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爭模式的不斷發展,打仗需要的不僅僅是高精尖的武器裝備,更多時候考驗的是軍隊的後勤能力,因此在複雜天氣下也能夠正常飛行、運輸物資的運輸機,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近日,土耳其就正在就運輸機項目與烏克蘭展開會談。根據烏克蘭媒體的報導,本來土耳其希望烏克蘭能夠出售安-124大型戰略運輸機,但是烏克蘭提出土耳其可以接手第二架安-225運輸機,對此土耳其方面也十分有興趣。
安-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隸屬於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研製於上世紀80年代,是專門為了駝運「暴風雪」號太空梭研製。安-225運輸機的機身長84米,翼展88.4米,裝備了六臺D-18T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驚人的640噸,而其機艙的載重量則有250噸,美國最大運輸機C5「銀河」的載重量也只有它的一半。不僅如此,安-225運輸機在萬米高空依舊能以每小時850公裡的速度飛行,可以說是蘇聯留給後世的一款黑科技裝備。
不過,當前世界上能夠使用的安-225運輸機只有一架,另一架一直沒能建造完成。據悉,當時蘇聯的計劃是建造10架安-225運輸機,但由於蘇聯的解體,第二架安-225的建造工程在1994年被迫停止,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又因為經濟原因,一直沒能繼續建造那架半成品。雖然安東諾夫公司在2009年自籌資金設法恢復了第二架安-225運輸機的製造,但是在建造了70%以後,還是沒能繼續下去。
眾所周知,蘇聯解體之後,雖然大部分的遺產都歸了俄羅斯,但烏克蘭也撈到了大部分的大型艦船製造廠和大型飛機製造廠,只不過那時候的烏克蘭一心想要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西方國家的攛掇下,烏克蘭將這些重工業體系一一瓦解,艦艇、坦克低價甩賣,就連被俄羅斯當成寶貝的圖-160轟炸機也被拆成了碎片。
結果可想而知,西方國家的承諾大多成了「空頭支票」,使得烏克蘭的經濟一落千丈,如今只能靠著出口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勉強度日。萬幸的是,雖然烏克蘭拆毀了很多高科技裝備,但是安-225運輸機卻被保留了下來,包括這架半成品。因為安-225運輸機的載重量擺在那裡,因此國際上很多大型裝備的運輸都會從烏克蘭租用安-225運輸機來進行。
不過,由於經濟上的捉襟見肘,烏克蘭一直想要將第二架半成品賣出去,只不過因為歐美國家的阻攔,這個想法一直沒能成行。如今土耳其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很大,烏克蘭趁機提出出售安-225運輸機,也是希望這塊放在倉庫裡的寶石能夠早日變現。畢竟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歐美國家對土耳其的施壓力度會小得多。
而土耳其橫跨亞歐大陸,扼守著黑海門戶,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左右遊走。為了爭得更多的權益,土耳其不僅介入敘利亞內戰,划走了一塊包含大量油田的敘利亞領土,還出兵利比亞,與希臘也在東地中海上爭奪油氣資源,最近更是在納卡衝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顧俄羅斯想要穩定局勢的態度,公開支持亞塞拜然,鼓動兩國開火作戰。
由此可見,土耳其想要國際社會上取得更大的成績,而為了提高自己對敘利亞、亞塞拜然等熱點地區的重型裝備投送能力,滿足越來越多的境外用兵需求,土耳其與烏克蘭提出了大型運輸機的合作,並希望以此提升自己對西亞和中東地區的軍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