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被稱為是"五臟之首",它不僅負責了代謝、排毒、合成的功能,它還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
肝臟所分泌的膽汁是促進消化的重要物質,當肝臟病變時,我們的腸胃會受到影響,表現出一些症狀。
若是能在肝病早期及時察覺異常,並配合治療,或能避免肝病持續惡化。
醫生提醒:肝病來臨,上廁所時,或會有3個異常,莫大意
1、消化不良、便秘
腸胃病引起便秘是可以通過養護腸胃緩解的,若是出現便秘時,通過養護腸胃不能緩解,則有可能是膽汁分泌不足所導致。
肝臟病變時,膽汁分泌不足,腸道中的膽汁含量變少,導致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出現便秘的症狀。
2、尿液濃黃
正常情況下,尿液應該是呈透明微黃的,而肝病患者通常會有尿液濃黃的症狀,其原因大多是膽紅素不能及時代謝。
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下降,膽紅素不能及時代謝,會有部分滲透至腎臟,隨尿液排出,導致尿液出現濃黃的顏色。
3、大便發黑
通常情況下大便不應該是發黑的,在肝功能受損時,凝血因子不能及時合成,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導致大便發黑的症狀。
上廁所時,出現以上症狀,不要大意,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肝病的可能性,若是確診肝病,應配合醫生積極檢查。
積極預防肝病,3種食物要少吃,別不當回事
1、油膩食物
如紅燒肉、烤鴨、烤五花等,這種食物通常含有很多油脂,這種食物通常會給大腦帶來滿足感,可這種食物卻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經常攝入高油脂的食物,會加重肝臟代謝脂肪的負擔,不能及時代謝的脂肪會堆積在肝臟,危害肝臟健康,容易引起肝臟疾病。
2、醃製食物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醃製食物,有鹹菜、臘肉、黃豆醬等,這種食物有比較豐富的味道,是深受大眾們喜愛的"下飯神器"。
然而食物在醃製時,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其本身危害不大,可它能與人體蛋白質中的氨類反應,產生亞硝胺。
亞硝胺對人體器官有毒害作用,大量攝入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即使少量食用,也會傷害肝臟細胞,增加肝臟病變的機率。
3、燒烤食物
燒烤食物風味獨特,三五好友圍在一起幾串烤肉、幾瓶啤酒,說說笑笑可以忘卻一天的煩惱,可常吃卻會危害肝臟健康。
食物經高溫烤制時,或會產生強致癌物——苯並芘,最早在1775年英國人發現了它的致癌性,此後又被世界組織列為了一級致癌物。
苯並芘隨食物攝入人體,會傷害肝臟細胞,破壞細胞組織的完整性,引起肝細胞突變、壞死,可能會引起肝癌發生。
做好2件事,或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
1、多喝水
醫學研究證實,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應該不少於1500ml。
《本草綱目》曾記載,菊花有"疏肝理氣"的作用。
雲臺冰菊產自焦作修武縣,屬於懷菊亞種,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類黃酮、胺基酸、水蘇鹼等。
類黃酮可以促進肝臟排毒,抑制毒素在體內沉澱,降低肝臟受損傷風險;胺基酸有助於提升肝臟自我修復的能力,保護肝臟健康。
水蘇鹼是一種具有促進分解作用的物質,可以提升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避免脂肪大量堆積損傷肝臟。
2、早睡早起
隨著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很多人為了工作經常熬夜,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因為熬夜會嚴重危害到我們身體健康。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它不知"疲倦",在其他器官進入休息狀態時,肝臟能獲得更多血液供給,進行更高效的工作。
若是經常熬夜,體內毒素得不到及時分解,會在肝內存積,容易引起色斑、黑眼圈等,危害肝臟健康。
小知識:肝病患者可以喝酒嗎?
回答:肝病患者儘量不要喝酒,
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下降,對酒精的分解能力已大不如前,若是仍任性的喝酒,酒精以及乙醛過多,會對肝細胞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研究發現,成年人代謝酒精的上限在30ml左右,生活中不宜過多飲酒,尤其是肝病患者,最好不要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