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建造海上無人艇,要玩「艇海戰術」?別忘誰是海上遊擊戰鼻祖

2020-12-16 潞安通判

最近幾年,無人裝備可以說是大行其道,各種無人機、無人車輛、無人艦艇等裝備層出不窮。就拿全球軍費第一的美軍而言,在其高層看來,無人艦艇技術將是未來海上作戰的重要前沿技術之一,同時相關技術也是美國海軍未來大艦隊計劃的核心要素。與美國海軍類似,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在正在尋找能夠供其使用的遠程無人水面艦艇,為散布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上的部隊提供補給。為美國軍方提供國防、國土安全和航空航天技術德事隆系統公司,希望依靠通用無人水面艦艇(CUSV)的相關技術,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解決遠程無人水面艦艇計劃(LRUSV)。

(德事隆系統公司的CUSV無人快艇)

目前,德事隆系統公司的CUSV無人快艇已經成為濱海戰鬥艦的反水雷計劃的一部分,並且展現出了強大性能。德事隆高級副總裁韋恩·普倫德表示,CUSV擁有相當大的有效載荷能力,同時在在數據鏈和燃料方面也有獨到優勢。這使得CUSV無人快艇可以搭載各種武器裝備,或作為後勤艦艇來使用,這與遠程無人水面艦艇計劃(LRUSV)的要求不謀而合。雖然CUSV比較適合用來執行近海作戰任務,但它可以讓其他大型艦船搭載到全球任何海域,並以數量優勢壓倒潛在對手的質量優勢,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艇海戰術"或"狼群戰術"。

(從外觀看,很難區分CUSV無人快艇內部裝的是物資還是武器)

提及"艇海戰術"或"狼群戰術",人們往往會想到"小艇打大艦",又或者是二戰時期德國海軍的潛艇戰術。為了與這些看似老舊且不與時俱進的戰術相區別,美軍高層為它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專業名詞——"分布式"海上作戰概念。該作戰概念的主旨就是儘可能多地部署無人艦船,在不同區域完成偵查、打擊、運輸等作戰任務,讓潛在對手無法摸清指定區域內的無人艦艇主要執行的是何種任務,因為面對繁多的無人艦船,現有偵測系統很難分清艦艇到底是攜帶人道主義物資還是致命的武器系統。

(美國海軍目前正在研製多種型號的無人艦艇)

按照美國海軍陸戰隊埃裡克·史密斯上將的話講,軍方不需要考慮無人艦艇的效率有多高,只要能達到最終效果就可以。如果無人艦艇足夠便宜,那麼就可以大量投放。原本需要一艘艦船執行的任務,我們可以派出3-5艘甚至是更多的無人艦艇去做,只要最後有一艘完成任務就好。雖然這種方式的效率很低,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史密斯上將還表示,這樣做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增加了潛在對手的防禦成本。畢竟隨著無人艦艇數量的增加,對手也要派出成倍的艦船去應對這些目標,否則最終獲得優勢的將是美國海軍。

(中國海軍裝備的022型飛彈艇)

通過美軍高級將領的言論我們不難看出,美軍現在所提倡的"艇海戰術",與當年我國海軍使用的"海上遊擊戰"、"空潛快"戰略等同出一轍。礙於技術條件的限制,解放軍海軍長期以來缺乏大中型水面艦艇,只能依靠中小型艦艇來彌補戰鬥力的不足。因此,海軍擁有豐富的小型艦船的使用經驗。同時,在長期的研發與鬥爭中,海軍建造出了多種性能優異的小型戰艦,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037型獵潛艇、022型飛彈艇等等。如果小型戰艦真如美國人說的那般優秀,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為什麼還要大力發展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呢?這只能證明無人艦艇要以大型水面艦艇為依託,才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

(公開展示的HSU001無人潛航器)

(近期被媒體大篇幅報導的JARI-USV多用途無人作戰艇)

與美國海軍類似,中國相關科研單位近些年也研發出了不少性能先進的無人艦艇,比如HSU001無人潛航器,以及最近中外媒體爭相報導的JARI-USV多用途無人作戰艇。按照媒體的報導,JARI-USV被稱為"迷你宙斯盾艦",像這樣的無人艦艇可以裝載到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上,為海軍提供海上偵察和攻擊平臺。一旦技術成熟,就可以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發起"群狼"攻勢。從這點上來看,中美兩軍在無人艦艇的未來發展上可以說是同出一轍。但與美國海軍裁撤大型戰艦不同的是,解放軍海軍在發展無人艦艇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大中型水面艦艇。相信有了大中型水面艦艇作為倚靠,再加上多年使用小型艦船的經驗,中國海軍未來無人艦艇的前景將比美國海軍更樂觀,畢竟"艇海戰術"、"海上遊擊戰"中國才是鼻祖。

