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的解剖結構參考圖

2021-12-24 陶雨婷Christina公眾號

心臟的解剖結構參考圖

1.血液從左心房開始,經過什麼部位最後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中的毛細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身體各處的毛細管網---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血液循環路線:左心室→(此時為動脈血)→主動脈→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物質交換後變成靜脈血)→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物質交換後變成動脈血)→肺靜脈→左心房→最後回到左心室,開始新一輪循環




2.心室收縮期包括哪兩個時期?

等容收縮期以及快速、減慢射血期。

(1)等容收縮期心室開始收縮,室內壓尚低於主動脈壓,半月辨仍處於關閉狀態,心室成為一個封閉腔。雖然心室收縮,但心室容積沒有改變,故稱等容收縮期,約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縮期間室內壓升高超過主動脈壓時,半月瓣被衝開,等容收縮期結束,進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時間內,由心室射入主動脈的血量很大(約佔每搏輸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積明顯縮小,室內壓繼續上升達峰值,這段時期為快速射血期,歷時0.1s。隨後,心室內壓開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漸減慢,稱為減慢射血期,此時心室內壓雖已略低於主動脈壓,但因血液具有較大動能,依其慣性逆著壓力梯度繼續流入主動脈,心室容積繼續縮小。此期為0.15s。

3.心室舒張期包括哪兩個時期? U 包括等容舒張期和快速、減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張期心室肌開始舒張後,室內壓下降,主動脈內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動半月瓣關閉;此時室內壓仍高於房內壓,房室瓣依然處於關閉狀態,心室又成為封閉腔。心室肌舒張,室內壓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積並未改變。自半月瓣關閉直到室內壓下降低於房內壓,房室瓣開啟時為止,這段時期稱為等容舒張期,歷時約0.06-0.08s

(2)充盈相當心室壓降到低於房內壓時,房室瓣開啟,心室充盈開始,血液順著房—室壓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稱此期間為快速充盈期,歷時約0.11s左右。這期間流入心室的血液約佔總充盈量的2/3。隨後,血液以較饅的速度繼續流人心室,心室容積進一步增加,稱為減慢充盈期,歷時約0.22s。然後進入下一個心動周期。

4.心室收縮期什麼瓣膜關閉或打開,在什麼時候關閉或打開?

