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時代為何在古代存在那麼長的時間,問題出現在哪?

2020-12-22 百姓談歷史

引言:

任何一個劃時代的發明都足以改變歷史的進程,而歷史的發展也是經歷了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卻有著悠久的青銅器時代,這又是為什麼呢,不是經濟越發達而採用的冶煉技術越先進嗎?衡量一個社會與王朝生產力的先進性不就是對於器物文明的運用嗎。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主要看當時的社會環境與資源儲備情況,而當時的中國就是面臨這一尷尬的境地。

眾所周知奴隸社會以青銅器時代為主,而封建社會則以鐵器時代為主。可是中西方卻反過來了,這也是因為資源的限制與技術水平導致所應用的器物發生顛倒,所以才造成了在中國古代青銅器時代存在的歷史時間很長,並長期處於主導地位。而鐵器雖然也應用但不作為主要的用具,就是因為他的先天局限性限制了他的運用。同理西方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最後採用鐵器為主成為主要配標。

時代在進步,文明也相應地在發展,而對於器物的運用卻只能是因地制宜而不能違背當時的技術條件與礦產含量的限制,只能採用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也就造成這種非正常現象的出現。也就解釋得通了。這也是為何中西方的體制與器物發生顛倒的原因了。

(圖一 古代青銅器代表之作)

一、中國以銅器為主,資源決定技術水準

中國的青銅冶煉技術很早,但也不能成為中國以青銅為主的根本。早在商代時期中國就有了鐵器冶煉技術的出現,但那時用的是隕鐵。而到西周中期鐵器才開始冶煉。直到戰國時期才大規模運用,但也沒有取代青銅的主導地位,是什麼造成中國採用以青銅為主的兵器運用時代嗎?

(圖二 青銅劍器 吳越劍)

這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礦產資源導致只能被迫選擇青銅冶煉技術應用。因為當時中國的礦產資源以錫礦為多,並且品質也高,而當時中國的青銅冶煉技術融合的復古冶煉技術,使得青銅器的堅韌度並不比一般的鐵器質量差,也很鋒利。成為當時的主流武器與潮流。

反倒是鐵器的冶煉難度很高,因為當時中國的鐵礦石品味很低,含礦量都是低於50%的貧礦,其中的雜質多,不好提取,冶煉難度太高。使得中國的冶鐵技術難以短時間達到應用的標準與水平。這也導致生產出來的鐵器反倒不如青銅器鋒利與堅硬。這種粗糙的鐵器只能適用於農具。所以在技術與資源都不具備的情況下,中國的青銅器時代反倒存在很長的時間,而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

(圖三 鐵器冶煉技術難度高)

二、西方以鐵器為主,造鐵比造銅方便

而西方的情況卻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最早冶鐵的西臺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而且他們的在冶鐵的技術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反倒是青銅冶煉技術方面不如中國,甚至比較落後,相對比的話,中國無論是青銅冶煉技術與鐵器冶煉技術都不比西方差,只是鐵器因為先天受限而沒有大規模使用與成熟。

(圖四 相對於西方 中國鐵礦石雜質多)

而西方的青銅器則因為本身的稀土礦稀缺且質量太差,使得青銅冶煉提純難度加大。難以成規模地運用。使得西方人只能越過青銅時代,開始加大對鐵器的冶煉技術的運用。因為相對於青銅的稀缺與貧瘠和質量的不好把握。反倒是鐵礦石的資源豐富,並且都是富鐵礦,提純質量相對容易。所以冶煉技術的運用與鐵器的質量都能夠滿足需求與運用。

相對於青銅器的造價成本高,還不好把控與技術難以突破。鐵器的開採成本與冶煉技術則非常好操作與把握。使得西方直接跨越青銅時代,提前進入鐵器時代,並取得一定的進步與長久的發展。就是因為鐵礦石資源的豐富與礦產的含鐵量較高,使得提早進入以鐵器為主的時代。

(圖五 中國在不斷地提升冶煉技術)

三、中西方因為資源偏重不同,採取不同冶煉技術

正因為資源決定技術水平的偏重,使得中西方的冶煉技術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是他們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只是受限於資源條件而導致中國出現了長時期的青銅器時代。並創造了輝煌的青銅帝國。這就是環境影響文明發展的走向,但是都會殊途同歸,只是中間經歷的長短不同罷了。