相關焦點

  • 「八六」海戰中的「海上英雄艇」如今怎樣了?
    該大隊2319艇繼承「海上英雄艇」榮譽稱號以來,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多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艦連標兵和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請看今日《解放軍報》——登上第三代「海上英雄艇」2319艇,記者看到艇政治教導員李志峰正給剛剛分配上艇的新戰士講述52年前那場小艇打大艦的經典戰例:「『八六』海戰中,611艇與兄弟單位艦艇一起組成突擊編隊,一舉擊沉國民黨『章江號』『劍門號』。戰鬥結束後,海軍授予611艇『海上英雄艇』榮譽稱號,國防部授予麥賢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 揭秘泉州艦:第四代「海上猛虎艇」 可反潛護航
    至此,第四代「海上猛虎艇」泉州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  東海艦隊政委王華勇向泉州艦艦長李青印、政委吳福超授「海上猛虎艇」錦旗。李青印說:「今天泉州艦正式入列,它的前身是國防部命名的『海上猛虎艇』。新艦入列後,必須經過整體訓練、考核合格後才能擔負它的任務。
  • 穿浪而行,從魚雷艇到飛彈艇,淺述海上自衛隊攻擊型快艇發展史
    但是隨著1953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用艦需求大增,並且原本美國轉交的美制軍艦逐漸老化,當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籌劃自己建造軍用攻擊型快艇。加上此時日本海上自衛隊從國外進口了許多先進魚雷艇,這都為後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攻擊型快艇——11號魚雷艇鋪平了道路。
  • 無人潛艇爭雄:俄艇可攜核武襲美 美艇獵殺潛艇
    這種無人潛航器部署之後,將裝備兆噸級的彈頭,可以摧毀美國的戰略飛彈核潛艇基地,比如喬治亞州的金斯灣、華盛頓州的普及特海灣等。而就在此前幾個月,日本媒體還報導了美國海軍將部署無人駕駛艇用於跟蹤、獵殺他國潛艇,並將於今年秋全面展開海試。種種跡象表明,無人潛航器已成為多國(尤其是大國)「爭雄」的「利器」。
  • 穿浪而行,從魚雷艇到飛彈艇,淺述戰後海上自衛隊攻擊型快艇發展史
    但是隨著1953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用艦需求大增,並且原本美國轉交的美制軍艦逐漸老化,當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籌劃自己建造軍用攻擊型快艇。 在經過多番權衡後,當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決定以性能最好的三號型為基礎,發展下一代攻擊型快艇。 在此期間,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驗證小型高速快艇的相關技術。從7號魚雷艇開始,日本攻擊型快艇的排水量正式突破上百噸。加上此時日本海上自衛隊從國外進口了許多先進魚雷艇,這都為後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攻擊型快艇——11號魚雷艇鋪平了道路。
  • 山東號航母必須面對的海上力量:美軍無人駕駛潛艇
    而要完成這個使命任務,必須看清其背後的美軍力量。為此,本期推出「2021財年美國軍事力量」系列報告中海軍部分的無人駕駛艦艇。由於美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強調利用無人裝備和人工智慧,保持對解放軍的優勢,因此,看強2021財年美軍無人駕駛艦艇建設技術,非常有意義。
  • 「海上吉普」PT魚雷艇:哪怕被擊沉,總統還是愛我永不變
    一戰時期,奧匈帝國海軍一艘剛剛服役兩年多一點的戰列艦"聖伊斯特萬"號被一艘排水量僅有30噸的義大利海軍MAS-15高速魚雷艇擊沉,而前者的排水量是21600噸,是後者的720倍。此次事件,令魚雷艇倍受關注。在一眾高速魚雷艇中,現在最有名的當屬美軍的PT魚雷艇。
  • 龍振船舶設計起錨艇助力海上風電安裝
    國內風電市場如火如荼,多數的風電安裝船以及電纜敷纜船尚不具備動力定位功能,因此需要一定數量的起拋錨艇輔助作業。由上海龍振船舶技術有限公司設計的起錨艇將完成這一海上風電安裝錨泊定位作業。起錨艇為鋼製船體,按照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與建造規範》要求設計建造。滿足海事局近海航區法規要求,船體總長約40米,型寬11.2米,型深4米,設計吃水2.7米,定員為8人。推進系統為雙機雙槳,單臺主機功率為1470KW ,整船系柱拖力大於50噸,同時,可兼拖帶使用。
  • 海上自衛隊「掃海隊」:實戰70年從不用鋼鐵,罐頭也不準上船
    1、打跨日本的"飢餓作戰"和收拾殘局 日本海上自衛隊有一支主要從事"水雷戰"的稱為"掃海隊群"的部隊,該部隊的任務為"對水雷戰",雖說如此,也並非戰時那般的戰鬥,而是清除戰時布設在港灣、海峽等的各種水雷。說起來,該部隊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日本戰敗剛剛投降之後。
  • 中船重工的新型無人作戰艇,堆砌這麼多高大上功能,有點弄巧成拙
    新型JARI-USV無人作戰艇據中船重工的消息,新型JARI-USV多用途無人作戰艇在近日順利下水,標誌著這艘國際領先多用途無人作戰艇,已經初步形成了作戰能力。這艘艇看起來功能很強,但是細琢磨總有弄巧成拙之感。
