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2020-12-23 瀟湘晨報

羅小雲副省長參加省水利廳2020年第七期「水之韻」沙龍中指出,將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效對接意義重大。多年來,省水保院以鄉村生態環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基層農村得到廣泛應用,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探索建設模式,為美麗鄉村江西「樣板」探路

江西鄉村的自然環境在全國具有一定優勢,具備建設美麗鄉村「樣板」的條件,卻也存在基礎設施較差、生產方式粗放、農業生產汙染嚴重、山區農村安全隱患等問題。省水保院以科研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探索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模式:以推進省水利科技重大項目「水生態文明村建設模式及評價標準研究」為契機,組織對浙江省、江西省的10餘個縣市30餘個村莊展開調研,總結探索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規劃引領、項目推進,產業支撐、鄉村經營的水生態文明村建設思路,在全國首次提出自然生態型、產業發展型、安全保障型三大水生態文明村建設模式,為我省鄉村生態振興提供借鑑。武寧縣申家坪村通過養生村莊、農耕體驗建設水生態文明村,渝水區昌坊村通過土地流轉、公司經營、產業轉型、河流治理、光伏生產、生態農業、生態採摘建設水生態文明村;上猶縣園村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拓寬河道、護岸護坡、環境治理、生態旅遊建設水生態文明村。

武寧縣申家坪村

渝水區昌坊村

上猶縣園村

——探索建立規範準則,為農村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

承擔編制的《水生態文明村建設規範》《水生態文明村評價準則》2項地方標準獲頒布在全國屬首次,規範標準從基礎條件、飲水安全、汙水處理、面源汙染控制、門塘水系、水土保持、制度建設、水文化宣傳與群眾參與等各方面提出建設指南,建立了江西省評價標準,評估水生態文明村,使水生態文明理念融入鄉村,為政府評估建設成效、指導鄉村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依據。同時,將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編制完成地方標準《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水土保持工程技術規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生態清潔小流域評級規範》,通過地方標準把水保科技融入鄉村振興,指導鄉村治理。

——探索技術措施,服務鄉村生態環境建設需求

江西水利科技項目「低影響開發技術在村鎮水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應用」試驗研究了生物滯留池、植草溝等LID 措施的環境水文性能,分析了LID措施結構參數和布局與環境水文性能的關係,探討了水生態文明村鎮LID 系統的構建途徑。江西水利科技項目「農村水生態修復中的水土保持技術應用研究」 研究了水土保持在農村水生態保護中的作用,開展了生態草溝汙染控制技術和溼地過濾帶控制技術在農村水生態保護中的試驗與應用研究。江西水利科技推廣項目「水土流失面源汙染阻截技術在水生態文明村鎮中的推廣應用」從坡面-河塘-村鎮推廣了水土流失面源汙染梯級防控體系。井岡山市上寨村應用項目技術治理的河道生態恢復達85%以上,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村莊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寧都縣大土樓村應用項目技術後,減沙率在75%以上,水體總氮、總磷去除率在50%以上,為鄉村旅遊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

井岡山市上寨村

寧都縣大土樓村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基於生態與生產功能權衡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與示範」總結凝練出針對坡耕地和林果地的「一控二保」、「一高雙低」模式,侵蝕劣地「兩類」模式以及崩崗「三型」模式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模式,以此為基礎,形成了《關於江西省果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決策諮詢建議,得到了贛州市水土保持局的採納。用技術和模式指導贛縣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金鉤形水土保持崩崗治理項目的規劃和實施,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僅完成了1萬餘畝的劇烈侵蝕區治理,還引導和激勵當地500多戶貧困戶參與工程建設、管護經營,助推10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將昔日「爛山地貌」改造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實現了鄉村生態振興的良好效益。

贛縣區金鉤形崩崗群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山蘊春色水含情,林聽鳥語花吐馨。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省水保院將繼續用科技為綠色秀美江西的鄉村振興遞交水土保持答卷。