採用何種冶煉方式與主要資源運用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銅錫鐵礦石的品味高低,直接影響採用何種礦石作為主要的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只要技術能夠達到要求,滿足作戰需要就行。也就是必須達到足夠的堅硬度與鋒利水準,還能夠經得起使用。

而西方以鐵器為主也是因為鐵礦石富而錫礦貧瘠有關。中國則是錫礦石豐富而鐵礦石的含量貧瘠,同時青銅冶煉技術煉製的青銅兵器質量甚至比鐵器都有堅韌度,同時還具有防腐蝕性。所以就成為中國的主戰武器與青銅冶煉技術發達的根本。

(圖六 這是一套完整的冶煉圖)

四、古代中國一直在研究鐵的冶煉技術

其實儘管中國一直以青銅時代為主,但對於鐵器的研究與冶煉技術還是沒有放下。只是受限於技術水平與資源質量的問題,使得自身研究能力一直被耽擱與停留在一定的瓶頸上。可是對於鐵器的應用卻是在不斷地擴大使用,雖然都是在民間的農具使用,但也是在取得一定的進展。

鋼鐵冶煉技術因為古代人的智慧而不斷地經過淬鍊與提取,不論使用火力與風力甚至是水力的運用加大冶煉提取的力度。對於鋼鐵的提煉都是在不斷地提升。最後通過鼓風吹氣法使得這一技術開始變得成熟。最後終於攻破了最後的難題,也讓中國在鋼鐵的冶煉技術上走入新的一步。

(圖七 淬火技術的應用)

五、東漢才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

但是中國雖然後來被稱為青銅帝國,可是中國的鋼鐵冶煉技術一直沒有落下,甚至在不斷地突破難關,最後到了西漢就成了一定的規模與效應。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大規模的使用鋼鐵了,可是由於質量的問題只能使用在農業領域。可以看出中國一直沒有放棄鐵器的冶煉與難題攻關。

直到東漢時期鐵器才取代青銅器成為主要的工具,中國也擺脫了鐵器的技術瓶頸,甚至還取得比西方還要先進的技術。因為中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於鐵器的研究與運用。使得在比較苛刻與困難度較高的情況下攻克了在貧礦石的基礎上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所以雖然中國的鐵器時代晚,可是技術水平卻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所以對於中國來說鐵器時代來得晚但不是水平不行。

(圖八 青銅冶煉技術精彩的藝術水準)

結語:

所以說中國的青銅時代雖然時間存在比較長,可是無論技術水平還是青銅器的堅硬度與鋒利度都能夠滿足鋼鐵冶煉技術的水準,甚至一度強過普通的鋼鐵。這也可以看出中國青銅時代的發達並不是中國技術時代比較落後,反倒是因為鐵礦石資源的限制使得中國的冶煉技術達到極致水平的開發與運用。

而西方與中國相反方向的發展也是因為資源的限制導致對於鐵器的發展提前運用,並取得一定發展與成熟。可是西方青銅冶煉技術水平卻是因為品質問題而放棄了研究,不得不說工匠精神比較欠缺,相對於中國的執著與精研,西方對科研問題的態度顯得不如中國的韌性與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

中國能夠在鐵礦石含量低且是貧礦的基礎上經過上千年的不懈專研的基礎上打造出中國的技術突破難關,制定出了中國水準的質量高度。直到東漢時期才奠定了鐵器時代的到來並佔據主導地位。成為以後的標準且起點並不比西方成熟已久的技術水平。可見積累的重要性,更能看出中國古人並沒有因為青銅器時代的輝煌就故步自封了,而是不斷地在向前發展與進步,直到迎來最後的突破與輝煌。

