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出現了「硬式壺鈴」和「競技壺鈴」訓練的混淆與迷惑,這造成人們非黑即白的心理,總想找出「更好」的。
硬式壺鈴是一個實心鑄鐵球加上把手,壺體大小和手柄粗細會隨著重量增大而增大,通常是黑色漆面。是為更高的動作質量和力量而存在的,不過度追求數量,主要體系是RKC和SFG。
競技壺鈴是空心的鋼製球體,通過填充配重來增加重量,所有重量都是一個大小,把手也是一樣粗,一般壺體做成彩色。講究耐力,長循環,壺鈴不落地,主要體系是IKFF和EKI。
首先,不應該也沒必要存在一個好於另一個的情況。就像不同水果,都對健康有益,但是口感完全不同且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進行壺鈴訓練的目。
硬式壺鈴訓練的基本原則是製造和輸出爆發力,而非保存爆發力。體現在高張力力量及彈震式爆發力。
這兩大領域還包含了其它重要的運動技能,例如柔韌性練習,靈活性練習,動作模式和協調性模式打造(起立練習),放鬆和呼吸技巧,高張力練習。這是一個完全涵蓋了運動表現和功能性動作所有需求的力量訓練流派。
硬式壺鈴的手柄粗,且手柄和壺鈴之間的空間更大,以讓壺鈴能夠在硬式抓舉動作時從上方繞過持握手。更粗的手柄還更多地刺激了握力——這對于格鬥,軍警體能,以及很多運動都是至關重要的。
競技壺鈴主要著重點是對爆發力的保存和動作效率,而非百分之百的爆發力輸出。
其目標是在長時間內(10分鐘),在不放下壺鈴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完成動作重複,這是一個孤立的競技運動項目。競技壺鈴比賽涉及三個主要舉重動作:抓舉,高翻挺舉(Long Cycle),以及挺舉。當然,還有針對比賽動作和體能需求的擺舉。
競技壺鈴的手柄更細,讓拇指和食指可以相扣,形成鎖握。這樣就可將握力需求降到最低。
硬式壺鈴應用了格鬥項目的加壓呼吸技巧,目的是在彈震式動作和高張力最大試舉時促進力的傳導並增強脊柱穩定。
競技壺鈴並不存在加壓呼吸,呼吸是隨著動作流暢進行的,類似瑜伽和自重訓練,這種呼吸方式可以延緩衰竭並提升耐力。
總結來說,硬式壺鈴訓練是在更短的時間內,應用了高張力和最大爆發力輸出,每一次動作重複都要輸出相同的爆發力(功率),無論使用的壺鈴重量是16公斤還是36公斤。
競技壺鈴則專注於應用高效的動作保持耐力並保存爆發力(功率),在更長時間內完成更多動作,實現更多負載,這是它的本質。
兩種類型的訓練都有各自的目的,不存在優劣之分。作為競技項目,競技壺鈴基於特定時間內完成的重複次數來判定勝者。在這一項目中,舉起負載以及控制肌肉衰竭的效率越高,就越接近成功,這種訓練方式能發展出非常出色的總體耐力。
而硬式壺鈴訓練則更適用於身體素質提升,競技專項訓練,以及全面力量和體能提升。對於普通大眾或想要提升爆發力輸出的運動員,硬式壺鈴是不錯的選項。
參考資料:
1.《Hardstyle vs. GS》-Andrea Du Cane
2.硬式壺鈴和競技壺鈴的區別?-@迷你小肌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