【來源:省水保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1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運用科技力量推動鄉村振興
    給定資料 2019年10月21日,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憲法進農村」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憲法精神的引領,需要法治力量的助推,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來臨之際,開展「憲法進農村」活動,唱響憲法主旋律,共譜法治惠民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要求各方積極作為、創新實踐、奮發有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 勇擔社會責任 護航鄉村振興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津南區的小站稻迎來了大豐收。天津人保財險為小站稻「量身定做」的「小站稻全產業鏈保險」也閃亮登場,從護航小站稻全產業鏈角度出發,設立全產業鏈組合保險產品,並提供菜單式服務,將小站稻生產、推廣、銷售鏈條的各個風險點均納入保險保障,為小站稻「穿好護身衣、配好運動服、系好金腰帶」,繪就產業振興新畫卷,奏響富民增收交響曲。
  • 宜信財富:為鄉村兒童送去保障,為他們的童年保駕護航
    本網12月15日訊 每捐贈25元,就可為一名鄉村兒童提供一年期保額為65000元的重疾醫療險,36種重大疾病及意外住院治 療提供保障。我們相信,愛在遠方,愛也在我們每個人心裡,我們希望與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一起,為鄉村兒童送去保障,為他們的童年保駕護航。
  • 鄉村振興呼喚「生態重農主義」
    新時期「科學發展觀」和「兩山理論」、「鄉村振興戰略」等相繼落地,把「重商主義」重新納入「生態文明」和「以農為本」的中國國情體系中,可稱之為「生態重農主義」。概括而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呼喚踐行和完善「生態重農主義」。其要點有十: 一曰融城鄉。
  • 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法治先行2020年,集美法院立足審判職能,以法治鄉村建設為抓手,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務。
  • 為廣西「十四五」規劃保駕護航!
    為廣西「十四五」規劃保駕護航!要求全區各級法院要切實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司法職能,為廣西「十四五」規劃保駕護航。黃海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發表的重要講話,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徐紹峰 發布日期:
  • 以法治之劍鑄鄉村振興精神之魂
    湖南在全國率先出臺規範村(居)規民約法制審核工作專門文件,將村規民約的制定、修改、發布納入法制,無疑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文化基石和注入了精神素養,從而為鄉村振興鑄魂,讓鄉村振興能夠在文化振興中揚帆遠航。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
  • 鄉村振興丨歐李——未來生態振興的支柱產業
    在我國三北地區,風沙最多,土壤種類多為黃土和石灰巖土壤,非常適合歐李生長。因此在扎賚特旗,已經有60畝的歐李種植基地。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政策壞境,吸引了北京國潤民富集團前來扎旗考察合作。陳慶華介紹了扎旗歐李產業發展基礎,並表示要將歐李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振興結合發展,集中連片發展歐李種植基地,做好歐李果產業發展規劃,將其打造成鄉村振興的一項支柱產業。
  •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實踐中,一線教師工作熱情與活力被激發,他們將教學工作與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教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緊密結合,立足教書育人,緊追科技前沿。學校做到了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同頻共振,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 藍小歐車載安全機器人,車載安全黑科技為您行車保駕護航
    藍小歐車載安全機器人,車載安全黑科技為您行車保駕護航 來源:財訊網 • 2020-11-03 17:20:53
  • 司令農品訂單式認養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不但各級各部門在積極貫徹落實,各類企業也在積極謀劃,圍繞鄉村振興工作主動布局。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的目標。
  • 創意農業直播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忙下田,農閒科研,將課堂移向田間,將講臺建在駕駛倉——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來,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從培養教師職業素養出發,將教學工作與農業裝備技術專業建設深度融合,提出專業教師要「農忙下田,農閒科研,將課堂移向田間,將講臺建在駕駛倉」的基本教學思路。
  • 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永續需要人類的呵護,人類發展離不開生態的支撐。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
  • 【基層動態】黃州區法院:令行禁止,司法為長江生態保駕護航
    【基層動態】黃州區法院:令行禁止,司法為長江生態保駕護航 2020-12-21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三通慧聯科技有限公司: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湖南三通慧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管長偉。(記者 楊智偉 攝)「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研究鄉村問題。想著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背景下,用文化科技融合為三農和交通物流行業服務,鞏固好精準扶貧,促進鄉村振興。」11月6日,湖南三通慧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管長偉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近期該公司的重心就是利用科技創新模式為三農做好服務,為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平臺化服務和系統化抓手。管長偉多年來一直從事IT行業,後又走上了創業之路。他創立的湖南三通慧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被選為湖南省北鬥產業軍民融合項目重點培育企業。
  • 信陽市羅山縣靈山鎮:構建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靈山鎮始終立足鎮情實際,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重點扶持農村產業發展,湧現出如億峰公司、現代園林公司、靈豐園、惟馨花卉等一批茶葉、苗木、水果、花卉產業發展先鋒,逐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被授予省鄉村振興示範鎮。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靈山鎮深入領會中央、省、市、縣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根據鄉村振興總要求,構建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 護航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辛莉    在開封,目前有6家保險主體在農業保險領域精耕細作,豐富的特色農業險種,為農民提供了觸手可及的普惠保險服務,發揮了保險支農惠農的作用,全力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
  • 茶人分享: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
    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鄉村的振興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保障,要注重鄉村人居環境的整體整治,強化汙染源管理,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和汙水,做好美化、綠化及潔化工作,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