即使中國長期處於青銅器時代的統治下,可是中國在青銅冶煉技術的水準上也是在不斷地進行複合型的組合。使得當時的青銅器鑄造出的兵器已經超出普通的鋼鐵的水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能力與技術水平。同時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墓中的青銅兵器,越王劍被發現時還沒有被腐蝕,可見那時的兵器具有防腐性,這可趕上一般的鋼鐵了。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開啟青銅器時代的第一個歷史王朝——商或殷
    引言如果說該王朝之前的政治組織形式很可能早於商代的王權(君主制),而且有關存在著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夏王朝的傳說,並非是沒有任何基礎,那麼青銅器技術的迅速發展則與上古文明的一次顯著的發展高潮相吻合。如果人們有權把商王朝的開始(無疑也是青銅器時代的開始)時間斷於公元前17世紀中葉或未葉,那麼為了描述該朝代的文明,則只能主要參照在安陽的考古發掘。商朝(或者是根據在最後一個時代使用的名稱而稱之為殷王朝)最後一個京師大商或大邑商的遺址,曾在該王朝最後11位國王執政期間被佔據,而該王朝可能共有約三十名國王。
  • 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歷程,從石器到青銅器用了四十九萬餘年
    武器作為戰爭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它的製造材料也緊隨時代的發展,但總體來說可分為石制、青銅器、鐵製、火器這四個大階段,每個階段斷髮展轉變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到了石制兵器時代的後期應付各種不同的戰爭環境,人們逐漸創造出模仿動物角、爪等部位所製造的兵器,這些兵器有著更大的殺傷力。古代人的生產力普遍低下,石制兵器在青銅兵器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在被頻繁使用。
  • 「老王說隴史」西周墓葬中為何出現商代青銅器
    【老王說隴史】西周墓葬中為何出現商代青銅器白草坡出土的西周墓人頭銎戟1967年9月、1972年10月,人們在靈臺縣白草坡先後發掘了9座西周墓葬,1座車馬坑,共出土各種青銅器300多件,青銅器帶著神秘色彩,有些還帶著異域風情。
  • 「居高食露 精潔可貴」 古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之美
    夏商周三代是我國青銅藝術最璀璨時期,目前所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以萬計。我國古代青銅器有著端莊凝重渾厚古樸的造型 ,製作精美的紋飾誇張而豐富,特別是蟬紋、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等都在中國考古史和美術史上都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 青銅器時代——中國遠古文化的一個璀璨時代
    東亞歷史之05篇:遠古中國之青銅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前結束,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在世界各地得到發展,但在遠古中國尤為輝煌燦爛。1928年起,考古學家陸續在河南安陽挖掘出古代文明的屋宇、宮殿、墳墓等遺址,並證實了安陽曾經是古代「殷商」的首都,因此這些遺址被稱為「殷墟」。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中國古代青銅器,如何真偽鑑別
    一·青銅器的作偽歷史我國青銅器仿製最早出現於春秋,至宋代較多,如宋人曾經以春秋晚期宋平公時代的宋公戌鍾為標本,進行仿製;另外,傳世的宋太和鍾和蟠龍紋鍾都是仿製的。宋代仿製青銅器水平較高,但其仿製目的不是為了利用贗品賺錢,而是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
  • 古代青銅器名字為啥有點「怪」?帶銘文的青銅器更值錢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名稱大多有些「古怪」,用字也頗生僻。以青銅器的「飪食器」來說,就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鋪、盂、(奠下加皿字)、鍪、俎、匕……這些名稱除了器物本身有名稱和結合典籍可以確定名稱的外,有不少叫法都是後人定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金文,那麼金文又是什麼字體?作者:倪方六
  • 商周青銅器認識方法
    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周禮·考工記》中,對於鑄造各種青銅器物的合金配比已有比較明確的記載。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已總結出青銅合金的配置規律。青銅樂器包括鐃、鍾、鎛、鉦、鐸、鈴、鉤鑃、錞於、鼓等。鎛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為春秋晚期新出現的一種樂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在貴 族宴飲或祭祀時與編鐘、編磬相合使用。
  • 新書 |《九如園吉金——朱昌言藏古代青銅器》
    《九如園吉金——朱昌言藏古代青銅器》
  • 劉夢揚:青銅器鳥紋與三足烏神話
    小鳥紋出現較早,主要見於殷代中期。小鳥紋的特徵是:鳥的體型較小,鳥尾較短,頭上不帶冠,晚期頭後方出現一小撮羽毛,鳥身整體呈正方形或長寬相近的長方形。這種小鳥紋多見於青銅器的頸部和肩部,僅作為輔助紋飾。長卷尾鳥紋出現於商代,流行於西周。長卷尾鳥紋的頭部與小鳥紋相近,尾部則明顯拉長,有向上捲曲的長尾羽和向下捲曲的較短尾羽。整個鳥身細長,呈長大於寬的扁長方形。
