接近尾聲了,不過全劇的高潮部分還沒有播出,畢竟重頭戲是羅喉計都歸位呀。
  • 是骨盆前傾惹的禍,1個招式教你辨別
    是骨盆前傾惹的禍,1個招式教你辨別文/西瓜霜導語:好身材一般都包括什麼?細腰、翹臀、大長腿,這三個中,大多數女生對翹臀的追求更為強烈,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如何打造蜜桃臀或者是柯基臀的文章。為了彰顯自己挺翹的臀部,不少女生都會在健身房訓練之後,側身拍一張翹臀的照片,發在朋友圈。
  • 如果「馬島戰爭」阿根廷勝利了,英國會失去五常位置嗎?
    有人可能產生了疑問(疑問一):馬島離阿根廷很近,離英國本土卻十分遙遠,阿根廷和英國又不是鄰國,為什麼因馬島大打出手呢?原來馬島在二戰之前是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如果再往上推,馬島之前是阿根廷的國土。通俗來講,馬島問題其實就和農村的牆角地界一樣,都說老輩兒人擁有過這塊地,這就產生了爭議。
  • 阿根廷移民新規:阿根廷公民直系親屬可入境團聚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日電據阿根廷華人網報導,11月30日,由阿根廷國家移民事務總監瑪麗亞·弗洛倫斯·卡裡尼亞諾籤署的第3763/2020號政令在《官方公報》上發布。根據該決議規定,阿根廷公民的外國直系親屬可以入境與家人團聚。滿足這些要求的人員可以以「特殊方式」通過:埃塞扎國際機場,聖費爾南多機場,Buquebus航站樓港口和Paso de los Libres邊境口岸入境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