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例!婁星檢察探索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領域行政公益訴訟

2020-12-26 湖南24小時

「目前,我們已對全市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經營單位進行了排查,並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中心城區所有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均實現證照齊全,經營規範。」11月27日,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收到了市文旅廣體局的復函,連續多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今年6月,區人民檢察院收到群眾舉報,中心城區一些水上樂園和遊泳場館在裝修期間便開始對外開放,懷疑可能存在無證經營的情況,消費者的安全問題無法保障。

接到線索後,該院高度重視,對轄區內的遊泳、攀巖等項目場所進行了調查,發現存在未按規定辦理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或者雖然曾經辦理但已過有效期等情況,違反了全民健身條例、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存在極大的生產安全隱患,可能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

走訪過程中還發現,絕大多數遊泳場館還開辦了未成年人遊泳培訓班,部分兒童樂園內也存在攀巖項目,對未成年人保護刻不容緩。該院立即將上述情況反饋婁底市文旅廣體局,要求該局立即履職,對相關違法行為立即進行查處和整改。

因該案屬於 「等」外探索的案件,涉及全新領域,該院立即報湖南省人民檢察院請求指導。在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的指導下,該院有針對性地廣泛調取證據,向婁底市文旅廣體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要求該局對未按規定辦理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的經營單位等違法行為進行處理,並在轄區範圍內開展專項排查,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許可和檢查監督職責,確保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婁底市文旅廣體局收到前期反饋及檢察建議後,迅速行動,積極落實,對4家違法場所進行了約談,督促其辦理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並要求亮證經營。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單位下達了限期改正通知書。同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專項排查工作,檢查高危險體育項目300家次,警告26家次,行政處罰2家,責令停止營業1家,實現了所有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單位證照齊全,經營規範。此外,該局還舉一反三,進一步規範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辦證審批程序,公開辦理進度,實現辦證陽光操作。

12月11日,區人民檢察院組織了「回頭看」行動,隨機選取了3家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單位檢查,均已整改到位,達到了「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整改一方」的社會效果。(喻振方、謝新星、肖婷)

來源:婁星融媒

作者:喻振方、謝新星、肖婷

編輯:鄭磊

本文為婁星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louxing.rednet.cn/content/2020/12/17/8707976.html