  • 中國古代史:都市國家聯盟,逐漸轉變為以霸者為中心的領土國家?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樣的古代史的發展與人類文化的發展,兩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在這方面起重大作用的,還是金屬。金屬在世界上發現於何地、何時,又如何傳播到各處,都還不十分清楚。但是,許多考古學家共同的推測是,青銅和鐵都是西亞人發現的,然後再從這裡向四處傳播,使各地相繼進入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文化的傳播需要時間。
  • 神獸與玄鳥的結合,從青銅器的紋路,看商周時期人們的浪漫
    它上承新石器和原始時代,下啟春秋與戰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商周時期的人們,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冶煉技術,特別是青銅鑄造在整個古代歷史發展當中都佔據著登峰造極的地位。與這些典故和傳說一樣,在歷史上留下重要的足跡的,還有在周朝便發展到繁榮和鼎盛時期的青銅器。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透過歷史的煙塵,來窺探一下印刻在青銅器中的紋路有哪一些。
  • 寶雞出土的青銅器精品亮相國博, 143件青銅器解讀商周秦漢
    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覽,遴選了143件「青銅之鄉」——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精品,其時代涵蓋商周秦漢等中國青銅時代的主要時期。一件件重器穿越時空隧道,將解鎖歷史秘密的秘匙傳送至今,其中既有家國大事,也有生活場景。
  • 神真的存在嗎?為何那麼多名人科學家都覺得存在!
    在如今發達的科技時代,很多人也許難以想像千百年前出現的各種神話故事,他們為何興起,又為何流傳至今?又為何在這連小學生都會說那是假的,是故事而已的時代,任然有那麼多的人在信仰著。當然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在當今中國我們宣傳的是無神論,但是我們卻從不反對宗教信仰。
  • 古脊椎所等在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中獲進展
    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地研究(產地)的相關研究較少。實際上,產地與礦源是青銅器生產鏈條中重要的兩個環節。一件青銅器所用金屬原料(銅錠、錫錠及鉛錠等)應來自古代各金屬礦山,現已發現的鑄銅作坊遺址多在古代城市遺址附近,遠離古礦冶遺址。可見,青銅器的產地與礦源往往相異。
  • 藏在青銅器上的動物
    ▲西周初期 鴞卣 卣,是一種古代酒器,具體出現時間是未知,盛行使用時期為商代跟西周時期。犀尊的造型幾乎為圓球形,胖乎乎的,由四條粗壯的短腿支撐,憨態可掬,在眾多花紋繁複、造型優雅的青銅器中間,小臣艅犀尊更顯得純樸稚拙,妙趣橫生。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上面的銘文考釋,它記載了中國上古時代某個王朝邊境屯田事跡,銘文內容是針對商代晚期戰事結束、軍隊進入邊境伏兵屯田的記實,當是商代晚期前段的歷史。
  • 古代弓箭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能一箭射死人?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古代弓箭並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能一箭射死人?兵器殺傷力極強,在三國中,最為著名的「草船借箭」,就能夠看出使用弓箭的廣泛,那麼問題來了,根據現代常識來說,弓箭並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卻能一箭射死人?兵器的發展史:其實,說起兵器的發展史,還要從中國的戰爭開始講起,朝代更替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中國擁有數千年的歷史,而在這歲月長河中,曾經出現不少戰爭,也因為戰爭的出現,兵器的變革成為當代軍事潮流,追溯千年,中國的冷兵器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史前時期,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那個時期所使用的兵器,過多於石器,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兵器是從古代耕田用的農具演變而來,
  • 恐龍時代出現之前,什麼出現的最早?看完長見識了!
    恐龍時代出現之前,什麼出現的最早?看完長見識了!現在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說統治地球的是擁有非常高智商的人類,大家同樣知道在人類沒有出現之前那個時候統治地球的是一種體型非常龐大的恐龍,但是恐龍的毀滅是因為一次隕石撞擊地球。
  • 中國古代史:步入鐵器時代
    大家好,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中國古代進入鐵器時代的歷史。人類由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是一大飛躍。中國在西周、春秋之際步入鐵器時代。可以肯定,商、周時代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的高水平發展,為此後冶鐵技術的發明,提供了基本的技術與工藝基礎。
  • 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
    饕餮此獸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徵,同時加以自己的想像而形成的,其中獸的面部巨大而誇張,裝飾性很強,常作為器物的主要紋飾,與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研究者稱為獸面紋。產生背景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饕餮(tāo tiè)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