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到,雷聲起。你知道什麼是驚蟄嗎?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秩序,為了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我們都選擇居家活動。雖然不能外出,但是結合驚蟄習俗我們也可以在家做些有趣的活動哦!
驚蟄標誌著春耕時節的到來,此時農民伯伯們也要開始忙碌于田間,辛勤勞作了。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裡親手種下一顆小蒜苗,體驗播種的樂趣。
然後靜等大蒜慢慢變成蒜苗就可以啦!平時要注意觀察,隔幾天看看,一定要及時澆水,否則蒜苗會長得很慢。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人體肝火漸生,乍暖還寒,不利於喉嚨舒適,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故民間有吃梨的習俗。
做法參考:
1.由小朋友將雪梨洗淨,家長把梨的頂部切開,小朋友可以用勺子在梨的中間挖一個洞。
2.接下來,小朋友可以在洞中放入適量冰糖、枸杞,再加入清水,蓋上蓋子(梨的頂部)。
3.最後,由家長把加工好的梨放到蒸鍋中,開大火,將水燒開後,改中火蒸20分鐘左右。時間到後,用牙籤輕輕插一下梨子,如果能輕鬆插入就說明梨已經熟了。
「春雷驚百蟲」,古時候人們認為可以用劈裡啪啦的炒豆聲嚇走害蟲,保護莊稼,所以在驚墊時節也有炒豆的習俗,那麼,我們可以怎樣體驗這個習俗呢?這一次,讓我們動起來吧!
農諺云:「春殺一蟲,勝過夏殺一千。」古人會在此時此日在門窗、炕沿處插香薰蟲;以避百蟲,保護全家安康。現在我們的社會更加發達了,蟲蟻不像以前那麼容易鑽進屋子,不過家裡的一些衛生死角長期不清理還是會招來蟲子,小朋友們可以和家人一起來個大掃除哦!
冬去春來,小火車急馳著去探尋春天的秘密,它在節氣中穿梭,從小芽初長的早春到谷長燕飛的晚春,小火車都發現了什麼呢?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到處洋溢著生命的奇蹟,你看書中的小火車高興的都跳了起來,小綠芽都奮力往上竄。好感受春的氣息,春的味道和春的聲音。
驚蟄到了!小動物們開始孵化成長,一小條一小條藍色的小雨降落下來,那隻草螽它的長長的觸角誇張地伸到了雲朵裡。「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雨越下越大,小火車卻越跑越開心,孩子們也會在下雨的時候,很喜歡玩雨水,用腳踩,用樹枝拍打,玩的衣服都溼了還要玩。就像小火車一樣,因為感受到春天的美,並了解了春天的秘密。
三月到了,又迎來了一個學雷鋒的日子。當我們看到好人好事時,我們會想起他的名字。當我們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會呼喚他的名字。當我們伸出援手的時候,我們會念起他的名字。當我們幫助他人後,我們會留下他的名字。他就是「雷鋒」。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在人民日報上為因公犧牲的戰士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2020年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57年來,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雷鋒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奮勇前行。
劉沐宸:我要學習雷鋒叔叔,做一個像雷鋒叔叔一樣的好人。小宇:雷鋒叔叔很勇敢,我也要和他一樣,做一個勇敢的人。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所有人都宅在了家中,在我們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裡,通過新聞一次次和一個名字相遇: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
鍾南山——著名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醫學專家!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之棟梁!
鍾南山——人民的主心骨,全民的偶像!
鍾南山——國士無雙,中國的驕傲!
小朋友們,這就是鍾爺爺的故事,我們長大以後也要像鍾爺爺一樣講真話,有夢想,有追求,勇敢的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一群人,一條心
我們永遠不放棄
除了奮戰在戰「疫」前線的人們,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不一樣的抗疫先鋒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口幼一線的家長們!
當大地新綠,萬物吐露芬芳之時,我們總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這個名字已經不只代表一個人,更是代表著一群無私奉獻的平民英雄。學雷鋒,每天都在行動!
驚蟄過後
春雷響
萬物長
願所有的病痛
都會被溫暖的春天治癒
不負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