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把「需求量大」翻譯成need a lot,外企經理看到表示直搖頭

2021-01-07 教育家園

如果你想去外企工作,或者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真的非常有必要學習商務英語。並不是說你準備四六級的那些英語沒有用,那些是基礎,但是工作用到的,確實和校園學的,多少有一定的差距。

我們來對比外企常用英語,大家好好體會。

如果要表達「工作兩班倒」,不要翻譯成work two classes and fall down,要明白「班」不是「班級」,而是「輪班」,所以正確的翻譯是work in two shifts。

如果要表達「大宗訂單」,不要翻譯成big order,一般說的big order 是「金額大」的訂單,而「大宗」的意思是「不單金額大,數量也大」,所以地道的翻譯是bulk order。

如果要表達「引起連鎖反應」,你直白翻譯成cause a lot of things,毫無疑問是高中生水平,外企經常翻譯成trigger a chain of reaction,單詞trigger就是「引起,觸發」。

要表達「親自負責某事」,翻譯成try to do something by yourself,那就是四級水平,外企人員都懂翻譯成be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sth,懂得用上personally顯得地道多了。

如果要表達「需求量大」,你會怎麼翻譯呢?有同學會說說,不就是need a lot 嗎?這個意思勉強可以,但是放在外企,那是要鬧笑話的,人家不會這麼說的。

「需求量大」可以翻譯成be in great demand,這個翻譯比貼切和地道。我們可以通過例句學習。

You mentioned that this kind of product is in great demand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你提到這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需求量很大。

Our products are always in great demand.