【來源:婁星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十大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舉辦方於2020年1月11日向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出了「2019年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徵集函,此後共收到了599件檢察公益訴訟案例,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89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62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9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案件399件。經18家單位38位專家的三輪評估,最終評出10件典型案例、10件優秀案例。
  • 上千萬鑑定費卡住檢察公益訴訟之路
    為破解公益訴訟高昂鑑定費的難題,11月20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將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所需的辦案經費以及公益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決定》還提到,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損害等領域司法鑑定機構建設,依法規範司法鑑定行為,積極探索建立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先鑑定後收費」的保障機制。
  • 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通報
    探索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案件專家委員會諮詢論證辦法,建立了由9家檢測鑑定機構、138人組成的甘肅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鑑定機構和技術專家庫,著力解決公益訴訟案件鑑定難的問題。三、深入探索實踐,推動工作創新發展(一)積極探索區域檢察協作機制。
  •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批9個案例是檢察機關在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一個縮影,體現了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對國家利益特殊救濟的作用。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一批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為什麼說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要領域?這兩個領域公益訴訟檢察主要對哪些具體的違法情形進行監督?
  • 三明檢察:強化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推進文化遺產保護
    為了鞏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成效,進一步強化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銜接協作配合,促進三明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服務打造「紅色三明」城市名片, 12月24日,三明市檢察院聯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召開「協作推進檢察公益訴訟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視頻會。
  • 泉州市檢察長傅建飛:探索文物領域公益訴訟 築牢泉州古城「法治...
    傅建飛表示,全市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部門以申遺為契機,以「亮點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間在生態連綿帶」為特點,正全力做好「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址、文物及其周邊環境保護工作。 位於泉州市鯉城區的清朝水師提督萬正色故宅,布局嚴謹,古韻長存,2016年的突發大火一夜燒盡其昔日的輝煌。
  • 睢寧檢察: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備選;省內首例運用圓桌會議推動汙染問題徹底解決;辦理省內首例涉黑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近年來,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可謂高產、精產。他們的制勝法寶是什麼?近日,筆者走近了這個團隊。
  • 新聞發布會丨檢察公益訴訟 助力文物保護!
    、新聞發言人馬玉萍,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二級高級檢察官石佔全共同介紹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有關情況,並發布文物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一階段,省檢察院將把文物保護領域作為公益訴訟重點領域持續推進,在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2021年與省文物局繼續聯合部署開展深化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重點緊盯石窟寺保護、史前遺址、紅色文化等領域的違法情形和難點問題,加強與相關行政機關的溝通協作,強化案件辦理,以辦案實效回應文物保護現實問題,進一步推動形成檢察公益訴訟助力全省上下協同保護文物的新局面!
  • 「委員同聲」曹暉建議: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助力脫貧攻堅
    為此,省政協常委、致公黨四川省委常委曹暉建議:一、找準檢察公益訴訟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貧困地區食品藥品、水源地、人居環境和安全生產、扶貧項目的實施、扶貧資金的分配及使用等領域,深入調研,發現問題,以開展專項活動為抓手,助力脫貧攻堅。
  • 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備選;省內首例運用圓桌會議推動汙染問題徹底解決;辦理省內首例涉黑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近年來,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可謂高產、精產。他們的制勝法寶是什麼?近日,筆者走近了這個團隊。
  •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把好立案質量關,提升立案後啟動訴前程序的案件比例,聚焦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加大辦案力度,尤其要進一步加大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案件辦理力度,推動公益保護落地落實。 03 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專業化建設。
  •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
    檢察公益訴訟堵住養老金冒領漏洞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本報記者周斌□本報見習記者趙婕房產開發建設工程項目未繳納環境保護稅;老人死亡後家屬繼續領取養老金;偽造材料申請扶貧項目補貼……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都與國家重大經濟政策或民生熱點問題息息相關,體現了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對國家利益特殊救濟的作用。
  • 湖北武漢武昌區:建立內部聯動、探索區域協作 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更...
    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 用法律關愛這方熱土守護那些熟悉的美好武漢武昌:建立內部聯動、探索區域協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更大作用「在這個特殊時期,做好公共衛生安全預防,保障在校學生身體健康權益,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公益訴訟工作的發力點之一。」該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劉曉明表示。2019年,該院摸排公益訴訟線索9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79件,法院判決支持起訴請求2件,公益訴訟工作連年走在全省前列。
  •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檢察公益訴訟遇上民法典,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提到「公共利益」,人們很自然把它與檢察公益訴訟聯繫起來。實踐中也是如此,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始終佔到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一半以上。民法典和檢察公益訴訟,秉持著同樣的維護公共利益的價值追求,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檢察機關結合區域實際開展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督促各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全力助推綜合保護的實現。,秉持標本兼治的理念,依法開展類案監督,以專項監督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專項治理,治汙和截汙同步推進,並以聘請「公益訴訟義務監督員」等方式,探索「檢察監督+社會監督」模式,形成公益保護合力,提升了辦案實效。
  • 福鼎:檢法會籤《環境公益訴訟聯動機制》,築牢環境資源保護法治屏障
    《意見》的主要內容《意見》明確了探索環境公益訴訟程序規則、拓展環境公益訴訟新範圍、建立專家參與制度、探索設立環境保護公益基金等10項內容。該《意見》的順利籤訂,標誌著檢法兩機關環境公益訴訟聯動機制將逐步走向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為檢法兩機關更好地開展環境公益訴訟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支持。
  • 「撫順檢察」兩會宣傳專輯之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 守護人民群眾...
    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積極穩妥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用法治守護綠水青山今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積極穩妥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公益訴訟立案360件;向行政機關制發「訴前檢察建議」321件;制發公益訴訟宣傳資料1000餘份,實地走訪汽修、汙水處理等排汙企業10餘家,對渾河主河道、大夥房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實地勘察,用辦案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涪陵法院公開宣判轄區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
    公開宣判轄區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近日,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公益訴訟起訴人重慶市武隆區人民檢察院訴被告重慶市武隆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不履行地礦行政監管法定職責一案。該案系涪陵法院轄區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
  • 公益訴訟成效顯 安康檢察機關督促復墾土地2480畝 收繳出讓金10億...
    近期,安康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情況。數據顯示:自2017年7月公益訴訟全面開展以來,安康市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768件,立案1755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686件,提起訴訟46件,共督促復墾土地2480畝,補植林木10萬餘株,清理河道工程渣土、建築垃圾5萬餘立方米,人工增殖放流魚種10萬餘尾,保護、收繳國有財產1100餘萬元,
  • 安徽公益訴訟向「亂政、怠政」說不 糾正琅琊山違規批建別墅...
    51件,提出檢察建議34件,督促整改到位18件,並提起全國首例針對市級行政機關的資源保護型行政公益訴訟。  目前,滁州市原市委書記江山、滁州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黃修玉已因貪腐問題落馬,但政府部門違法審批商業地產,造成風景區土地被非法佔用,山體植被等生態環境被破壞,「行政亂作為」該如何追責?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重點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行政管理部門的「亂作為、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