  • 我國太陽能無人艇成功探測颱風中心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這是一艘經歷過暴風驟雨的無人艇。8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探測颱風中心。
  • 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成功探測颱風中心
    這是一艘經歷過暴風驟雨的無人艇。8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
  • 為領先中國,美軍計劃縮減驅逐艦,建造更多無人艦艇
    文/原點長期以來,美國都將無人作戰系統視為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要方向,是美軍在未來保持軍事優勢的重要技術手段。在無人作戰系統方面,美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進行研究。在空中,美軍研發大量不同類型的無人機,美軍依靠這些無人機對目標進行監視、偵查以及對目標進行攻擊。在中東地區,美國多次派出無人機在該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美軍不僅在空中大力發展無人作戰系統,美國海軍也在尋求發展無人艦艇。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海軍可能將會使用無人艦艇來替換傳統海軍艦艇,並且希望在未來幾年能夠開發此類艦艇。
  • 二戰德國海軍狡猾的水面狼群,戰果僅次於U艇的S系列魚雷艇
    這類艦艇在戰爭初期給盟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對盟軍海上運輸線帶來的威脅絲毫不亞於著名的U艇,這就是德國海軍水面狼群——S艇。S艇的誕生一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成為戰敗國德國的枷鎖,其海軍發展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不能建造大型水面艦隻和潛艇,魚雷艇成為當時德國海軍的唯一選擇。應海軍要求,德國各船廠開始了魚雷艇的研發。
  • 世界最快無人艇問世 最高航速超50節
    據科技日報12月14日報導,中國造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無人艇,這是記者14日在廣東湛江開幕的第五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獲悉的。 無人快艇「天行一號」2017年9月問世,最高航速超過50節(每小時92.6公裡),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深圳海斯比船艇公司聯合研製。它全長12.2米,滿載排水量7.5噸,是油電混合動力。海斯比是中國最大的公務快艇廠商。
  • 中國造出世界最快無人艇,美國派專人研究半年一無所獲
    其實,中國不但無人機強,在無人艦艇方面也早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針對敵國可能對我港口進行攻勢布雷,將我艦隊困在港內,中國大力發展掃雷艦艇。而掃雷艦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艦種,航行在雷場之中,在掃除水雷的過程中自身也面臨著嚴重的危險,而用無人艇代替就可以最大限度確保人員的安全。
  • 法國核潛艇建造在疫情中重啟:工作人員在艇上全部佩戴口罩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導法國《費加羅報》網站5月12日發布該報記者韋羅妮克·吉耶馬爾撰寫的題為《疫情期間,法國如何重啟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的文章,介紹了法國軍工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重啟核潛艇建造的情況。
  • 世界最快無人艇「天行一號」最高航速超50節
    我國造出世界最快無人艇  中國造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無人艇,這是記者14日在廣東湛江開幕的第五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獲悉的。  無人快艇「天行一號」2017年9月問世,最高航速超過50節(每小時92.6公裡),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深圳海斯比船艇公司聯合研製。
  • 土耳其加入無人艇俱樂部,以色列技術領先,巡邏海岸的好幫手
    隨著ULAQ偵察兵的研發,土耳其也加入了生產無人艇的少數國家行列。土耳其製造商將其描述為武裝無人水面艦艇,它攜帶武器以及光學、雷達和水下傳感器。在其電子設備中,有一個幹擾器以及日/夜攝像機。長11米,最高時速65公裡,航程400公裡。船體由輕質複合材料製成,有效載荷(傳感器和武器)為兩噸。
  • 中國魚雷艇部隊那些事
    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人民海軍執行的是近海防禦的策略,而仰仗的武備則是「空」,「潛」「快」,也就是航空兵、潛艇以及快艇,其中快艇包括三類,炮艇、魚雷艇和飛彈艇。這次主要講一講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那些事。1950年8月,魚雷艇學校成立,在蘇聯專家幫助下,經過1年零2個月培訓,魚雷艇學校共培訓出897人。當時,海軍配備了42艘蘇制魚雷艇,成立了4個魚雷艇大隊。2.首戰擊沉千噸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