我們的產品需求量總是很大。

通過對比,你就知道了外企外貿常用的表達,確實更加地道一點,表達也更準確。工作中,能夠把意思清楚表達,非常重要,所以要記住不少固定表達。

相關焦點

  • 在外企,不要把「質量好」翻譯成have good quality
    這是我的前同事,她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我公司,我當時是她的經理,負責帶她上手工作。她的英語基礎很不好,就有一張四級428分的證書,算是壓線過,工作英文郵件壓根不知道怎麼回復,也不知道和老外英語談判。但是因為比較懂得尊敬人,也肯學,我還是把自己總結多年的經驗教給她。這些知識和經驗,我總結成了一套商務英語,現在分享部分內容給大家。
  • 把「背書」翻譯成recite the book,在外企,真的鬧笑話
    大概十年前,剛到外企工作時候,發現部門經理在電話中用英語和客戶聊上半個小時,客戶來公司,經理也可以和外國客戶在談笑風生中籤下上百萬美金訂單。我還真的挺羨慕,覺得他肯定是國內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後來才知道他就二本學校畢業,專業是印刷包裝!
  • 把for your information 翻譯成「為了你的信息」,難去外企工作
    要翻譯「認真檢查核對」,大家會習慣譯成check carefully,外企經常說please double check it,這個double並不單是表示「再次」,而是強調「重複,多次」,畢竟工作中出差錯了是要負責任的。
  • 在外企不要把「大宗訂單」翻譯成big order,不然會被老闆輕看
    有人翻譯成thin profit and sell more,意思雖然對,可惜是中式思維翻譯,外企常說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單詞turnover在比賽語境中是「失誤」的意思,而在商務語境是「交易量」的含義。第二組:如何翻譯「最低價」?很顯然,大家想到的都是the lowest price,對不對呢?
  • 把「全額付款」翻譯成pay all the money,外企老闆將不會再用你
    在外企的話,要善於學習,看看同事或者外國客戶怎麼用,系統學習過商務英語,你的英語使用會更加地道。我們學習對比一些表達。說到「銷售說明書」,不要翻譯成selling instructions,也不要說成sales instruction book,地道的表達是sales literature;讓你翻譯「色差」,懂得說color difference 還不行,外企常說color variation,而服裝行業會說color shading;要表達「物有所值」,不要說product worths that price,一般都說
  • 在外企把「請你放心」說成please don't worry,老闆會真的不放心
    要表達「彌補虧損」,不少同學翻譯成cover the losses,地道的翻譯是make up for the losses。短語make up for 就表示「彌補,補償」。要表達「最高限價」,千萬不要說the highest price,完全沒有突出限制的意思,地道的表達是ceiling price,單詞ceiling 表示「天花板」。
  • 這幾個英語表達一般人可能不了解,但是外企白領卻心領神會!
    當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在CC那一欄裡是比較開心的,因為那意味著那就是這封信不用回,看看就可以,有人會回復的。Concern中文翻譯成「關注」,其實在外企裡面,如果你的上司或老闆要是說他很concern, 他可不是只想告訴你他很關注這個case。這句話是暗示你做的事情有問題,你可要小心了。潛臺詞:你這個事情也許會出岔子,你要好好注意,別弄砸了!
  • 裁員賠償60萬,關於外企你不知道的事…
    不過,讓人們關注的並非是撤離和裁員本身,而是史丹利裁員給的賠償,遠遠高出當地法律標準:一位經理表示自己拿到了60萬補償金,工作8個月的員工也可以拿到兩萬。「我工作二十多年了,解散賠償這麼高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可以這麼說,我們工廠沒有一個人是悲傷的。」
  • 「鞏固成果、銜接振興」2020年外企扶貧行動案例徵集啟動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 鄭文凱主辦方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表示:一年來外企扶貧工作圍繞脫貧攻堅大局,內容豐富、案例生動,充分體現了外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實現了我們搭建平臺的初衷,也得到了各部門的認可和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 外企翻譯真的那麼好當嗎?
    可以當翻譯!厲害!」「......」對話B:「你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啊?」「我是翻譯。」「翻譯!翻譯好啊,工資高,還受人崇拜。」經常遇到這樣聊不下去的內容。你是重點名牌大學,能被政府機構聘用成專職高級翻譯或者同聲傳譯那是另當別論。如果是一般公司的話,翻譯就是一個「責任接收站」,任何責任都可以推給翻譯。是在匪夷所思。不管是什麼語種的翻譯。都多多少少會有我這樣的經歷。我進日企的第一年,就是全面磨鍊語言能力跟工作能力經驗的一年。
  • 中國化工報社表彰外企傳媒工作先進
    (汪雍誠/攝)  中化新網訊 12月11日,中國化工報社2020年度外企傳媒工作培訓交流暨先進表彰會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舉行,表彰在企業品牌傳播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駐華外企傳媒負責人。  經評選,馬莉等9人榮獲2020年度中國化工報社「金石獎」;傅承昊等19人獲「彩虹獎」;葛周晶等11人獲「新星獎」。
  • 外企裡的工程師都是個什麼年齡段,老工程師去哪兒了
    一、外企工程師和部門經理年齡段外企的這部分人群,大多不是特別年輕,比如一般來說都會在30歲上下的樣子,工作過幾年,有經驗,狀態穩定。然後在工廠裡幹幾年,有些能提拔一下,有些呢,覺得在這裡沒有發展的空間就離開了,比如我。大部分人,尤其是過了35歲的或者40歲的,也就能將就就將就了。
  • 看看機械設計在外企的利弊
    這也沒有辦法,可能對他來說也是很無奈的吧,但是如果認定打工這條路,可以試試外企。今天就介紹一下外企的利弊,對打工者而言,正規、薪酬福利都是有競爭力的。後來幹銷售的時候又接觸到了很多外企的工程師,對於他們企業文化和薪酬待遇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分析,供大家參考。機械設計進入外企的利與弊首先啊,最顯著的一點是收入高。
  • 為什麼感覺外企總喜歡玩技術封鎖,外企:說多了都是淚
    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外企經常喜歡玩技術封鎖的原因所在。給大家舉個例子,說的是美國人發明的電動平衡車,對的沒錯,就是火爆中國的平衡車,他是美國人發明的,但是在美國剛被研究出來的時候,價格高達4950美元,相比之下,是不是覺得自己買的小几千的平衡車真香。
  • 迅佰匯高管沙龍:外企和民企的文化差異是什麼?
    如果作為一個外企經理人落地民企,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準備?   針對以上問題,7月17日,迅佰匯舉辦了主題為「民企與外企的人才戰爭」 沙龍分享活動。,作為外企職業經理人去民企的親歷者,通過自身故事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三十年前進上海外企的白領,後來怎麼樣了?
    日本人看到我這根領帶,有點屏不牢了:呂桑,我給你根領帶,這是日本產的,試試看。」「我敢戴啊?交到管理辦公室了。日本人問:為什麼不戴?我只好講:被同學看到拿走了。日本人不響,過了兩天,又給我一根領帶。」「這根不好再交了。我心想,外服假使問我,我就講:工作需要,喏,戴了嗨。」
  • 觀察:外企撤離深圳,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扎堆買地
    而且有一名工齡20多年的經理拿到了超過60萬補償金,並且在29日下午全部到帳。深圳史丹利百得的員工對公司的補償方案甚是滿意,在諸多有關此事的報導中,受訪者均認為公司是一家好公司。有人還因公司解散而帶有不舍,員工表示史丹利百得福利待遇不錯,普工也有旅遊,逢年過節也會發放禮物。撤離原因:租金太貴這次史丹利百得突然撤離深圳的原因可能和其運營業績並無關係。
  •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不要把「分批裝運」翻譯成send by
    如果在進入外企的時候,外企經理問你「擬定合同」怎麼翻譯?如果翻譯成sign the contract,肯定會留下不好的印象,一般都說draw up a contract,擬定和籤訂還是有差別的;如果別人問你「口頭訂貨」英語怎麼說?
  • 外企頭條丨聚焦CES展,看哪些外企登頭條
    戴爾發布平板電腦和「智能本」;2011年,4G爆發,美國運營商T-Mobile宣布賣出90萬部4G手機,HTC發布首批4G設備;2012年,能整合衛星電視運營商DirectTV內容的三星電視登上了新聞頭條;2013年,虛擬實境公司Oculus首次在CES上向所有參觀者演示VR頭戴設備,一年後,該公司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2014年,可穿戴技術爆發,谷歌在CES舉辦幾個月後就面向消費者大範圍推出了谷歌眼鏡
  • 蘇州高新區14位外企人士受市政府表彰
    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為100名見證蘇州開放發展歷程的卓越外企高管人士代表頒發「見證·蘇州 卓越外企人士」獎章。高新區共12位外企高管人士獲此殊榮。  獲得表彰的12位外企人士分別為: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董事、克諾爾軌道系統中國區執行董事/總經理韓竹鈞,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CEO瞿曉鏵,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長良直,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明棟,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董事長蕭澤榮,萬都海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權五振,三井住友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分行行長前原政樹,舍弗勒摩擦產品