等容收縮期,半月瓣關閉,到快速射血期時打開。



相關焦點

  • 【珍藏】心臟解剖圖:解剖插圖與結構、3D模型與解剖圖
    主動脈前庭 - Vestibulum aortae主動脈口 - Ostium aortae主動脈球 - Bulbus aortae主動脈瓣 - Valva aortae主動脈竇 - Sinus aortae二尖瓣 - 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a; Valva mitralis其他結構
  • 藝推| 人體結構解剖素材參考
    藝推 | 人體結構解剖素材參考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人體解剖、骨骼結構繪畫素材
  • 超聲心動圖十大基本功系列2.2:需警惕的解剖結構一
    本期繼續分享「十大基本功」系列課程第二講《哪些超聲心動圖表現不具備臨床意義》的第二節《需警惕的解剖結構(一)》。華醫心誠醫生集團孔令秋2.1:需警惕的解剖結構(一)本節課同步字幕:一、房間隔脂肪瘤樣肥厚疾病概述:指脂肪細胞在心臟房間隔的增殖(是增殖,而不是肥大
  • 換個方式看心臟解剖(3)
    前兩期我們介紹了心臟四腔切面橫斷、心臟三維結構模型、心耳和三尖瓣、冠狀靜脈竇口、Koch三角、右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等的結構。本期我們接著上期,講解室間隔、左心室、左室流出道的解剖結構。
  • 注重對腦部解剖結構的觀察
    以腦部解剖結構為例,對於沒有密度或信號變化的解剖結構的觀察,常常由於個體差異的變化較大,成像層面和層厚選擇的影響,不易判斷是否異常。此外,國內多數放射科醫師沒有經過專門的、系統的神經放射影像診斷培訓,對於中樞神經系統解剖結構的認識相對粗淺,在CT診斷的年代,受到成像技術的限制,多數僅滿足於較大的神經解剖結構的分辨,如基底節區和各個腦葉。
  • 擒拿格鬥的運動規律和人體的解剖結構
    擒拿格鬥的運動規律是由人體的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所決定的。了解一些解剖、生理知識,對有目的地運用、創造各種技術動作是極為必要的。同時,擒拿格鬥的各種技術動作的原理意義,也只能從人體的解剖、生理角度得到解釋。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現代醫學能治癒很多人的疾病,挽救許多人的生命,然而在幾千年前,人類連心臟為何跳動都不清楚,直到有一天人們「剖開」了自己。正是解剖學的誕生和發展,讓人們真正認識到人體結構和人體行動的方式,才查清了很多病因,並研發出了很多治癒疾病的技術。
  • 【珍藏】這組心臟解剖圖,太贊了!
    主動脈前庭 - Vestibulum aortae主動脈口 - Ostium aortae主動脈球 - Bulbus aortae主動脈瓣 - Valva aortae主動脈竇 - Sinus aortae二尖瓣 - 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a; Valva mitralis其他結構
  • 針灸解剖不科學?英國科學家:世界最早解剖圖2200年前出現在中國
    這些帛書是1970年代在中國長沙馬王堆遺址的墓葬中發現的,研究人員克服了很難理解的原始漢語文字,將其翻譯成了英文,之後仔細研讀這些文字,並進行了解剖學研究,結果發現了這些文字中保留的古老解剖圖譜證據。比如「經絡」的描述,就是指人體的某些部位,一條經脈「開始於手掌中央,沿著前臂在兩塊骨頭之間隨肌腱直行,在筋骨下方進入二頭肌,到達腋窩,然後與心臟相連。」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對「經脈」的描述,實際指的是前臂主要血管尺動脈。 另一個描述則是足部的「經脈」,「從大腳趾開始,沿著腿和大腿內側表面延伸,連接到腳踝,膝蓋和大腿。
  • 【圖說】這組精緻的心臟解剖圖,太贊了!
    主動脈前庭 - Vestibulum aortae主動脈口 - Ostium aortae主動脈球 - Bulbus aortae主動脈瓣 - Valva aortae主動脈竇 - Sinus aortae二尖瓣 - 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a; Valva mitralis其他結構
  • 醫學生的解剖繪圖:一群被「耽誤」的靈魂畫手
    圖為《花與骨》。(來源:中南大學微信公號)(來源:中南大學微信公號)《Audrey Hepburn》:人體解剖學的研究是對人體生理的複雜性與藝術魅力的綜合。在本次作品中,我們選取了赫本這一誒的經典形象作為畫面主題,希望通過對赫本人體結構的審視和動態的捕捉,以具有視覺震撼的形式,展現人體力與沒的完美交融。
  • 圖示縱隔解剖
    縱隔,是胸廓內的一個解剖部位,指兩側肺臟層胸膜間的胸內空間。如果用文字描述縱隔的邊界:即上界為胸廓入口,下界為橫膈,前為胸骨、後為脊柱,兩側為髒層胸膜如圖一。圖一,胸部CT上看,黃色部分為縱隔的區域縱隔內容物包括心臟、大血管、胸腺、淋巴組織和神經,以及氣管和食管。縱隔通常分為前縱隔、中縱隔和後縱隔(如圖二)。
  • 人們花了500多年才找到的心臟結構圖,達文西曾畫出細微結構
    歷史記載顯示,古希臘醫學家蓋倫是對人類心臟進行研究的第一人,他在自己的書籍裡對心臟研究做了記錄,他認為心臟是一塊堅硬的肉,內部纖維含量豐富。他還認為心臟是神經系統的起源,這是早於人體解剖學的結論。直到公元11世紀,醫學家阿維森納又對心臟的作用進行進一步研究。
  • 解剖神經系統丨松果體區解剖及入路
    圖3,松果體區的動脈解剖靜脈系統的解剖在該區域有極為重要的外科學意義。圖7,枕部經天幕入路解剖位圖10、幕下小腦上入路各亞型幕下小腦上入路較枕部經天幕入路的優勢在於:無需牽拉枕葉、結構處於正立位而易於辨認、可同時暴露雙側結構。
  • 達文西曾畫出人的心臟,還畫出細微結構,人們花了500多年才找到
    達文西生前創作了許多手稿,通過這些手稿後人了解到達文西是一個奇才,在500多年前他就已經對人類的心臟進行精細的繪畫。從他的手稿中甚至還能夠看到一些細微的結構,比如心肌小梁。一直以來,心肌小梁被認為是沒有實質作用的結構,然而近期《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5萬張心臟磁共振圖像的研究,發現心肌小梁的作用一直都被人類低估了。那麼人類曾對心肌小梁有著怎樣的認知?這次研究又有哪些新發現?
  • 長沙一高校人體解剖素描走紅 網友:一群被「耽誤」的靈魂畫手
    《腕骨和手骨—臨摹》 本作品臨摹自《奈特人體解剖彩色圖譜-第三版》圖439腕骨和手骨。 《Prime Factory》 心臟在人體這臺精密運作機器中就像是一間不停歇的「發電站」,源源不斷地把「電能」輸送到每個角落。
  • 中醫再次驚豔世界,出土世界最古老的解剖圖,存世2200年
    中國馬王堆古墓,出土了一張,用古代文字寫在絲綢上,有關人體脈絡穴位解剖的古醫文獻。不僅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還被不少醫學研究人員,認定為現存最古老的醫學「解剖」圖集!這份醫學寶,暗藏於馬王堆古墓中,主人侯一家的隨葬品裡!在2200年前,入葬後,躲過了時間的洗禮,2000多年後,隨著上世紀70年代馬王堆的出土而成為博物館的藏品之一。
  •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說課稿
    接著創設情景:分別感受平靜狀態下和劇烈運動之後心跳的頻率;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自己對心臟已有的認知及想要繼續探究的內容。因為心臟的結構認知是這節課的重點,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心臟結構的興趣,並引起學生對心臟功能(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的求知慾。(二)新課講授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本環節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觀察心臟的外形,識記結構。
  • 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誕生記(下)
    解剖巨著終誕生上篇說到名醫楊介發現《煙蘿子五臟圖》等人體解剖著作的內容有諸多錯誤,決心繪製一部較準確的人體內臟介紹圖譜。他將《煙蘿子五臟圖》等著作進行比對,結合《黃帝內經》等醫典,親自繪製了若干人體內臟圖,再對各部分圖片編撰文字,包括內臟的位置、大小、形狀、功能等。
  • 他畫人體骨骼和解剖圖,畫出一群可愛小骷髏
    他畫人體骨骼和解剖圖,畫出一群可愛小骷髏他把人體骨骼和解剖圖畫成畫,畫出一群可愛小骷髏,網友:真萌!漫威影視劇中的「紅骷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國外有這麼一位畫家,他很擅長畫人體骨骼和各種解剖圖,尤其是畫完整的人體骨骼,後來畫著畫著,他的畫風就開始轉變,他畫了很多人體骨骼和解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